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学常识
题目 | 作者 | 作者(品)朝代 | 出处 | 备注 |
《伤仲永》 | 北宋 | 《 》 | ||
《木兰诗》 | 《 》 | |||
《孙权劝学》 | 《 》 | |||
《口技》 | 《 》 | |||
《夸父逐日》 | 《 》 | |||
《两小儿辩日》 | 《 》 | |||
《狼》 | 《 》 |
(一)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1、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___通___,_____________。
2、对镜帖花黄。(《木兰诗》)___通___,_____________。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___通___,_____________。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___通___,_____________。
5、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___通___,_____________。
6、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___通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画线词语(A)。
1、 之
① 仲永…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________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________
③传一乡秀才观之________④仲永之通悟,受之于天也。________、________⑤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⑦久之,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⑧黄鹤楼送孟浩兰之广陵________
2、 以
①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 ④屠惧,投以骨________ ⑤屠暴起,以刀劈狼首________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⑦盖以诱敌________
3、 于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②其受之天也,贤于才人远矣。________ ③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________④饮于河、渭________
4、 乃
①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 ②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
③蒙乃始就学________ ④家祭勿望告乃翁________
5、 意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_______ ②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
6、 名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________ ②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
7、 乳
① 妇抚儿乳________ ②儿含乳啼______________
8、 妙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________ ②满坐宾客…以为妙绝_________
9、 绝
①群响毕绝________ ②满坐宾客…以为妙绝_________
10、 并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________ ②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
(三)解释画线词语(B)。
1、父异焉……_______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______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狼不敢前,眈眈相向。______ 5、方欲行…一狼洞其中______
6、其一犬坐于前______ 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
(四)解释画线词语,并注意它们的不同(C)。
1、忽啼求之___________ 2、少顷,但闻屏障中…____________
3、既而儿醒,大啼____________ 4、当是时,妇…____________
5、当是时…一时齐发____________6、未几,夫齁声起____________
7、忽然抚尺一下____________ 8、少时 ,一狼径去______
9、俄而百千呼 ____________ 1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
五)解释画线词语(D)。
1、伤仲永。________ 2、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________
3、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________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____、____
5、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 6、余闻之也久。________
7、从先人还家…_________ 8、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
9、复到舅家问焉_______、_______ 10、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
1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 12、卒之为众人 ______
1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______ 14、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
1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16、得为众人而已耶______
17、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 18、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
19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 20、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2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_____ 22、肃遂拜孟母________
23、会宾客大宴…_______ 24、施八尺屏障_____
25、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_______、_____ 26、夫叱大儿声____
27、众妙毕备。________ 28、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___、____
2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______、_________。 30、虽人有百手…____________
31、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 32、于是宾客…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____、____、____35、孔子东游…问其故。____ 36、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
37、…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_____38、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
39、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 40、途中两狼,缀行甚远。_________
4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42、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_____43、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
4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45、少时,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46、目似瞑,意暇甚。______4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______
48、屠自后断其股______ 、___________ 50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
51、盖以诱敌______、______ 52、狼已黠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____
5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 54、止增笑耳___________
一、 句子翻译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3、父利其然也,日扳中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其受之于天也,贤于才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9、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10、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1、两小而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3、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14、虽人有百手……一处也。
1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18、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