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计算机网络(P9)
1、计算机网络定义: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支持下,将多台可以运行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用于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系统称作为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因特网是一个特殊的广域网。校园网属于局域网。
● 按照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络(传统电话)、分组交换网络(IP电话、计算机网络)、报文交换网络(传统电报)。
●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和星型。
4、计算机网络的典型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检索系统、电子收款机系统。
二、 组网过程(P13)
1、 选择网络拓扑结构
● 总线型结构的计算机网络具有投资费用低的优势,但可靠性相对较差
● 环形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由于数据单向传递,易于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但不易扩展、投资费用高
● 星型结构易维护、易管理、可靠性高,而且投资费用比较低。所以我们通常选择星型结构来组建小型局域网。
2、选择传输介质
组建基于星型结构的局域网通常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双绞线用来连接计算机网卡与交换机,或用作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3、选择网络设备
组建基于星型结构的局域网时,需要网卡、网线和交换机等设备。
常见的网络通信设备有: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
4、选择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中,相互的计算机已经安装了操作系统,它可以使计算机工作。当相对的计算机联网之后,为了使这些计算机协调工作,则必须在服务器上安装网络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共享资源和管理网络中各台计算机对不同资源的访问。
5、选择网络结构
对等式网络结构、主从式网络结构
6、选择通信协议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计算机网络化。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就必须使用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协议。
基于分层解决问题的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用来解决网络信息交换的规范性问题。
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相互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对数据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即“封装”。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即“拆封”。
因特网上的主要协议是TCP/IP协议,它与OSI层次关系对应如下表所示:
TCP/IP | OSI |
应用层 | 应用层 |
表示层 | |
会话层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网络层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1、IP地址的格式: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I
如: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显这些数字不太好记。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将组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数分成4字节,每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可以表示为210.73.140.2。P地址在整个网络中具有唯一性。127.0.0.1这个特殊的IP地址不能分配给计算机使用。(127.0.0.1是环回地址,是用来测试自己TCP/IP协议栈是否正确安装)
2、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
● A类IP地址
01000001 00001000 00010000 00000100
网络标识 |
主机标识 |
10100100 01001000 10010000 01000100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 C类IP地址
11000001 00001000 00010000 01000100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3、IP地址分类表
IP地址类型 | 第一字节表示的十进制数的范围 | 网络标识 位数 | 主机标识 位数 | 可容纳主机数 |
A类 | 0—127 | 8 | 24 | 224—2 |
B类 | 128—191 | 16 | 16 | 216—2 |
C类 | 192—223 | 24 | 8 | 254 |
目前因特网采用的IP协议的版本号是4(即IPv4)。然而飞速增长的IP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为从根本解决问题,人们把IPv6作为下一个版本的IP协议。IPv6的地址数为128位。它不但可以解决地址短缺问题,还增加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四、 走进域名(p24)
1、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它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分隔成几部分,如www.cnnic.net.cn。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
2、常用的按组织类型划分的顶级域名
域代码 | 组织类型 |
Com | 商业机构 |
Edu | 教育机构 |
Gov | 部门 |
Net | 网络组织 |
org | 非盈利组织 |
域代码 | 组织类型 |
Cn | 中国 |
De | 德国 |
Au | 澳大利亚 |
Uk | 英国 |
Fr | 法国 |
五、 接入因特网(P28)
1、直接接入方式
● 电话拨号接入:利用调制解调器将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因特网接入的一种方式。
