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促管理,评价促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013年3月1日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根据市教育局德育工作要点,确立了“以德育人,以德促教”的德育工作理念,加强养成教育,实施自主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德育工作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8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基础,扎实抓好学校管理,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新方法,突出德育过程管理,充分发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发展与提高的过程,逐步构建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达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以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通过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自觉性、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评价体系
着眼初中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广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做人习惯教育、做事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交往习惯教育、安全教育。
项 目 | 内 容 | |
做 人 的 习 惯 | 1、仪容仪表 | 脸、脖子、手洗得干干净净 衣着要干净、整洁、合体 经常洗澡,保证身体没有异味 |
2、行为举止 | 站立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 走路要昂首挺胸。肩膀自然摆动,防止八字步、摇摇晃晃 | |
3、真诚待人 | 使用礼貌用语,不对别人说粗话、做不礼貌的动作 尊敬师长、不顶撞师长 礼貌待人、不以貌取人、见客人要问好 | |
4、诚实守信 | 言必信、行必果 不说大话、不说谎话、敢于承认错误 | |
5、勤俭节约 | 要有计划的花钱、体谅父母、节约花销、养成储蓄的习惯 不乱消费、高消费、不追求时髦 要花钱自己赚 | |
6、自强自律 | 坚持体育锻炼、认真上好体育课 讲究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随手捡拾垃圾 不留长发、不染发、不留长指甲 敢于竞争与参与,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 |
做 事 的 习 惯 | 1、遵规守纪 | 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不带手机进校园 观看各种演出比赛时文明有序,不吹口哨、不喝倒彩、不鼓倒掌 |
2、热爱劳动 | 帮家长和老师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劳动 不怕脏、不怕累、能吃苦耐劳 | |
3、积极进取 | 不打架、抽烟、酗酒、偷窃、上网、不去舞厅 不穿背心、拖鞋、戴首饰入校 | |
4、文明有序 | 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 不损坏公物、不毁坏花草树木 进楼要有秩序、靠右侧单行 | |
5、珍惜时间 | 作息有规律,按照任务的轻重缓急安排学习顺序 不磨蹭、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 |
学 习 | 1、主动学习 | 学习有计划、有方法、学习时间有保证 别人不督促主动学习 要有毅力用于学习,并能坚持始终 |
2、全面发展、不偏科 | 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要努力学习 适当降低薄弱科标准、做到多学多问 | |
3、质疑发问 | 学习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 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 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 | |
4、勤于动笔 |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用不同标记记录下来、不要虎头蛇尾 对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整理错题集 | |
的 习 惯 | 5、姿势端正 | 坐、读、写、握笔姿势正确,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不侧弯和趴在桌子上,握笔姿势正确 |
6、及时完成作业 |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 对作业存在的问题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 写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 | |
7、态度严谨 | 不马虎、不磨蹭、不依赖、不散漫 课上不玩东西、不搞小动作、不说话、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 | |
交 往 的 习 惯 | 1、与人为善 | 与同学之间相处融洽、理解宽容 正常交往、不闹纠纷、不给同学起绰号 |
2、平等友好 | 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多做自我批评、多换位思考 宽容同学的缺点和过错,不斤斤计较 主动和同学打招呼、热心帮助同学 | |
3、诚意待人 | 要注重给予,不注重回报 不无故打断他人的话,不心不在焉或只顾自己的事情 讲信用、不欺骗说谎 | |
4、心思慎密 | 不要对自己的成绩得意忘形,要体谅他人的感受 不要过多的物质交往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多赞美别人 | |
