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53:29
文档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一、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1、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
推荐度:
导读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一、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1、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

一、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

1、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

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只作配衬。

3、层进式。文章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总分式。文章各层次之间有总说与分说的关系,论点在各层次的分论点当中体现,而各层次的分论点由总论统领,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因此,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

分析结构有两个重点:

一是分析段落、句子层次;

二是分析论证方法的使用。

分析段落、句子层次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理解。对文章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一般说来,文章的结构、思路就很清楚了。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议论文的论证方式分立论和驳论两种。驳论可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过程,一般情况下,中考不考课外的驳论性文章。

二、论证思路

  1、全文思路

  ①首先提出……观点,然后运用……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②首先提出……观点,然后从……几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归纳总结:…… 

  ③先论述……再论述……后者比前者更进一层,最后归纳总结:…… 

  ④先提出……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再树立正确的观点,用……的方证,最后得出结论:……

  ⑤先论述……的重要性、必要性,再进一步指出其危害性,并挖掘其根源,最后得出结论:……

  2、局部思路

①先提出本段观点:……再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

②先举……事例论证……再从道理上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③提出本段观点:……再从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得出结论:……

3、议论文的开头

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②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③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④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⑤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⑥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4、议论文的中间

    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议论……过渡到下文议论……。

  5、议论文结尾的作用

①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②强调……的中心论点;

③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④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全面完整、说理更严密,避免产生误解,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⑤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⑥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6、论据的调整

     顺序调整:

    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上下文行文顺序:

 ①与上下文顺序一致——不换;

 ②不一致——可换; 

与上下文衔接:

 ①紧密——不换;

 ②不紧密——可换;

自身的逻辑关系:

 ①并列关系——可换;

 ②递进关系、因果关系——不换。

 论据能否删除:

  ①要看几个论据间的不同之处。(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不同阶层、不同领域、正反结合等,使论证更全面,更有力。)

  ②考虑上下文的照应。

【例一】

善于用人短变长

①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②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视力正常的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巧用盲人这一举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现在,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无阻。应该说,这与柯达公司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高峰必有深谷。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只是沧海一粟。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缕香。

⑤列宁说:“人们的缺点多半同人们的优点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一切事物的两极都是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变成缺点,一个人的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

⑥容人之长,用人之长不易;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更难,让好吹毛求疵的人去检查质量,让好争强好胜的人去冲锋陷阵,让好出头露面的人去搞公关……就有利于这些人扬长避短,使短处转化为长处。

⑦事业要发展,不仅要善于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且要善于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日本的川口寅三在《发明学》一书中提出了“善用缺点”的主张,并强调说:“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能否巧用缺点有关。”

⑧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

⑨善于用人短变长,善于用物无废物。

1、请你分析本文开头的事例的作用。

【解析】:第一段作者列举了美国柯达公司用盲人在暗室里工作这一事例,从全文来看本文要议论的是关于怎样对待人的短处的问题,所以这一事例引出了要议论的问题。同时这个事例也可以做为事实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

【答案】:引出本文议论的话题,做为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答案】:善于用人短变长。 

3、采用的论述结构是                                                     

【解析】:文章开头引用美国柯达公用盲人在暗室里工作这件事引出要议论的问题,第二段承接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并作进一步分析。第三段第四段作者强调人人都有缺点,第五六段则论证利用人缺点的好处。第七段说明我们要发展就应该利用人的缺点。最后两个自然段作者总结。全文层层推进。

【答案】:逐层深入或层层深入。

4、本文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略评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

【答案】:比喻论证。把抽象道理形象化、浅显化(或:使论证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等)。

【例二】

 ①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②当前的时代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经济、科研、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他们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怀疑性批评性的追根究底的求索精神,而又有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他们充满探索欲、求知欲、进取欲,具有永不停息的求新求变的勇气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回溯科学史,没有对托勒密宇宙体系的背叛,哪来伟大的哥白尼变革?没有对亚里士多德物理理论的怀疑,哪来伽利略在运动学上的重大变革?没有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超越,又怎么会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③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及人文科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适应性需求日益增强。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他们不仅一专一能,而且多专多能,具有多才多艺的特点。仅以当前迅猛兴起的信息网络而言,它就熔铸了计算机、微电子、光电传输、卫星技术、自动化、半导体、多媒体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尤其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人才。

