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知识点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6:54
文档

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复习要点2020年3月一、《古诗三首》《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全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大自然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的平中见奇,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复习要点2020年3月一、《古诗三首》《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全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大自然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的平中见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复习要点
2020年3月
一、《古诗三首》

  《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全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大自然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的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时节的宜人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燕子》

本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北京,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荷花》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昆虫备忘录》

本文的作者汪曾祺用生动、诙谐的语言向我们一次介绍了蜻蜓的复眼,瓢虫、独角仙、蚂蚱的特点和习性,激发了我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五、《守株待兔》

这则语言选自《韩非子》,此书收录了韩非的著作及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这则寓言讲了一个农夫偶然间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后,妄想每天都能捡到兔子,结果再也没有见到过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六、《陶罐和铁罐》

本文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陶罐和铁罐不同的处世态度及两种不同的结局。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七、《鹿角和鹿腿》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丛林里有只漂亮的鹿,他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鹿腿帮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的美丑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八、《池子与河流》

这则寓言故事采用诗歌的形式,通过写池子与河流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以及它们不同的结局,揭示了“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他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的道理。启示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九、《古诗三首》

《元日》通过对春节热闹欢乐气氛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寄托了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清明》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烟雨迷蒙,以及诗人内心忧伤欲借酒消愁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时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处异乡,在重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戴茱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思乡怀亲的感情。

十、《纸的发明》

蔡伦造纸的方法是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有好用的纸。这种纸的优点是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们用不同材料记录事情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十一、《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座石拱桥,它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这篇说明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修筑的赵州桥的特点,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十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画中描绘的人物众多,有好几百个,涉及各行各业的人物。场景宏大,场面热闹、繁华。人物描摹细腻、逼真。画面生动传神,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展现了古都风貌和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境。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和赞赏,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十三、《画钟》

本文写了作者通过留心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的现象,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表现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的精神。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十四、《蜜蜂》

作者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作者实验的过程是:

第一步,在自家草料棚的蜂窝了捉了一些蜜蜂,把他们放在纸袋里。

第二步,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后,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飞。

第三步,第二天检查蜂窝,了解蜜蜂是否飞回来以及飞回来多少。

作者实验的结论是:

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但它们靠的不是超长的记忆力,而是一种作者无法解释的本能。

十五、《小虾》

本文生动描写了小虾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情况,突出表现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十六、《小真的长头发》

课文写了一个叫小真的女孩想象自己有一头长头发,她可以用长头发做很多事,而且一一回应了小叶和小美对她的长头发的疑虑,表现了小真丰富发想象力,激发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十七、《我变成了一棵树》

本文叙述了“我”因为不满妈妈催促“我”吃饭,想象自己变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表现了儿童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母爱的伟大。

十八、《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十九、《剃头大师》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我”和表弟小沙之间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表弟怕到理发店剃头“受刑”,让“我”给他剪头发,“我”乱剪一通,结果表弟不得不剃了个光头,而姑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楚不干净。故事真实地表现了儿童有趣的生活和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

二十、《肥皂泡》

课文讲述了冰心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表达了了她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之情。

二十一、《我不能失信》

本文讲了宋庆龄准备跟爸爸妈妈到一位伯伯家去,后因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定而留下来的履行自己的诺言故事,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十二、《我们奇妙的世界》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通过描绘天空中和大地上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也启发我们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二十三、《海底世界》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1)海底的环境宁静、黑暗,有光点闪烁;(2)海底是有动物在窃窃私语的;(3)海底动物的各种活动方法;(4)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5)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二十四、《火烧云》

课文通过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表现了火烧云色彩绚丽多变、形状瞬息万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十五、《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课文写的是一位急性子顾客到一位慢性子裁缝的电力做衣服的有趣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各自鲜明的性格特点,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循序渐进,不能急躁,也不能拖拉。

二十六、《方帽子店》

课文写了一家方帽子店因为固守只做方帽子,唯独不卖方帽子的旧思想而不知改变,最终被卖各式各样的帽子,唯独不卖方帽子的新帽子店取代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敢于改变,善于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二十七、《漏》

课文围绕“漏”展开,老虎和贼对“漏”及其害怕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辨真伪,盲目逃窜,下场可笑。故事讽刺了老虎和贼的愚蠢和贪婪,揭示了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二十八、《枣核》

本文是一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多会牲口、惩治恶官的故事,赞扬了枣核的聪明机智,以及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文档

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复习要点2020年3月一、《古诗三首》《绝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全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大自然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的平中见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