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5:50
文档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固原五中杨宏霞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内容。完成了对工作表中数据的采集和美化后。本节课主要介绍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特点,使用公式处理数据,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学习者分析从学生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
推荐度:
导读《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固原五中杨宏霞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内容。完成了对工作表中数据的采集和美化后。本节课主要介绍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特点,使用公式处理数据,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学习者分析从学生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固原五中 杨宏霞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内容。完成了对工作表中数据的采集和美化后。本节课主要介绍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特点,使用公式处理数据,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整体表现肤浅,不求甚解,教师点则通,不点则不通。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输入数据、编辑、修饰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数据处理有个感性认识。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从帮助老师计算期末考试总分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三、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点拨指导,即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尝试、讨论和自主学习,学会在Excel中进行数据计算。课堂上的主要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和创作练习的时间,这样的设计和安排不仅使知识简单的课程得到了升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归纳总结与作品评价上,主要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自评和互评,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思维、情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挥。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Excel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学会在Excel单元格中正确地输入公式;能对照书中表格中的内容找出错因并改正。

2、过程与方法:公式的输入;单元格引用;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能结合数学内容理解公式的概念并能灵活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讲解和学生尝试操作探究相结合;体验Excel中的数据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五、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创建和编辑公式、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并能通过在填充区域中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公式的概念,此知识点通过教师演示点拨学生。学生理解、操作。  

六、教学难点及解决策略

单元格引用,运用数学内容正确编辑公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观看操作提示及小组的交流与协作互助,让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懂得寻求协助,从而突破难点。

七、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知识,是电子表格中使用公式计算数据中是最难的一部分知识,教师改变传统的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如何操作及枯燥地讲解,而是利用课间学生进机房的时间先观看课件,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上课铃响之后给出任务,让学生来试着完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点拨,安排学生实际操作,从中观察、体会、理解、掌握使用公式计算数据及单元格的引用的方法,并能在填充区域中复制公式并自动填充公式的计算结果。让学生多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成任务、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八、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九、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期末考试结束了,初二(5)班的班主任想利用Excel尽快将各个学生的总分计算出来,哪位同学们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这位老师用简单的方法快速完成这项工作?

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初二(5)班学生成绩表”

   教师:同学们的方法都挺好。其实利用Excel中提供的公式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完成计算任务。

主题任务一:

    请使用公式计算出《收支统计表》中《原始数据》工作表里中一月份的水、电、燃气费总和(元)

    试一试:在计算出一月份的总和后可以使用自动填充得出其他月份的水、电、燃气费总和吗?

主题任务二:

   试用引用单元格地址的方法来计算一月份水、电、燃气费总和。

主题任务三:

   试一试:计算出 “收支统计表” 中一月—七月的当月结余以及上半年的总结余。(注意上半年包含的月份)

引导小结:在Excel中输入公式进行计算时,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一、单击选择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二、输入公式标志“=”;三、依次输入公式的数值及运算符。

拓展练习:

帮助老师完成初二(5)班学生成绩表中的数据的计算。

学生作品展示:

切换为学生演示状态。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本节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式用法的理解。完成课堂作业。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文档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

《使用公式计算数据》教学设计固原五中杨宏霞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宁夏教育厅教研室编著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内容。完成了对工作表中数据的采集和美化后。本节课主要介绍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特点,使用公式处理数据,完成对工作表中数据统计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二、学习者分析从学生特点来看,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但多数情况下还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