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杭州汽车城工贸园区渡驾新村
编 制:
审 核:
项目监理部 (盖章)
年 月 日
给排水工程实施细则
一、工程概况
渡驾新村位于拱墅区祥符镇渡驾桥村吉如村。总建筑33386平方米,共7幢6层住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4.70(暂定)。
给排水系统分为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污水和废水)、雨水系统。
1、给水系统:采用一户一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2、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分流的排水方式。
3、雨水系统:直接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二、质量控制依据
1、《建筑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5、经审批的施工图;
6、《监理规划》;
7、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三、工作流程
3.1施工准备阶段
根据建设单位的设计文件,熟悉设计文件(施工图、合同、技术资料) |
针对建设单位的设计文件提出书面建议和意见,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
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并报送建设单位 |
对进场材料、设备等进行验收(出厂合格证、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等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
各道工序施工 |
不合格
施工单位自检 | 整改 |
施工单位填报隐蔽工程报验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各试验报告表、分项工程质量报验表 |
合格 不合格
整改 |
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质量检查 |
整改 |
由监理工程师签署隐蔽工程报验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各试验报告表、分项工程质量报验表 |
重复下道工序施工 |
重复下道工序施工 |
施工单位完成分部工程 |
施工单位填写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施工单位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隐蔽工程报验表、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进行汇总,并将其编号。填入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并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现场、资料进行检查 |
施工单位完成分部工程 |
合格 不合格
整改 |
由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单位工程完工,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初验,分外观检查、资料检查、实测实量 |
合格 不合格
整改 |
由总监签署《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由总监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由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 |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
合格 不合格
整改 |
由验收各方签署《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工程完工 |
4.1施工准备阶段
4.1.1熟悉设计文件
监理人员应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及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并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的意见和建议。
4.1.2参加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图纸会审,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施工环境、设计意图等方面的要求及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不明之处,需设计单位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作详尽的解答。
4.1.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4.1.3.1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4.1.3.2将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等方面全方面分析,综合考虑各因数,力求该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4.1.3.3施工机械、试验设备(水压泵)应满足施工需要(试验用的压力表应有计量合格证)。
4.1.4材料质量控制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报送进场的工程材料、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和质量证明资料(包括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等)进行审查。对进场的实物进行核验,如管材的检验标识(厂名、执行标准号、批号、生产日期等)、阀门除核对厂名、规格、型号外还需做抽检,并对其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每批同型号、同规格的阀门数量中抽检10%,并不少于1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闭路的阀门应逐个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阀门试验持续时间见表1;管件做抽检(外观检查);其他实物均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查。
表1
公称直径(mm) | 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 | ||
严密性试验 | 强度试验 | ||
金属密封 | 非金属密封 | ||
≤50 | 15 | 15 | 15 |
65~200 | 30 | 15 | 60 |
250~450 | 60 | 30 | 180 |
在施工阶段进场的材料、配件、设备等仍按上述程序办理。
4.2施工阶段
4.2.1钢塑复合管的施工
1.核对管材的规格、生产厂名、执行的标准号、管材上的商标。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2.管件连接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塑料管及复合管和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管件,镀锌管套丝时破坏的镀锌层及外露螺纹应作防腐处理。
3.管道安装时必须按不同的管径和要求设置管卡和吊架,距离要求见表2。
表2
公称外径(mm) | 20 | 25 | 32 | 40 | 50 | 60 |
横管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00 |
立管 | 900 | 1000 | 1100 | 1300 | 1600 | 1800 |
