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交底内容:本合同段共设计桥梁6座,具体桩径及数量见下表,在施工之前,应认真熟悉设计图纸,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中心桩号 | 桥名 | 孔数 | ¢1.2(根) | ¢1.4(根) | ¢1.6(根) | ¢1.8(根) | 小计 | ||||
桩长(m) | 桩长(m) | 桩长(m) | 桩长(m) | ||||||||
K17+0 | 陡沟大桥 | 8 | 8 | 8 | 18 | 2 | 36 | ||||
38 | 45 | 35 | 40 | ||||||||
K19+220 | 尖脑沟大桥 | 7 | 8 | 8 | 10 | 6 | 32 | ||||
40 | 45 | 35 | 40 | ||||||||
K19+670 | 分离立交 | 3 | 8 | 8 | 4 | 4 | 24 | ||||
32 | 35 | 40 | 42 | ||||||||
K21+020 | 黑刺蓬沟桥 | 3 | 10 | 10 | 20 | ||||||
22 | 30 | ||||||||||
AK0+605 | 互通匝道桥 | 9 | 12 | 12 | 6 | 6 | 36 | ||||
28 | 37 | 35 | 40 | ||||||||
K21+980 | 关桥大桥 | 10 | 16 | 36 | 52 | ||||||
25 | 35 | ||||||||||
合计 | 200 |
灌注桩因其施工情况的特殊性,旋挖钻机挖孔时可能遇到的不定因素较多,施工中根据地质条件及地下水位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干孔或湿孔两种施工工艺。在开钻之前应调试好钻机,是否正常运行,检查护筒埋设是否稳固,导管应做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采用压气试压。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二、旋挖成孔干钻施工 1)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成孔检收→吊装钢筋笼→安装导管→灌注混凝土→成桩→破桩头→检测→中间交工 2)测量放样及定位桩 依据设计图纸,复核桩位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以大于桩身半径在四周设立米字护桩,做好标记并固定好,经监理工程师核查、同意后方可进行护筒埋设。 。 3) 埋设护筒 a.钻孔灌注桩护筒埋设时,先在整平夯实的工作平台上按设计桩位定出桩位中心,并用十字垂线固定延长护桩。 b.护筒采用0.5—0.8cm厚的钢板制做,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40cm,护筒长度按2—4米加工。 c.护筒采用机械人工埋设,埋设好的护筒按十字垂线方向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检查并在护筒口用红漆标点,以便随时检查钻孔偏位情况。 d.埋设好的护筒口要高出地面0.3m,单排桩护筒中心与桩中心的平面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双排桩不大于10㎝,护筒倾斜率的偏差不大于1%。 e.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应为2—4米,并保证钻孔和浇筑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f.护筒接头处能耐拉、压,不漏水,且内部无突出物。 4)钻机就位及钻进 钻机安装平稳,机身成水平,确保钻孔桩中心位置与设计桩中心重合;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钻机采用电脑控制仪控制钻杆垂直度、钻孔深度等。 a.开始钻进,进尺要适当控制,低档慢速钻进,钻至护筒刃脚以下1米后,再按地质情况正常钻进。 b.钻进过程中,分班连续进行作业,并认真填写钻孔记录,交时交代钻进情况及注意事项,并做好交记录。 c.钻进时应采用减压钻进,随时对泥浆指标进行检测、调整。注意地质变化,在地质发生变化处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并与设计文件提供地质剖面核对,发生地质情况严重不符时上报监理单位。 5)、成孔检查 成孔达到设计高程后,对孔深、孔径、垂直度、沉淀层厚度等进行检查,不合格时须采取处理措施。用测绳测量孔深并记录,钻孔完成后应用检孔器检测孔径,用钻杆垂线法检查倾斜度,用符合规定的探孔器上下两次检查孔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清孔。 检验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沉淀层厚度应符合规定(桩径≦1.5m摩擦桩沉淀厚度≦20cm,桩径>1.5m摩擦桩沉淀厚度≦30cm。 6)、清孔 旋挖钻机成孔由于渣土由钻头直接从底部取出,一般情况下均能保证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小于规定值。若是泥浆相对密度过大,则可能出现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泥浆沉淀过厚,此时用钻机再抓一斗,且用钻斗上下搅拌,同时抽换孔内浆液,保证泥浆含砂率小于2%。若是下钢筋笼后出现孔底沉淀厚度超标,则可以采用导管附着水管搅动孔底,同时注水换浆,以达到清孔的目的。 7)、检孔器检孔 为保证桩基钻孔直径不小于设计值以及顺利下放钢筋笼,须制作检孔器。钻孔桩检孔器直径为设计桩孔直径,长度(直线段)宜为外径的4-6倍。 8)、钢筋笼吊放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制作,运输至现场。钢筋笼宜用吨位适宜的吊车吊入孔内,吊放时要对准孔位、扶稳,缓慢下放,避免碰撞,使钢筋笼中心和钻孔的中心一致。钢筋笼达到设计位置时,立即固定。