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人教版七--九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
| 七年级(上)(61) 第一章 有理数(21)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18) 2.1 从算式到方程 2.2 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 2.3 从“买布问题”说起——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 2.4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14) 3.1 多姿多彩的图形 3.2 直线、射线、线段 3.3 角的度量 3.4 角的比较与运算 第四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8) 4.1 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 全面调查举例 4.2 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 抽样调查举例 4.3 课题学习 调查“你怎样处理废电池?” 七年级(下)(61)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5)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8)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 三角形(9)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 镶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10)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 8.3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9.4 课题学习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 第十章 实数(6) 10.1 平方根 10.2 立方根 10.3 实数 八年级(上)(62)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15) 11.1 变量与函数 11.2 一次函数 11.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12) 12.1 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12.2 用图表描述数据 12.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10) 13.1 全等三角形 13.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3.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四章 轴对称(12) 14.1 轴对称 14.2 轴对称变换 14.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五章 整式(13) 15.1 整式的加减 15.2 整式的乘法 15.3 乘法公式 15.4 整式的除法 15.5 因式分解 八年级(下)(61) 第十六章 分式(13) 16.1 分式 16.2 分式的运算 16.3 整数指数幂 16.4 分式方程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8) 17.1 反比例函数 17.2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17.3 课题学习 现实中的反比例关系 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8) 18.1 勾股定理 18.2 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十九章 四边形(17) 19.1 平行四边形 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19.3 梯形 19.4 课题学习 重心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15) 20.1 数据的集中程度 20.2 数据的离散程度 20.3 抽样 20.4 用样本估计总体 20.5 课题学习 体检后的数据分析 九年级(上)(61) 第二十一章 圆(17) 21.1 圆 21.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1.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1.4 正多边形 21.5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第二十二章 旋转(8) 22.1 图形的旋转 22.2 中心对称 22.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第二十三章 二次根式(9) 23.1 二次根式 23.2 二次根式的运算 第二十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13) 24.1 一元二次方程 24.2 配方、降次 24.3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24.4 课题学习 建立方程模型 第二十五章 概率初步(14) 25.1 可能性与概率 25.2 简单的概率问题 25.3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25.4 课题学习 概率实验 九年级(下)(48)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12)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26.2 二次函数的应用 26.3 课题学习 建立函数模型 第二十七章 相似(13) 27.1 相似形 27.2 相似三角形 27.3 相似多边形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12) 28.1 锐角三角函数 28.2 解直角三角形 28.3 课题学习 测量 第二十九章 视图与投影(11) 29.1 三视图 29.2 展开图 29.3 课题学习 图纸与实物模型 (注:括号中的数字为参考课时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