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45:53
文档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一、填空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体现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成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   )      2、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   )    二、连线题:        《西厢记》    崔莺莺        《牡丹亭》      杜丽娘        《长生殿》  杨玉环            《桃
推荐度:
导读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一、填空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体现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成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   )      2、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   )    二、连线题:        《西厢记》    崔莺莺        《牡丹亭》      杜丽娘        《长生殿》  杨玉环            《桃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

一、填空题: 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体现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成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   )

          2、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   )

      二、连线题:

            《西厢记》      崔莺莺

            《牡丹亭》        杜丽娘

            《长生殿》    杨玉环    

            《桃花扇》         李香君

      三、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汉语拼音重在考察学生的认读和拼读能力。

          B、“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对”是“对面”。

          C、教师普通话标准不能低于三级甲等。

      四、选择题:  

               北岳恒山位于我国( C    )省

                  陕西; B.   A.山东;

                   C.山西;  D.  湖南。

      五、简述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了语文教育的什么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适应这一特点组织教学?

      2号题

      一、填空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目标要求可有8个字来概括,这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目标要求可有8个字来概括,这就是:

         ( 乐于表达 )、(易于动笔 )。

      二、连线题:

              《三国演义》       蒋   干

 《水浒传》          顾二嫂

              《西游记》        罗刹女

 《红楼梦》      柳湘莲 

      三、选择题:

             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是:(     C   )

                   A.天山;

                   祈连山; B.

                   C.秦岭;

                  D. 大行山。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睡觉的家具”。

             B、“小俩口”中的“俩”用错了。

             C、新课标规定:修辞知识要作为小学语文考试内容之一。

      五、简述题: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一、填空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四种语文能力,它们是:(  识字写字  )能力、( 阅读)能力、(习作  )能力、( 口语交际   )能力。

      二、选择题: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     B   )的诗。

                A.   歌德     

                B.   雪莱      

                C.   泰戈尔

                D.  艾青

      三、判断题:中,被称为“四人帮”的反集团是(     C )

          A、、姚文元、陈伯达、。

          B、林彪、江    青、王洪文、。

          C、、王洪文、姚文元、。

      四、连线题:

              白金汉宫         英国

              克里姆林宫       俄罗斯

              爱丽舍宫          法国

              白    宫         美国

      五、简述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你谈谈对这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性质特点。

  4号题

      一、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七月流火”的意思是指“天气转凉了”。

          B、量化和客观评价是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

          C、《论语》的作者是大教育家孔子。

          D、恩格尔系数与家庭生活水平成正比。

      二、填空题: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

      三、连线题: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叶圣陶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 马卡连柯

      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

      才是良好的教学”                                 维果斯基

      四、选择题:下面画横线的字读音错误的是( B    )

  A. 追本溯sù 源

B. 自怨自艾yì

C. 心广体胖pàng

 D. 博闻强识zhì

五、简述题:

 怎样理解和在教学中实践“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

1.5号题

 一、选择题:

 中国民歌《茉莉花》是(  D  )省的民歌。

 A.  江西    

2.  B.  云南      

 C.  湖南   

D.  江苏

  二、连线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清静无为,逍遥而自得”               庄子

      三、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A、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提出了道德规范要求。

          B、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秦朝。

          C、“喟然长叹”的“喟”在普通话中的正确读音是 :kuì 。

          D、诺贝尔奖的创始人诺贝尔是法国人。

      四、填空题:

         传统戏剧中的四大角色是:(生 旦 净 丑  )。

      五、简述题:

          一位老师教《月光曲》,问学生:什么是“幽静”?

      一学生回答:“幽静是幽雅安静”。师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答:“我是从字典里查出来的”老师又问:“请你举个例描述一下。”生回答不出来?接着,老师就放课件: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郊外,在月光底下一片银色的世界,万籁俱寂,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然后启发学生,你们经历过类似的环境吗?

          请你评述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开始为什么回答不出,后来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让学生理解?

