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51:20
文档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病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失眠、腹胀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选穴。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2、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腕带,选的穴。3、取坐位,选穴。4、棉棒蘸酒精消毒皮肤。5、小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于穴位上。6、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情况。7、讲解传授自行按摩技巧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8、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病症
推荐度:
导读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病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失眠、腹胀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选穴。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2、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腕带,选的穴。3、取坐位,选穴。4、棉棒蘸酒精消毒皮肤。5、小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于穴位上。6、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情况。7、讲解传授自行按摩技巧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8、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病症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病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失眠、腹胀等
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选穴。
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

2、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腕带,选的穴。

3、取坐位,选穴。

4、棉棒蘸酒精消毒皮肤。

5、小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于穴位上。

6、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情况。

7、讲解传授自行按摩技巧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8、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病症、选穴。

9、整理床单位,关心体贴病人。

10、  垃圾分类放置,六步洗手法,摘口罩,记录、推车出病室。

注意事项:(1)操作所选用的王不留行籽及胶布等应常规消毒,以防感染。(2)防止胶布潮湿及污染,以免引起皮肤炎症,对胶布过敏者可加贴肾上腺素或使用抗过敏胶布 。(3)夏季压豆因多汗,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留置1—2天。(4)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慎用,耳廓皮肤有炎症。冻伤的部位不宜使用。(5)按压刺激强度以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湿敷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湿敷法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肢体肿胀、关节炎等外科肿疡
禁忌症: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治疗项目、部位。
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

2、核对治疗卡,腕带内容。

3、关闭门窗,遮挡床幔。

4、取舒适体位,暴漏敷药部位。

5、垫治疗巾,将浸药纱布敷于治疗部位上。

6、每隔5—10分钟淋药一次,讲解注意事     项,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7、看表,时间到,去除纱布、治疗巾。

8、观察治疗效果,带药物自然晾干后整理用物。

9、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内容。爱护体贴病人,开窗通风,拉开床幔。

10、医疗垃圾分类处理;六部洗手法洗手,记录。

11、推车出病室。

注意事项:(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已取得合作,注意保暖,防止受凉;(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治疗过程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泡、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艾条灸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适应症全身各系统顽固病症而又适于灸法者,如哮喘、肺结核等
禁忌症1.凡属实热证或阳虚发热者。

2.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

操作前准备1.着装整洁,仪表端庄;

2.核对医嘱;

3.携治疗单到病房,对床号、床头卡、腕带、病症。治疗项目、部位。

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

2.治疗卡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床号,腕带,穴位,病症名称。必要时为患者遮挡。

3.向患者解释。

4.定位:取穴,取合适体位,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铺垫巾。

5.点燃艾条,下接碗盘移至治疗巾处。

6.施灸方法:温和灸。看时间,5---7分钟,距离2---3厘米

7.第二种雀啄灸,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5厘米,约10分钟

8.第三种回旋灸,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厘米,约20---30分钟

9.观察并正确指导。

10.随时弹去艾灰

11.看时间,时间到。

12.将艾条与碗盘一并移至治疗车,熄灭艾火,清洁局部皮肤

13.整理床单位,拉开窗幔,开窗通风

14.再次核对腕带,治疗卡

15.讲解注意事项,关心体贴病人

16.垃圾分类放置,六部洗手法洗手,摘口罩,记录

推车出病室

注意事项1.施灸时要调整好患者的体位,随时刮艾灰,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2.注意观察施灸部位的情况,对昏迷、感觉迟钝、小儿患者,施灸时操作者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

3.凡发热者,有大血管的部位、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如施灸后局部出现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外涂烫伤膏,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觉。

文档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

耳穴压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适应症:各种疼痛性病症、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失眠、腹胀等禁忌症: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操作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核对医嘱、治疗卡;携治疗卡到病房,核对床头卡、腕带、病症、选穴。操作流程:1、推车至床旁。2、核对床头卡、患者姓名、腕带,选的穴。3、取坐位,选穴。4、棉棒蘸酒精消毒皮肤。5、小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的胶布粘于穴位上。6、观察病人是否有不适情况。7、讲解传授自行按摩技巧及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8、再次核对治疗卡,腕带、病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