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
移动有声阅读App 崛起的原因探析
——以喜马拉雅App 为例
汪 翔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移动有声阅读App 应运而生。声音力量的复兴、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给移动有声阅读App 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有声阅读成为大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各类有声阅读App 为了增强用户黏性,不断优化用户体验。本文基于当前背景和喜马拉雅App 的特点,分析有声阅读App 在近几年快速崛起的原因。
关键词:移动有声阅读;音频;崛起原因;喜马拉雅App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8-0224-01一、移动有声阅读App 简介及发展概述有声阅读是指依托网页或客户端技术,基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可穿戴设备等阅读载体,为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声读物的录制、
收听和分享等阅读服务。[1]
有声阅读的内容广泛,主要包含小说、评书、影视原音、综艺娱乐、公开课、新闻资讯等,其载体的演变,经历了从广播、光盘磁带、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些不同的形态。
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给移动有声阅读App 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Pad 和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的普
及,移动屏逐渐取代电脑屏成为重要的信息入口。
[2]
《2018年度数字阅读》显示,2017年有声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6亿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借助音频媒介开展的综合类知识付费服务创造了约10亿元的收入,由此看来,有声阅读市场发展繁荣,并将继续快速发展。
喜马拉雅App 作为国内移动有声阅读App 的领跑者,于2013年3月在手机客户端上线,不到3年时间,其用户规模突破2亿,如今的总用户规模已突破5.3亿,行业占有率为73%,日活跃用户达到3000万,是国内规模最为庞大,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移动有声阅读平台。喜马拉雅App 覆盖新闻、财经、小说、评书等328类过亿的有声内容。
二、移动有声阅读App 崛起的原因(一)声音力量的复兴一直以来,声音都是人们感知世界和传播讯息的重要途径。1906年,人类历史上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无线电广播,此后,以声音为传播介质的广播快速发展。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广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播电台和车载广播。移动电台、有声阅读平台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以《声临其境》为代表的表现声音魅力的节目广受欢迎,声音与文字、台词、歌曲结合,名人及专业领域人士的精彩演绎使得声音这一元素的魅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声音”这一被忽略的传播元素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声音力量的复兴还表现在更多的语音聊天代替了以前的文字交流,借助语音助手,用户对手机发出语音指令可以轻松便捷地完成交流。(二)技术的支撑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声音处理技术不断强化。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物理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
换,使得声音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字化音频识别技术、计算技术、存储技术和传播技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声音在判读、转换、记录、存取和
传递方面的问题。[3]
十几年前,有声阅读的载体还是磁带、光盘、MP3,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有声阅读突破了传统载体的束缚,手机App、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成为有声阅读的主要载体,传统广播用户更多地迁移到移动有声平台。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和蓬勃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兼容性和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在线听书流畅度的不断提高和储存空间的“云盘化”,都使移动
有声阅读App 得以快速发展。
[4]
(三)有声阅读迎合了人们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首先,伴随性是有声阅读平台突出的特点,有声阅读App 下载到可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即可供用户进行使用。它了人们的眼睛和双手,一双耳朵即可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做家务、健身,还是在睡前,用户可以全天候收听,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平行时空,正在做的事情几乎不会受到影响,因为音频所耗费的认知资源较少,但记忆的广度和深度却比较高。有声阅读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和碎片化时间,使得时间价值最大化,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这也缓解了现代人的知识焦虑。
(四)丰富而优质的内容吸引各类用户喜马拉雅App 包含的音频内容丰富,类型齐全,目前主要包括新闻资讯、相声评书、广播剧、健康养生、脱口秀、情感生活、人文历史、商业财经、名校公开课、儿童故事等,拥有如此海量的内容资源,可以满足各类人群的需要。
1. PGC 资源丰富,聚集名人、优质主播。PGC 即专业生产内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由在某些领域具有专业素养的用户制作生成。喜马拉雅App 汇聚了一大批具备专业内容生产技术的人才,包括专业的播音人才、评书演员,以及在商业财经、人文历史、影视音乐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用户。这些专业用户本身就拥有一大批拥护者和粉丝,他们将所擅长的内容转化为音频素材,吸引了众多的听众,因为专业用户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他们生产的音频内容相对来说也有品质保证。
2. UGC 助力,普通用户进行内容生产。
(下转第226页)
226
(三)打造多级互动传播模式
多级互动传播模式是多级传播模式和互动传播模式的集成。经济新闻由多个意见领袖进行转发,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得到更多反馈,于无形中增加用户基数,拓展平台影响力,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的同时使平台拥有更多的数据信息,平台进行数据筛选推送受众感兴趣的经济议题,增加用户黏性。最终多级互动传播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媒体平台的推广。经济媒体工作者应努力打造经济新闻媒体多级互动传播模式,鼓励受众进行分享传播。
(四)深度媒体融合打造经济信息交融平台2019年1月,总在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要不断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
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7]
经济媒体应紧跟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实现高效多元传播,打通经济信息交流的互通渠道,建立起经济信息交融
平台。[8]
借媒介融合之势,提升经济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四、结语
经济新闻自身含金量大和可读性弱的矛盾在报道方式不断创新的趋势下逐步弱化。主流和地方媒体应不断创新经济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生产简捷、快速、易懂的经济新闻,满足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需求,丰富受众的阅读体验,衍生出有效地释放经济新闻价值
的新闻报道。参考文献:
[1]杭敏.经济新闻的议题类型与传播规律研究——以
2017年全国期间的经济报道为例[J].新闻战线,2017(06):56-60.