      6号题

      一、填空题: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 )、(欣赏 )、( 评价 )能力。  

      二、连线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三、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屡见不鲜”中的“鲜”本意是指“新捕的鱼”。

          B、佛教诞生于古代中国。

      C、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 4月23日。

      D、安放在世博会展览的丹麦“小美人鱼”铜像是根据安徒生的童话《美人鱼》而创作的。

      四、选择题:

                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标志的图案是(  C       )

                 A.  大熊猫   

                 B.  司母戊鼎

                 C.  马踏飞燕

      五、简述题:

           在教《月光曲》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些提问启发学生:

      师:贝多芬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师:贝多芬在干什么?         生:散步。

      师:在什么时候散步?         生:秋天。

      师:秋天的什么时候?         生:一天夜晚。

      师:贝多芬听到了什么?       生:断断续续的琴声。

      师:附近有什么?             生:一所茅屋。

      请你评述这位老师的提问启发设计。  你认为课堂提问要注意些什么?

7号题

      一、填空题: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语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

         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宗旨是:  (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二、连线题:

         纸上谈兵               赵括

         指鹿为马              赵高 

         负荆请罪               廉颇

         破釜沉舟             项羽

      三、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一句是(     D )

          A、世界教育名著《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B、异体字在地名中也不可以保留使用。

          C、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

          D、“画地为牢”的“牢”在古代是指“监牢”

      四、选择题: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D  )

               A .   挺而走险   向隅而泣

  B .   脍灸人口   揣揣不安

 C .   病入膏盲   万马齐音

 D .   草菅人命    瞻前顾后

      五、简述题:

             我国一位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请你结合语文新课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看法。

8号题

      一、连线题:中国著名画家擅长画的对象

             王  冕           梅 

             徐悲鸿           马

             郑板桥          竹

             齐白石           虾

      二、选择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用是( B  )

               A. 统筹兼顾  

               B. 以人为本

               C. 科教兴国

               D. 发展经济

      三、判断题:下面说法正确的一句是(A   )

          A、语文综合性学习一般由教师设计,学生自行组织进行。

          B、仙人掌是一种没有叶子的植物。

          C、杭州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

          D、德国是联合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四、填空题: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人。

      五、简述题:

          谈谈你对“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理解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高新区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2)

  第二套题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性和工具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万众嘱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它蓝色的可爱造型让所有人耳目一新。

  A.“H”字 B.“A”字 C.“B”字 D.“人”字

  3、下面是中外科普名著、作者,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昆虫记》法国 法布尔

  《细菌世界历险记》中国 高士其

  《穿过地平线》中国 李四光

  《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中国 贾兰坡

  4、教学案例评析: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第三套题

  1、2010年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取名: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和快乐”的美好祝愿。

  2、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其中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A)万字。

  A. 400 B. 145 C. 100 D.40

  3、下面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季羡林

  《桃花心木》《和时间赛跑》林清玄

  《荷花》《记金华的双龙洞》叶圣陶

  《花的勇气》《珍珠鸟》冯骥才

  4、教学案例评析: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闵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第四套题

  1、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亚运会会徽(右图),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以广州的象征—羊—“ ”为主体轮廓设计的图案。 

2、 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D)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A.拼音 B. 识字 C. 写字 D.识字写字

  3、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比喻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拟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

  4、教学案例评析:

  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

  第五套题

  1、语文教学应在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实践出真知。”我常常鼓励要多参加实践活动。下列句子不能表达此意思的是(A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下面是《水浒传》中的绰号、人物和相关故事,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行者武松风 景阳冈打虎 

智多星吴用智取生辰纲

  豹子头林冲雪山神庙

 4、教学案例评析:

  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第六套题

  1、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可爷爷却叹道:“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爷爷,你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说:“就你会耍贫嘴!”

