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黄冈市中学2013届九上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3 23:54:06
文档

黄冈市中学2013届九上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黄冈中学2013年秋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词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悲凉氛围的句子是,。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诗人想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句子是,。7.苏轼《江城子
推荐度:
导读黄冈中学2013年秋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词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悲凉氛围的句子是,。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诗人想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句子是,。7.苏轼《江城子
黄冈中学2013年秋九年级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 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3.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4.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5.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悲凉氛围的句子是                 ,                  。

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诗人想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句子是                     

    ,                   。

7.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                  ,                  ”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8. 李后主诗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                 ,                 ”的词句,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哀愁。

9. 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一文中借用元稹《离思》中“                   ,除却巫山不是云”一句来赞扬家乡的咸鸭蛋。

10. 冰心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原名谢婉莹。她的笔名“冰心”取自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11-17题每题2分,18题4分,共18分)

11.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2分)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12.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抽噎(yē)    诘难(nán)    方枘圆凿(ruì)  即物起兴 (xīng) 

B. 滑稽(jì)      诓骗(kuāng)  叱咤风云(chà)  味同嚼蜡(jiáo)

C. 哂笑(shěn)    狡黠(xié)    吹毛求疵(cī)   怏怏不乐(yānɡ)

D. 恣睢(zì suī)勾当(gòu)    出类拔萃(cuì)  钟灵毓秀(yù)

1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 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 金中都的皇宫奢华浮艳,正如清代官书《日下旧闻考·宫室》中所说的“其宫阙壮丽,虽秦阿房汉建章,不过如是”。

C. “这是怎么啦?筱雨。”妈妈一进门就问:“是不是发烧了?”

D. 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

B. 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他们应受到尊重。

C. 近来,日本对中国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D.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2分)

A. 哈佛燕京图书馆每年都有一次卖旧书的盛会,每次我都能在一堆堆五花八门的书里淘到如金子般珍贵的书,并因此而兴奋。

B. 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C. 在新版课标推荐的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中,涵盖了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人文、科普读物。

D. 能否顺利开展课间活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16.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支持”、“爱护”、“悠闲”、“憎恶”都是动词。

B.“打击敌人”、“黑得发亮”“差得很远”“打扫干净”的结构都相同。

C.“列宁在1920年出版的《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人寻找理论的经过”,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列宁描写经过”。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香气的特点。

17. 请将下面已经打乱顺序的五句话进行正确的排序。(只填写序号)(2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18. 语言表达(4分)

白芳礼,天津人,1982年退休以后,省吃俭用,将蹬三轮车获得的全部收入捐给各个学校。14年中,累计捐资35万元,受他资助的学生达300多人。1994年,他用贷款办起了全国首家“白芳礼支教公司”,在全市设立了12个摊位。为了拿出更多的资金支教助学,白芳礼老人仍然住在四面透风的临建售货亭里工作,严寒酷暑,早出晚归。2003年,年届九十的老人将最后一笔钱捐给学校时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师生。2011年,白芳礼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假如记者采访你,让你谈谈如何看待白芳礼老人省吃俭用为教育事业捐款这件事,你怎么回答?(2分)

                                                                                

                                                                                

(2)春节来临,学校正组织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但经济宽裕的张琪却不想捐,假如你是班长,打算如何劝说她呢?(2分)

                                                                                

                                                                                

三、浅层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每题2分,共4分)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a)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了,你们却来。”……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

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b)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选文出自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这部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B.选文描写的是武松醉打蒋门神的著名故事,故事的起因是施恩的快活林被蒋门神夺走,武松得知此事后要为施恩报仇。

C.《水浒》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斗杀西门庆”这些事迹而成为中国文学作品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D. 武松醉打蒋门神后被其陷害, 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除恶蜈蚣岭,一步步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20.结合选文中a、b两处划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1-22题。(21题2分,22题3分,共5分)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懈吾民之愠兮”。 

21.前六句诗描写了孤桐怎样的外形特点?(2分)

                                                                              

22.作者借“孤桐”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每题2分,共4分)

                            重金属污染就在你身边

①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重金属污染指的是由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重金属污染事件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

20世纪60—80年代,是美国、日本等国重金属污染的高发期。其中,日本因汞污染引起的水俣(yǔ)病就曾轰动世界。近年来,我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仅2011年1—8月,全国就发生11起重金属污染事件;2010年,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了14起。2008年—2009年,贵州、湖南、广西、云南、河南、陕西均出现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如2009年8月,陕西省凤翔县3个村发生851名儿童血铅超标事件;2008年10月,广西河池砷污染导致450人尿砷超标。

