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原位取样及补强
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海工程建设总局
2017年4月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报审表
施表7.1 共 页 第 页
工程名称 | 莆田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南林安置区工程 | 施工 单位 | 中海工程建设总局 | ||||||||||
编制 单位 | 现报上莆田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南林安置区工程钢筋原位取样及补强专项施工方案,请予以审查。 | 主 编 | |||||||||||
编制人 | |||||||||||||
工程项目部/专业分包施工单位 (盖章) | 技术 负责人 | ||||||||||||
审核 单位 | 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
年 月 日 | ||||||||||||
总承包单位 (盖章) | 审核人 | 审批人 | |||||||||||
审查 单位 | 监理审查意见: 监理审查结论: □同意实施 □修改后报 □重新编制 | ||||||||||||
监理单位 (盖章) | 专业监理工程师 | 日期: | |||||||||||
总监理工程师 | 日期: |
1、由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的全套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和福建省、莆田市有关的规范、标准、图集和法规等文件;主要有: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12
(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7)《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0
(8)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9)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0)16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基础、条形基础、筏型基础及桩基承台)
3、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莆田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南林安置区工程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南林村,场地北侧为规划三路(未建),南侧为涵城路(未建),西侧为工业街(先建),东侧为场地二期用地,交通较为方便。莆田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南林安置区工程由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勘察,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九江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中海工程建设总局施工总承包。
莆田高新技术面板项目南林安置区工程共由2栋28层住宅楼(1#、7#楼)、4幢32层住宅(2#、3#、5#、6#楼)、2幢3层社区活动中心(A#、B#楼)、6幢2层沿街工具间(1S#、2S#、3S#、5S#、6S#、7S#楼)以及一个一层地下室组成。总用地面积478.704m2,其中城市绿化带用地面积4824.52m2,实际建筑用地面积44154.184 m2,总建筑面积195341.59m2,其中地上住宅建筑面积139918.36m2,社区服务配套A、B栋建筑面积10088.8m2,工具间建筑面积7034.34m2,地下室总建筑面积38246m2。
各建筑功能布局为:1#楼一层设置工具间、高压环网室、变电室及住宅门厅,二层以上均为住宅。2#楼一层设置工具间、架空非机动车停车场、消控中心及住宅门厅,二层以上均为住宅。3#、5#楼一层设置工具间、架空非机动停车场、高压环网室、变电室及住宅门厅,二层物业配套用房及工具间,三层以上均为住宅;6#楼一层设置架空非机动车停车场、通信机房及住宅门厅,二层以上均为住宅;7#楼一层设置工具间、架空非机动车停车场、高压开闭所及住宅门厅,二层物业配套用房及工具间,三层以上均为住宅;北大门和东大门一层设置门卫;A#、B#楼一层为活动展示区、活动用房、设备用房、咖啡厅等,二层、三层为活动展示区、舞蹈室、形体室、管理办公等。地下室为地下机动车库及非机动车车库,部分为设备用房,耐火等级为一级。
1#、2#、3#、5#、6#、7#楼为一类高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耐火等级一级;北大门和东大门为单层建筑,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1S#、2S#、3S#、5S#、6S#、7S#、A#、B#楼为多层建筑,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地下室为Ⅰ类汽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按7度抗震设防,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各单体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功能
用途 | 楼号 | 层数 | 建筑高度 (m) | 占地面积 (m2) | 建筑面积 (m2) | ±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 |
住 宅 | 1# | 28 | 86.2 | 1386.63 | 23522.85 | 20.30 |
2# | 32 | 98.6 | 1004.28 | 25170.07 | 20.90 | |
3# | 32 | 98.20 | 1541.19 | 25959.65 | 20.30 | |