  2、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B)

  A.城市,有我更可爱。 B.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 D.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

  3、下面是课本中描写动物的名家名篇,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松鼠》法国 布封

  《白鹅》法国 法布尔

  《猫》中国 老舍

  《蜜蜂》中国 丰子恺

  4、教学案例评析:

  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第七套题

  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A.阅读 B. 写作 C.口语交际 D.综合性学习

  3、下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名对联,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4、教学案例评析:

  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窦老师提示道,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请大家找一找!片刻,学生找到了“一片片”这个词。窦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就是‘一片片’的树叶吗?”学生回答说:“不是。”窦老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那么是两片喽?”“不是两片,‘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是指许多片树叶!”学生回答。“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窦老师问。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窦老师启发着。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

  生1:(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

  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又请一位学生来读)

  生2:(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师:(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

  生3: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 师:这落叶多美啊!飘飘洒洒……

  生4:(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很有诗意啊!(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5: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边说边做动作)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段的教学。

  第八套题

  1、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得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 , ”。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老师吗?

  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和朗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A. 精读 B.略读 C. 默读 D.浏览

  3、下面是我国富饶的物产,请你用直线把它们连起来。

  河北鸭梨

  浙江龙井茶

  细毛羊

  内蒙古三河马

 

  4、教学案例评析:

  《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

  第九套题

  1、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居中升起、层叠出挑,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2、(B)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A.理解能力 B. 语文素养 C. 思维能力 D. 语文能力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4、教学案例评析:

  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菜”字的教学:

  师:小朋友,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菜”字的?

  生1:我喜欢吃榨菜,榨菜的包装袋上有这个字,我就记住了。

  生2:我在菜场门口的牌子上看到过这个字。

  师:你们能联系生活来认字,很好。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想写一写,记住这个“菜”字。

  师:这是个好办法。

  生4:“草”字头加“采”就是“菜”,青菜的“菜”。

  师:加一加记住这个字,也是好办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5:“花”字去掉下面部分,加上“采”,就是“菜”。

  生6:“花”字去掉下面的“化”,“彩”字去掉右边的三撇,合起来就是“菜”。

  生7:“苗”字去掉下面的“田”,加上“采”就是“菜”。

  师:很好,小朋友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记住了这个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你认为该教师的教学符合哪些新课程理念?还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第十套题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景令人神往。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3、请将以下发明的它们的发明者连线:

 蒸汽机瓦特

火车斯蒂芬森

炸 药诺贝尔

  避雷针富兰克林

 4、教学案例评析:

  教师在执教《泊船瓜洲》时,布置一道思考题给学生:“‘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试想想,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学生的答案有“吹”“到”“来”“染”“过”……教师让学生把这些字放到诗中读一读,和原文作比较,然后问他们哪个字用得好。有学生比较完后说自己的字比原文用得好。教师说:“你也变成个诗人了,不过还是‘绿’字用得好。”这样的评价是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请加以分析,可以用哪些较好的评价呢?

开发区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

(  全卷100分   40分钟完卷 )

   

理论素养(30分)

一、填空题。(5分)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  30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145   )万字以上。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3. 识字写字是( 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一,二 ) 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选择题(20分)

1.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 (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                                        (   1  )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       ,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 (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                                        (   1  )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  3  )

(1)感受、理解与欣赏 (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 (3)倾听、表达和交流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       阅读目标。                    (    1 )

(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

(1)50 (2)60 (3)70                                                           (   2  )

6.教材选文要具有       ,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 (2)工具性 (3)典范性                                               ( 1    )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                                 (  1   )

(1)多认少写 (2)少认多写 (3)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3)

(1)诵读和浏览 (2)精读和略读 (3)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       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3)写作技巧                                         (   2  )

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       写字要求。                (   3  )

(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三、简答题(5分)

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答: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理念是:全民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五大领域是:识字写字 阅读 习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学科素养(40分)

一、填空题(17分)

1.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户枢不蝼_。   (2)____世事洞明皆学问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心有灵犀一点通_。(4)删繁就简三秋书__,领异标新二月花.(5)纸上得来终觉浅,__绝知此事要躬行_。

2.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6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朝花夕拾》——(    鲁迅  )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三国演义》——(罗贯中 )

3. 巴金的《爱情三步曲》是《    家   》、《  春》、《    秋》,《激流三步曲》是《 雾》、《  雨》、《 电》(6分)

