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技师)人才培养方案
(码:0203-2)
一、招生对象和学制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二)学制
四年
二、职业与岗位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及较强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综合考核合格后,拥有国家职业资格维修电工(或电工)二级(技师)资格。通过培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工种)技师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工种)现场生产技术疑难问题和关键工艺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具有培训和指导中、高级工工作的能力。
(二)就业岗位
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使用、安装、调试与维护。
三、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表一. 维修电工预备技师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领域分析表
岗位专
项能力 | 工作过程 | 工作任务 | 能力素质 | 学习领域 |
维修电工预备技师 | 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 | 能够依照电气原理图纸进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和调试,并根据现场要求制定工艺文件,指导工人安装电气设备。 | 能正确理解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电气原理图,熟练完成安装和调试工作。 能根据故障现象,排除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故障。实现各种调试和维修工作。 | 电气制图 电子技术 电气控制技术 PLC 单片机 自动化控制 等等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既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又熟悉本专业的施工工艺流程并了解必要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技术难题的、具有一定技术指导、现场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1)能力目标
在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达到本专业工种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能对本专业工种的设备进行正确的维护和保养,并具有钳、铆等相关工种操作技能;能完成对中、高级工的培训指导。
(2)知识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工种的主要设备、工艺装备及常用工具的功能、工作原理、使用维护和调整方法;掌握本专业的工艺流程,同时了解本专业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状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的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
(3)素质目标
对学生进行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秀的品德、并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同时根据岗位和发展的需求,传授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使学生能撰写技术总结和技术论文,并掌握一定的学习和信息处理方法以及查阅技术资料的方法。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表达、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应取得的资格证书及等级
必须取得维修电工(或电工)二级(技师)资格;
及根据能力和意愿取得相关工种(如钳工等)四级(中级工)资格。
六、核心课程设置与应修读课程
(一)核心课程设置
表二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核心课程及教学要求
核心课程 | 教学要求 | 主要职业技能训练 |
电子技术 | 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中相应电路的分析,根据生产现场要求实现各种电子电路的安装和基本的检修。 | 电子产品装接、调试和一般检修 |
电力拖动控制技能训练 | 掌握交直流电机的特点; 理解常见电动机的拖动特点; 理解常见的调速方案的原理,特别是变频调速方案; 能够根据负载的特点选择合理拖动方案。 | 直流的启动与调速实习; 交流电机的变频启动与调速实习。 |
电力电子技术 | 单相交流整流电路; 三相交流整流电路; 多相整流电路; 触发电路; 三相有源逆变主电路; 无源逆变电路 变频器。 | 可控整流实验 变频器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 |
PLC和变频器技术 | 掌握电气控制的知识与技术; 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学会选择现场总线,并会安装、配置。 | 可编程控制器实习 |
工厂供电 | 掌握安全用电知识和工厂供电技术 | 安全用电实习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除了上述的课程体系结构外,还有其它若干课程相配套。具体要求详见表六。
七、各类课程学时分配与教学进程
(一)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表三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 周
序号 | 学期 内容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合计 |
1 | 课内教学 | 10 | 13 | 11 | 10 | 10 | 54 | |||
2 | 教学实习 | 3 | 4 | 6 | 6 | 8 | 18 | 27 | ||
3 | 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 18 | 16 | 52 | ||||||
4 | 毕业答辩 | 2 | 2 | |||||||
5 | 入学教育 | 1 | 1 | |||||||
6 | 军训 | 2 | 2 | |||||||