即使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使动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和人体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它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人体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防范的金属元素主要有铅、镉、汞、砷、铬五种。请看下表:

重金属主要来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易受害人群
油漆、蓄水池、化妆品、膨化食品、自来水管等贫血症、神经机能失调、肾损伤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者
工业废水;废旧电池;水源受污的水果、蔬菜和谷物等骨骼严重软化,内脏功能失调矿业工作者、免疫力低下者
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明用灯、水生物、齿科材料等损伤脑细胞、肾脏,引发全身中毒女性,尤其是准妈妈;嗜好海鲜者
采矿、冶金、化学制药;杀虫剂、化肥、农药、皮革等损害消化系统;皮肤病变,导致皮肤癌农民、家庭主妇、特殊职业群体
皮革制剂、金属镀铬、劣质化妆品原料等咽炎、支气管炎、鼻炎、皮炎、结核病水污染严重地区的居民
重金属侵害人体的最主要途径就是食物和饮用水。动物的肝脏、贝类海鲜含重金属量普遍较高,应减少摄入量;自来水在管道中积蓄太久,易与管道及水龙头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自来水中铅含量超标。

⑥工业以来,重金属作为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无论用量还是种类都越来越多,由此出现的影响和破坏环境的事件也就不断增加。重金属本无罪,是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将它变成了刽子手。只有理性、科学地发展,才能有效阻止重金属污染的进一步漫延,避免悲剧的扩大。

2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益的金属元素不会造成人体中毒,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

B.第②段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意在说明重金属污染在国内外都频频发生,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问题,我国尤甚。

C.第④段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而简洁地介绍了铅、镉、汞、砷、铬五种重金属的的主要来源、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和易受害人群。

D.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科学、理性地发展经济才能有效阻止重金属污染的漫延。  

24. 阅读下列资料,再结合本文,说说随意抛弃旧电池会带来哪些危害?(2分)

我国每年大约产生废电池近44亿节,我国生产的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铬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暴露在空气中,还是随垃圾深埋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6题。(25题2分,26题3分,共5分)

林书豪的梦想可以复制

①林书豪是谁?

②如果十几天之前问这个问题,除了篮球迷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而如今,这个刚刚加入 NBA两年、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却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成了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其在海峡两岸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③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为华裔乃至亚洲人正名,表明除了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普通黄种人也可以在强手如云的篮球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④有人说,林书豪的成功,更多得益于他是一个美国人。的确,他的中文不流利,他的怀才不遇、备遭歧视、抓住机遇、一飞冲天的个人经历,都太像传统美国英雄主义电影里的情节。

⑤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我们超出国籍、族裔的视野,放下这些外部环境的争论,去细细探求林书豪的成功之路,就会发现,出身也好、国籍也好,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⑥他的成功,首先得益于自身的努力。娴熟的运球,精准的投篮,都来自极端刻苦的训练。即便是在联赛停摆、饭碗无着之时,他的训练也没有中断。而来做活动时,他问得最多的是能否解决训练场所、条件如何、离宾馆多远…… 当那些与他同样的角色沉溺于迷茫、焦躁、抱怨、无所事事的时候,林书豪每天都在信心十足的训练体能,聚精会神的“阅读比赛”。天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一切自然无从谈起。

⑦个人的成长,与家庭也有莫大的关系。林书豪的成功,还得益于家庭的宽容和开明。与一般家长不同,林书豪的父母支持他的兴趣爱好,允许他做自己最愿意做的事。正是有了这样的空间,才使他在遭遇逆境时少有来自家庭和亲友的压力,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

⑧对,还有梦想。尽管两年多来他一直不被业内人士看好,只能成为二线队员,甚至还数次降级,两度被开,可他依旧初衷不改,不言放弃。正如他自己所说,“不管你喜欢什么,都要努力去做、做到最好,不一定只是篮球。而且你要去追逐梦想,不要别人告诉你能或者不能”。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也许我们不能复制林书豪的成功,但是他的努力、他的梦想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复制的。如果说林书豪能够吸引华人的关注是与其身份有关的话,那么为数众多的非华裔也对其疯狂追捧,则是从他身上看到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这是一种超越国籍、族裔的朴素情感和价值认同。

⑨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林书豪的成功则更显意味深长:它不应仅仅是篮球界的狂欢,而更应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镜鉴——如何能够让年轻人更加自由和快乐地成长,又如何能够让他们坚持梦想,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庞自立。有改动)

2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文章先通过设问引出林书豪,然后通过他人的评价引出有关林书豪成功原因的论题。  

B.第⑥段运用对比论证法将林书豪与反面事例作对比,突出了林书豪的成功源于家庭。

C.第⑧段引用了林书豪的话,更令人信服,有力地论证了追逐梦想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D.第⑨段强调了林书豪的成功在更大范围内的启示和影响,也深化了本文的现实意义。