二、选择题(23分)

1.“允”字的部首是          。                                                 (  B    )

A.ㄥ       B.ㄙ       C.儿

2.下列词语中,“厉”字用错的是            。                                   (   C   )

A.厉兵秣马        B.变本加厉       C.伶牙厉齿

3.下列词语中,用字有误的是          。                                        (    A  )

A.箭拔弩张        B.一箭双雕         C.归心似箭

4.“爷爷一夜没合眼:他和爸爸呕气了。”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         。           ( B     )

A.提起下文     B.解释上文   C.总结上文     D.说明下文

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B   )

A.“2005年5月1日”可以改写成“2005-5-1”。

B.“下午3时5分7秒”可以改写成“15:05:07”。

C.“2005年”可以改写成“05年”。

6.下列词语中,数字用法有错的是           。                                   (      A)

A.“五二○”声明      B.“9.13”事件       C.五四运动

7.下列句子中不正确使用了连接号的是         。                                 (    A  )

A我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

B“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人类发展可以分为猿—猿人—古人—新人四个阶段。

8.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被淘汰词形的一组是   。       (    C  )

A.笔画     秀外慧中     秉承

B.计划     独角戏       古董

C.蟠距     红彤彤       蝴蝶

9.成语“          诸公”,空白处应填        。                                  (  B    )

A.哀哀          B.衮衮         C.兖兖

10.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是         。                                          (     C )

A.婷婷玉立         B.城皇庙           C.耄耋之年

11.根据《简化字总表》,下列词语中用字全都符合规范标准的一组是      。            (     B )

A.天翻地复          B.烟雨朦朦               C.像雾像雨又像风

12.根据《简化字总表》,下列三句话中含有不规范字的一句是       。                 (  A    )

A.不要掺假          B.林荫大道            C.评语写得精彩

13.“义”字的第一笔是        。                                                  (  A    )

A.撇               B.点               C.捺

14.“十”字旁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只有        。                              (      )

A.4个               B.3个             C.2个

15.        的词语叫异形词。                                                     (     B )

A.同音同义    B.同音 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    C.同音同义 不同形

16.下列三个字中,笔画数正确的是         。                                      (   B   )

A.“像”字14画   B.“婢”字12画   C.“嚓”字17画

17.下列词语中,“叠”字用错的是        。                                        (   B   )

A.层峦叠嶂      B.佳作叠出      C.叠罗汉

18.下列语句中,“一”字表示序数的是        。                                    (      A)

A.今天是星期一    B.一星期有七天    C.一周即一星期

19.根据《简化字总表》,下列三组词中没有简化字的一组是         。                 (   C   )

A.前后     奋斗     B.后来     搏斗        C.皇后       北斗

20.出版物中的阿拉伯数字,一般应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       汉字位置。          (    B  )

A.一个     B.半个    C.四分之一个    

2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     B )

22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B.曹禺、夏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

C.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著有《鲁滨逊飘流记》。

D.《老人和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23“教是为了不教”。下面摘引的叶圣陶先生的一些论述,其中哪几项是说明这个名句的“不教”的?            

A.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   AC   )

B.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C.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自己去探索。

D.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

E.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F.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           

 教学素养(30分)(任选三题完成)

 一、 请你对下面案例作简要分析:(10分)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二、窦桂梅老师在执教《落叶》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10分)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落下来。”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这一句话,窦老师提示道,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趣,请大家找一找!片刻,学生找到了“一片片”这个词。窦老师先请学生读一读这个词,然后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这就是‘一片片’的树叶吗?”学生回答说:“不是。”窦老师转身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树叶,问大家:“那么是两片喽?”“不是两片,‘一片片’是指好多好多片树叶!是指许多片树叶!”学生回答。“那应该怎样读这个词?”窦老师问。于是,学生轻轻地读起来“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片片的树叶……”“要读出你的体会,要读出你的理解!”窦老师启发着。

一会儿,窦老师请学生起来读这一句话。

生1:(读得很流利,但不够有感情)

师:这是你的感受,很好!(又请一位学生来读)

生2:(读得很有感情,在读“落”和“一片片”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师:(肯定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随后,问大家)你们想想,树叶是怎样往下落的?