5.管道穿国墙壁或楼板时,应设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的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齐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的两端应与装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且端部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6.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应符合下表。
项次 | 项目 | 允许误差(mm) | |||
1 |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 | 钢管 | 每米 全长25米以上 | 1 不大于25 | 用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
塑料管和复合管 | 每米 全长25米以上 | 1.5 不大于25 | |||
2 | 立管垂直度 | 钢管 | 每米 全长5米以上 | 3 不大于8 | 吊线尺量检查 |
塑料管和复合管 | 每米 全长5米以上 | 2 不大于8 | |||
3 | 成排管道和成排阀门 | 同一平面上的间距 | 3 | 尺量检查 |
8.水表安装应符合要求,表前与阀门间距大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外壳距墙间距10~30mm,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0mm。
9.管道压力试验分+0.00以下和+0.00以上两次进行。设计未有要求时,按顶点压力加0.1MPa,且不小于0.3MPa。检验方法:钢管及复合管10min压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10.竣工验收前以10m/s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出水口水色度、浊度相同。生活用水管道交付使用前必须经过冲洗、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且有关检查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2.2建筑聚氯乙烯(UPVC)管的施工
1.核对管材的规格、生产厂名、执行的标准号、管材上的商标。胶粘剂有生产厂名、生产日期、有效期,不得有胶凝状态和分层状态,不得含有固块和其他杂质
2.无汇合管件的横管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两个伸缩节的最大间距为4m。
3.排水管支吊架间距见下表。
管径(mm) | 50 | 75 | 110 | 125 | 160 |
立管(m) | 1.2 | 1.5 | 2.0 | 2.0 | 2.0 |
横管(m) | 0.5 | 0.75 | 1.10 | 1.30 | 1.60 |
5.埋地管道的管沟底面应平整,无坚硬物体,回填土应采用细石回填到管顶200mm处,再回填到设计标高。埋地管穿越墙体预留空洞时,管顶净空应大于15mm。
6.地漏应设置在地面最低处,并且箅子顶面低于地面5mm。
7.雨水斗的连接应固定在屋面承重结构上。雨水斗边缘与屋面相连接处应严密不漏,连接管管径设计无要求时不小于100mm。雨水漏斗有挂耳的利用挂耳固定在支承点上;无挂耳的上部第一只支承点应以距雨水漏斗200mm为宜。雨水管出口300mm处设一承点。
8.生活污水塑料管坡度(表2)和埋地雨污水管坡度(表3)。
表2 表3
项次 | De(mm) | 标准坡度‰ | 最小坡度‰ | 项次 | De(mm) | 最小坡度‰ | |
1 | 50 | 20 | |||||
1 | 50 | 25 | 12 | 2 | 75 | 15 | |
2 | 75 | 15 | 8 | 3 | 110 | 8 | |
3 | 110 | 12 | 6 | 4 | 125 | 6 | |
4 | 125 | 10 | 5 | 5 | 160 | 5 | |
5 | 160 | 7 | 4 | 6 | 200~400 | 4 |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坐标 | 15 | 用水准仪(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 ||
2 | 标高 | +15 | |||
3 | 横管方向弯曲 | 塑料管 | 每1米 | 1.5 | |
全长(25米以上) | ≯38 | ||||
4 | 立管垂直度 | 塑料管 | 每1米 | 3 | 吊线和尺量检查 |
全长(5米以上) | ≯15 |
11.+0.00以上安装完工后,污水管道需要通水试验外,还需要用不小于试验管径的2/3的小球作通球试验,在立管最上端检查口投入橡胶皮球,若流畅不顺可借助水流冲出为合格。
4.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4.3.1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或子分部)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并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或子分部)、单位(或子单位)工程的程序进行验收,同时做好记录。
1. 检验批、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全部合格。
检验批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B。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C。
2. 分部(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必须在分项工程验收通过的基础上,对涉及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的重要部位进行抽样检验和检测。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D。
建筑给水、排水(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见GB50242附录E。
4.3.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检验和检测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及阀门水压试验。
2.排水管道灌水、通球及通水试验。
3.雨水管道灌水及通水试验。
4.给水管道通水试验及冲洗、消毒检测。
5.地漏及地面清扫口排水试验。
4.3.3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中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开工报告。
2.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4.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单。
5.隐蔽工程验收及中间试验记录。
6.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检验和检测记录。
7.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8.竣工图。
五、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监理工作职责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监理工作方法、“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的监理措施相结合,切实做好质量、进度、投资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和质量、进度、投资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使本工程力求质量好、进度快、投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