5、密切合作 | 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不打听别人的秘密和隐私 尽量讲一些两个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多合作学习 |
安 全 的 习 惯 | 1、遵规守纪 | 遵守交通规则,在右侧行走,不在路上嬉戏打闹 遵守学校纪律、远离危险地带 不迟到、早退、放学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 |
2、提高认识 | 不私自到河里洗澡 进校门要下车、不在校内骑自行车 无故不能到校及中途离校要正常履行请假手续 | |
3、加强防范 | 远离毒品、不乱用药物 不与陌生人攀谈 不与社会不良人员来往 |
七年级:
(一)、做人的习惯:(24分)
仪容仪表:
讲究个人卫生,衣着整洁、合体、干干净净、集体活动穿校服(2分)
行为举止:
1、站姿标准挺拔、走路昂首挺胸、防止八字步、不摇摇晃晃(2分)
2、课间操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做操时动作到位,整齐有力(2分)
真诚待人:
不说粗话脏话、使用礼貌用语,见客人问好(3分)
诚实守信:
诚实、不说谎话(2分)
勤俭节约:
不乱花钱、不吃零食(3分)
自强自律:
1、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发型利索不留长刘海(3分)
2、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随时捡拾(3分)
3、便后冲洗彻底(2分)
4、升国旗、奏国歌要面向国旗,原地肃立,行注目礼(2分)
(二)、做事的习惯(22分)
尊规守纪的习惯:
1、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专心听讲,不接话(2分)
2、不带手机进校园(2分)
3、在楼内、班级不喧哗,不跑跳打闹(3分)
热爱劳动的习惯:
积极参加劳动,不怕脏、不怕累(2分)
积极进取的习惯:
1、不打架、不偷窃、不上网吧(2分)
2、不穿拖鞋、背心、不佩戴首饰入校(2分)
文明有序的习惯:
1、楼内行走有秩序、右侧单行(3分)
2、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2分)
3、不损坏公物、不毁坏花草树木(2分)
4、爱护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乱摆放,整齐有序(2分)
(三)、学习的习惯(22分)
主动学习的习惯:
1、学习有计划、学习时间有保证、能主动学习(2分)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2分)
质疑发问的习惯:
学习严肃认真、多思善问、注意发现问题(2分)
勤于动笔的习惯:
1、要学会做笔记,记录重点内容、疑难问题(2分)
2、每天写一篇日记(2分)
姿势端正的习惯:
1、坐、读、写、握笔姿势正确,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一定距离,不侧弯、不趴桌子(3分)
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按时完成作业,要求书写工整,不抄袭他人作业(3分)
态度严谨的习惯:
1、不马虎、不磨蹭、不依赖、不散漫(2分)
2、课上不玩东西、不搞小动作、不说话、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2分)
3、学会用工具书(2分)
(四)、交往的习惯(12分)
与人为善:
与同学正常交往、不闹纠纷、不给同学起绰号(2分)
平等友好:
1、主动和同学打招呼、热心帮助同学(2分)
2、学新学习他人长处、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多换位思考(2分)
3、宽容同学的缺点和过错,不斤斤计较(2分)
密切合作:
1、不背后说同学坏话、不议论他人(2分)
2不打听别人的秘密和隐私(2分)
(五)、安全的习惯(20分)
尊规守纪:
1、不将管制刀具、棍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进校园(2分)
2、不与陌生人攀谈,不迟到、早退,放学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2分)
3、体育课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2分)
4、不骑自行车进校门、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要上锁(2分)
提高认识:
1、不吃三无食品、不吃路边摆摊食品、注意食品卫生(2分)
2、不私自到江河洗澡(2分)
3、在校期间不私自接电源、玩火(2分)
4、上课期间离校,须向班主任请假,由家长亲自领回(2分)
加强防范:
9、远离毒品、不乱用药品(2分)
10、不到施工等危险地带玩耍(2分)
八年级:
(一)、做人的习惯(25分)
仪容仪表:
衣着干净整齐、合体大方、不穿奇装异服、集体活动穿校服(2分)
行为举止:
站立、行走姿态自然、走路不摇摇晃晃(2分)
真诚待人:
尊敬师长、不顶撞学生会同学(3分)
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一诺千金、说真话、讲信用(2分)
勤俭节约:
不吃零食、不乱消费、高消费、不攀比、不追求时髦(3分)
花钱自己赚(3分)
自强自律:
1、坚持体育锻炼、体育课衣着适合运动(2分)
2、不留长发、怪发、不染发、不留长指甲、女生不化妆(3分)
3、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随手捡拾垃圾(3分)
4、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劳动(2分)
(二)、做事的习惯(21)
尊规守纪:
1、不带手机进校园(2分)
2、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扰乱课堂(2分)
3、按时就寝、起床、按时就餐,就餐时不打闹、喧哗(2分)
热爱劳动:
1、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劳动(2分)
2、参加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拈轻怕重(2分)
积极进取:
不打架、不抽烟、不酗酒、不偷窃、不上网、不去舞厅(2分)
文明有序:
1、爱护公共实施、不乱涂乱画、不摘花折枝(2分)
2、桌凳摆放整齐、开关门窗轻重有度(2分)
3、在楼内、班级不喧哗打闹(3分)
4、进楼有秩序,靠右侧单行(2分)
(三)、学习的习惯(22分)
1、坐、读、写姿势正确(3分)
2、做到提前预习(2分)
3、不偏科,对薄弱的学科做到多学多问(3分)
4、注意研究问题、有所创造、积极向别人请教(2分)
5、适应老师、不对老师有偏见(2分)
