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声音在物体中的传播方向作出假设,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
2.会按步骤实施实验计划,仔细观察,认真比较。
科学知识
1.通过实验知道声音能在沙、水、空气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学会制作土电话,使用土电话玩通话游戏。知道土电话是通过固体(线)传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观察、实验、假设、资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理解科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3. 学习安静地做声学实验。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通过物质传播的。
【教学准备】
1.分组材料:3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
2.演示材料:烧瓶、小铃、水、酒精灯、胶塞、弯玻璃管、乳胶管、皮管夹。
3.电教材料:光盘——伏罂而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 效 果 分 析 |
一、引出话题 1.讲述:我们来听一个实验。为什么是听实验呢?一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二是需要大家仔细听声音有没有变化。想不想听? 2.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 谈话:摇一摇烧瓶中的小铃,你听到声音了吗?往烧瓶中加少量水,放在火上烧开,然后等皮管冒白气后将皮管夹紧,再摇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 3.学生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4.学生汇报交流情况。 5.猜想:你想过没有,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板书课题) 二、探究问题 (一)活动一:发现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 1.教师可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将沙子、水和空气装入袋子里,保证3只袋中分别只有一种物质。 2.进行实验。 (1)教师引导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倾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要求学生能按照教材的建议执行好实验方案) (2)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 3.实验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橡皮头铅笔敲击桌面时要尽量控制好用力大小,轻轻敲击。 (2)教室一定要十分安静,师生屏息倾听,用手势交流,不发出声音,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注意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种现象,最好把它记录下来。 (4)要尽量保持教室整洁。 4.讨论交流: ① 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② 坐正身体听和把耳朵直接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 5.汇报交流结果: (1)隔着空气、水和沙土都可以听到声音; (2) 有袋子比没有袋子听声音效果好; (3)隔着沙和水听声音效果较好; (4)隔着空气听到声音比较小,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时不容易损失,而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损失,尤其是在开放的空气中更容易损失的缘故。 6.总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板书) (一)活动二:游戏——打土电话 1.请同学们放松一下,现在做个游戏好不好?谁愿意来前面给老师配合一下? 2.游戏方法:教师通过打土电话,轻声告诉接听土电话的学生一些话,让全班同学猜老师所说的话。 3.谈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4.交流情况: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中的。 5.讨论:为什么棉线不拉直,土电话就不能工作? 6.师生小结:因为拉直的棉线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而松松的棉线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 (二)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讲述:设计一个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实验。 2.实验的途径提示: (1)研究桌子、墙壁等固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 (2)研究水等液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 (3)研究空气等气体物质中声音的传播方向。 3.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了解并指导、帮助各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及方法。 4.分组实验,把研究报告写在活动记录上。 5.汇报实验结果。 6.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向。 三、拓展活动 1.实际应用 (1)提问:声音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2)回答:声音对人类很重要,没有声音,这个世界会非常可怕…… (3)提问:声音到底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 (4)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互相说话、听到铃声、听收音机…… (5)讲述: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我们才可以听见各种各 样的声音,也可以利用声音来为人类做事。 (6)出示图片。(水下声纳捕鱼) (7)学生观看、讲述,这是利用声音寻找鱼群的办法来捕鱼的。 (8)谈话:不错,这是“水下声纳”,我们虽然听不见深海里的声音,但是,想一想,水可以传播声音,海里也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寂静无声,反而热闹得很呢! (9)学生发表意见:对,海里一定有各种鱼的叫声…… 2.课后延伸 (1)出示33页图片。(伏地听声) (2)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回答:因为土地可以传播声音,他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4)提问:空气也可以传播声音,站着也可以听到啊。 (5)学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地里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6)谈话:说得好,这是个不错的“假设”。可是,这个假设通过验证了吗? (7)学生讨论:还没有,不过,我们也可以想个办法验证它。 (8)谈话:很好,哪个小组能够完成这个假设的验证任务? (9)教师演示课件,成语故事——伏罂而听。 四、布置作业 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2.自制一个土电话。 |
声音的传播
空气
声音是通过 液体 传播的
固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