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板墙加工工艺
此类钢板墙加工采用钢板组合方式,设计要求内部焊接栓钉的,则在钢板组装之前先将栓钉焊接,然后在两块钢板之间间隔500mm焊接筋板以防止钢板变形。
2、钢板剪力墙安装施工流程
安装顺序示意图 | |
安装前进行墙板基础找平 | 安装长向四片墙板并进行临时固定 |
依次安装中间三片墙板 | 整体单元安装校正完毕进行焊接 |
地下施工阶段:地下施工阶段随基础施工顺序进行钢结构吊装作业,各单体楼栋施工顺序严格按楼栋分区进行流水施工,多工种合理穿插,使塔吊利用率最大化。
4、吊点设置
(1)吊点位置及吊点数根据剪力墙形状、断面、长度、起重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确定。
(2)一般剪力墙弹性和刚性都很好,吊点采用一点正吊。吊点设置在柱顶处,柱身竖直,吊点通过柱重心位置,易于起吊、对线、校正。当剪力墙构件为不规则异性构件时,吊点应计算确定。
5、起吊方法
(1)起吊时剪力墙必须垂直,尽量做到回转扶直,根部不拖。起吊回转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同其他已吊好的构件相碰撞,吊索应有一定的有效高度。
(2)第一节剪力墙是安装在基础底板上的,剪力墙安装前应将登高爬梯、安全防坠器、揽风绳等挂设在钢柱预定位置并绑扎牢固。起吊就位后加设固定耳板,校正垂直度。剪力墙两侧装有临时固定用的连接板,上节剪力墙对准下节剪力墙柱顶中心线后,即用螺栓固定连接板做临时固定。
(3)剪力墙安装就位后,为避免剪力墙倾斜,应将揽风绳固定在可靠位置。缆风绳的端部应加花篮螺栓,以便于调节缆风绳的松紧度。
(4)必须等连接板、缆风绳固定后才能松开吊索。松吊索时,安全防坠器的挂钩应与操作人员所佩戴的安全带进行有效连接,吊索松动完成,操作人员安全返回地面后方可解开安全防坠器挂钩。
6、首节剪力墙测量校正
(1)柱底轴线偏差调整:在起重机不松钩的情况下,将剪力墙的控制轴线与柱底预埋件轴线对齐缓慢降落至设计标高位置,为加快轴线调整时间及准确度,可在剪力墙吊装之前在柱底板上加焊用于定位剪力墙轴线的辅助小钢板。
(2)柱身垂直度校正:采用缆风绳校正+千斤顶校正方法。用两台呈90~的经纬仪找垂直。在校正过程中,在剪力墙侧面加焊一个用于千斤顶受力的钢板,不断微调千斤顶的高度(如图),直到校正完毕,因剪力墙壁薄,千斤顶加力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剪力墙的变形情况。校正剪力墙正面垂直度时,可直接拉动正面两层缆风绳下葫芦进行调整,再用经纬仪复核,如有微小偏差,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无误。剪力墙柱身垂直度校正完成后,就可对柱脚点焊加固。单层焊接前应当对筒体进行临时加固措施,保证钢板墙筒体不变形。
7、二节及以上剪力墙测量校正
(1)轴线偏差调整
为使上下剪力墙不出现错口,尽量做到上下墙中心线重合。剪力墙中心线偏差每次调整在3mm范围以内,如偏差过大应分2~3次调整。每一节剪力墙的定位轴线绝对不允许使用下一节的定位轴线,应从地面控制线引至高空,以保证每节钢柱安装正确无误,避免产生过大的积累误差。
(2)垂直度校正
剪力墙垂直度校正的重点是对有关尺寸预检。下层剪力墙的顶垂直度偏差就是上节剪力墙的底部轴线、位移量、焊接变形、日照影响、垂直度校正及弹性变形等的综合。可采取预留垂直度偏差值消除部分误差。预留值大于下节柱积累偏差值时,只预留累计偏差值,反之则预留可预留值,其方向与偏差方向相反。
8、剪力墙焊接及检测
(1)现场焊接作业流程
(2)焊接工艺
1)施焊前,外墙钢管束外侧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操作平台(简易吊笼),确保操作方便及人员安全。
2)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的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修磨补焊合格后方能施焊。坡口组装间隙超过允许偏差规定时,可在坡口单侧或两侧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当坡口组装间隙超过较薄板厚度2倍或大于20mm时,不应用堆焊方法增加构件长度。
3)焊接施工顺序
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可以防止产生过大的焊接变形,先焊接收缩量大的焊缝;同类焊缝对称、同时、同向焊接;为减少焊接变形,原则上单块剪力墙相邻两个接头不要同时开焊,先焊接一端焊缝,同时对另一端焊缝临时固定,带焊缝冷却到常温后,再进行另一端的焊接;焊接先焊接纵向焊缝(纵向焊缝需要临时固定,焊接过程中放置变形),纵向焊缝焊接完毕后进行横向焊缝焊接,最后再焊接与钢柱连接的焊缝。
横焊缝临时连接板宜布设在钢板剪力墙暗柱处,每片钢板剪力墙至少布置两道。立焊缝临时连接板宜布设在钢板剪力墙上下两端,保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纵缝对接焊接顺序 横缝焊接顺序
9、混凝土浇筑
(1)区域钢板剪力墙校正、终拧和焊接牢固之后,形成牢固的稳定体系后,须搭设牢固可靠的操作平台确保操作方便及人员安全,开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本工程的钢板剪力墙浇筑时采用汽车泵与塔吊配合从钢管顶向下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钢板剪力墙设有排气孔,混凝土最大倾落高度小于9米,特殊部位大于9米时,采用溜管辅助装置进行浇筑。