生3:慢慢地、一片一片地往下落。(边说边加上优美舒展的动作)

师:这落叶多美啊!飘飘洒洒……

生4:(不由自主地接了上去)随风舞动……

师:很有诗意啊!(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

师:还有想说的吗?

生5:树叶慢慢地飘落下来……

师:(边说边做动作)就这样,落叶像小蝴蝶、像小蜻蜓,多快乐啊!大家快读啊,现在,你就是小蝴蝶、小蜻蜓,轻轻地落下来了……

(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课文,教室里气氛很热烈)

请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评价这个片段的教学。

 三、以下是两位教师用“一起”造句的两种不同设计:(10分)

设计一:(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准备;(3)指名交流。

设计二:(1)出示范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2)准备;(3)小组长组织交流各人的句子,选出最佳句子;(4)小组内修改、练说最佳句子,准备参加班级交流;(5)各小组汇报交流,评出最佳句子。

试从学生参与、学习方式转变、语言发展等方面综合评述。

 四、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10分)

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

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

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但这样争也不是办法。我看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我就到谁家去做客。

生:(面露难色,不知如何回答)

师:这个条件可能让大家为难了。不过,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呢,如果同学们肯学,一定能学好,能请到我的。

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

〔两天后的作文课上〕

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

生:(大声齐)学会了!

师:呀,这么快?跟谁学的?

学生1:我跟爸爸学的。

……

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你们都学会做什么菜了呢?一定很好吧?

生:(不等老师叫,就纷纷起立,七嘴八舌、争先恐后地说起来。老师请了几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讲得不错。听他们一讲,我就知道菜一定做得不错,老师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上来说,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知道每个同学学会了做什么菜,做菜的过程怎样呢?

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写出来,您不就知道了吗?

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但要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菜,而且还能比较一下,看谁的菜做的最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好吗?

生:好!

师:好就快写吧.

这则作文教学与传统的作文教学有什么不同?它对你有什么启示?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

第一套题

1、 请写出“臼”的正确笔顺。

2、新课标规定高年级段学生的默读速度应达到一分钟(  )字。

3、王维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请再说出三个传统节日。

分析题

下面是《坐井观天》课堂实录的一个片段。请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加以分析评点。

师: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甲:小鸟说的对。

生乙:我反对,我认为青蛙说得对。

生丙:他们说得都对。

(众生哗然。师若有所思,片刻停顿之后,即向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

师:大家都有各自的看法,很好。如果能把理由说出来,那就更好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甲:(迫不及待)小鸟说得对,因为天确实大得很。

生乙:(胸有成竹)青蛙说得对,因为他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它说得是实话,也没错。

生丙:(按捺不住)他们都把各自看到的真实情况说出来了,都很诚实,应该都对。

师:(点头肯定,竖起大拇指)好!几位同学都谈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说得都有道理。大家再想想,假如青蛙跳出井口,他还想到什么,说些什么?大家讨论讨论,看谁想得好,说得棒。

(学生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第二套题

1、请说出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

2、(  人文性)与(工具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下面哪个作品不是的诗词?沁园春雪 凤凰台上忆吹箫(不是) 卜算子咏梅 采桑子重阳

一、导入,创设美好的情境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学生激情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过春节,西方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喜欢过节,不过她们不是过春节,是过圣诞节。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欢乐的节日。想不想看看他们怎样过圣诞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教师和着音乐与画面简介圣诞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想不想阅读这篇文章?(生齐喊“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给予树)

  2.质疑课题:这个课题好特别啊。谁能把它读好?(指名读课题,正音“给(jǐ)”,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课题,想一想,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两大问题:(1)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第三套题

1、请说出至少四个数字成语。

2、新课标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不少于100万字)

25万   40万    100万

3、有的词颠倒一下字的先后顺序,意思却大不一样,比如书写——写书,你还能说出三个这样的词吗?(雪白—白雪)(金黄---黄金)(液体—体液)

《四季的脚步》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哪些字词用得特别好,用波浪线画出来。

(生边读边画)

师:在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把你最喜欢的那个小节读一读,然后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这个季节是怎样的。

(生朗读,议论)

生:我最喜欢春天,我想读一读第一小节。(先读后说)我心目中的春天到处是绿色,小草绿了,树枝也发芽了。

师:还有谁在点缀着绿色的春天呢?