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不懂的题及时记下了(2分)
7、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2分)
8、动手操作、大胆联想(2分)
9、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2分)
10、运用多种教辅工具、网络信息等解决问题(2分)
(四)、交往的习惯(12分)
1、不与同学闹别扭、不给同学起绰号(2分)
2、讲信用、不说谎话、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不敷衍了事(2分)
3、不拉帮结派(2分)
4、不歧视同学(2分)
5、要注重给予不求回报、不要过多的物质交往(2分)
6、不恃强凌弱(2分)
(五)、安全的习惯(20分)
1、不将管制刀具、棍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进校园(2分)
2、不骑自行车进校门、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要上锁(2分)
3、不私自到江河洗澡(2分)
4、在校期间不私自接电源、玩火(2分)
5、体育课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2分)
6、不与陌生人攀谈,不迟到、早退,放学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2分)
7、不吃三无食品、不吃路边摆摊食品、注意食品卫生(2分)
8、上课期间离校,须向班主任请假,由家长亲自领回(2分)
9、远离毒品、不乱用药品(2分)
10、不到施工等危险地带玩耍(2分)
九年级:
(一)、做人的习惯(25分)
1、衣着干净整齐、合体大方、不穿奇装异服、集体活动穿校服(2分)
2、姿态自然有型(2分)
3、尊敬师长、爱护低年级同学(3分)
4、诚实守信(2分)
5、不吃零食,不乱消费,正常饮食、合理搭配膳食(3分)
6、坚持体育锻炼、体育课积极参加(2分)
7、不留长发、怪发、不染发、不留长指甲、女生不化妆(3分)
8、进楼先跺脚、不带砂土进楼(3分)
9、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随手捡拾垃圾(3分)
10、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劳动(2分)
(二)、做事的习惯(21)
1、不带手机进校园(2分)
2、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扰乱课堂(2分)
3、不打架、不抽烟、不酗酒、不偷窃、不上网、不去舞厅(2分)
4、爱护公共实施、不乱涂乱画、不摘花折枝(2分)
5、不穿背心、拖鞋、佩戴首饰入校(2分)
6、在楼内、班级不喧哗打闹(3分)
7、进楼有秩序,靠右侧单行(2分)
8、按时就寝、起床、按时就餐,不挑食(2分)
9、劳逸结合(2分)
10、积极进取,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时间学习(2分)
(三)、学习的习惯(22分)
1、学习时间安排合理,不疲劳过度(3分)
2、复习全面(2分)
3、对薄弱的学科做到多学多问(3分)
4、注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分)
5、积极配合老师,做题思路清晰,善于解疑(2分)
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寻求解决方法(2分)
7、及时完成作业,提高解题速度(2分)
8、动手操作、大胆联想,勇于创新(2分)
9、及时总结、整理知识、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2分)
10、运用多种教辅工具、网络信息等解决问题(2分)
(四)、交往的习惯(12分)
1、同学之间相处和睦、融洽(2分)
2、守时、守信(2分)
3、不搞(2分)
4、不歧视同学(2分)
5、要注重给予不求回报、不要过多的物质交往(2分)
6、不恃强凌弱(2分)
(五)、安全的习惯(20分)
1、不将管制刀具、棍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进校园(2分)
2、不骑自行车进校门、不在校内骑车、自行车要上锁(2分)
3、不私自到江河洗澡(2分)
4、在校期间不私自接电源、玩火(2分)
5、体育课注意安全,不做危险动作(2分)
6、不与陌生人攀谈,不迟到、早退,放学及时回家、不在外逗留(2分)
7、不吃三无食品、不吃路边摆摊食品、注意食品卫生(2分)
8、上课期间离校,须向班主任请假,由家长亲自领回(2分)
9、远离毒品、不乱用药品(2分)
10、不到施工等危险地带玩耍(2分)
五、教育途径及保障措施
1、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认识到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只有明白了它的重要性,才会有培养这个习惯的愿望,才能有坚强的决心,才能有坚决的行动;明确养成一个好习惯的可行性。在理智和科学的基础上,让习惯养成教育稳步推进。
2、主任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考核细则、建立班级自主管理体系,实行小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同学都有事做,并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步成长。
3、为强化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要采取“日记、周评、月结”制度,其中日检查为基础管理,周评比是及时反馈,月讲评时强化教育。
4、把评价结果与评选先进集体、模范班主任挂钩。考评结果作为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5、建立奖励机制,对养成教育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和奖励。
6、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通过检查、评比、表彰,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全方位的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积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的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逐渐形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