● ADSL接入:ADSL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这种方式仍是适用普通电话线,却可以提供比普通电话拨号接入快数倍以上的速度。加上了分频器和ADSL Modem,可以实现“打电话与上网两不误”。
● 其他直接接入方式:ISDN即综合业务数字网,俗称“一线通”。
● 概念识记: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2、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
代理服务器设置的操作要熟练掌握。具体操作步骤:打开浏览器窗口—>单击菜单栏上“工具”—>选择“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连接”选项—>单击“局域网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及端口即可。
3、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
六、 因特网常见服务
1、万维网服务(WWW)(P36)
2、FTP服务(P38):FTP即文件传输协议,是FTP服务使用的协议。因特网上的两台计算机在地理位置上无论相距多么遥远,只要两者都支持FTP协议,我们就可以将其中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到另一台计算机中。FTP客户端程序:FlashXP、CuteFtp和LeapFTP等。
3、远程登录服务(Telnet):可以让用户从本地计算机登录到一台远程计算机,用户在本地计算机上操作,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和响应,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甚至可以直接运行远程计算机上的程序,从而共享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七、 搜索引擎
1、搜索引擎的分类:
● 目录型搜索引擎
● 全文搜索引擎
● 元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搜索引擎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三步:
● 从因特网上抓取网页
● 建立索引数据库
● 在索引数据库中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
3、搜索策略:逻辑命令的使用
八、 C/S结构与B/S结构
1、C/S结构:即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它是应用软件所使用的一种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各自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降低系统的开销。
2、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主要利用了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在客户端仅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专业软件才能实现的功能,节约了开发成本。
九、
因特网 |
发送邮件时,邮件并没有被直接发送到对方的邮箱里,而是首先被发送到了自己的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然后,由该服务器根据收件人的地址,将邮件发送到收件人邮箱所在的邮件服务器上,再有对方服务器将邮箱发送到接受人机器上。
通常我们发送的邮件要经过许多SMTP服务器的传递,由于传送过程受到网络环境中的种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同时发送给不同收件人的邮件可能并不同时到达。
十、 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技术简单说就是应用流技术在网络上传输的多媒体文件,而流技术就是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服务器上,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和收听,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后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流媒体技术先在用户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之前预先下载一段音视频作为缓冲。这样,当网络实际下载速度小于播放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这个缓冲区内的内容,避免播放的中断,使播放得以维持。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根据通信的范围和距离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主要有: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远程通信。
2.局域网的组成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形、星型、环型、树型四种,目前大多采用星型结构。
集线器(Hub)分为共享式集线器和交换式集线器(交换机)二种,目前主要采用交换机作为星型局域网组网的设备。
3.局域网的应用(文件共享)
共享可以设置为完全控制(用户能够读取、删除、新建和更改)、更改(与完全控制相同)、读取(只能读)三种权限。
共享文件夹的标志是用手托住文件夹。
4.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即因特网,它是以TCP/IP协议为主要通信协议的全球最大的广域网,注意它并不属于某个国家。
Internet的最初雏形是建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建造的ARPNET网络。
5.连接Internet的方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网一般采用拨号上网或用数字专线上网,拨号上网必须有调制解调器(Modem)。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目前主要的上网方式有ADSL、LAN、ISDN、无线上网等等。
衡量上网速度快慢的单位是bps(比特/秒)
6.WWW基础
WWW,即World Wide Web或简称为Web,译为万维网,它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服务,除了WWW,Internet还提供Telnet、Ftp、Gopher等服务。
WWW是由无数的网页(Web Pages)组成的,一般网页上都有文字、图片等信息,网页中最重要的信息是超级链接,超级链接的显著特点是当鼠标光标经过它时,光标会变成小手。
每个网站或网页都有一个确定的地址,称为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URL示例
http://www.163.com/index.html
http 采用超文本传输协议
WWW 访问的是万维网
163.com 域名
index.html 文件名
IP地址是计算机必有的地址,组成结构是