生:小燕子也飞回来了,各种颜色的鲜花都开了……

师:说得好?你就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生读,语速较快,没有读出春悄悄走来的语气)春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她笑着走来。你能悄悄地,笑着走到我身边吗?(生表演)请你再读读前两行。(生读,语调还是有点高)想一想,你刚才是怎么走到老师身边的,脚步那么轻,我都没有觉察到。再读读。(生读,有进步)好,有进步,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你愿意再读一读吗?

……

问题:该案例充分体现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有机渗透的特点。请你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有条理地简要分析一下。

 

第四套题

1、请说出歇后语“后来者居上”的前半句。   (如积薪耳    )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  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3、凡年满(  六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七  )周岁。

下面是斯霞老师执教《我们爱老师》时关于教学“祖国”的片断,请评析:

出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师:小朋友们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吗?什么叫“祖国”?

生:祖国就是国家。(有部分小朋友在点点头。)

师:不对!日本是一个国家,美国是一个国家,德国也是一个国家,我们能说美国、日本、德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吗?

生:不能!

师:那么什么叫祖国呢?谁能再说一说?

生:祖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国家。

师:对,祖国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们的祖国是中国。那小朋友知道中国的全称是什么吗?

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知道举手的小朋友并不多。)

师:对,我们的祖国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大家都热爱我们的……(故意停顿一下,让学生接下去。)

生:(齐声回答)祖国。

 

第四套题

1、“溜”是多音字,请说出它的不同读音,并组词。(liǖ)(liǜ) 

2、阅读教学过程是( 教师  )(   学生)(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

3、成语接龙:扬眉吐( 气  )味相( 投  )机取( 巧  )立明(目  )不暇(  接 )二连(  三)言两( 语  )重心( 长  )嘘短叹。

分析题: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

请对以上教学片段进行评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附答案)

一、 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老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制 )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

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每个小题2分,共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是(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D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 )内。(共10分)

1、 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

①朗读 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

①合作精神 ②创新意识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分析题(50分)

(一) 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

先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谈识字、写字改革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有关识字与写字学习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字。

1992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一、二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

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11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学习音序、部首两种查字典地方法。学习识字。练习用铅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写字兴趣。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工具。

与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有较大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滨淮镇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

(全卷100分,120分钟完卷)

姓名       学校            得分

第一卷  理论素养(20分)

一、填空题。(5分)

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000万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     145  万字以上。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

3. 识字写字是        阅读和写作   的基础,是      一,二    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

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 (12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2分)

答:叶圣陶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是“教师为了不需要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不仅教学生语文知识还要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的好的方法技巧让学生自己会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等。

第二卷  学科素养(40分)

三、基础题(24分)

6.汉字写真。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4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  恭  )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   公 )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   攻 )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   功 )字。

7.别字门诊。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8分)

刚笔自用( 愎)  叹为观只(止)  暗然失色( 黯) 按步就班( 部)

惩前毙后(毖 )  谈笑风声(生 )  丰功伟迹(绩)义不容词( 辞)

8.名句跑道。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

(1)流水不腐,__户枢不蠹_。

(2)_______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_________。

(4)______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绝知此事要躬行_________。 

9.常识手册。(7分)

(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 申酉、戊 亥 。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 颜真卿 、 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3)普通话是以__北京语音标准音,以_北方话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白话文著_____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

四、阅读题。(16分)

父爱是把铁锹

马云

   ①19年9月l0日,我出生在浙江杭州的一户普通人家。从小学到中学,身材瘦小的我有一个和自己身体条件很不匹配的爱好——打架,还因此缝过13针,挨过处分,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 

