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 | 6 | 8 | 10 | 15 | 20 | 25 | 32 | 40 | 50 | 65 | 80 | 100 | 125 | 150 |
壁厚 | 2.00 | 2.25 | 2.25 | 2.75 | 2.75 | 3.25 | 3.25 | 3.50 | 3.50 | 3.75 | 4.00 | 4.00 | 4.50 | 4.50 |
标称直径 | 1.5 | 2.5 | 4 | 6 | 10 | 16 | 25 | 35 | 50 | 70 | 95 | 120 | 150 |
根数/线径 | 1/1.38 | 1/1.78 | 1/2.25 | 1/2.73 | 7/1.35 | 7/1.76 | 7/2.14 | 7/2.25 | 19/1.83 | 19/2.14 | 19/2.52 | 37/2.03 | 37/2.52 |
标称直径 | 1.5 | 2.5 | 4 | 6 | 10 | 16 | 25 | 35 | 50 | 70 | 95 | 120 | 150 |
绝缘厚度 | 0.7 | 0.8 | 0.8 | 0.8 | 1 | 1 | 1.2 | 1.2 | 1.4 | 1.4 | 1.6 | 1.6 | 1.8 |
2009-06-10 17:19
电线的规格在国际上常用的有三个标准:分别是美制(AWG)、英制(SWG)和我们的(CWG)。
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电线平方数是装修水电施工中的一个口头用语,常说的几平方电线是没加单位,即平方毫米。
电线的平方实际上标的是电线的横截面积,即电线圆形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
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铝线每个平方可载电0.6-1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
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
换算方法: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电线的半径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计算:
电线平方数(平方毫米)=圆周率(3.14)×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知道电线的平方,计算线直径也是这样,如:
2.5方电线的线直径是:2.5÷ 3.14 = 0.8,再开方得出0.9毫米,因此2.5方线的线直径是:2×0.9毫米=1.8毫米。
知道电线的直径,计算电线的平方也用求圆形面积的公式来计算:
电线的平方=圆周率(3.14)×线直径的平方/4
电缆大小也用平方标称,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
0.7854 × 电线半径(毫米)的平方 × 股数
如48股(每股电线半径0.2毫米)1.5平方的线:
0.785 ×(0.2 × 0.2)× 48 = 1.5平方
(国标1.5平方 导体直径1.38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2.5平方 导体直径1.78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4平方 导体直径2.25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6平方 导体直径2.76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10平方 导体直径1.33*7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16平方 导体直径170*7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25平方 导体直径210*7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35平方 导体直径250*7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50平方 导体直径178*19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国标70平方 导体直径210*19 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 国标95平方 导体直径250*19BV 塑铜线 ## BLV 塑铝线)
25℃时铜线的载流量是
1mm 15A
1.5 18A
2.5 26A
4 38A
6 44A
10 68A
16 80A
25 109A
35 125A
50 163A
70 202A
95 243A
120 285A
150 320A |
1当相线小于或等于16mm2时,保护线与相线同截面;
2当相线在25~35 mm2时,保护线截面为16 mm2;
3当相线大于35时,保护线截面为相线截面积的一半。
22、导线截面及绝缘层厚度的检测标准:导线进场后进行检查验收,其重要的内容是导线的截面和绝缘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线芯直径误差不大于标称直径的1(见下表1、2)
表1:导线截面与线径对照表
标称直径 1.5 2.5 4 6 10 16 25
根数/线径 1/1.38 1/1.78 1/2.25 1/2.73 7/1.35 7/1.76 7/2.14
标称直径 35 50 70 95 120 150
根数/线径 7/2.25 19/1.83 19/2.14 19/2.52 37/2.03 37/2.52
