料
平
台
专
项
方
案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名称:武夷山市红岭社会保障住房小区工程9#楼
2、工程地点:武夷山市石雄
3、建设单位:武夷山市建设局
4、功能布局:建筑层数为七层(底层为架空层)
5、建筑等级:安全等级二级
本工程由地下0层,地上7层,室内外高差 300 mm ,建筑物高度(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 18.75 m 。占地面积为:398.14㎡,总建筑面积:3065.68㎡。
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50年
建筑防水等级三级,建筑防水年限为10年以上,建筑气密性为三级。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二、编制说明: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含垂直运输设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为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实现项目部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项目部决定利用剪力墙外墙外围搭设安全防护架。按平面图位置搭设落地式卸料平台,并对此卸料平台位置增设剪刀撑和横筒、45厚木方满铺后用胶合板铺严,采用人工从堆料场搬到平台上并堆放整齐。脚手架的搭设高度约19m,且不考虑风荷载影响,仅承受施工过程中施工所需材料二次搬运的荷载,须对此荷载进行严格控制并禁止超载。所以应重点对脚手架的稳定性进行控制。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一、施工工艺要求
(一)施工准备
1.1构配件
1.1.1钢管
1、脚手架钢管采用Φ48mm,壁厚3.5mm;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00mm,其它杆最大长度6000mm,且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2、立杆离剪力墙面距离:内立杆:0.30m Lb=1.2m 外立杆:1.5m
立杆纵向间距:水平距离2.0m 步距:1.5m
脚手架平面位置示意图及脚手架剖面图详附图。
3、钢管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工具 |
1 | 焊接钢管尺寸(mm) 外径48 壁厚 3.5 | -0.5 | 游标卡尺 |
2 |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 1.7 | 塞尺、拐角尺 |
3 |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 ≤0.50 | 游标卡尺 |
4 | 各种杆件的端部弯曲L≤1.5m | ≤5 | 钢板尺 |
5 | 立杆弯曲 3m | ≤12 ≤20 | |
6 | 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 | ≤30 |
1.1.2扣件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2、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1.1.3脚手板
脚手板采用木板250mm~300mm宽,45mm厚,每块质量不宜大于30kg。
1.2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1.3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二) 地基与基础
由于本程地下室负二层基底为砂卵石持力层,基底承载力较强,故立杆基础先进行夯实后再铺上垫木板即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三) 搭设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3.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搭设高度应能满足施工要求。并对每层脚手架加固处理,中间加一道设连接件与护壁基坑主梁连接加固。
3.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3.3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3.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2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进行加固。
4立杆顶端宜高出地下室正负零标高1.2m。
3.5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3)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3.6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 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3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的距离不应大于250MM。
3.7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3.8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º-60º,且应满足下表
剪刀撑与地面倾角 | 45º | 50º | 60º |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 7 | 6 | 5 |
3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3.9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2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
3在主节点处固定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的中心点的 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3.10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挡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栏杆和挡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上栏杆的上皮高度应为1.2M;
3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4中栏杆应居中设置。
3.11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板应满铺、离开墙面120-150MM;
2脚手板的探头应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四)拆除
4.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安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4.2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步,应进行加固;
3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对横向斜杆加固。
4.3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构配件严禁抛至地面;
2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a(m):1.40,立杆步距h(m):0.80;
立杆纵向间距lb(m):1.40,平台支架计算高度H(m):25.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0.10,平台底钢管间距离(mm):300.00;
钢管类型:Φ48×3.5,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2.荷载参数
脚手板自重(kN/m2):0.300;
栏杆自重(kN/m):0.150;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kN/m2):5.000;
施工均布荷载(kN/m2):4.000;
3.地基参数
基础类型:混凝土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5;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二、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几何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12 cm3;
截面惯性矩 I = 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kN/m):
q11 = 0.15 + 0.3×0.3 = 0.24 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5×0.3 = 1.5 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p1 = 4×0.3 = 1.2 kN/m
2.强度验算:
依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5.2.4规定,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 0.1q1l2+0.117q2l2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N = 1.1q1l + 1.2q2l
均布荷载:q1 = 1.2 × q11+ 1.2 × q12 = 1.2×0.24+ 1.2×1.5 = 2.088 kN/m;
均布活载:q2 = 1.4×1.2 = 1.68 kN/m;
最大弯距 Mmax = 0.1×2.088×0.82 + 0.117 ×1.68×0.82 = 0.259 kN·m ;
最大支座力 N = 1.1×2.088×0.8 + 1.2×1.68×0.8 = 3.45 kN;
最大应力 σ = Mmax / W = 0.259×106 / (4120) = 62.969 N/mm2;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62.969 N/mm2 小于 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ν = 5ql4/384EI
均布恒载:
q = q11 + q12 = 1.74 kN/m;
均布活载:
p = 1.2 kN/m;
ν = (0.677 ×1.74+0.990×1.2)×8004/(100×2.06×105×900)=0.476 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476 mm 小于 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4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安全管理
5.1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等符合要求的专业架子工。
5.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3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5.4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等到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5.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
5.6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杆件的设置的连接,加固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有积水,底座是否有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是否松动;脚手架的垂直度偏差;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
5.7在脚手架的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及加固件。
5.8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相邻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5.9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5.10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