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阅读理解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后面小题。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孟浩然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①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②。
【注释】①定:究竟。②祓禊诗:疑指王羲之诸人的《兰亭集》诗。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春堤杨柳发”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何作用?(6分)
小题2:诗歌颔联“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与前后诗句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分析。(5分)
2、
鸳鸯湖棹歌(十二)(4分)
清·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注释:鸳鸯湖:即南湖。棹歌:划船时所唱的歌。
小题1:诗人以新的笔墨为读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有莲叶新生、垂柳拂水、、 。(2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
阅读晏殊的《采桑子》完成题目。(5分)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小题1:这首词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宋词中的派。(1分)“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小题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
采桑子 彭浪矶
朱敦儒(北宋)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小题1:请用“//”给下片断句(2分)
碧 山 对 晚 汀 洲 冷 枫 叶 芦 根 日 落 波 平 愁 损 辞 乡 去 国 人
小题2:试析词人因何而“愁”?
小题3:本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5、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小题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2分)
小题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闲”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6、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①嗔:生人家的气;怪罪。②焙:用微火烘(药材、食品、烟叶、菜叶等)。
阅读上面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山村环境有怎样的特点?用什么写法?(2分)
小题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 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
7、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5分)
【甲】使至塞上王维【乙】 汉江临眺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小题1: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2分)
▲
小题2:“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主要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乙】诗的颔联所表现的画面。(3分)
▲
8、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对比阅读完成题目。(5分)
渭城曲别董大
王维高适
渭城朝雨浥轻尘,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天下谁人不识君。
小题1: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划线句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解说。(3分)
小题2: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是划长线句表现的诗歌风格却大不相同,请任选一句赏析。(2分)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原因是什么?(均用原文词句回答)(2分)
小题2:词的上片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的?(3分)
10、
海 棠(4分)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小题1:开头两句从两个角度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2分)
小题2:诗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1、
阅读下面两首韩愈的诗,完成下面题目。(4分)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小题1:这两首诗中,都各有一句写到了“雪”,哪一句才是真写雪呢?(2分)
小题2: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
| B.《春雪》第三、四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称得上是神来之笔。“却嫌”“故穿”采用比喻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饶富情趣。 |
| 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
| 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①,渔歌入浦深。
【注】时值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正直之士一个个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
①穷通理:困厄与发达的道理。
小题1:王维的诗中很善于用“空”字,如“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等,请说说“空知返旧林”中 “空”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颈联抓住两个典型细节,展现了一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3分)
小题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追求和情趣?(3分)
13、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聊”“会”各是什么意思? (2分)
(2)“鬓微霜,又何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句子,作简要分析。(4分)。
14、
诗歌鉴赏(4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小题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软红光里涌银山”这句诗所展现的景象。(2分)
小题2:本诗中出现了两个“只”字,请分别说说这两个“只”字的表达效果。(2分)
1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春泛若耶溪①
唐·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
|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
|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
|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
| 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
|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
|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
|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
8湖州歌①(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②。
注:①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②四百州:指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南宋时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故称为“四百州”。
小题1:这首诗如何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2分)
17、
古诗赏析(3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成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小题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成闭”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三字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小题2: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
| B.“衡阳雁去” 不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了。 |
|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域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
(一)(4分)
江村即事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小题1:.诗歌巧妙地通过一件似乎有违常理的小事来刻画江村情事。这件小事指什么?用诗歌原句回答。 (2分)
小题2:.诗中渲染了江村水景宁静优美的氛围,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2分)
19、
阅读王维的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8分)
【甲】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乙】田园乐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小题1:甲诗在写景上有何特色?乙诗中“夏寒”应如何理解?(4分)
小题2:这两首诗意境相似,都流露出诗人相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20、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小题1:诗人是从感觉的那几个角度摹写景色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小题2:这首诗以“还家”为线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20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1)暂凭杯酒长精神长: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3)谈笑有鸿儒鸿: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
小题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巴山/楚水/凄凉地 |
| B.二十三年/弃置身 |
| C.苔痕/上阶绿 |
| D.何/陋之有 |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是应和之作,刘禹锡与李白在扬州相遇时,李白有赠诗在先,刘禹锡用此诗相酬答。 |
| B.甲诗虽有沉郁感伤,但也并不消极颓唐,结尾明显表露了豁达的襟怀和昂扬的意趣。 |
| C.乙文以“惟吾德馨”统领全篇,通过写陋室不陋表现了室主人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 |
| D.乙文手法多样,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 |
小题6:唐宋时期,不少文人遭遇政治纷争,沦为“贬官”,贬官特有的身份和经历使他们的作品带上了特殊的文学印记,这在柳宗元、苏轼等名家的诗文中都有迹可寻。刘禹锡写此诗此文时也是贬官,试从甲诗乙文和其他贬官诗文中探寻“贬官文学”的特点,得出一二结论。(3分)
22、
阅读《蝈蝈与蛐蛐》,完成后面题目。(4分)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章啊!他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他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小题1: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
。(2分)
小题2:诗中分别描写了两个时令富有特征的景物,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景说说有什么作用?
