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四(6) 班主任: 赵阳
题 目 | 践行行为规范 |
背景分析 |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什么事情都得讲个规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对我们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提出了规范的要求。它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现在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他们没有这些能力。为此我根据本班学生的表现情况,在班里召开《学规范,见行动》的主题班会。 |
设计理念 | 通过学生们抢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知识、表演小品《礼仪常识》等活动,使学生们时刻牢记日常行为规范 |
教育目标 | 通过本次队会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懂规范,正确运用规范要求自己。 |
前期准备 | 比画题目板、判断、选择、填空题库、小奖品等 |
活动形式 | 知识抢答、小品、歌曲欣赏等。 |
活动过程 | 主持人语: 甲: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个教室里开展开学以来第一次班会活动,我想,咱们开学已经一个周多了,我不知道大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有所了解,又是否落实到行动中了.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举办一次班队活动. 【活动一】 乙: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是对是错》. 一. 判断:(10)分 (1) 不满13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 不入二厅是只不入游戏厅和舞厅.( √ ) (3) 评三好生只需思想品德好和主课好就行了。.( ×) (4) 体检时要做到;(1)不能弄虚作假(2)不嘻嘻哈哈.( × ) 【活动二】小品 甲:《是对是错》真可谓是精彩纷呈,不过有句话说精彩还在后头,一点也不假下面请欣赏小品《鸡毛掸子的风波》 【活动三】《比划猜猜猜》 乙:这个小品可真够有意思,前面的节目都是一个人当角儿,这次我们可不一样,这个活动需要双方合作才能完成,刻不容缓,下面请大家玩《比划、猜、猜、猜》 请听规则:【由2个人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根据主持人手里的题卡内容,抽到几号题就答儿号题。比划者可以用动作或者语言提示,但不能带到所猜词中的任何一字,场下同字请保持安静,违规者倒扣50分。】 小偷小摸; 轻声缓步; 拳打脚踢; 礼让三分; 追逐喧哗; 鼓掌。 【活动四】歌曲欣赏 甲:时间不饶人,下面我们一起欣赏由杨斌同学给大家带来的一首歌——《热爱地球妈妈》,掌声有请。 |
活动延伸 | 请记录下身边不讲文明、违反规范的行为,并引以为戒。 |
题 目 | 诚信是金 |
背景分析 | “人无信,而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修身立德之根本、成事之源,是社会文明的生命线,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道德基础。诚信体现着明月一样莹洁透明的心灵,诚信是积累在智论文格式范文慧心底的金子。诚信是生命之魂,小学生诚信教育特别需要一个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学校和社会要共同为下一代成长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使他们在诚实守信的优良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让诚信之花会在神州大地处处开放。 |
设计理念 | 由班主任、班干部精心准备,举办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对小学生集中进行“诚信教育”。由此号召学生做诚信人,并宣布“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内容。 |
教育目标 | 1.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基本含义,理解“诚信”对他们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初步的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
前期准备 | 1.让学生查找有关“诚信”方面的感人故事; 2.收集自己身边关于“诚信”的事例; 3.将自己对“什么是诚信”的理解整理成文字材料; 4.编排有关“诚信”的诗,朗诵; 5.制订班级“诚信公约”。 |
活动形式 | 小组讨论、学生讲故事 |
活动过程 | 一、班主任请同学们讨论什么是诚信:(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 二、班长管彤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诚信: 杨娇: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为人之德的核心。 王玉龙: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刘志幸:诚信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杨晓荣:诚信是忠诚老实;诚信是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 杨玉洁:诚信是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杨浩:诚信包含“诚”和“信”两个方面。诚是讲诚实、诚恳、实事求是;“信”是信用、信任。“诚实和守信”是相互联系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三、班长管彤请同学们讲述关于诚信的故事: 杨志滨:清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蔡磷,很讲究情谊,注重信义。他的朋友将一千两银子存放在他这里,两个人并没有立下字据。不久,朋友死去了,蔡磷便把朋友的儿子找来,将银两如数还给他。年轻人不知道有这回事,很是吃惊,坚决不肯接受,说:“不行,不行。哪有这样的事,存在老伯这里一千两银子而不立字据的!再说,先父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蔡磷笑笑说:“字据虽然没有立在纸上,但却立在心中。你的父亲知道我的为人,所以才没有和你讲。”他还是把一千两银子交给了年轻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实现诺言,是一种信义。而信义是做人的根本,不是表面文章。 杨娇:我来讲讲《宋庆龄的故事》。 在宋庆龄奶奶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突然,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有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 “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 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宋庆龄却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就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四、班主任总结: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做人的道德根本,是我们每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根基。要想做到诚信,就要从我做起,就要从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希望同学们都能牢记这一点,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
活动延伸 | 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小学生从小就应当从学习上的考试不作弊、作业不抄袭等方面做起,在社交方面,更应该做到诚实、不说谎话,诚恳、实事求是,重信用、守承诺。 |
题 目 | 拒绝零食 |
背景分析 | 每次下课时间,总能看到一堆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吃着各种各样的零食,随后,学校门口,校园内外就会呈现出一块一块五彩斑斓的“地毯”,一阵风吹来,便会有五颜六色的“花蝴蝶”随风起舞。如此下去,我们的校园将会被各种“花地毯”铺满,我们的孩子将在一个充斥着各种零食袋子的环境中学习。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就我看到的这些现象,在四年级六班开展一次《拒绝零食》的主题班会。 |
设计理念 | 为了培养学生们健康的饮食习惯、树立环保的责任意识,本次召开主题班会。 |
教育目标 | 1、了解垃圾零食对儿童身体的危害。 2、体验活动过程,学习掌握收集、调查和归纳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3、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学校的责任感和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
前期准备 | 实地拍摄、收集垃圾食品的相关知识 |
活动形式 | 实地拍摄、小组讨论、发倡议书、清理零食垃圾袋 |
活动过程 | 一、实地拍摄 让中队长带领几名少先队员利用放学和吃饭时间,在学校门口和商店门口进行拍摄,收集整理主题班会的影像资料。 二、召集全班少先队员开主题班会 1、通过互联网了解垃圾食品和零食的营养价值。 2、观看图片,反思自己。 3、小组讨论 A、生活中的垃圾食品有哪些?少先队员哪些零食可以吃, 哪些零食要坚决杜绝。 B、每天的什么时间可以吃零食。 C、生活中你有哪些好的做法可以拒绝零食和垃圾食品。 D、公共场合吃完零食或用餐后应该怎么做。 4、小组发言 各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和观点。 三、绿色行动 1、发倡议书 每个孩子写一份倡议书,结合自己的实际,呼吁大家健康饮食,拒绝零食,远离垃圾。 2、清理零食垃圾袋 四、活动总结: “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垃圾污染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少先队员要从自身做起,要做到“环保”,就要先做到不随手扔垃圾 ,进而才能以身作则的去监督说服别人,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不喝饮料,不吃冷饮,自己带水杯来学校,既健康又环保,我们不适用一次性的筷子,塑料袋,这也是做到了环保,“环保”是个大话题,但是能把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一件件小事做好,我们也就能做到“环保”。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宣传,为我们的绿色校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
活动延伸 | 中队长将全班同学分成小组,分别组成“零食监督小队”和“校园环卫小队”,利用放学吃饭时间,轮流在学校门口和校园内值班,并做清理零食垃圾袋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