 ④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他们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团队拼搏的精神,他们善于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思想与实践、精神与效益、个人与社会等等关系之间,不断地进行协调,化解矛盾,防止内耗,同心协力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机遇,竭尽潜力,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1、根据全文内容,在第①段的横线处补入准确的文字,使第①段成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时代呼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创新型人才。

【答案】: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

2、下面一句话是从文中抽出的,它的位置应当在第__________段的末尾。

    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就提出“四合一”人才计划,要求培养有“科技内涵、艺术气质、经贸才干、外语本领”的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人类社会活动全球化的需要。

【答案】:③

3.这篇文章是____________式结构,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

【解析】:文章第一自然段作者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时代呼唤最具有创意和活力的、多功能的、善于协作的创新型人才。第二自然段则论证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第三段论证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也应当是多功能的。第三自然段论证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由此可以看出,二、三、四段是对第一段的分别论证,也就是第一段是总说,其它三段是分论。

【答案】:总分。举例(或:事实;列举事实)。

4、第④段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掌握。第四段第一句话作者阐明自己的观点“经济全球化时代,既充满激烈竞争,又亟待协调与合作,人们要求创新型人才还应当是善于协作的”。然后分析人才需要为什么要协作哪些内容,最后说明协作的好处。

【答案】:先提出本段论点,然后进行道理论证。

 

【例三】

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①提到“特色”一词,就必然使我们想到“特别”“特殊”“与众不同”等词语。从艺术上有特色的作品,到生活中有特色的服饰、语言;从商业上有特色的产品,到管理上有特色的服务、教育等等。这些都会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

②纵观古今,因自己的特色而受益,因受益而迈向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③著名画家郑板桥,其书法作品也很闻名,被称为“板桥体”,就是因为他的书法有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再逼真,恐怕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④再如现在的餐饮行业,竞争很激烈,随时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据网上统计,业绩好、受顾客欢迎的,大多数是主题餐厅。有在一片黑暗中进食的餐厅,有在店内装饰上体现民族风格的餐厅,更有专门为白领女性提供免费营养减肥套餐的餐厅。这些餐厅之所以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保持较好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的主管经营有道,知道如何突出店中的特色,迎合顾客的需要。可见,没有特色的,大众化的东西,会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最终会泯灭得无声无息;只有有特色的、有独到之处的东西,才能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才能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才能获得成功。

⑤其实,中国的崛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届领导人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复兴之梦,使中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2010年11月9日,英国首相卡梅伦来华访问,他在北大演讲时说:“现在在谈论世界经济时,不能不提到中国这个连续3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国家,而且在谈论世界贸易时,也必须提到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如此令人骄傲的成就,不正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获得的吗?

⑥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与众不同都是好的。特色是在正义基础上的一种担当,是尊重法律的一种信守,而不是“恃权”“恃钱”放旷的专横跋扈。河北大学的学生李启铭交通肇事后,不仅不承担责任,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竟然喊出了“我爸是李刚”的狂语。这种与众不同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这种所谓的“特色”是该被鄙弃的。

⑦只要我们做的事能显示自己的特色,而且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又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那就放手一搏,努力去做吧。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活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让特色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信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生活也会充满更多的乐趣!

1、选文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答案】:首先由解释“特色”的含义入手;再从艺术、生活、商业、管理等方面的特色表现进行解说;由此引发读者对“特色”与“成功”关系的思考,从而提出中心论点: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

2、选文③④⑤段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解析】:第三段的内容是郑板桥坚持自己的特色成就了“郑板桥”体,第四段说明的是现在餐饮业中的特色餐厅,第五段讲的是我们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时间上来看,这三段的内容有先后的关系,而从写的具体内容上看,第三段写的是郑板桥自己,第四段写的是一个行业,第五段写的是中国。这三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递进关系。不能颠倒。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按由古到今的顺序排列的;与②段“纵观古今”一句照应;同时这三段的论述内容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这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3、请简述选文第⑤段的事例为什么可以证明中心论点?

【答案】:示例: 第⑤段首先概括举例写中国因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得以崛起,成为世界各国的“合作伙伴”,论证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接着具体举例写英国首相充分肯定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更具体地证明了只有有特色才会被认可,才有助于成功。因此,第⑤段的事例可以证明中心论点。(共3分,每个要点1分)

文档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结构及思路一、论证结构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结构方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等。1、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2、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准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的重点,而另一方面着墨较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