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得分 |
1、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A.合理密植 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2、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
A.只在有光时 B.只在白天 C.只在晚上 D.在白天和黑夜
5、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6、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 )
A.种皮和胚 B.种皮和胚乳
C.胚和胚乳 D.种皮和两片子叶
7、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 )
A.米饭、馒头 B.鱼、肉、奶、蛋
C.新鲜蔬菜 水果 D.奶油、巧克力
8、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刘华同学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
A.先感觉烫后松手 B.先松手后感觉烫
C.松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10、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 B.鼓膜 C.咽鼓管 D.半规管
11、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12、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A.维生素、无机盐、水 B.脂肪、无机盐、糖类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脂肪、维生索、水
13、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4、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
C.血液流经肾小球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尿素减少
D.尿液的排出途径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5、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16、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午餐食谱所选食物搭配最为合理的是( )
A.炸鸡腿、薯条、奶油饼干、可乐
B.面包、香肠、巧克力、牛奶
C.馒头、红烧鱼、摊鸡蛋、玉米粥
D.米饭、酱牛肉、炒豆角、鸡蛋西红柿汤
17、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8、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19、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 )
A.液泡 叶绿体 B.叶绿体 液泡
C.液泡 线粒体 D.叶绿体 叶绿体
20、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21、手指被扎,痛觉形成的部位是:( )
A.指尖 B.效应器 C.感受器 D.大脑皮层
22、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23、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 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 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25、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脑神经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种子结构完整,胚是活的,并且渡过_________。
2、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3、蕨类植物叶片下面的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生殖细胞叫________ .
4、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高等的特征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组织。
5、正常人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眼球的睫状体能调节__________的曲度。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在人的体循环过程中,各段血管的血流速率与血管总面积如下图。
(1)体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心室收缩,血液进入__________,流经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___________心房。
(2)毛细血管管壁薄,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据图可知,在体循环的各段血管中,毛细血管的总面积最大,血流速率最____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具有(2)中所述结构特点的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一例)。
2、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3、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_____,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_____,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_____。另一条循环路线是_____。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_____时,血液中氧气含量______。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结构中被利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如下实验,结合如图分析后填空:
(1)该同学将这3只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___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
(2)该实验尽管使用了3只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___。
(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____________。
2、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 | 种子数 | 处理方法 | 萌发数 |
甲组 | 10粒 | 有光、适量的水、25℃ | 10粒 |
乙组 | 10粒 | ①_____、适量的水、②_____℃ | 10粒 |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_____,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疟疾是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药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资料二: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以及患者咽喉分泌物等飞沫传播。
(1)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对疟疾患者注射青蒿素进行治疗属于______。与贫血症、白化病等疾病相比,疟疾和手足口病所具有的特性是______。
(2)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与下列______(填序号)的病原体属于同一类型。
①肺结核 ②艾滋病 ③蛔虫病 ④流感
(3)手足口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有______(写1种)。下图是其体内抗原、抗体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免疫。小明同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只获得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力,而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原因是______。
(4)有的人食用鱼、虾等食物,会引起腹泻或皮肤奇痒等现象。这可能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C
3、D
4、D
5、C
6、A
7、C
8、B
9、C
10、B
11、B
12、C
13、B
14、C
15、B
16、D
17、C
18、B
19、B
20、D
21、D
22、D
23、D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休眠期
2、叶绿体 线粒体
3、孢子
4、根 输导
5、晶状体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主动脉 右 1 慢 物质交换 肺或小肠等
2、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3、心肌(肌肉) 瓣膜(房室瓣) 左心室 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 收缩 肺静脉 升高(增加) 线粒体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①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对照 唾液 模拟口腔温度(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2、无光 25 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光照 相同 没有影响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控制传染源 传染性、流行性 ②④ 淋巴细胞 B 特异性 抗原与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手足口病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手足口病毒有效,对麻疹病毒无效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