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
一直以来,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有所欠缺,工作力度不够,从而导致现在校园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画面,诸如乱丢果皮纸屑、课间活动秩序紊乱、追逐赶打现象严重、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差等。为了解决这一系列迫在眉捷的问题,在全校掀起一股“好习惯伴我行”的风气,经学校研究,决定在本期花大力气开展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大队主题活动,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德育工作现状,拟订本方案。
二、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和班队课以及每天放学前5—10分钟的时间,专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廖开胜
副组长:王富贵、郭茂青
成 员:徐红英、陈元媛、汪泽君、王小华、付夏光、谢波、
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公布。
三、统一要求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项目 | 意义 | 目标细化要求 |
1、举止文明的习惯 |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
2、诚实守信的习惯 |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 9、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10、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11、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
3、尊重他人的习惯 |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 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 12、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13、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14、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15、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16、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17、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
4、守时惜时的习惯 |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 | 18、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19、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20、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21、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
5、懂得感恩的习惯 |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 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 22、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3、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24、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5、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6、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的劳动。 |
6、勤俭节约的习惯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 27、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8、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29、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30、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31、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
7、遵守秩序的习惯 |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 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 3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33、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34、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35、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
8、勤于动手的习惯 | 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 | 3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37、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
9、锻炼身体的习惯 | 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 还能磨炼人的意志。 | 38、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39、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40、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 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 4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42、饭前便后洗手。4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4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4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4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
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
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
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
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8、表彰、奖励。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实
施
方
案
简阳市镇金镇赵家小学
二0一0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