(2)混凝土浇筑前,应将钢板剪力墙内的杂物和积水清理干净,并灌入约厚100mm的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以湿润混凝土结合面,使新旧混凝土更好粘结,防止骨料产生弹跳离析。
(3)一次抛落的混凝土量在0.7立方米左右,用料斗装填。应控制浇筑速度,逆时针或顺时针分层浇筑到设计标高。浇筑时排专人盯守混凝土浇筑到钢板内各部位。
(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对钢板口进行临时封闭。当混凝土浇筑到钢板顶端时,将混凝土浇灌到稍低于管口位置,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再用相同等级的水泥砂浆补填至管口,再将封顶板一次焊到位。
(5)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每节钢板剪力墙混凝土分层浇筑,施工缝留置在钢板剪力墙顶部接缝以下30cm的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待初凝之前应按照图纸要求插入与上层钢板剪力墙连接的钢筋。
二、质量控制
我司根据设计图纸、相应规范和同类构件的施工经验进行质量控制。
1、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
(1)钢板剪力墙高度、宽度:±4mm。
(2)钢板剪力墙平面内对角线:±4mm。
(3)钢板剪力墙横向、纵向最外侧安装孔距离:±3mm。
(4)钢板剪力墙弯曲失高:h/1000,且不应大于10mm。
(5)定位轴线:1.0mm。
(6)单层垂直度:h/250,且不应大于15mm。
(7)单层上端水平度:(L/1000)+3,且不应大于10mm。
(8)平面弯曲L(h)/1000,且不应大于10mm。
2、焊缝的外观检查
(1)焊缝质量的外观检查,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在焊缝冷却后进行。梁柱构件以及厚板焊接件,应在完成焊接工作24h后,对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存在裂缝进行复查。
(2)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滑,无折皱、间断和未满焊,并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等缺陷。
(3)所有焊缝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当发现有裂纹疑点时,可用磁粉探伤或着色渗透探伤进行复查。
(4)对焊缝上出现的间断、凹坑、尺寸不足、弧坑、咬边等缺陷,应予补焊。修补后的焊缝应用砂轮进行修磨,并按要求重新进行检查。
3、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全熔透的焊缝,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超声波探伤检查应在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焊缝表面不规则及有关部位不清洁的程度,应不妨碍探伤的进行和缺陷的辨认,不满足上述要求时事前应对需探伤的焊缝区域进行铲磨和修整。
(2)全熔透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数量,应按设计文件要求。一级焊缝应100%检查;二级焊缝可抽查20%,当发现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应全部进行超声波检查。钢板焊接部位厚度超过30 mm时在焊缝两侧2倍厚度+30 mm范围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3)超声波探伤检查应根据设计文件规定的标准进行。超声波探伤的检查等级按《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检验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规定进行验收。
(4)超声波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并写出检查报告。
(5)经检查发现的焊缝不合格部位,必须进行返修。并应按同样的焊接工艺进行补焊,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质量检查。
(6)当焊缝有裂纹、未焊透和超标准的夹渣、气孔时,必须将缺陷清除后重焊。清除可用碳弧气刨或气割进行。
(7)焊缝出现裂纹时,应由焊接技术负责人主持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措施后方可返修。当裂纹界限清楚时,应从裂纹两端加长50mm处开始,沿裂纹全长进行清除后再焊接。
(8)低合金结构钢焊缝返修,在同一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对经过2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要更换母材,或由责任工程师会同设计和专业质量检验部门协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