xxxx.xxxx.xxxx.xxxx
xxxx是0~255的数字
第1个xxxx是0~127表示A类地址,128~191表示B类,192~223表示C类,224~240表示D类
浏览www必须使用浏览器软件,常见的有Internet Explorer(IE)、Netscape、Firefox、腾讯TT等。
11.在FTP上获取信息
FTP:文件传输协议
12.E-mail的基本概念
E-mail,即电子信函,也叫电子邮件,它可以包括文本、图象、文件、声音等多媒体内容。
E-mail的地址:用户名@服务器名称,@读作at 如:student@school.com
P127中例:在Outlook Express中查看收件箱中的电子邮件列表,某些邮件前带有回形针的标志,则表示该邮件有附件
15.BBS的使用
BBS是英文Bull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中文名称叫做“电子公告栏”又称“论坛”。
16.网页的基础知识
基本上的网页都是用HTML语言编写的,HTML语言中文称为超文本标志语言。
17.FrontPage的窗口组成
网页制作软件有很多,著名的有DreamWeaver、FrontPage等
主题一 信息技术与社会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 按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络(如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分组交换网络(如IP电话)。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
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称为总线)作为传输介质,计算机均通过网卡直接连接到总线上,各台计算机地位平等。
在环形拓扑结构中,各个节点(计算机)通过点到点的通信介质首尾相接,形成闭合的环形通信网络。
在星型拓扑结构中,每个节点都通过一条的电缆连接到中心节点上。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个节点的相互通信都必须经过中心节点。一般使用交换机作为中心节点设备。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⑴ 网络硬件组成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传输网络数据。从传输方式划分有有线和无线两种,常用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引导网络信息准确到达目标节点。主要有网卡、网桥与交换机、中继器与接线器、路由器等。 ⑵ 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常用的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Unix、Linux等。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 4、网络通信原理
⑴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应用层:在网络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 表示层:处理文本格式化,显示代码转换。 会话层:建立、维持、协调通信。 传输层:确保数据正确发送。
网络层:决定传输路由,处理信息传递。 数据链路层:编码、编址、传输信息。
物理层:管理硬件连接。 计算机利用协议进行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到达物理层后将数据包进行转换,送入传输介质。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并且完成各层的指定功能。 ⑵ IP地址
IP地址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提供惟一标识。
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个十进制数。 IP地址按如下规则分类:
A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其余三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
B类IP地址:前两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后两个十进制数组成主机标识。 C类IP地址:前三个十进制数为网络标识,最后一个十进制数为主机标识。 D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224~239。 E类IP地址:第一个十进制数的范围为240~255。 ⑶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建立局域网的首选协议,也是因特网的主要协议,它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
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⑷ 了解因特网协议IPv6的产生背景
当前在因特网上使用的IP地址是在1978年确立的协议,它由4段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由于因特网协议的当时版本号为4,因而称为IPv4。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飞速增长的IP地址需求与现有地址不足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比较成熟的是IPv6。在IPv6协议中,地址位数为128位,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地址短缺的问题,还增加了网络层的安全机制。 ⑸ 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的主要类型有: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 ⑹ 网络应用软件结构
客户/服务器(C/S)结构:是应用软件所使用的一种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各自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实现,降低系统的开销。FTP服务采用的就是C/S结构,安装了FTP服务的计算机就是服务器端,安装了CuteFTP等软件的就是FTP服务的客户端。使用Outlook Express等软件收发邮件,也是采用的C/S结构。C/S结构的缺点是: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维护、升级时服务器和每台客户端都要操作,工作量较大;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有一定要求,对客户机要求较高。优点是:客户端响应快;服务器压力较小。这种结构较适合局域网。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部分工作交给浏览器在客户端实现,节约了客户端软件开发成本,但是主要工作在服务器端实现。使用浏览器收发电子邮件,是B/S结构。B/S结构的缺点是:客户端只能完成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服务器的负担较重;页面动态刷新、响应速度明显降低。优点是: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只要使用浏览器上网就行,维护、升级只要在服务器上操作就行;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没有要求。这种结构更适合广域网。 5、局域网的组建与设置 ⑴ 局域网的规划
