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提优试题
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120,它们的和是 .
2.今年,小军5岁,爸爸31岁,再过 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3倍.
3.如图,把一个边长是5cm的正方形纸片沿虚线分成5个长方形,然后按照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其中的4个长方形,则所得图形的周长是 cm.
4.某列车通过285米的隧道用24秒,通过245米的大桥用22秒.若该车与另一列长135米,速度为每秒10米的货车相遇,两列车从碰上到全错开用 秒.
5.甲乙两所学校共有学生8人.新学期开学前,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时甲校还比乙校多48人.原来甲校有 个学生.
6.空心圆和实心圆排成一行如下图所示:
○●○●●○●●●○●○●●○●●●○●○●●○●●●…
在前200个圆中有 个空心圆.
7.(7分)今年小翔和爸爸、妈妈的年龄分别是5岁、48岁、42岁. 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
8.如图,小明从A走到B再到C再到D,走了38米,小马从B到C再到D再到A,走了31米,此问长方形ABCD的周长多少米?
9.如图,从一张长5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边长分别是12厘米和4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则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10.如图,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又对折,…,到第六次对折后,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5,那么,圆形纸片的面积是 .
11.甲、乙二人从同一天开始工作,公司规定:甲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乙每工作7天后连续休息3天,则在开始的前1000天中,甲、乙同一天休息的日子有 天.
.
12.教室里有若干学生,他们的平均年龄是8岁.如果加上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年龄就是11岁.已知的年龄是32岁.那么,教室里一共有 人.
13.(8分)2015年1月1日是星期四,那么2015年6月1日是星期 .
14.(8分)杨树、柳树、槐树、桦树和梧桐树各一棵树种成一排,相邻两颗树之间的距离都是1米.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那么梧桐树与桦树之间的距离是 米.
15.(8分)如图,在一个长、宽分别为19厘米和11厘米的大长方形内放了四个正方形,那么没有被正方形覆盖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参】
一、拓展提优试题
1.【分析】首先把120分解质因数,把质因数分作三组,使各组数字相乘后的结果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即可得解.
解:120=2×2×2×3×5=(2×2)×(2×3)×5,
2×2=4,2×3=6,5,
即,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120,这三个数是4、5、6,
所以,和是:4+5+6=15.
故答案为: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灵活应用合数分解质因数来解决较复杂问题.
2.【分析】根据“今年,小军5岁,爸爸31岁”求出父子的年龄差是(31﹣5)岁,由于此年龄差不会改变,倍数差是3﹣1=2,所以利用差倍公式,求出当父亲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时儿子的年龄,由此进一步解决问题.
解:父子年龄差是:31﹣5=26(岁),
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3倍时,
小军的年龄是:26÷(3﹣1)
=26÷2
=13(岁),
13﹣5=8(年),
答:再过8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军的3倍.
故答案为:8.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两人的年龄差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变化,利用差倍公式求出儿子相应的年龄,由此解决问题.差倍问题的关系式:数量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3.【分析】本题考察图形边长的平移.
解:画出移动后的图,
所得图形的周长是5×2+(5+1×2+2×2+3×2+4×2+5)=10+30=40cm.
【点评】本题主要抓住平移后的图形每条边边长为多少即可求解.
4.解:列车速度为:
(285﹣245)÷(24﹣22)
=40÷2,
=20(米);
列车车身长为:
20×24﹣285
=480﹣285,
=195(米);
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
(195+135)÷(20+10),
=330÷30,
=11(秒).
答:列车与货车从相遇到离开需11秒.
5.解:甲校比乙校多的人数:
32×2+48=112人,
甲校的人数:
(8+112)÷2,
=976÷2,
=488(人).
答:原来甲校有488人.
故答案为:488.
6.解:200÷9=22…2,
所以22×3+1=67(个),
答:前200个圆中有67个空心圆.
故答案为:67.
7.【分析】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则:小翔x年后的年龄×4=小翔爸爸x年后的年龄+小翔妈妈x年后的年龄,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x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
(5+x)×6=48+42+2x
30+6x=90+2x
4x=60
x=15
答:15年后,爸爸、妈妈的年龄和是小翔的6倍.
故答案为:15.
8.解:长方形长比宽多:38﹣31=7(米),
长方形宽:(38﹣7×2)÷3,
=24÷3,
=8(米),
长:8+7=15(米),
(15+8)×2,
=23×2,
=46(米),
答:长方形ABCD的周长46米.
9.【分析】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依此列出算式(50+20)×2+(12+4)×2计算即可求解.
解:(50+20)×2+(12+4)×2
=70×2+16×2
=140+32
=172(厘米)
答:剩余部分图形的周长是172厘米.
故答案为:17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剩下部分的周长=原长方形的周长+2个(12+4)厘米.
10.【分析】把这张圆形纸片对折1次,折成的角是以这张圆形纸片的圆心为顶点,两条半径为边的平角,平角=180°,再对折1次,就是把平角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90°,再对折1次,就是把90°的角再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第六次对折后,平均分成了(2×2×2×2×2×2)=份,得到的扇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由此解答即可.
解:5=320
答:圆形纸片的面积是320;
故答案为:320.
【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明确把圆对折6次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圆面积的.
11.【分析】甲的休息天数为4的倍数,即4,8,12,…1000;乙的休息日为:8,9,10,18,19,20,…,那么甲只要在4的倍数天休息就行了,
每三个数中有一个数是4的倍数,那么也就是说,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喜羊羊的重合,那么以10为周期,共有1000÷10=100个周期,
每一周期有一天重合,那么100周期共有100天重合解:甲的休息天数为4的倍数,即4,8,12,…1000;
乙的休息日为:8,9,10,18,19,20,…,那么乙只要在4的倍数天休息就行了,
每三个数中有一个数是4的倍数,那么也就是说,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喜羊羊的重合,那么以10为周期,共有1000÷10=100个周期
每一周期有一天重合,那么100周期共有100天重合.
故答案为:1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关键是乙每工作10天才会有1天与甲的重合.
12.解:(32﹣11)÷(11﹣8)+1
=21÷3+1
=8(人)
答:教室里一共有 8人.
故答案为:8.
13.解:因为2015÷4=503…3,
所以2015年是平年,2月有28天,
(31×3+30+28)÷7
=151÷7
=21(个)…4(天)
因为2015年1月1日是星期四,
4+4﹣7=1
所以2015年6月1日是星期一.
故答案为:一.
14.解:杨树与柳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有三种树的位置有可能是: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柳杨槐,其中□表示暂时不知道.
而桦树与杨树、槐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以只有可能是:柳□杨桦槐,剩余的一个位置是梧桐树,
所以梧桐树和桦树间的距离是2米.
故答案为:2.
15.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1厘米,
次大正方形的边长:19﹣11=8(厘米)
最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1﹣8=3(厘米)
阴影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
宽是8﹣3﹣3=2(厘米)
3×2=6(平方厘米)
答:没有被正方形覆盖的小长方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