当钢筋笼需接长时,先将第一节钢筋笼利用架立筋临时固定在护筒部位,然后吊起第二节钢筋笼,对准位置用帮条焊焊接,接头数量必须按50%错开布设,使用2-3台电焊机同时焊接。焊接时保证上下钢筋笼的中心在同一垂直范围内,焊接长度和焊缝质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焊接完成钢筋笼就位后,其要求须符合钻孔灌注桩骨架制作及按照要求,最后固定钢筋笼,方法可以采用在钢筋笼最上层的架力筋四周焊定位钢筋的方法,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全过程不会移动。 9)、安装导管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导管采用内径为30cm的钢导管。导管使用前必须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压试验。试验时的水压力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力p的1.3倍,确保导管在灌注混凝土的全过程不漏气不漏水。 安装导管时对导管的组合编号,以便于在下次混凝土灌注组合。 导管安装完毕后,施工班组负责人、项目部现场施工主管人员和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主要检查钢筋平面位置是否正确,固定是否牢固,孔底沉淀是否超过规范要求。如果孔底沉淀厚度超过规范要求,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检查符合要求后,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认可并签字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10)、灌注混凝土 (a)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灌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当桩孔径D<1.5m时,宜为180-220mm;D≧1.5m时,宜为160-200mm,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b)进行砼的灌注,下灌砼用内径300mm的导管,导管灌注前距孔底30-40cm,第一盘混凝土灌注后桩内砼面应保证高于导管底部100cm以上,在砼面高于导管底部2米以上方可抽拔导管,用导管回插捣实,以后每次拆导管后埋深应保持2-6m范围内。与此同时把溢出孔口泥浆排至已挖好的沉淀池内,以防止泥浆污染环境。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c)灌注过程中,混凝土灌入导管的速度不能太快,以防止将导管上口全部封严,导管中部和下部气体无法排出,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体,阻止混凝土下落。灌注时应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宜降低灌注速度;混凝土顶面上升到骨架底部4m以上时,宜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后再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d)灌注砼时,随时检查砼灌注方量及孔深,桩体的扩散系数由地质资料确定,一般控制在1.00~1.30。砼的灌注标高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80米,以保证浮渣沉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 (e)认真填写每一根桩的施工原始记录,并及时整理签认归档。 三、桩基检测及验收 (1)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复测桩位和桩顶高程。根据《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要求在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4d后,采用环切法破除桩头(环切法破桩头过程为:测定标高→环向切割→打开缺口→剥出钢筋→加深缺口→断口分离→吊离断体→凿除残余→清洗桩头)。按照桩基检测规范要求选择具有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测(桩基检测方法采用无破损法。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
工程名称 | 分部(项)或 构件名称 | 砼灌注桩 | |||
注意事项:1、护筒埋设好之后,经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监理检查后方可开钻, 在护筒以外及护筒边上各打十字护桩,并在护筒边上用红油漆标示。 2、反循环钻稳钻之前,钻杆中心与桩位中心应重合,稳钻之后应检查钻架垂直度,开钻之后钻架无大幅度摆动,以免在钻进过程中偏位。 3、在吊放钢筋笼时应有专人指挥,钢筋笼焊接或套筒连接必须采用专业技术人员,焊接或套筒连接符合规范要求,增加钢筋笼连接人员,缩短连接时间,避免成孔时间过长导致沉淀超标或塌孔。 4、 在施工过程中你施工队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服从项目部管理人员管理,不得顶撞管理人员及监理,遇到问题及时汇报项目管理人员,协助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如你施工队未按要求及规范施工,造成的质量事故及经济损失,由你队自行承担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 |||||
接受部门及人员 | 交底部门及人员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