5# | 32 | 98.20 | 1495.62 | 26532.28 | 17.90 | |
6# | 32 | 98.60 | 516.51 | 154.65 | 18.50 | |
7# | 28 | 86.20 | 1252.24 | 23268.86 | 17.90 | |
工 具 间 | 1S# | 2 | 8.50 | 510.96 | 1018.56 | 18.40 |
2S# | 2 | 8.50 | 715.20 | 1430.40 | 18.40 | |
3S# | 2 | 8.50 | 556.80 | 1113.60 | 18.40 | |
5S# | 2 | 8.50 | 504.43 | 1008.86 | 16.60 | |
6S# | 2 | 8.50 | 821.87 | 13.74 | 17.00 | |
7S# | 2 | 8.50 | 409.59 | 819.18 | 17.20 | |
北大门 | M1# | 1 | 6.10 | 24.00 | 24.00 | 18.40 |
东大门 | M2# | 1 | 5.80 | 32.00 | 32.00 | 17.30 |
社会活动中心 | A楼 | 3 | 13.60 | 1667.25 | 4996.30 | 19.60 |
B楼 | 3 | 13.60 | 1788.80 | 5092.50 | 18.40 | |
地下室 | 1 | 3.5~6.8 | 38244.09 | 38244.09 | ||
总建筑面积 | 195341.59 |
2#楼地下一层层高6.80m,1层层高5.10m,2层~屋面层层高3.00m(其中32层层高为3.20m),建筑最大高度103.70m。
3#楼地下一层层高6.80m,1层层高4.50m,2层层高3.20m,3层~屋面层层高3.00m(其中32层层高为3.20m),建筑最大高度103.90m。
5#楼地下一层层高5.30m,1层层高4.50m,2层层高3.20m,3层~屋面层层高3.00m(其中32层层高为3.20m),建筑最大高度103.90m。
6#楼地下一层层高5.30m,1层层高5.10m,2层~屋面层层高3.00m(其中32层层高为3.20m),建筑最大高度103.70m。
7#楼地下一层层高5.30m,1层层高4.50m,2层层高3.20m,3层~屋面层层高3.00m(其中28层层高为3.20m),建筑最大高度91.90m。
1S#楼一层层高5.20m,二层层高3.90m,建筑最大高度8.50m。
2S#、3S#楼地下一层层高6.10m,一层层高4.50m,二层层高3.90m,建筑最大高度8.50m。
5S#楼地下一层层高3.50m,一层层高5.00m,二层层高3.90m,建筑最大高度8.50m。
6S#、7S#楼地下一层层高4.60m,一层层高4.50m,二层层高3.90m,建筑最大高度8.50m。
A#、B#楼地下一层层高6.40m,一层~三层层高4.50m,屋面层层高3.60m,建筑最大高度17.10m。
三、钢筋构造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HPB300级(Ⅰ级)钢筋(fy=270N/mm2)、HRB335级(Ⅱ级)钢筋(fy=300N/mm2)、HRB400级(Ⅲ级)钢筋(fy=360N/mm2)。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钢丝、钢铰线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国家有关其它规范;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伸臂桁架的斜撑、梯段等),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即为验收规范要求的抗震钢筋,钢筋级别符号后带"E"。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300级、HRB335级或HRB400级钢筋,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应采用HPB300级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应≥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严禁采用改制钢材;施工中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替换。
纵向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 =α(fy/ft)d、锚固长度la=ζalab和抗震锚固长度laE=laζaE,详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表4.2-1(图号01)。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且不应小于300mm。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l1=ζla1,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1E=ζlaE。纵向受压钢筋,当采用搭接连接时,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0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32mm时,不应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即1.3l1E,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25%;对柱类构件≤50%。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d>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接头连接区段内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机械连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当受力较大处设置机械连接接头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50% (见图3c), 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机械连接的接头性能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Ⅱ级接头性能;机械连接优先采用钢筋直螺纹套筒接头;本工程d≥22的钢筋宜采用直螺纹套筒接头。