7 | 学期考试 | 2 | 2 | 2 | 2 | 2 | 10 | |||
8 | 毕业教育 | 1 | 1 | |||||||
9 | 机动 | |||||||||
10 | 学期周数 | 18 | 19 | 19 | 18 | 20 | 19 | 18 | 18 | 113 |
11 | 假期 | 5 | 10 | 5 | 10 | 4 | 5 | 5 | 5 | 49 |
12 | 合计 | 23 | 29 | 24 | 28 | 24 | 24 | 23 | 23 | 198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内容 | 周数 | 学分 | 时间安排 |
1 | 安全用电与急救知识 | 安全文明生产及触电急救常识 | 0.5 | 第1学期 | |
2 | 电工工具与仪表 | 各种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和维护 | 0.5 | 第1学期 | |
3 | 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实训 | 导线连接与线路敷设,照明电路安装与检修,点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自锁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 | 2 | 第1学期 | |
4 | 收音机电路安装与调试 | 弱焊练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收音机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 2 | 第2学期 | |
5 | 中级电工技能实训 |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时间继电器控制的顺序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反接制动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 | 2 | 第2学期 | |
6 | 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变压器实训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维护,单相、三相变压器的使用、维护 | 2 | 第3学期 | |
7 | 常用机床电气维修 | 车床、铣床、镗床、磨床、数控车床、行车等常用机床电路的安装、调试、维修 | 3 | 第3学期 | |
8 | 继电器控制系统故障分析与检修实训 | 各种继电器控制系统故障分析、检修 | 1 | 第3学期 | |
9 | 电工EDA实训 | 常用电路的绘制与仿真 | 2 | 第4学期 | |
10 | PLC综合实训 | 三菱PLC实现的各种控制系统 | 3 | 第4学期 | |
11 | 工厂供配电技术实训 | 工厂供电技术、工厂配电检修技术 | 2 | 第5学期 | |
12 | 电子技术实训 | 模拟电子技术综合实训、数字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 3 | 第5学期 | |
13 | PLC与变频器综合实训 | 三菱PLC和变频器构成的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修 | 2 | 第5学期 | |
14 | 电工高级技能综合实训 | 维修电工(电工)高级工技能综合实训 | 2 | 第5学期 | |
15 | 电力电子技术实训 | 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实训 | 1 | 第6学期 | |
16 | 电机综合实训 | 直流电机实训,测速发电机与旋转变压器实训,伺服电机与步进电机实训 | 3 | 第6学期 | |
17 | 晶闸管变流技术实训 | 典型晶闸管变流电路综合实训 | 2 | 第6学期 | |
18 | 自动化控制实训 | 自动化控制技术实训 | 1 | 第6学期 | |
19 | 电机调速系统实训 | 交流调速、直流调速实训 | 3 | 第6学期 | |
20 | 单片机实训 | 单片机技术实训 | 2 | 第6学期 | |
21 | 传感器实训 | 各种传感器技术实训 | 2 | 第6学期 | |
22 | 数控技术实训 | 数控技术中级实训 | 2 | 第6学期 | |
23 |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 |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 | 1 | 第6学期 | |
24 | 顶岗实习 | 34 | 第7、8学期 | ||
25 | 毕业论文(设计) | 2 | 第7、8学期 |
项目 | 学时 | 理论 | 实践 | 占总学时 (%) | 学分 | 占总学时 (%) | 备注 | ||
课内教学 | 通识课程 | 必修 | 252 | 140 | 112 | 9% | 1.课内教学学时为:2018学时; 2.教学总学时为:2918学时; 3.结合实习按每周28学时计; 4.实践课包括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 5.实践课占总总学时的72%。 | ||
选修 | |||||||||
行业基本能力课 | 1316 | 686 | 630 | 45% | |||||
岗位专项能力课 | 450 | 0 | 450 | 15% | |||||
能力拓展课 (选修) | |||||||||
小计 | 2018 | 826 | 1192 | 69% | |||||
综合实践 | 顶岗实训 (毕业实习、毕业答辩) | 900 | 0 | 900 | 31% | ||||
小计 | 900 | 0 | 900 | 31% | |||||
合计 | 2918 | 826 | 2092 | 100% |
表六 安徽滁州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预备技师)专业课程和教学时间计划表
课程
类别 | 序号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考核形式 | 一学年 | 二学年 | 三学年 | 四学年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通识课 程 | 必修课程 | 1 | 军事理论 | 16 | 16 | ||||||||||||
2 | 毛思、邓理、三个代表概论 | 28 | 28 | ||||||||||||||
3 | 计算机文化基础 | 56 | 28 | 28 | 56 | ||||||||||||
4 | 体育 | 84 | 84 | 28 | 28 | 28 | |||||||||||
5 | 创业教育 | 28 | 28 | 28 | |||||||||||||
6 | 现代企业管理 | 28 | 28 | 28 | |||||||||||||
7 | 应用文写作 | 28 | 28 | 28 | |||||||||||||
行业基本能力 课 | 必修课程 | 1 | 电工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2 | 机械制图 | 84 | 42 | 42 | 84 | ||||||||||||
