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中文名:氧[压缩的或液化的]
化学品英文名:oxygen,compressed or refrigerated liquid
企业名称: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
企业地址: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旗纳林陶亥镇
邮 编: 017205 传 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事故应急电话:0
产品推荐及用途:用于电弧炉助燃。
第2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氧化性气体,可以引起和加剧燃烧。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含压力下气体,如果受热可能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
氧化性气体,类别1;
高压气体/压力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可引起或加剧燃烧;氧化剂;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禁止吸烟。
远离衣物和其他可燃物保存。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穿防火/阻燃服。
禁止与易燃、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接触。
事故响应:
发生火灾时,根据周围火灾情况选择适当的灭火剂。
如果发生大火和大量物质着火: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应远距离灭火。
如吸入:浓度过高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
禁止与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混储。
废弃处置:
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和化学危险:氧化性气体,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可以引起和加剧燃烧 。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含压力下气体,如果受热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高浓度吸入可能刺激呼吸道,影响肺和眼睛。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咳嗽、咽喉刺痛、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氧浓度超过80%或更高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吸入高浓度氧可引起眼损伤,严重者可失明;可能影响肺。接触快速膨胀的氧气可能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无害。
第3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氧 99% 7782-44-7
第4部分 急救措施
急 救:
吸 入:浓度过高时,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眼睛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食 入: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无资料。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救护措施还应包括:立即镇静、止痉挛疗法和休息。
第5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剂:该物质为不可燃的。使用适合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剂。
特别危险性:可引起和加剧燃烧;氧化剂。氧是一种氧化性气体,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可以引起和加剧燃烧。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含压力下气体,如加热可爆炸。在火场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从危险区撤离所有人员。
液氧在喷溅时会迅速蒸发形成一层富氧蒸汽云,尽可能切断有助于燃烧的氧气源,并喷水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
立即在安全距离处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不能用水直接喷到容器出口处。当容器冷却后,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从火灾处移走容器。
第6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受限空间扩散。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第7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润滑油脂等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不燃气体专用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8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未制订标准。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保持空气中的浓度低于职业接触限值。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时戴自给式呼吸器。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第9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气体。
pH值:
不适用 | 临界温度(℃): |
熔点(℃): | 临界压力(MPa): |
沸点(℃): | 自燃温度(℃):不适用 |
闪点(℃): 不适用 | 分解温度(℃):不适用 |
爆炸上限[%(体积分数)]: 不适用 | 燃烧热(kJ/mol): 不适用 |
爆炸下限[%(体积分数)]: 不适用 | 蒸发速率:无资料 |
饱和蒸气压(kPa): (-1℃) | 易燃性(固体、气体):不适用 |
相对密度(水=1): (-183℃) | 黏度():无资料 |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 气味阈值(mg/m3):无资料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 P): |
第10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在正常条件下稳定。
危险反应:与可燃物和还原性物质接触,有引起着火、爆炸的危险。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的分解产物:无。
第11部分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动物在3000KPa以上氧中,可在30min至数小时死亡。人吸入TCLo: 100pph。
皮肤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无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无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生殖毒性: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一次接触:无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反复接触:无资料。
吸入危害:无资料。
第12部分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无资料。
持久性和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土壤中的迁移性:无资料。
第13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化学品:
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中。
污染包装物:
将容器返还生产商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处置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参见第8部分。
第14部分 运输信息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号):1073
联合国运输名称:液氧
联合国危险性分类:,次要危险性
包装类别:Ⅲ
包装标志:非易燃无毒气体,氧化性物质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海洋污染物(是/否):否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
氧气钢瓶和低温槽车不得沾污油脂。
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
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挡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
严禁与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等混装混运。
夏季应早晚运输。
运输车辆应保持良好通风。
防止阳光曝晒。
铁路运输要禁止溜放。
第15部分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该化学品的管理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未列入。
职业病目录: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目录:列入,将该物质划为第类不燃气体。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未列入。
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附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高毒物品目录:未列入。
第16部分 其他信息
最新修订版日期:2014年7月
编写部门:技术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化学品登记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化学品速查通.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
[2] 化学品安全管理软件包(ChemWatch)
[3] OECD:SIDS 网址: NLM:HSDB 网址:缩略语和首字母缩写: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允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ACGIH: 美国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