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21分)
1.(3分)下列估测,较合理的是( )
A.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为30m/s
B.教室的课桌高约为800c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2.(3分)我国高铁以高速、平稳、安全著称。在高速行驶的复兴号上,某乘客看到一枚立着的硬币保持数分钟静止不动。乘客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
A.路旁的树木 B.终点站
C.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 D.座椅
3.(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竹笛的笛声主要是由于竹笛本身振动产生的
B.开会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两者的响度不同
4.(3分)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5.(3分)小明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下列关于云和鱼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看到的都是实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明看到的都是实像,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小明看到的都是虚像,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小明看到的都是虚像,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6.(3分)目前,移动支付已被大家广泛使用,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按照相关步骤操作即可完成付款。关于手机扫码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维码是光源
B.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C.若手机远离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图象会变大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7.(3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三个容器中,根据表中给出的密度值,甲乙丙三个容器分别装的是( )
物质 | 密度/(kg/m3) |
盐水 | 1.03×103 |
酒精 | 0.8×103 |
硫酸 | 1.8×103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二、填空与作图题(8~11题每空1分,12题4分,共13分)
8.(3分)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可以看到烛焰随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发现烛焰晃动幅度更大,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 (选填“大“或“小“)。
9.(2分)在塑料薄膜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排出袋中空气后把袋口扎紧,再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以上过程是因为酒精先后发生了 和 两种物态变化。
10.(2分)如图是小勇同学做的手影,手影是由于 形成的。若将手靠近点光源,墙壁上的手影会变 (选填“大“或“小“)。
11.(2分)如图所示,把纸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正上方,由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变小而上升形成风,使风车转动。由此可知,夏天若利用柜式空调降温,要使房间的温度迅速降低,应该调整空调出风口的风叶,使风 (选填“向上“或“向下“)吹。
12.(2分)如图所示,水平课桌上有一块平面镜,一块与课桌面垂直的木板上画有一只熊猫。按老师要求,小明用一支激光笔,从A处发出一束激光,通过平面镜反射,一次就准确照射到了熊猫耳朵B处。请在图中作出该光路(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13.(2分)如图,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盛有水的方形玻璃缸,并从侧面射出,请画出这束激光穿过玻璃缸的光路图。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4.(4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小鑫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好实验器材。在加热过程,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冰的状态变化并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应为 ℃。
(2)图丙是小鑫绘制的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3)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小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5.(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焦距f=10cm。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为确保成像在光屏,应将光屏适当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若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应适当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该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刚将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使光屏上蜡烛的像重新变得清晰。
16.(4分)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于是他通过实验测量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的实验步骤: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发现天平指针静止后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称量玉镯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玉镯的质量是 g。
(2)小强用量筒测量玉镯的体积时,发现量筒的口径小了,就按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出玉镯的体积。
(3)根据测量数据求出玉镯的密度为 kg/m3。
(4)理论上分析,这样的操作会使测出的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7分)周末,小亮爸爸驾车带着全家人去城际铁路站点黄冈站,然后乘坐城际列车去武汉游玩。8:00时,他们刚好经过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处。小亮通过手机查询到黄冈开往武汉方向列车时刻表如下表。
车次 | 起止站 | 黄冈东站 | 黄冈站 | 黄冈西站 | 武汉站 | 汉口站 |
C5602 | 黄冈东﹣武汉 | 7:18 | 7:24/26 | 7:31/33 | 7:59 | |
D7602 | 黄冈东﹣利川 | 8:03 | 8:08/10 | 8:12/17 | 8:44/48 | 9:09/13 |
G1158/5 | 黄冈东﹣广州南 | 8:18 | 不停 | 不停 | 8:50/10 | |
C5604 | 黄冈东﹣武汉 | 8:50 | 8:55/57 | 9:02/04 | 9:35 | |
C572 | 黄冈东﹣北京西 | 9:53 | 不停 | 不停 | 10:26/31 | |
C5606 | 黄冈东﹣武汉 | 10:11 | 不停 | 不停 | 10:47 | |
C5614 | 黄冈东﹣武汉 | 11:56 | 12:01/03 | 12:08/10 | 12:47 |
(2)经查,黄冈站到武汉站的距离约为60km,C5602次列车在此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千米/时?保留一位小数。
18.(7分)铝的密度较小,常用于制作航空部件。科学研究发现,若向金属铝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锂,即可制成铝锂合金。铝锂合金强度、韧性均比铝要高,但其密度比铝小3%.若用来制造飞机,可大大减轻飞机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节省燃料。在改造升级时,某厂家将飞机上的一个体积为0.02m3的铝制零件更换为等体积的铝锂合金零件。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求:
(1)原铝制零件的质量;
(2)铝锂合金的密度;
(3)改造升级后该零件的质量将减小多少千克?