3 | 模拟电子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4 | 电机与变压器 | 84 | 42 | 42 | 84 | ||||||||||||
5 | 电力拖动控制技能训练 | 84 | 42 | 42 | 84 | ||||||||||||
6 | 电气测量 | 56 | 28 | 28 | 56 | ||||||||||||
7 | 电工EDA | 84 | 42 | 42 | 84 | ||||||||||||
8 | 数字电子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9 | C语言 | 56 | 28 | 28 | 56 | ||||||||||||
10 | 机械工程基础 | 56 | 56 | 56 | |||||||||||||
11 | 电力电子技术 | 56 | 28 | 28 | 56 | ||||||||||||
12 |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13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 84 | 42 | 42 | 84 | ||||||||||||
14 | 数控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15 | 交直流调速及变频技术 | 84 | 42 | 42 | 84 | ||||||||||||
16 | 液压与气动 | 56 | 28 | 28 | 56 | ||||||||||||
17 | 触摸屏技术 | 56 | 28 | 28 | 56 | ||||||||||||
18 |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 | 56 | 28 | 28 | 56 | ||||||||||||
19 | |||||||||||||||||
20 | |||||||||||||||||
岗位专项能力 课 | 必修课程 | 1 | 高级工技能训练 | 450 | 450 | 450 | |||||||||||
2 | 技师强化训练 | 900 | 900 | 450 | 450 | ||||||||||||
3 | |||||||||||||||||
4 | |||||||||||||||||
5 | |||||||||||||||||
6 | |||||||||||||||||
7 | |||||||||||||||||
专业选修课程 | 1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56 | 56 | |||||||||||||
2 | |||||||||||||||||
公选课程(需选二门) | |||||||||||||||||
合计 | 2918 | 826 | 2092 | 280 | 336 | 308 | 308 | 336 | 450 | 450 | 450 | ||||||
周学时 | 20 | 24 | 22 | 22 | 24 | ||||||||||||
课程门数 | 5 | 5 | 5 | 6 | 5 | ||||||||||||
考试门数 | 5 | 5 | 5 | 6 | 5 |
八、实践教学的安排与组织实施
(一)教学实训: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训、综合能力实训和项目训练。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探索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在安排上采取课内分散和学期集中两种形式。一部分是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在相应实验室中以演示、操作、参观、录像、课程设计等等形式开展;另一部分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在相应的实训室采取项目集中实训的形式开展。两种形式都必须保证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开展。
(二)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院经过专业课教学后,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滁州是家电、机械制造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城市,滁州市实施工业强市、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及建设工贸旅游城市的战略举措,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在学院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我部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主动与长电科技、立讯精密、安徽康佳电器有限公司、扬子模具有限公司、长丰杨子、安徽金鹏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有限公司、宏秀电器(安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安排大量学生分别到上述企业相关岗位进行为期不同的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操作,了解企业文化,体验职场氛围,提高综合素质。
九、专业教师要求
在专业课教师配备上,要求教师在谙熟教材结构、把握专业特色、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坚持以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为目的,搞好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具体做到:重教法组织,更要重学法指导;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更要重专业技能的传授;重专业理论、技能的教学,也要重职业道德的随机渗透;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也要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专业知识重“专”,也要重其他知识“博”;重教学基本功,也要重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十、编制说明与教学建议
本方案是应学院统一要求制定,同时也结合校企合作的经验,初步制定出来。但由于某些教学过程需要磨合,故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教学效果和知识的更新做出相应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