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少先队以教育和体育局的“三静”思想,学校“会读书、会做事、会做人”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八坚持、八不准”, 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围绕“好习惯伴我成长”、“感恩”主题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大深化互助活动,拓宽了队员的活动领域,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积极、开拓、自立、创新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少先队活动与学校特色工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一、强化活动,少先队工作丰富多彩,队员实践感悟。
活动是队组织的生命,也是少先队的主要教育方式。强化了主体性德育思想的贯彻落实。育人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目标,少先队活动围绕提高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来开展,这是工作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利用各项活动,抓好三个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始终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通过国旗下讲话、班会等途径,对队员进行两纲教育。同时,我们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唱爱国主义歌曲、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习俗、聆听各类安全、环保等讲座,使广大少先队员始终沉浸在爱国和生命教育的氛围中。
2、以主题队会为基本形式,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教育的特有形式,也是落实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三月的讲文明树新风、四月的绿色环保教育、六月的文艺、读书、书法才艺展示、九月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等、“孝敬长辈”重阳节活动、“老师您辛苦了”等主题队会。使宣传内容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同时,通过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向队员宣传有关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提高队员的思想素质和人格魅力。
3、以展示队员风采为主要手段,让更多的队员参与到自主体验、管理的环境中。
少先队工作的育人观,是坚持主体性德育的原则。我校根据每个不同的主题月展开的各项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如“讲文明树新风月”中的一批“行为标兵”、“健身月”中的一批“运动小健儿”、“环保月”中的“环境小卫士”、才艺展示月中的“优秀学习小标兵”等,为所有学生优化了成长环境,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深化实施“三静思想”、“八坚持、八不准”,争创一流的少先队。
“八坚持、八不准”是实践活动的载体,它的有效开展,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龙头作用,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将少先队特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渗透进每一个领域,将“活动”与“少先队”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让习惯养成走进综合实践体验活动中。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童心感动童心,用童趣解释童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及自我约束能力。
1、以自主为主线,让队员在自主活动的天地间自由翱翔。
为了充分展示队员们的个性与才华,学校少先队在进一步完善少先队活动的同时,积极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纳入了拓展课程建设之列。如“假日活动”、“环境考察”、“家乡的变化”等。在这里,队员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活动,教师也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队员们在宽松、自主的空间里展现了个性,提高了技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很多队员在六一节展示书法、绘画、才艺表演得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好评,征文等也获得上级的表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2、以实践为原则,让队员在体验中锻炼自我、实践价值。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活动的场所,是少先队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我们让队员自主管理,争做小主人。指导大中队职能干部各尽其职,加强大队干部培训,使其能参与学校对中队的考核与管理,并定期开展培训如何当好队干部职责,发挥了队员的自主能动性。
3、以“活动”为契机,让队员在主题教育中升华思想、提升品位。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体现了“我能行”的真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少先队员素质的全面发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队员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以素质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
学校在开展各项少先队工作时,充分考虑其组织和教育功能,突出“新”的特征、延长“爱”的主线、强化“自”的主题,让队员们发现爱、感受爱、学会爱。每学期踊跃为残疾儿童捐款、红领巾志愿服务小队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每周做一件好事等,都凝聚少先队员点点滴滴“爱”。
我校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下,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回顾过去,我们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其组织和教育功能,以学生成才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把少先队工作放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落实到学校工作各个方面,渗透到教育工作各个环节,努力实现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内容的系列化,方法的科学化,途径的多样化,为我校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