[2]杭敏,John Liu.财经新闻报道中数据的功用——以彭
博新闻社财经报道为例[J].新闻记者,2015(2):56-59.
[3]刘汉俊.以媒体融合优势,做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J].先锋,2019(02):12-15.[4]陈致中,王欢.财经类新闻报道之可读性与传播效果实
证研究[J].现代传播,2015(5):40-45.
[5]唐铮.媒体转型中“厨房”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
人民日报2017年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7(04):87-88.[6]郎劲松,杨海.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可视化传播
的创新路径[J].现代传播,2014(3):32-36.[7]: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
民共同思想基础[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1/25/c_1124044208.htm,2019-01-25.[8]冯莉,丁柏铨.以媒介融合之力,提升主流媒体引
导水平——以人民日报、新华报业、上海报业2019年全国报道为例[J].传媒观察,2019(04):11-17.作者简介:殷培艺(1996—),河南郑州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接第224页)UGC 即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喜马拉雅采用的是平台运作模式,尤其注重用户体验,以此吸引用户群体,增强用户黏性,并引起网络效应。喜马拉雅App 的门槛比较低,每个用户都可以注册账号,经过身份认证就可以注册成为平台的主播,录制并上传自己的音频作品。用户既是内容的享受者,又是内容的生产者,这种参与体验极大地增强了用户黏性。
3.与各方资源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音频资源。首先,喜马拉雅App 与传统的广播电台合作,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广播电台,包括地区广播电台和高校广播电台千余家,其聚合的有声节目也高达几百万小时。其次,喜马拉雅App 还与传统出版社合作。传统出版社有着正版书籍的出版权,与传统出版社合作,争夺正规资源,把纸质书和电子书资源转化为有声读物,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优质的有声读物,而且能够打击盗版,有效解决行业内的版权侵犯问题。另外,喜马拉雅App 还与网络文手,共同开发了有声阅读资源。(五)社交化增强用户黏性首先,喜马拉雅App 是一个社交化平台,与微博、微信、QQ 等公众常用的社交软件实现了对接与关联。用户可以即时把喜欢的音频内容分享到朋友圈、微博主页,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私信给朋友,内容的分享增进了亲友的交流,这也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性。
另外,移动有声阅读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以共同兴趣为社交纽带来扩展人际关系的平台。用户在平台内
部可以对所听内容进行关注、点赞、评论、分享,用户和主播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可以交流互动。具有相似喜好的用户可以建立一个听友圈,在圈子内部对有声阅读内容进行讨论。
三、结语
人们对于声音的喜好、技术的发展和当今生活方式的变化都为移动有声阅读App 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各类有声阅读App 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可以不断优化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尤其注重有声读物内容的丰富性和优质性,平台的社交化等原因使得移动有声阅读App 在近几年快速崛起。有声阅读产业要把握好时代脉搏,挖掘市场潜力,各类有声阅读App 也要优化服务,保持特色,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使自身发展壮大。参考文献:
[1] 中国有声阅读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R/OL].易
观智库,2016-09-15.[2] 刘丹凌,傅梦婷.迁徙的声音:新传播语境下有声
书发展的新模态[J].出版广角,2019(24):14-17.[3] 李秀丽.音频内容产业发展与听觉文化觉醒[J].新
闻传播,2018(15):26-27.[4] 王铮.润物有声: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声音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J].图书馆论坛,2017,37(10):86-93.作者简介:汪翔(1995—),男,湖北鄂州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