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牛”雕塑,位于深南中路,于1984年7月27日落成,当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金奖。雕塑家潘鹤最初的创意,是“开荒牛”,“改革开放、搞特区建设,深圳特区从无到有,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奋斗到底。”之后变意“孺子牛”,出自当时的深圳梁湘:“人民公仆就是人民的牛,人民的孺子牛。”但更多的人,特别是来深圳打拼天下的年轻一代,对“拓荒牛”更感兴趣。在他们眼里,“拓荒牛”就是深圳的象征。深圳30年辉煌,深圳30年灿烂,正是深圳创业者“拓荒牛”开拓精神的体现。每次从这里走过,我们似乎都能看见千千万万特区建设者埋头苦干的身影,看见深圳精神在拓荒的姿态中一次次闪光,一次次升腾。
广州五羊
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园内, 是广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由130多块花岗岩雕刻组砌而成高11米,体积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远眺,羊髯微拂,口衔“一茎六出”谷穗,雄浑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显得深沉、威武。余下四羊环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饮水,或嬉戏打闹,形态可爱,栩栩如生。
该石像有一美丽传说:周朝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天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上有身穿五色彩衣、分骑五只毛色不同口衔稻穗的仙羊的五位仙人,降临广州。仙人把稻穗分赠给广州人民,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说完五位仙人欣然离去,留下五串金灿灿的谷穗和五只依恋人间的仙羊。人们把稻穗撒播大地,从此,这里年年五谷丰登。仙羊后来变为石头,好像永久地保佑着“楚庭”风调雨顺,幸福吉祥。广州人民为感激五位仙人,在他们当年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观”以示纪念。观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五仙被尊奉为谷神。以后五仙观几经搬迁,现在坐落于惠福西路的“五仙观”是明代修建内列有五仙和五羊的塑像。而这个座落在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塑,则是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积昌等人根据五羊传说而设计制作的。五羊雕像现已成为广州城的标志。广州之所以称为羊城,五羊城,穗城,便源于此。
金紫荆雕塑
特别行政区成立后,把一座金紫荆雕塑送赠,并安放在金紫荆广场上,这座雕塑的正式名称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朵紫荆花乃镀金雕像有6米高,外表金光闪闪,于日光下发出耀眼金光,寓意永远繁荣昌盛。国旗及区旗每日早上八时于此处升起,并奏放国歌,吸引了大量游客至此观看升旗礼。
“珠海渔女”石雕像
“珠海渔女”石雕像是珠海市的城徽,位于珠海香炉湾畔,雕像高8.9米,耸立在一块高约4米的大石墩上。渔女亭亭玉立,颈带项珠,腰系渔网,卷着微湿的裤脚,双手高高地托起一颗晶莹的珍珠,带着喜悦和赤诚将它奉献给大地母亲。
据说“珠海渔女”。取意于当地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很久以前,有位天上的仙女被珠海香炉湾的美景迷恋,化作渔女下凡人间,教姑娘们学织网,教小伙子学撒网……。从此,香炉湾的小渔村便日益兴旺起来。
这座石雕像是1982年由广州美术学院潘鹤正教授和助手们雕作而成的。
青岛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
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对面海中有可喷高百米的水中喷泉,整个景区的氛围显得宁静典雅、舒适祥和。这里已成为新世纪[36.23 -1.82%]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这组雕塑位于西安大雁塔周围的绿地中。作品中的老者正在制作极富陕西特色的食品---锅盔,旁边老伴正在为他打下手,最右边的顽童正张着大嘴咬向刚刚出锅的锅盔,儿童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