2019-2020学年湖北省黄冈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要求的选项,每小题3分,共21分)
1.【解答】解:
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不合理;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合理;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合理;
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0.05t左右,故D不合理。
故选:C。
2.【解答】解:
A、硬币和路旁的树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和终点站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终点站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硬币和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硬币和座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解答】解:
A、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故A错误;
B、开会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C错误;
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
A、春天早晨空气中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热,故A错误;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正确;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放热,故C错误;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的虚像;
(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综上分析,只有D选项正确。
故选:D。
6.【解答】解:
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D、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所以,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的2倍焦距以外,故B正确,D错误;
C、若手机远离二维码,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会变小,故C错误。
故选:B。
7.【解答】解:由所给数据可知,硫酸的密度最大;其次是盐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根据公式V=可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
所以甲是硫酸;乙是酒精;丙是盐水。
故选:D。
二、填空与作图题(8~11题每空1分,12题4分,共13分)
8.【解答】解:
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晃动幅度更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传递的能量越大。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大。
9.【解答】解:液态的酒精由于受热会发生汽化现象,形成蒸气,体积变大,故塑料袋会膨胀;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温度降低,袋内的酒精蒸气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液态酒精,此过程放热,体积减小,故塑料袋会变瘪。
故答案为:汽化;液化。
10.【解答】解: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台灯保持静止,手逐渐靠近光源时,手的大小不变,光源与手的距离变小,同时,手到墙壁的距离变大,所以手影变大。
故答案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大。
11.【解答】解:火焰上方空气被加热后体积膨胀,即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根据ρ=可知,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周围冷空气填充进来,形成风,吹动风车转动;
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要使房间的温度迅速降低,出风口的风叶向上,冷空气由高处下降,室温很快降低。
故答案为:密度;向上。
12.【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A的对称点A′,即为点光源A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B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AO就得到入射光线,照射到了熊猫耳朵B处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13.【解答】解:过入射点做出法线,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应该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4.【解答】解:(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B符合这种情况;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在零刻度以下,示数为﹣12℃;
(2)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水沸腾时,试管内外的水都可以达到沸点,但是试管内的水要从试管外吸热,两者的温度相同,试管内的水不能从试管外继续吸收热量,所以试管内的水能达到沸点,但是不能继续沸腾。
故答案为:(1)B;﹣12;(2)不变;(3)不会。
15.【解答】解:(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所以光屏应向下移动;
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在凸透镜的前方放一个凹透镜,使原来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所以光屏向右移动。
故答案为:(1)下;左;缩小;(2)右。
16.【解答】解:(1)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显示的示数是0.4g,玉镯的质量m=50g+10g+0.4g=60.4g。
(3)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玉镯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水的体积V=20mL=20cm3。
玉镯的密度:
ρ===3.02g/cm3=3.02×103kg/m3。
(4)在测玉镯的体积时采用了排水法,排出的水从小烧杯再倒入量筒,倒不干净,测得的体积偏小,根据ρ=可知,在质量一定时,体积测小了,密度就偏大了。
故答案为:(1)左;60.4;(3)3.02×103;(4)大。
四、综合应用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解答】解:(1)图示表示此处距离黄冈站20km,限速为60km/h,
由v=可得,从此处到黄冈站的最短时间为:
t===h=20min;
8:00时,他们刚好经过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处,则到达黄冈站的时间为8:20,所以最快能赶上C5604车次;
(2)C5602次列车运行的距离s′=60km,所用时间为:t′=7:59﹣7:18=41min;
平均速度为:
v′==≈87.8km/h。
答:(1)若不堵车且没有红绿灯的情况下,他们最快能赶上C5604车次;
(2)C5602次列车在此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约是87.8千米/时。
18.【解答】解:(1)由ρ=可得,铝制零件的质量:
m铝=ρ铝V=2.7×103kg/m3×0.02m3=54kg;
(2)铝锂合金的密度:
ρ合金=(1﹣3%)ρ铝=97%×2.7×103kg/m3=2.619×103kg/m3;
(3)铝锂合金零件的质量:
m合金=ρ合金V=2.619×103kg/m3×0.02m3=52.38kg,
质量减少:
△m=m铝﹣m合金=54kg﹣52.38kg=1.62kg。
答:(1)原铝制零件的质量为54kg;
(2)铝锂合金的密度为2.619×103kg/m3;
(3)改造升级后该零件的质量将减小1.6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