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图纸及文件已审核,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复,并对班组进行了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
(2)所需要的材料如砂、片块石、水泥已进场并检测合格,砂浆配合比已确定。
(3)所需的机械设备、人员已准备就绪。
(4)现场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已建立,分项工程责任牌已制作,明确了各工点、工序负责人。(5)根据图纸要求,边沟、排水沟的现场放样完成,并经复核与现场地形符合,与桥涵、结构物及线外排水系统或自然水系能平顺衔接,能够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
(6)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复,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施工进度计划及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得到批准。
9.1.2施工工序
(1)一般要求: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各施工工序,如对于软基地段需增加土工布铺设的工序,并且如设计为干砌排水沟,应先干砌后勾缝处理。
(2)施工工序见图9.1.2 图9.1.2 一般路段边沟施工流程图 9.1.3施工技术与工艺:(1)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的测量放样统一采用红外线测距仪精确放样,确保沟体线形美观,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形圆滑。
(2)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边沟、排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顺利连接。
(3)截水沟顶面应略低于自然坡面,若遇冲沟应设缺口将水导入截水沟。
(4)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可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配合完成,也可采用人工开挖成型。如采用机械开挖,应防止超挖,应留出5~10cm左右富余,由人工修整成型,确保边沟、排水沟的边坡平整、稳定,严禁贴坡。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
(5)基坑开挖土方应堆置在与路堑边坡顶一侧并予以夯实或运出场外,禁止堆放在排水沟外侧,影响场地的外观及排水效果,或回流至排水沟内影响正常排水。
(6)采用干砌片石铺筑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7)边沟、排水沟的进出水口,应妥当加固,以防水流危害路基。
(8)截水沟出水口一般应设深度不小于1米的截水墙或消能设施,以免出水口在水流作用下冲毁。
9.1.4施工质量
(1)排水设施要求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
(2)边沟要求线形美观,直线线形顺直,曲线线形圆滑。
(3)构造物要求坚实、稳定。
(4)基础伸缩缝应与墙身伸缩缝对齐。
(5)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现象。
(6)实测项目参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9.2跌水、急流槽
9.2.1施工前提条件见9.1.1。
9.2.2施工工序:测量放养、基坑开挖、墙体砌筑。
9.2.3施工技术与工艺
(1)跌水与急流槽必须用浆砌圬工结构,跌水的台阶高度可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决定,多级台阶的各级高度可以不同,其高度与长度之比应与原地面坡度相适应,台阶高度一般应不大于0.5~0.6m,通常为0.3~0.4m。
(2)跌水可用浆砌片石或水泥砼浇筑,沟槽壁及消力池的边墙厚度:浆砌片石为0.25~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