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1-6单选,7-9多选)
1.(4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
A.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B.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4分)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4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塞,这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B.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C.水的数量减小,冰的数量增加
D.水和冰的数量都不变
4.(4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骑着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学校回家,所需时间最接近
A. B. C. D.
5.(4分)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低、响度比甲强的乙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6.(4分)下列所示的速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7.(4分)某日天气:东风风速,在一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三人,甲骑自行车以的速度向东而行,乙以的速度向东步行,丙骑摩托车以的速度向西行驶。对于三个人的感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感觉有微风从背后吹来 B.甲感觉有较大风迎面吹来
C.丙感觉有大风迎面吹来 D.甲感觉无风
8.(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B.“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调
C.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
9.(4分)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1分)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则物块的长度为 。
11.(2分)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 。
①城市禁鸣喇叭;
②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
③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④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12.(1分)在“练习使用温度计”的活动中,下列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
、取适当的温度计;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其分度值;
、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
、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13.(1分)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时的读数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时的温度读数为,若此温度计测实际温度为的某物体,则温度计的示数是 。
14.(2分)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提出一个探究问题: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是否比同条件下老师说话的声音的声速快,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定,空气中超声波的声速 (填“大于”等于”“小于” 人说话的声速,你的依据是 。
15.(2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乙通过的路程。
16.(2分)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所用时间之比,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17.(2分)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
18.(2分)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 ,平均速度为 。
19.(3分)如图所示是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 时要 热。室外的气温高达,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铜柱内的温度为 。
三、计算题(20题8分,21题10分)
20.(8分)小李开车经过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且小李的汽车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定速巡航行驶。
(1)“”的含义是 ;“80”的含义是 ;
(2)小李的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汽车到达长沙北出口需要多长时间?
21.(10分)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 13 | 到站时间 | ||||
| 发车时间 | |||||
| 14 | 到站时间 | ||||
| 发车时间 | |||||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多少?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14次列车长为,中途以的速度,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穿过长度为的一个隧道?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每空1分)
22.(3分)在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方案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活动小组的同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小华:直接用刻度尺沿着硬币的直径测出硬币直径的长度。
小红:先用长纸条绕硬币一周,在交叠处用大头针钻一个孔,展开细纸条,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便可以得到硬币周长,再运用公式算出硬币的直径。
小丽: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测量。
(1)其中, 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够合理的,理由是 。
(2)请用简短的语言,对另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估 。
(3)1元硬币的直径是 。
23.(7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
(2)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
(3)图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如图丙所示温度是 ;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或“” 。
寻找普遍规律
减小实验误差
24.(5分)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
(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 。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 ;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4)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 (填“快”或“慢” ,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填“高”或“低” 。
25.(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 。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
五、综合应用题(6分)
26.(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 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这种现象叫做多普调高效应。
(1)人耳能够听到 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到 。
(2)在月球上不能用 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因为 。
(3)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发出的声波信号在后接收到经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与潜艇的距离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4)停在海水中的潜艇继续监控潜艇,突然接到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则潜艇是 (选填“远离”或“靠近” 潜艇,现测出潜艇的速度是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在潜艇、的连线上,经过两分钟后潜艇与潜艇的距离为 。
(教师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6单选,7-9多选)
1.(4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
A.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B.月球上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解答】解: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可以振动发声,但不能传播,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故正确,错误。
故选:。
2.(4分)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解答】解:
(1)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错误;
(2)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正确,错误。
故选:。
3.(4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的水,现将温度为﹣10℃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塞,这时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B.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C.水的数量减小,冰的数量增加
D.水和冰的数量都不变
【解答】解:因为温度较低的冰块放进温度较高的水中后,要发生热传递,﹣10℃的冰块吸热后温度升高,由于0℃的水较多,故冰块能吸收足够的热量升温到0℃,0℃的水放热后,温度不变,由液态水凝固成0℃的冰。
故选:C。
4.(4分)中学生小明用手机中的运动软件测出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如果小明骑着如图所示的自行车从学校回家,所需时间最接近
A. B. C. D.
【解答】解:从学校到家共3000步,每步的距离约,故学校到家距离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
由可得,骑行的时间。
故选:。
5.(4分)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低、响度比甲强的乙的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解答】解:由题意,乙的声音音调比甲低,因此乙的频率要小于甲的频率,响度比甲强,声波幅度比甲图大,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波形图是。
故选:。
6.(4分)下列所示的速度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A. B.