②当时,父亲是一家戏剧协会的负责人。或许是为了陶冶我的情操,在我们兄妹三人当中,他带我看戏最多。我对戏里吴侬软语似的唱腔丝毫不感兴趣,倒是对武生们在台上的好身手佩服不已,开始痴迷武术,学起散打和太极拳来。 

③母亲不无wǎn惜地对父亲说:“儿子天生不按常理出牌,说教只怕已无用途!”父亲苦笑道:“那我就当把铁锹,一天一小铲,尽量挖出他的闪光点,再用闪光点去填埋他的劣根吧!”可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 

④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无论他对我唠叨什么,我都用学到的英语回敬时,他很有些大喜大悟:“你小子是不是在用英语骂我呢?那好,你好好学英语,学到能随心所欲地讲,那样骂人才会痛快!”实际上,父亲看到我对英语有兴趣,就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我用所学的只言片语与老外们越聊越开心,越聊越过瘾,学习英语越来越带劲了。 

⑤从初中到高中,我其他各科成绩都很平庸,惟有英语,它真的成为我的闪光点,我几乎包揽了大小英语考试的年级第一名。但这个惟一的闪光点无法遮掩我严重偏科的事实,第一次高考,我英语成绩是全年级第一,数学是倒数第一。 

⑥高考落榜后,父亲见我意志越来越消沉,悄悄找了个关系,让我替《山海经》、《东海》、《江南》三家杂志社蹬三轮送书。沉重的体力劳动加上每月30.5元的工资让我渐渐麻bì掉高考落榜带来的痛,我甚至开始认为,这也许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父亲却像是一把铁锹,开始刻意铲凿我高考落榜的痛处,他对我说:“你每天踩20多公里路来来回回都不累,为什么就不能再走一遍高考的路呢?” 

⑦父亲的话让我下了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这一次,我的数学只考了19分,总分离本科录取线相差140分。 

⑧这一回,我自己执拗地决定第三遍走高考的路!父亲是全家惟一没有反对的人,并煞费苦心地为我请到了一名杭州市的数学特级老师,每周给我做两次辅导。1984年7月,第三次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我,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离本科线差5分。或许是我们父子俩的精神感动了上苍,当年杭州师范学院本科没招满,我终于跌跌撞撞读上了本科,还被调配进入英语专业,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⑨进入大学,所学专业正是我的闪光点,这让我如鱼得水。专业成绩十分优秀,自信心一下子膨胀起来,我开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团活动,随后不仅成为学校学生会,还登上了杭州市的位置。毕业后,我因为英语的优势,被聘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并凭着独到的教学方法而当选1995年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教师。随后,我作为英语翻译首次访问美国,从而得以接触到因特网。回国后,我很快组建了中国第一批网站之一的“中国黄页”。1999年,我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拓了电子商务应用,尤其是B2B业务。目前,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 

⑩短短十几年,我的生活仿佛是《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的神话故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没有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父亲用几十年的父爱一铲一铲为我开凿出了最宝贵的成功——发掘出你的兴趣,去做你感兴趣的事,再把它变成你的特长,最后让你的特长发挥最大的潜能!

(选自2008年第18期《意林》,有删节)

10. 情境体验,点智慧灯盏。文章第③自然段结尾说“当时想在我身上找出闪光点,父亲真是费了番愚公的精神”。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父亲的“愚公的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从中体验作者沐浴的父爱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答:与功德精神是指父亲不厌其烦的在我身上找我的优点。从中体会到作者沐浴到的父爱是父亲对我鼓励 宽容从不放弃对我的爱和鼓励。

11. 人物分析,秀个性钻石。作者说自己的父亲是“愚公”,我说他更是“诸葛亮”,他在育子过程中不经意地使用了“三十六计”。请你仿照例句,再根据父亲的具休表现概括其战术战略,其中三例即可。(6分)

