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6:02
文档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课题条形统计图(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三、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备课件
推荐度:
导读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课题条形统计图(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三、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备课件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条形统计图(1)
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条形统计图(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

一、自主预习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学会了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统计,来认识新朋友——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5页“做一做”。 

教师出示本班学生出生月份的记录表,先统计各月份出生的人数,然后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再填写在教材上。 

2.教材“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师先引导学生调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完成统计图,小组汇报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   条形统计图(2)
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条形统计图(2)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

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难点在统计过程中出现单数后在新的统计表中如何解决。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调查了全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早餐是什么(出示例2统计表)。这是统计的结果,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吗?教师准备了两种条形统计图,请你选择一个,并把统计结果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选择统计图并涂色完成。 

二、自主探究 

1.指名展示完成的统计图。 

2.从学生制作的两种统计图里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统计图一起展示。 

3.我们一起来看这两个统计图。 

(1)他们表示数据的竖条对吗? 

(2)为什么表示同样的数据他们所涂的竖条不是同样高呢?下面小组讨论: 

①两个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个人? 

②如果最喜欢牛奶的是5人,在右图中怎样表示? 

③你认为哪个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为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看法。 

(4)教师归纳小结。 

因为这里的数据比较大,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用1格代表2人,用半格表示1人。 

(5)请选择第一种图的学生,现在用第二种图表示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实践应用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将例1中8月的数据和这里9月的数据正确填在一张统计表里,再把统计表里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月的数据不能看混淆了,各月的数据要在相应的统计图里表示,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互相交流检查。 

(2)比较表示8月份天气的两个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把第一组和全班的调查结果用条形图表示出来。注意比较两种统计结果,想一想:每格代表几人才合适?可以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完成统计图,并小组交流:通过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3.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引导学生先观察这个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向学生说明这个统计图是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统计图的项目,这样的统计图是横式条形统计图。组织学生先调查同学的上学方式,再完成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 

六、教学后记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 条形统计图(3)

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条形统计图(3)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明确用1格表示5个单位的表现形式。

2. 能根据要求完成条形统计图,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完成1格表示5个单位的统计图,会根据数据确定1格代表几个单位。

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课件

 、

 

一、情境引入 

1.同学们,咱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学生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2.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课件播放2分钟),你们看,道路上有轿车、面包车、客车、货车,它们各开过多少辆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开过的四种机动车的数量?(提示学生:车很多,开得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是能分工合作)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机动车

轿  车面包车客车货  车
辆数
 

2.播放车辆来往情况(速度较慢),各小组记录汽车数量。(有用数数的方法,有用写正字的方法,有用做记号的方法……) 

小组介绍统计的方法,得出哪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好。(正字统计法)

3.投影小组记录单(核对数据)。

机动车轿  车面包车客  车货  车
辆数
4.刚才我们把各种车的数量记录下来,这个过程叫什么?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三、探索方法 

1.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看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如果想形象地看出谁最多,谁最少,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画条形图) 〖HJ3mm〗

2.制作条形统计图。 

(1)电脑出示。 

(2)学生试画统计图,产生矛盾。(1格代表1辆,格子太少,1格代表2辆,也不行……) 

(3)小组讨论怎样画统计图。 

(4)分小组汇报。(引导学生明确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1格代表5辆车的制作方法) 

形成矛盾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解决矛盾的策略。 

(5)学生绘制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8页)。 

3.展示学生的统计图,进行订正和分析。 

(1)评价、订正统计图。 

(2)看图分析,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完成教材第98页第(1)~(3)题) 

(3)讨论: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机动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为什么? 

4.学习小结。 

由于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5辆的方法比用1格代表1辆或2辆更清楚,更适合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如果碰到更大的数据,还可以用1格代表10或20,甚至更大的数。 

四、实践应用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小组内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2.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1)学生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 

(2)小组交流完成第(1)~(3)题后,讨论第(4)题的三个问题,然后完成统计图。 

3.教材“练习十九”第6、7题。 

小组讨论交流,先确定1格代表多少,然后完成统计图,并交流完成后面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今天学的统计图和以前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

六、教学后记

文档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四年级科目数学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课题条形统计图(1)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XX年月日一、教学目标1.结合身边的实例,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简单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了解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难点确定直条的高度。三、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究法四、教具准备课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