C. D.
【解答】解:
、.故错误,正确;
、,故错误,正确。
故选:。
7.(4分)某日天气:东风风速,在一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三人,甲骑自行车以的速度向东而行,乙以的速度向东步行,丙骑摩托车以的速度向西行驶。对于三个人的感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感觉有微风从背后吹来 B.甲感觉有较大风迎面吹来
C.丙感觉有大风迎面吹来 D.甲感觉无风
【解答】解:因为刮的是东风,所以风由东向西吹,且风速为;
甲骑自行车以的速度向东而行,则甲运动的方向为逆风,相对速度是,所以甲感觉有较大风迎面吹来,故正确、错误;
乙以的速度向东步行,则乙的运动方向为逆风,且相对速度为,因此乙感觉有微风迎面吹来,故错误;
丙骑摩托车以的速度向西行驶,则丙的运动方向与风运动的方向相同,即为顺风,且相对速度为,因此丙感觉有大风迎面吹来,故正确。
故选:。
8.(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B.“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调
C.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D.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超声波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正确;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故正确;
、因为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且方向性好,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故错误;
、因为大象的发声频率在,所以大象发出的语言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次声波,故错误。
故选:。
9.(4分)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为
【解答】解:(1)设钢轨的长度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
时间间隔;
所以钢管的长度,故错误;
(2)声音沿钢轨传播的时间为,故错误,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1分)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则物块的长度为 。
【解答】解: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答案为:。
11.(2分)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 ① ;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的是 。
①城市禁鸣喇叭;
②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
③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④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解答】解:①城市禁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墙,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③在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④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是远离噪声源,属于从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2.(1分)在“练习使用温度计”的活动中,下列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
、取适当的温度计;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其分度值;
、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
、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
、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解答】解: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实验顺序为:、估计被测水的温度;、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其分度值;、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故答案为:。
13.(1分)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冰水混合物时的读数为,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时的温度读数为,若此温度计测实际温度为的某物体,则温度计的示数是 26 。
【解答】解:设实际温度为时此温度计上对应的刻度为,由题意知,
,
解得:。
故答案为:26。
14.(2分)学校的物理兴趣小组提出一个探究问题:超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是否比同条件下老师说话的声音的声速快,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定,空气中超声波的声速 等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 人说话的声速,你的依据是 。
【解答】解:相同条件下,空气中超声波的声速等于人说话的声速,依据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所以相同条件下,声音速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等于;声速的大小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2分)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路程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甲通过的路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乙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则由图可知,在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由图可知,甲在时刻之前速度一直小于甲的速度,在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刻之后,速度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相同,
根据可知,在时刻,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路程;小于。
16.(2分)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所用时间之比,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解答】解:因为,;
所以;
又因为路程相等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时间之比为:。
故答案为:;。
17.(2分)魔术师在某次演出中表演了“狮吼功”:把嘴靠近红酒杯发声将红酒杯震碎。其奥秘为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 音调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
【解答】解:(1)魔术师通过控制声音的频率使其与红酒杯的频率相同达到共振而震碎红酒杯,因为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魔术师表演中调节的是声音的音调;
(2)将酒杯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音调;能量。
18.(2分)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 40 ,平均速度为 。
【解答】解:(1)由图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0”和“1”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偏向“1”一侧,说明大表盘的读数应读大于;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则该秒表的读数为,因此小明跑完此段路程用时;
(2)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1)40;(2)5。
19.(3分)如图所示是现在市场热销的空调扇,与秦王建造的阿房宫相似,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 熔化 时要 热。室外的气温高达,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铜柱内的温度为 。
【解答】解:盛夏来临时,空调扇的盒子中装入冰块,这样房间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是利用冰块熔化时要吸热。室外的气温高达,而冰块尚未完全熔化时,铜柱内的温度为。
故答案为:熔化;吸;0。
三、计算题(20题8分,21题10分)
20.(8分)小李开车经过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且小李的汽车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定速巡航行驶。
(1)“”的含义是 该标志牌到长沙北的路程是 ;“80”的含义是 ;
(2)小李的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汽车到达长沙北出口需要多长时间?