具体表现战术战略的灵活运用
例:父亲为此帮我转过三次学调虎离山
①经常带我看戏

暗度陈仓
②找老外聊天

借尸还魂
③找关系 为杂志社打工

围魏救赵
相关链接:“三十六计”-----第一套 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 、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 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12. 综合拓展,展交流真谛。请你根据课文的有关信息和下面的材料,为阿里巴巴的总裁马云拟一份全球100位“未来领袖”的推荐词。200字以内。(4分)

相关链接:

1.2000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织委员会将阿里巴巴评为商务类优秀网站。2000年6月,获互联网周刊授予的2000年度中国百家优秀网站。2000年6月,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将阿里巴巴选为全球200家最佳B2B站点之一。2000年11月,在《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全球最佳B2B网站的读者评选中,阿里巴巴荣列第一。

2.马云是最早在中国开拓电子商务应用并坚守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商务众多第一,立志为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他是中国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 著名的“世界经济论坛”将他选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未来领袖”之一。

我的推荐词:

第三卷 教学素养(40分)

13.自由选择一个以往教学过的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15分)

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我来设计:

14.请你对下面案例作简要分析。(10分)

《滥竿充数》教学接近尾声,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南郭先生进行评价。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表达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我觉得南郭先生其实也很聪明的。”教师感到有些意外,情不自禁地追问了一句:“为什么?”“南郭先生虽然不会吹竽,但吹竽的动作装得像模像样,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人发觉,不是很聪明吗?”教师表扬道:“听你这么说,老师也觉得有些道理。谁还赞同这种看法呢?”“南郭先生很会利用机会,他看准了齐宣王喜欢听大伙儿合奏的机会。混了进去,很聪明。”“南郭先生很知趣,一看齐湣王的爱好同他父亲不一样,喜欢听独奏,就非常及时地离开了,避免了出洋相。”“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底细,还能顾全大局,不争着出风头。”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理解,让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于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聪明”两字,学生就接受了“南郭先生很聪明”的结论。

我来评点:

15.任选一首描写景物的古诗,根据古诗意境,发挥想象,写一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不少于200个字)(15分)

我选古诗:

我来写作:(片段)

1. 3000、145

2. 语文素养

3. 阅读和习作,一、二

4.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5.(1)符合问题要求即可;(1分)   (2)列举出姓名、主张、启发或影响每项各1分不符合问题要求不给分。

6. 恭   公   攻    功

7. 愎     止     黯    部    毖   生    绩    辞

8. (1)户枢不蠹   (2)世事洞明皆学问(3)心有灵犀一点通(4)删繁就简三秋树  

(5)绝知此事要躬行

9.(1)戍、亥(2)颜真卿  柳公权(3)北京语音  北方方言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10. 具体表现:①帮我转过三次学②他带我看戏最多③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④找关系,让我为杂志社打工⑤激我复读⑥请特级老师为我辅导数学备战第三次高考

父爱特点:①无私②无怨③无悔

11.示例:①他带我看戏最多(暗渡陈仓)②骑着自行车带我到西湖边找老外聊天(借尸还魂)③找关系,让我为杂志社打工(围魏救赵)④激我复读(打草惊蛇)⑤请特级老师为我辅导数学备战第三次高考(树上开花)

12. 示例:他以“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的大市场”的经营管理理念,先后创办了“中国黄页”网站、开发了阿里巴巴网站,还有“阿里巴巴与雅虎”的成功联姻,让B2B,B2C,C2C相继进入人们的眼界之中,使淘宝、支付宝深入人们的生活中。与众不同的见解、敏锐的眼光、独到的做事风格和对自己的十足信心,成就了中国人做出世界上最好的站点——阿里巴巴!因此,我们推荐这个“真正的世界级品牌”团队的领头人——马云!

13.略

14.案例: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寓言这种文体,更具有强烈的哲理性、教育性。《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把它解读为赞扬南郭先生聪明过人显然有违编者及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这并非是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游离文本,是—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15.略。

文档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选拔赛知识问答题一、填空题:根据句子的意思,分别写出相应的体现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成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   )      2、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    )      3、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善救失   )    二、连线题:        《西厢记》    崔莺莺        《牡丹亭》      杜丽娘        《长生殿》  杨玉环            《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