表2:BV型 绝缘层厚度(mm2)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标称直径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绝缘厚度 0.7 0.8 0.8 0.8 1 1 1.2 1.2 1.4 1.4 1.6 1.6 1.8
23、槽板配线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1)槽板配线宜敷设在干燥场所;
2)木槽板应刷绝缘漆和防火涂料,塑料槽板应采用阻燃型,产品应有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3)槽板应紧贴建筑物表面敷设,要求平顺、整齐且无明显缝隙;
4)槽板槽底的固定间距应小于500mm,距始端、终端、接线盒及器具的间距不应大于50mm,槽板底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不小于20mm,槽板盖板固定间距应不小于300mm。
5)槽板转弯处应做成45度斜口相对接,分支处应作成丁字三角叉接,接口应美观严密,严禁直插对接。
24、配线工作完毕后立即做好的工作:应检查导线和导线接头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当检查无误后,立即逐系统、逐支路进行线间绝缘电阻的遥测,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并填好专用表格,附在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批用表后,该表中的保证项目导线间绝缘电填入全部遥测表值中最小的那个数值,宜采用“线间绝缘电阻均于……”这样的文字表述。
25、电缆、电线等截面选择的原则:
电缆、电线等截面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很多,如多根在空中并列敷设,直埋地下并列敷设,穿管敷设、架空敷设,环境温度变化等,都对它们的允许载流量有影响,但主要的应遵循经济电流密度,线路电压降,导线机械强度等原则选取导线。
1)经济电流密度原则
电缆、电线的额定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用电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能保证其工作在允许温升范围之内,如果电缆、电线的截面选小了,允许载流量小于负荷电流,温升将超过允许值,加速绝缘老化,使线间绝缘程度降低,威胁用电安全;反之电缆、电线的截面选大了,将加大工程成本,造成材料资金的浪费。
① 首先确定计算容量
单相负荷主要指照明和单相用电设备,计算容量是把所有额定容量加在一起乘以同时使用系数Ke,一般可取0.6
Pj=P总*Ke
单相负荷采用三相电源供电时,应将所有单相符合均匀分配到各相,如分配不平衡时,以最大负荷相功率乘以3进行计算。
长期工作设备,如水泵等,其计算容量包所有额定容量加在一起乘以同时使用系数Ke,一般可取0.7
Pj=P总*Ke
反复时工作制设备,如焊机等,其视在容量Se和负荷持续率Zce。计算容量时应进行换算,换算至负荷持续率为100时的有功功率,在乘以利用系数Ke,一般可取0.45,功率因数COSφ;一般取0.45。
(Pj/ Se总*COSφ*Ke )2= Zce
② 在确定计算电流
单相电流计算:I=P/Ue* COSφ
式中Ue为额定电压,考虑各方面因素,单相负荷每千瓦估算为4.5A。
三相电流计算:I=P/3Ue* COSφ
式中Ue为线电压,考虑各方面因素,三相负荷每千瓦估算为2A。
③ 确定导线截面
按照计算电流敷设方式和使用条件查“500V铜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符合允许载流量表” ,“500V铝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符合允许载流量表”等表确定电缆电线截面。
2)线路电压原则
电压计算公式:ΔU=Ue-Ui
式中Ue为额定电压,Ui为设备端电压
线路电压降原则选择电缆电线截面积公式:S=Pj*L/C*ΔU
式中S导线截面,单位mm2;Pj为计算容量,单位kW; L为线路长度,单位m;C为材料内部系数,铜取77,铝取46.3;ΔU为电压损耗百分比,一般取5。
计算出来的结果,按电缆电线的截面系列,选取导线。
3)导线机械强度原则
敷设的导线应足以经受正常的拉力和电动力,不应产生缩径,断裂等现象,以保证电能安全输送,规范要求绝缘导线的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序号 用途及敷设方式 线芯的最小截面
铜芯软线 铜线 铝线
1 照明应灯头线:1)室内2)室外 0.41.0 1.01.0 2.52.5
2 移动式用电设备:1)生活用2)生产用
3 架设在绝缘支架上的导线其支持点间距:1)2m及以下层室内2)2m及以下层室外3)6m及以下层室外4)15m及以下层室外5)25m及以下层室外 1.01.52.546 2.52.54610
4 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 1.0 1.0 2.5
5 塑料套线沿墙明敷设 1.0 2.5
26、金属线槽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1)金属线槽布线,一般适用于正常环境的室内场所明敷,有槽盖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 http://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1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