【解答】解:(1)“”的含义是该标志牌到长沙北的路程是,“80”的含义是:汽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2)乙图表盘上显示的速度为,所以小李的汽车行驶速度为:;
(3)汽车到长沙北出口的路程为:,
所以汽车到长沙北出口需要的时间为:。
答:(1)“”的含义是该标志牌到长沙北的路程是,“80”的含义是:汽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2)小李的汽车行驶速度为20米每秒;
(3)汽车到达长沙北出口需要。
21.(10分)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别快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 13 | 到站时间 | ||||
| 发车时间 | |||||
| 14 | 到站时间 | ||||
| 发车时间 | |||||
(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多少?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14次列车长为,中途以的速度,用了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穿过长度为的一个隧道?
【解答】解:(1)由表知13次列车从天津西出发,到达济南,
所以火车的运行时间:
;
(2)北京与上海间的路程,
14次列车由上海出发,第二天到达北京,则它的运行时间:
,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
;
(3)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
,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
。
答:(1)13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
(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
(3)14次列车长为,中途以的速度,用了才能完全穿过长度为的一个隧道。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2分,每空1分)
22.(3分)在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设计合理的方案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活动小组的同学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小华:直接用刻度尺沿着硬币的直径测出硬币直径的长度。
小红:先用长纸条绕硬币一周,在交叠处用大头针钻一个孔,展开细纸条,用刻度尺测量出两个小孔之间的距离便可以得到硬币周长,再运用公式算出硬币的直径。
小丽: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测量。
(1)其中, 小华 同学设计的方案是不够合理的,理由是 。
(2)请用简短的语言,对另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估 。
(3)1元硬币的直径是 。
【解答】解:(1)小华的测量方案不够合理,因为硬币直径不容易直接找到,测量的误差较大;
(2)小红采用先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硬币的直径的方法。因为是圆形的硬币,小丽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硬币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小红、小丽设计的方案都能测出硬币的直径,采用的都是间接测量法;
(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硬币的左端对准的刻度是,右端对准的刻度是,所以1元硬币的直径是。
故答案为:(1)小华;硬币直径不容易直接找到;
(2)小红、小丽设计的方案采用的都是间接测量法,都能测出硬币的直径;
(3)19.0。
23.(7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采用这种“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 使物体受热比较均匀 。
(2)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
(3)图乙是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4)如图丙所示温度是 ;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 (填“”或“” 。
寻找普遍规律
减小实验误差
【解答】解:(1)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使物体受热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实验中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
(3)如图乙所示是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
(4)如图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液柱在以上,故温度计的读数是;
(5)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利用数据得到物质在熔化和沸腾时的特点和结论,所以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故选。
故答案为:(1)使物体受热比较均匀;(2)较小;(3)晶体;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有固定的熔点;(4)3;(5)。
24.(5分)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
(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能量 。
(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 。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 ;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4)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 (填“快”或“慢” ,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填“高”或“低” 。
【解答】解:(1)扬声器发声时,放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2)真空不能传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不到罩内的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即真空不能传声;
(3)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所以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4)纸片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快,频率较大,则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
故答案为:(1)能量;(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4)快;高。
25.(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 。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
【解答】解:
(1)在该实验中,测出小车的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因此该实验的原理是:;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
(3)由图知,由点到点小车通过的路程;
由点到点小车通过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为:,
由点到点小车的速度:;
(4)由图可知,小球在段通过的路程长,所用时间少,速度大,所用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5)如果小车过了点后才开始计时,则时间偏小,由可知,会使所测小车由至的平均速度偏大。
故答案为:(1);(2)小;(3)0.40;0.30;(4)快;变速直线;(5)大。
五、综合应用题(6分)
26.(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 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 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这种现象叫做多普调高效应。
(1)人耳能够听到 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10000 到 。
(2)在月球上不能用 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因为 。
(3)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发出的声波信号在后接收到经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则潜艇与潜艇的距离是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4)停在海水中的潜艇继续监控潜艇,突然接到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则潜艇是 (选填“远离”或“靠近” 潜艇,现测出潜艇的速度是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在潜艇、的连线上,经过两分钟后潜艇与潜艇的距离为 。
【解答】解:(1)人耳只能听到到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之间;
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即。
(2)月球上是真空,没有空气,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用声呐技术无法测量物体间之间的距离;
(3)超声波从潜艇传到潜艇的时间,
因为,所以潜艇与潜艇的距离:
;
(4)2分钟后,潜艇行驶的路程,
因为声波频率变高,所以潜艇是靠近声呐,
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10000;20000;(2)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3)7.5;(4)靠近;6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