确定网络规模(需求分析、选择局域网技术),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选择硬件,选择软件(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IP地址的规划与分配,选择网络应用软件)。 ⑵ 局域网的组建
连接网络设备、安装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 ⑶ 局域网的设置
局域网中客户机IP地址的设置,代理服务器的设置等。
主题二 因特网的接入与使用
1.域名及其管理
(1)域名的定义
域名是因特网上的一台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它由若干个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并由”.”分隔成几个部分,在因特网上没有重复的域名。
(2)因特网上的计算机是通过IP地址来进行通信的,域名必须转换成IP地址才能实现对网站的访问,这项工作由域名系统(DNS)来完成,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就称为域名解析。
(3)因特网的域名管理
中国互联息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注册服务(域名注册、IP地址分配等)、目录数据库服务、信息服务、网站访问流量认证等。 国际性的因特网组织包括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cciety,简称ISOC,网址http://www,isoc.org)、因特网域名与地址管理机构(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简称ICANN,网址http://www.icann.org,中文相关网址 http://www.icann.org.cn),它们都是非盈利的因特网管理与服务机构。
2、因特网的接入
常用因特网的接入方式有:直接接入(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ISDN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无线接入);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通过路由器接入。
3、因特网的服务
(1)因特网服务的基本类型:远程登陆、文件传输、信息浏览和检索、电子公告牌系统(BBS)、电子邮件等。
(2)因特网服务组织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提供因特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ASP(因特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为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及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
4、因特网的使用
(1)熟悉常用因特息检索工具(如搜狐、新浪、摆渡、Google等)的网址及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搜索策略:关键词的组合及常用命令(空格、“+”、“-”)
(2)掌握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特网应用技术(如电子邮件、QQ、MSN、聊天室、BBS、FTP等)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特点。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方式方法,利用因特网获取所需信息、实现信息交流;体验因特网在跨时空、跨文化交流中的优势、分析其局限性。
(4)因特网较好地支持了人们的交流,但语言壁垒对网上跨文化交流有阻碍作用。 补充:搜索引擎的分类、原理及特点 目录性搜索引擎(如Sohu、Sina):一般采用人工方式采集和存储网络信息,依靠手工为每个网站确定一个标题,并给出大概的描述,建立关键字索引,将其放入相应得类目体系中。其特点是在查询信息时,事先可以没有特定的信息检索目标(关键词),通过浏览主题了解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源。而且目录型搜索引擎的网页由人工精选,网页内容丰富,学术性较强。但其数据库德规模相对较小,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更新周期较长,有时可能会造成链接失败。 搜索型搜索引擎(也叫全文搜索引擎,如百度):是以网页形式提供查找网络资源的一种网路信息检索工具。它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搜索和标记网页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存入数据库。当用户输入检索的关键词后,它在数据库中找出与该词匹配的记录,并按相关程度排序后显示输出。索引型搜索引擎由自动索引软件生成数据库,所收录的网络资源范围广、速度快、更新及时、但因缺乏人工干预,准确性较差。 元搜索引擎(如万纬搜索):元搜索引擎将用户的检索要求同时提交给多个的搜索引擎,分别检索多个数据库,并将多个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进行二次加工。元搜索引擎本身并没有存储任何数据,但能同时查询多个搜索引擎的数据库,检索的综合性、准确性较好。 搜索引擎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步:从互联网上抓取网页、建立索引数据库、在索引数据库中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
主题三 网站设计与评价
1、网站的概念
⑴ 网站、网页、主页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⑵ 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及其相互区别。
2、网站规划与设计
选择网站主题,制定网站栏目,设计网站风格(标志,主色调,文字效果,版面布局),规划网站结构,确定网站运行环境,选择网站开发工具,分配网站开发任务。
3、网页制作
能熟练使用常用网页设计软件(如FrontPage2002或Dreamweaver MX 2004)制作网页。 需要掌握的主要操作有:建立站点,添加表格(插入表格,修改表格,调整单元格,表格的标题和表头,跨列和跨行的单元格),设置文字(文字大小,文字字体,文本颜色,段落标记和换行符),设置超级链接(绝对路径,相对路径,锚点),设置图像(插入图像,修改图片属性,图像超链接,热区链接),设置框架(框架的定义,框架属性设置,子窗口属性设置),添加动画、声音和视频。 4、HTML语言的基本应用 能读懂普通网页的原代码,并能根据要求在文本编辑器中对原代码作适当修改。具体要求如下:
