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集体备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06:22
文档

《廉颇蔺相如列传》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备注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
推荐度:
导读内容备注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

内            容

备      注

课    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 

 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 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 

 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和为贵”。《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离不开社会。只有人和,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太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将相和”的故事,读一读它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和氏璧传奇: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拿去献给楚国国君楚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和上一个说的一样,还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

右脚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3天3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

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

氏之璧”。

三、和氏璧:楚国——赵国——秦国统一,成为秦始皇的专用玉玺——秦二世投降,交给刘邦——东汉十常侍作乱,遗失——孙坚从井中捞出的宫女身上得到——袁术抢走——曹操——西晋灭亡,流落北方少数民族之手——东晋——隋唐——五代后唐,李从珂兵败,玉玺下落不明。

四、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记述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12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

30世家: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

70列传: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10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

8书: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五、故事背景: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强。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然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国内部将相之间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六、文章思路:

思考:本文以写谁为主,写了哪几个故事?全文按怎样的思路展开叙述的?

明确: 以蔺相如为主、廉颇为宾,全文写了三个故事。以时间为序展开叙述。

 一(1—2):   廉蔺简介

     二(3—13):  完璧归赵

     三(14—16): 渑池之会

     四(17—21): 将相交欢(负荆请罪)

七、第一部分(1-2段):

    介绍廉蔺二人的身份和地位。(课文介绍:一详一略。出场身份:一贵一贱。对比,为下文这两人的矛盾产生埋伏笔。)

第一段:判断句:“者……也”,判断句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重点字词: 破:打败,攻克    取:夺取,攻下   拜:授予官职   以:凭借

第二段:为赵宦者令缪闲舍人 是,作为  动词

八、第二部分(3-13段):完璧归赵

开端(3-5):强秦索璧→赵王求使→缪贤  举蔺→奉璧出使

经过(6-11):章台斥秦→持璧胁王→从者归璧   

结果(12-13):毕礼而归→拜上大夫

第三段:①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介词,用,拿  请:敬辞,表请求,可不译

③徒见欺:  被动句  被     ④即患秦兵之来:担心。主谓间,取消性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句  想找一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

第四段:①何以知之? 介词的宾语前置     ② 而君幸于赵王: 被动句   

第五段:①可予不?“否”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③王必无人:  一定,实在     ④臣愿奉璧:“捧”     

⑤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第七段:①睨 nì   ②辞谢:委婉道歉 

第八段:舍蔺相如广成传  动词,安置住宿

第九段:①度duó: 揣测   ②衣褐:yì 动词,穿    ③亡:逃走

第十段:①乃设九宾礼于廷:介宾后置   ② 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③见欺于王:被动句            ④间至赵矣:名词状语  从小路   

⑤孰计议之:“熟”,仔细

第十一段:①秦王因曰:于是,就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乘机,趁此

③卒廷见相如:名词状语,在朝廷   ④毕礼而归之:使动,“使…… 完 毕”“让……回去”

第十二段: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

九、第三部分(14—16段):渑池之会 

开端(14):会前计议    欲会渑池→廉蔺之议                                      

经过(15):会上斗争    赵王鼓瑟→迫秦击缻→请寿咸阳

结果(16):斗争结果    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动

第十四段:明年: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

第十五段:因跪请秦王:趁机    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杀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名词作动词,敬酒,献礼

第二课时

十、第四部分(17-21段):将相交欢

开端(17-18):相如位高  廉颇恃功

经过(18-19):相如退让:称病于朝→引车避匿   说服舍人:秦廉之比→国急私仇

结果(20-21):负荆请罪→刎颈之交

第十八段:而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只是;以:介词,凭,凭借

宣言曰:扬言;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相如引车避匿:掉转

第十九段: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表原因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表比较,和……比,哪个更……

徒以吾两人在也:因为

第二十段:因宾客至蔺相如门:通过,经由

十一、设疑: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归赵”的原因是什么?

1.相如之智:先礼后兵,使秦理亏;察颜观色,巧用小计;善分清形势,度人心理;既据理力争,又留有余地。

2.相如之勇——决心以死报国   3.客观形势——秦无力击赵

蔺相如:智勇  宽容

大智大勇、随机应变,不畏强暴,能言善辩。

    胸怀坦荡、不计私怨,以国为重,顾全大局。

廉颇:勇武  改错

忠于国家,深谋远虑,勇武过人。渑池之会后,表现出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一面;但负荆请罪,又表现出他豪爽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的性格。

十三、知识小结:

一、考查你的文学常识

1 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叫斋戒。 

2 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依次传呼延引来宾上殿,这种礼节叫九宾。

3 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汤烹煮犯人,这种刑罚叫汤镬。  

4 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有司。           

二、你知道吗?

1 誓同生死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2 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叫_忘形之交。

3 自幼相交的朋友叫竹马之交。

4 年岁差别大、辈分悬殊结成的朋友叫忘年之交。

5 意气相投的朋友叫.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

6 不以势位骄人,平等相处的友谊叫布衣之交。

7 异姓结为兄弟叫八拜之交。

8 旧称两家世代有交情者为世交。

9 友谊最深的朋友叫至交。

10 从道义上相互支持而结交的朋友君子之交。

11 交情不深,仅见见面,点点头的朋友叫点头之交。

12兄弟般的朋友金兰之交。

13贫困时结交的朋友贫贱之交。

十四、课文主题总结:

文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的大智大勇和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高尚品质,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磊落胸怀。

十五、积累成语: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愤怒之极。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本文指百姓之间的交往。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诚恳认错,请求责罚。

刎颈之交:刎颈:割头。交:交情,友谊。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第三课时

十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古义:跑;今义:行走)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义:尊重;今义:严格)

3、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5、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命令)

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扬言;今义:表明立场观点的文告)

7、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义:妃嫔;今义:美貌的女子)

8、位在廉颇之右(古义:上;今义:与左相对)

9、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今义:指跟自己的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旁系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教学后记:

文档

《廉颇蔺相如列传》集体备课教案

内容备注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他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廉颇严于律己,有错就改的精神。重点难点: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学习辨析词义,判断文言特殊语法现象、特殊句式的方法。2.欣赏文中个性化的对话描写。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引导—探究”学习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