26. 下图是林书豪和姚明的合影,看了这张照片,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想。(3 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7-31题。(共12分)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

 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①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③。”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节选自《说苑》)

【注释】①贻:送。②邑: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③修衣:添置衣物。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先生非求于人 

B.①人皆有之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C. ①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②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

D.①贤者能勿丧耳           ②止增笑耳

28.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中“全”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洞其中        B.天下苦秦久矣        C.无丝竹之乱耳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9. 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 (2分)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31.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甲文告诉了人们当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时,要              

             ,乙文告诉人们做人要                         。(2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12分)

阅读《奇遇》,完成第32—35题。

奇 遇

①老王洗澡从来不买搓背票,就只掏5元钱,尽情地泡,泡一阵躺一阵,泡透了自己搓洗,然后就坐在池子边上自己修脚。修脚的工具也是没花一分钱,修脚刀是用废钢锯条磨的,搓具刮具等也全是自制的,那双脚让他修得有点惨不忍睹。

②这天,老王泡透洗完后又坐在角落给自己修脚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凑过来,笑眯眯地看他的脚,看了一阵说:“大爷,您这脚不能这么修了,我帮您修。”老王慢慢抬起老眼,瞅着小伙子,幽幽地说:“刚来的吧?”小伙子不明白话意,,旁边几个老洗客大笑起来,也都把小伙子当成刚来做修脚生意的了,有人说:“小师傅,你要是能做成他的生意,我白给你100元!”

③小伙子很腼腆,红了脸,走了。

④老王自己修完脚,跛着脚出澡堂,回家。开门进屋,在关门时吓了一跳:那小伙子竟跟着他,看着他笑,“大爷,我想给你修修脚。”

⑤老王好气又好笑,这小伙子把生意做到这份上也够可怜的,叹了口气说:“我明给你说吧,我从来不做好事,你再难,也别想从我这里挣到一分钱!”小伙子笑了,“大爷,我不要钱。”

⑥老王想了想,就让小伙子进了门,决定让小伙子见识一下他老王的厉害。他坐下,看着小伙子不再说话。小伙子很高兴,问着忙着,弄好一盆热水,又兑了些随身带着的药水,泡着揉着,然后擦干,坐下,将脚放在他的腿面上,拿出一套专业修脚的工具,很老练地修了起来。

⑦小伙子真是修脚高手,话语温柔,说这脚早就该好好修修了,修脚也要讲究程序和手法,病脚不能乱修的……老王不吭声,心里在说:“你修得再好、再会感动人,我也不会给你钱,反正我提醒过你!”

⑧小伙子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王这双脚正规地修了一遍,收好工具就走,交代老王说:“大爷,您这脚一次是修不好的,我会再来,您千万别再自己修。”老王笑了,“你是说下次再给你钱?”小伙子笑说:“我说过了不要钱,大爷您放心好了。”说着就走了。

⑨老王冷笑自语:“你小子啥时要钱我啥时让你还我原来的脚!看谁耗过谁!”

⑩第二天,老王在晚报上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那小伙子,再看事迹报道,原来他是一家美容院的修脚工,8年前就开始为老人免费修脚……

⑪老王纳闷了,小伙子为啥要免费为老人修脚?他这一生上当受骗太多,早就不相信有什么好人了,怎么碰上这么大个意外?

⑫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又来为老王修脚了。修的过程中,老王问:“孩子,你这是为啥?”小伙子将老王的脚抱在怀里,说出一个故事:10年前,他是一个要饭的孤儿,有一天被几个小偷围打,几个拉板车的老人救了他,还凑了60元钱给他,让他学好……后来他在澡堂学会了修脚,再后来去了一家美容院……他一直在店外免费给老人修脚,他相信一直修下去,一定会修到那几个拉板车的爷爷的脚。

⑬……

⑭第二天,老王做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吃惊的事。第三天,老王再去那澡堂泡澡时,熟人们围着他笑闹起来,问他太阳为啥从西边出来了?他啥也不说,一时也难说清楚。

⑮原来,老王为灾区捐了3000元钱,被列在社区红榜上了。10年前,他只是和几个脚力老友一起帮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从此就做好人来报答好人。看来,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2年第1期,有删改) 

32. 本文记叙了小伙子为老王修脚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项目

次数小伙子的行为老王的表现
第一次主动要求给老王修脚
第二次
第三次解释为老人修脚原因
33. 文章第⑧段划线句子中“老王”和“小伙子”在告别时都“笑”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两个“笑”的含义。(2分)

⑴老王的笑:                                               

