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05:26
文档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方案名称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目的为了加强直接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定义直接人工成本,指能归属于成本对象(已完工的或在制造中的)并且能通过经济、简便的方法追溯到成本对象的全部制造人工的补偿,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会经费等。三、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首先要区分各种直接作业的种类,然
推荐度:
导读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方案名称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目的为了加强直接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定义直接人工成本,指能归属于成本对象(已完工的或在制造中的)并且能通过经济、简便的方法追溯到成本对象的全部制造人工的补偿,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会经费等。三、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首先要区分各种直接作业的种类,然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

方案名称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受控状态
编    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一、目的

为了加强直接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定义

直接人工成本,指能归属于成本对象(已完工的或在制造中的)并且能通过经济、简便的方法追溯到成本对象的全部制造人工的补偿,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会经费等。

三、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首先要区分各种直接作业的种类,然后再确定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工时定额和和单位工时的工资(标准工资率),然后相乘就可得到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1.工时定额,即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又称为人工工时标准,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包括产品加工时间、必要的间歇时间和不可避免废品的工时。

工时定额一般按产品的生产工序,以时间、动作研究为基础计算确定,并按产品汇总。工时定额主要由生产技术部门和劳动工资部门主持制定。

2.标准工资率,即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每小时支付的工资额。本公司主要采用月工资制和周工资制两种制度,则可按照标准工资和用工总量,计算出标准工资率。

四、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执行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执行就是根据该标准,从人员数量、产品工时消耗和工资水平三个方面控制人工成本的支出,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1.人员数量的控制措施:正确制定和执行编制定员。

2.产品工时消耗的控制措施:采取技术组织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工时消耗。

3.工资水平的控制措施:严格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工资、劳保福利费用的规定,认真控制本公司职工工资水平,正确地计算职工工资,合理地控制加班加点津贴的发放。

上述三项措施相辅相成,其实施效果相互影响。

五、检查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

对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执行情况的检查,也即检查直接人工费用是否仍存在改善的空间,具体检查内容如下表所示。

直接人工费用检查表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项目

检查要点选项备注检查项目检查要点选项备注
生产计划与管理对经营方针是否彻底了解成本意识和

态度

是否严格检查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的情况
是否拟定月生产目标
省人化的预测和计划,有否确实拟订提高生产力的成果是否告诉全体人员
有否拟订将无效时间降至最少的工程计划教育和能力开发各单位的负责人选用是否合适
每天的作业计划是否明确是否进行能力开发训练
用ABC法进行人工成本管理

是否经常做技术开发
是否设定标准时间有关动作经济,有无对从业人员做充分的教育
改善作业工程是否很适当
是否作好工厂配置,将人工搬运减至最少有没有人做了寄生虫式作业,或是浮报式作业
是否进行节省人力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作业人员对于技能测试等,有无自我启发
是否提高活性指数,藉以将装卸货搬运的时间减至最小工资薪酬与同业其他公司比较,薪资水平是否偏高
是否以工作的过滤器来排定重要性的顺位工资是否与工作相适合
是否有能力差、意愿低的员工在贪图高薪
是否按照动作经济的原则设定作业区域
是否存在工人因为工资低而失去干劲的情况
是否做动作分析,从而确定标准作业
从业人员是否充分了解

自己的日薪、时薪

是否用其他器具等方法将单手作业改成双手作业
对于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设置了奖惩制度
是否尽量采用钻具
工具的配置是否适当人工成本制度执行情况有无降低成本的负责人
是否用心找出不必要的工程是否设有成本降低目标
是否利用作业抽样来调查实际作业率工人的安排是否符合“适才适用”的原则
是否好好利用时间和空间职务分配是否做得合理
是否有改善作业的提案制度分业的做法有没有过分
成本意识和

态度

你是否重视计数值劳力的用法有无错误
你是否重视少数精锐主机组织管理情况质量检查是否有制度化
是否比较外包和内制的成本对于生产结果,班组长是否有正确的把握
是否用心去发觉多余的能力
是否对从业人员做过工作意识的调查是否成为士气高昂、精神状态良好的团队
六、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

通过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总额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差额,分析差异的程度和性质,找出差异的原因和责任,据此提出改进措施以消除差异,考核各车间人工成本指标执行的情况。

实际达成的直接人工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形成工资成本差异。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构成相似,工资成本差异也由“量差”和“价差”两部分构成。

1.工资成本的“量差”措由于实际使用的工时脱离标准而形成的差异,称“工资效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2.工资成本的“价差”指由于实际小时工资率脱离标准成本而形成的差异,称“工资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

七、降低直接人工成本的管理措施

1.经过系统性分析,从产品设计阶段直至生产作业过程,每一环节都应考虑降低直接人工成本的可能性和办法,具体指引如下表所示。

降低直接人工成本各环节指引

着眼点管理办法
1.在设计阶段达成加工方法的标准化与通用化

(1)尽量设计标准化与通用化的产品

(2)价值工程(VE)管理

2.在生产计划阶段,谋求加工方法的不断改善

(1)生产设计

(2)设定目标基准﹑作业标准等

3.在生产计划阶段,研究如何缩短生产所需要的时间与每一生产过程的期间

(1)生产计划与产品组合计划

(2)拟订生产日程或预计进度

(3)分批数量的计算与负荷的调整

4.通过作业分配及作业过程的控制来提高作业效率

工业工程(IE)管理

5.透过作业方法与厂房布置等作业改善来减少工时与生产停滞状态

(1)作业改善

(2)程序改进

(3)运搬管理

(4)尽量实现机械化

6.防止出现作业等待与操作停止等情况

设备管理(预防维护)
7.通过产量的提高、不良品的减少来减低单位成本

(1)加强质量检查与控制

(2)实验计划法

8.通过提升员工的工作意愿来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提高员工的正确操作率来降低成本

(1)教育训练

(2)适性配置(适才适岗)

2.科学、合理地开展生产作业分配,力求使操作人员没有空闲时间,将工人的全部优势发挥出来。

3.购进机械设备,提高车间机械化作业程度,以降低直接人工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机械设备虽可节省大量的人工费用,但因设备投资所增加的折旧费、占用资金的成本以及大量生产引起的价格下降等因素,所以在引进机械设备时,需要做投资分析,衡量设备的投资效率。

4.建立机器预防保养制度,不断推进技术改造,提高现有设备的工艺状态。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文档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

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方案名称直接人工成本控制方案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目的为了加强直接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工时定额管理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二、直接人工成本的定义直接人工成本,指能归属于成本对象(已完工的或在制造中的)并且能通过经济、简便的方法追溯到成本对象的全部制造人工的补偿,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工会经费等。三、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时,首先要区分各种直接作业的种类,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