⑴ 基本信息标记:
HTML标记: 头部信息:
主体标记:
,常用属性:background=”url”,text=”#rrggbb”,link=”#rrggbb”, vlink=”#rrggbb” ,alink=”#rrggbb”,bgcolor=”#rrggbb”,leftmargin=n ,topmargin=n。 ⑵ 文字设置标题级别
对齐方式:align=对齐方式。三种方式:left , right , center 。
字体设置: ,主要属性:size=”n” ,color=”#rrggbb” ,face=”字体”。 其它标记:粗体,下划线,斜体。
⑶ 表格设置
表格标记:
表格标题:
单元格:
”图片路径及文件名”>,常用属性:width,height,align,border,hspace,vspace,alt。
⑸ 背景声音设置
⑹ 视频设置 ” 视频文件路径及文件名”>,常用属性:width,height,align,loop。 ⑺ 超级链接设置 通过文字链接到另一页面:链接文字 通过图片链接到另一页面: < a herf=”链接页面路径及文件名”>”图片路径及文件名”> 定义锚点:锚点文字 链接锚点:链接文字 ⑻ 框架设置 ①纵向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② 横向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③ 纵横排列多个窗口示例 ④ 框架常用属性 frameborder,border,framespacing,bordercolor。 ⑤ 子窗口常用属性 frameborder,border,framespacing,bordercolor,scrolling,noresize,target。 5、CSS层叠样式表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简单的CSS样式表代码,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内联样式表,外部样式表)和适当的层叠样式表,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⑴ 内联样式表 ⑵ 外部样式表 6、JavaScript的简单使用 能读懂常见的JavaScript代码(如日期显示、下拉菜单、计数器、动态字幕、跟随鼠标的图片、跟随鼠标的滚动文本、标题栏里的闪烁效果等)。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JavaScript代码插入到当前网页的HTML代码中。 ⑴标记对。该标记对可以放在 ⑵指定使用的JavaScript的版本。 例: ⑶插入JavaScript代码的方法。 在标记对之间插入JavaScript代码。 典型题解: (1)下面哪个选项是客户端脚本语言? ( C ) A 其他三项都是 B FrontPage2000和Dreamweaver C JavaScript和VBScript D FLASH5.0和Internet Explorer (2)在HTML中嵌入JavaScript,应该使用的标记是( C )。 A 在插入JavaScript特效时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首先确定版权问题。并不是所有网上的代码都可以无偿使用,只有免费资源,才可以下载。 2)在应用之前判断是否要修改。一般说来像日期时间、鼠标特效、页面特效等是不需要修改的;但像菜单、文字等特效是要根据自负网页的特性和需要来进行修改的。 3)确定插入位置和如何插入。 动态HTML设计原则(教材P120) 1) 尽量精简,不要使用太多的动画 2) 过度的闪烁让人头痛 3) 合理使用流动的字幕、变换的选择框以及持续的动画 7、了解ASP及其工作流程(教材P123) Active Server Pages (ASP,动态服务器页面),ASP程序中可以包含纯文本、HTML标记以及脚本语言。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它,如记事本等。 1)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Web服务器内,客户端用户向Web服务器发出的访问动态页面的请求; 2)Web服务器根据用户所访问网页文件名的后缀来确定该页面所使用的编程技术,然后把该网页文件提交给相应的服务器组件程序; 3)服务器组件程序执行脚本代码,然后把执行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 4)Web服务器把执行结果连同页面上的HTML内容以及各种客户端脚本一同传送到客户端。 典型题解: 1)综合分析:张三用同一关键字为“信息技术考试”出现的网页与3天前他用相同关键字搜索到的网页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该网站使用了:( A )。 A、动态网页技术。 B、静态网页技术。 C、域名解析技术。 D、动态分配IP她址。 2)下列关于ASP的工作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B ) A、所有脚本代码均在客户端计算机中执行 B、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Web服务器内 C、使用不同技术编写的动态页面保存在客户端计算机中 D、Web服务器仅把脚本代码的执行结果传法到客户端 8、网站发布与管理(通常是操作题的第四题) 网站的发布就是把在本地硬盘建好的网站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WEB服务器上。站点可以通过本机或局域网中的服务器来发布,也可以利用因特网上的WEB服务提供商(ISP)来发布。 发布站点:1)申请网站空间 2)上传网页文件(常用上传工具CuteFTP、LeachFTP、WebPublisher等) 站点的维护与管理:1)维护网站 不断更新网站内容、阶段性地调整网站的整体风格等。2)宣传网站 如告诉别人网址、电视广播宣传、BBS上发帖子、与其他相关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在因特网上的搜索引擎中登记网址等。 (1)网站发布方式:申请免费空间,租用虚拟主机,租用专用服务器,购买自己的服务器。 掌握将网站发布到本机的操作。(在Frontpage中使用菜单“文件/发布站点”) (2)Web服务器软件的安装与设置 1)Windows2000中IIS的安装: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添加/删除程序”图标,在“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中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图标,在“Windows组件向导”对话框中,选中“Internet信息服务(IIS)”选项,单击“下一步”按钮开始安装,直至安装结束。 2)IIS的设置: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管理工具”,选中“Internet服务管理器”,打开“Internet信息服务”控制台,右击“默认Web站点”,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虚拟目录”,并按照向导提示输入虚拟目录别名、Web站点内容目录、访问权限,最后完成IIS的设置。
网络技术应用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