⑵小伙子的笑:                                               

34. “小伙子”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分析。(3分)

                                                                                            

                                                                                            

35.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特别,请简要分析小说以“奇遇”为题的作用。(3分)

                                                                                            

                                                                                            

五、写作展示(50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寒冷的冬日,一缕阳光给人们送来温暖;美丽的春天,一缕阳光让大地焕发生机;凄凉的黑夜,一缕阳光给旅人带来希望。有阳光的地方,就没有黑暗;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新生……也许,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也曾拥有那么一缕“阳光”,驱走了你内心的黑暗,给你的人生带来温暖与关爱、信心与希望、收获与成长。

大地需要阳光,人生更需要阳光。对此,你有怎样的生活经历或感悟,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以“那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黄冈市启黄中学2013届初三年级期末

1. 斜晖脉脉水悠悠 2. 背灼炎天光  3. 零落成泥碾作尘  4. 虫声新透绿窗纱  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7.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 曾经沧海难为水  10. 洛阳亲友如相问(每小题1分,共10分)

11.(2分)(略)

12. D(2分)(解析:A项“诘难”应读“nàn”,“即物起兴”应读“xìng”;B项中“滑稽”应读“jī”,“叱咤风云”应读“zhà”;C项中“狡黠”应读“xiá”,“怏怏不乐”应读“yàng”。)

13. B(解析:A项中两个分号改为逗号。C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冒号改为逗号。D项破折号与“即”字重复,去掉“即”。)(2分)

14. C(2分)(解析:A项“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本句中是一方帮助另一方,使其取得成功,不符合句意;B项“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此处应改为“微不足道”。D项“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

15. A(2分)(解析:B去掉“费用”项。C项缺主语,去掉“在……中”。D项去掉“否”或改为“能够”)

16. C(2分)(解析:A项“悠闲”是形容词,B项“打击敌人”是动宾短语,其他三个为后补短语,D项主要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

17. ⑤②④①③(2分)

18.(1)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白芳礼老人废寝忘食地工作,将自己的收入全部捐给教育事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2分)

(2)张琪,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别人也会感谢你。现在班上还有很多同学需要我们帮助,如果你有多余的钱就捐一点吧。(2分)

19. C (2分)(解析:“倒拔垂杨柳”是和鲁智深相关的情节。)

20. 武松机智勇敢,胆大心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a句中 “装醉”表现了武松的机智,武松交代仆人“躲得远着。等我了,你们却来”体现了他周密、大胆的特点。b句中的“踅”“踢”“追入”“踏住”“提起”“打”等一系列动词,生动传神地突出了武松武艺高强、嫉恶如仇的特点。(2分)

21.根深叶茂,高大粗壮。(2分)

22.作者借孤桐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越顽强),为民造福,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3分)

23. A(2分)(解析:从第③段第一句话可以看出,有益的金属元素浓度超过某一数值也会有剧烈的毒性。)

24. 损害健康;污染环境,形成巨大的重金属污染源。(2分)

25.B(2分)(解析:第⑥段主要突出了林书豪的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

26.可以从两人的共同点谈自己的感想,言之有理即可。如:成功必须要靠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大胆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才可能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3分)

27.D(2分)

28.C(2分)

29.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0.①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②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

31.①明辨是非,树立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 ②廉洁自律,不贪不沾。

【译文】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座城,说:“请先生用封地内的财富来买一些好衣服吧。”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够用来保全他的节操的。”

32.①自己修脚没接受小伙修脚 ②跟随老王上门去修脚 ③打定主意不给钱 ④为灾区捐款相信好人好事(每空1分,共4分)

33.⑴认为猜到小伙意图,对小伙有嘲讽之意;⑵对老王猜疑不放在心上,表现小伙的坦然。(共2分)

34.小伙子特点是知恩图报、真诚和执著。(3分)

35. ①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标题平中见奇,含蓄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能引发人深入思考。(3分)

黄冈市启黄中学2013届初三年级

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答题卡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清楚。

2.解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作解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0分)

1.                      2.                                                                                 

3.                      4.                         

5.                      ,                          

6.                      ,                          

7.                      ,                             

8.                      ,                             

9.                      

10.                      

二、语言基础和表达(18分)

11.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分)

12.      (2分)13.      (2分) 14.      (2分)15.      (2分)16.      (2分)

17.            (2分)

18.(1)                                 

                                                    

                                              (2分)

文档

黄冈市中学2013届九上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黄冈中学2013年秋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词名句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1.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2.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3.,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今夜偏知春气暖,。(刘方平《月夜》)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悲凉氛围的句子是,。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诗人想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的句子是,。7.苏轼《江城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