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焊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对纵向受拉钢筋接头≤50%,纵向受压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可不受。
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应根据下表焊机容量,钢筋级别等具体情况而定。焊接质量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焊机容量kVA | 160 | 100 | 80 |
钢筋级别、直径 | HPB300=25 HRB335=22 HRB400=20 | HPB300=20 HRB335=18 HRB400=16 | HPB300=16 HRB335=14 HRB400=12 |
环境类别 | 板、墙、壳 | 梁、柱、杆 | ||
≤C25 | >C25 | ≤C25 | >C25 | |
一 | 20 | 15 | 25 | 20 |
二a | 25 | 20 | 30 | 25 |
二b | 30 | 25 | 40 | 35 |
钢板和型钢采用Q235等级B(C,D)的碳素结构钢、Q345等级B(C,D,E)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所有外露铁件均应除锈涂红丹两道,刷防锈漆两度(颜色另定)。
焊条:电弧焊所采用的焊条,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其型号可按下表选用且应满足《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要求。
钢筋电弧焊焊条型号
钢筋级别 | 电弧焊接头型式 | |||
帮条、搭接 | 坡口、熔槽 | 窄间隙 | 钢筋与钢板T型 | |
HPB300(Ⅰ级钢) | E4303 | E4303 | E4316 | E4303 |
HRB335(Ⅱ级钢) | E4303 | E5003 | E5016 | E4303 |
HRB400(Ⅲ级钢) | E5003 | E5503 | E5516 | E5003 |
本工程的钢筋接头形式如下:
部位 | 主筋规格 | 接头形式 | 备注 |
柱、墙 | d≥22 | 直螺纹套筒连接 | 接头性能等级为二级 |
20≥d≥14 | 电渣压力焊接头 | ||
d≤12 | 绑扎搭接接头 | ||
梁、板 | d≥22 | 直螺纹套筒连接 | 接头性能等级为二级 |
d≤20 | 绑扎搭接接头 | 也可以采用闪光对焊 |
(1)电渣压力焊以同一台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牌号、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接头作为一批,当同一台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时,可在一周内累计,若累计仍不足300个接头,则亦按一批。
(2)直螺纹套筒连接以同一施工条件下采取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不超过500个接头一批,当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合格率为100%,验收批的数量可为1000个接头(现场安装同一楼层不足500个或1000个接头时仍按一批)。
(3)每批取样为一组,每组3个接头,每个接头500mm长。从外观检查合格的成品接头或制品中按批随机抽取试件分别作拉伸、弯曲或抗剪等检验。
六、取样部位
接头取样方法采用原位取样形式,取样部位按接头的批次与监理工程师进行随机确定,其数量按取样规则。
七、补强措施
接头试件采用钢锯(严禁用电焊烧割)进行截取,原位取样后,应对原位钢筋进行补强处理,本工程采取同直径、同规格、同牌号的钢筋帮条焊进行补强,即先用砂轮锯(严禁用电焊烧割)截取一根与取样试件同规格、同直径、同牌号的钢筋、长度等于被截取试件长度用于填充被截取的试件,用于帮条焊的钢筋应与被截取的试件为同规格、同直径、同牌号的钢筋、长度等于被截取的试件长度加12d(d为钢筋直径,双面帮条焊时)(当为单面焊时为被截取的试件长度加24d),采用电弧帮条焊,且应优先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单面焊24d(焊缝各延伸至钢筋接头两端12d);双面焊12d(焊缝各延伸至钢筋接头两端6d)。具体做法见下图:
双面焊12d 双面焊12d
电弧帮条焊时,第一层焊缝应从中间引弧,向两端施焊;焊接时,引弧应在帮条或形成的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引坑应填满。帮条焊时优先采用双面焊,当不能采用双面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固定,定位焊缝与帮条端部的距离宜大于或等于20㎜;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并应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
八、质量要求
帮条焊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瘤;焊接接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的偏差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的有关规定。原截取后的钢筋补强结束后,应对补强质量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九、隐蔽验收
钢筋隐蔽工程应按检验批进行验收,验收记录除注明钢筋品种、数量、规格原材料进场取样检测报告及钢筋接头型式、数量等外,还应注明钢筋接头原位取样位置及补强措施、质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