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题(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00:06:58
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2.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2.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2.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    

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    

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

3.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6.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放有桌椅的教室里声音响亮,原因是(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7.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吹着的哨子                  B.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关闭的收音机      D.  敲击的水瓶琴

8.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老师的声音振动慢             B.老师的声音音色不好    

C.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9.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10.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安装玻璃隔音板,能降噪20分贝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    

B.分贝是表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    

C.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产生”方面控制噪声    

D.利用隔音板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方面控制噪声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12.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声纹锁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1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16.近年来,不少地区地震频发,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关于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波主要是超声波          B.地震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是由震源振动产生的      D.地震波都可以被人耳听见

二.填空题

17.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钟     产生的,钟声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中的。

18.小强酷爱音乐,在音乐课上他自弹自唱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改变吉他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他“美妙”的歌声和吉他声是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     (选填“乐音”或“噪音”)。

19.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贴着“禁止大声喧哗”的提示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禁止喧哗”是从     处减弱噪声的。

20.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一.选择题

1-10ACACCDCCBB  11-16CCCCDC

二.填空题

17.振动;空气。

18.音调;空气;噪声。

19.响度;声源。

20.超声波

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复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声的世界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2.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