23、
文段(四)
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远去了
浑浊的天空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小题1:.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分)
24、
阅读李白的《送友人》一诗,完成小题。(6 分)
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②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③去,萧萧班④马鸣。
【注】①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②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③兹:现在。④班:分别。班马,是离别的马。
小题1:请将首联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2分)
小题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千古名句,请你作简要赏析。(2分)
小题3: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2分)
二、默写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公然抱茅入竹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2: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3:坐潭上,寂寥无人,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古诗文默写。
小题1:,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小题2:采菊东篱下。(《饮酒(其五)》陶渊明)
小题3:历史上英雄成名也需要机遇,比如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周瑜,于是杜牧在《赤壁》里面这样感慨:“。”
小题4:刘禹锡的诗历来表现一种豪迈乐观的心态,如他在《秋词》里这样写道:“。” 这句诗就是作者高远爽朗心情的反映。
小题5:古人用语极为精练,如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仅用“,”八个字就把各具特色的四种景物概括全面了,而且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3、
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5分)
小题1:闲来垂钓碧溪上。(李白《行路难》)
小题2:,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小题3:望西都,意踌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养·潼关怀古》)
小题4:柳宗元在散文《小石潭记》中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④虚实相生。如“”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3分)
4、
古诗文默写。(共8分)
小题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
小题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题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小题4:,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4)
小题5:使用典故,含蓄委婉表达自己归来时老友已逝,物是人非,恍如隔世的无限悲痛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6:《出师表》中表明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义无反顾为国效力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⑤,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⑥,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洛阳亲友如相问。
小题2:居高声自远。
小题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题5:,甲光向日金鳞开。
小题6:伤心秦汉经行处。
小题7:,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9: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每横线1分,共7分。)
(1)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会挽雕弓如满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4)何处望神州?。(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
8、
按诗文内容用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今夜偏知春气暖。
小题2:,日高人渴漫思茶。
小题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小题4:官船来往乱如麻。
小题5:在人才辈出的今天,如果我们有才华没被发觉却不懂得毛遂自荐的话,定会落得《马说》中“千里马”的命运:“。”
小题6: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在《使至塞上》中以“,”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小题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画中有诗,言无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
9、
默写(10分,以回答最好的5道题计分)
小题1:。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2:李白的《行路难》中,表明了诗人想要施展政治抱负,相信自己必有远大前程的句子是:“。”
小题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小题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哲理的名句是。
小题5: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朱自清《春》)
小题6:杜甫《望岳》中的“,”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小题7:少壮不努力。
10、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小题1:,始于足下。(《老子》)
小题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小题3:,静影沉壁。(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4:俱怀逸兴壮思飞, 。(孝自《宣州谢胜楼饯别校书叔云蹦
小题5:几处早莺争暖树. 。(自居易《钱塘瑚春行》)
小题6:,悠然见南山。(陶浦口《饮酒》)
小题7:苏轼《水调歌头》中袭选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小题8:陆游《游山西村》中“, ”是蕴古哲理的千古名句。
11、
根据要求默写
小题1:《天净沙 秋思》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小题2:《西江月》中写出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小题3:,禅房花木深。
小题4:五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小题5:从自己的积累中,写出一个带“树”的完整的古诗句。
小题6:已所不欲。
12、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小题1: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题2:,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3:足蒸暑土气。
小题4: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
小题5:辛弃疾的《破阵子》中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表现出战斗激烈场面的句子是:。
小题6:以水喻愁,往往可以收到具体可感的效果。如李煜绝命词《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在国败、夫亡、失宝时写的《武陵春》中也流露出了类似的感慨:“。”
13、
默写古诗文中的句子。(9分)
小题1:愁与恨之类,原是一种抽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李清照的《武陵春》化虚为家,语意新奇,描摹愁思的绝妙佳句是。
小题2:辛弃疾的《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的句子是。
小题3:《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揭示后汉颓废原因的语句是“,。”
小题4: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你写出两个含“雪”字的诗句。(要求出自不同的诗篇,课内外均可。)
①。
②。
小题5:须晴日,看。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沁园春•雪》)
14、
默写。(8分)
小题1:呜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3: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4: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小题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6:子曰:“知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第六》)
小题7:在范仲淹的词作《渔家傲》中,一方面反映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另一方面又展现他们对建功立业渴望的诗句是“。”
15、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12分)
小题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
小题2: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小题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
小题4:________________,东风无力百花残。
小题5: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小题6: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小题7: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
小题8:________,锦鳞游泳。
小题9: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小题10:__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题11:《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16、
古诗文默写:(10分)
小题1:塞下秋来风景异。
小题2:了却君王天下事。
小题3:,岁晏有余粮。
小题4:苟全性命于乱世,。
小题5:,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6: 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小题7:默写《月夜》(4分)
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五小题)(5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②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③,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
④。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故逐之。(《曹刿论战》)
⑥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18、
默写填空。
小题1:雄关漫道真如铁。(《忆秦娥 娄山关》)
小题2:须晴日,分外妖娆。(《沁园春 雪》)
小题3: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小题4: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呼唤,是情感的挥洒。李煜的“,是离愁”抒发的是诗人深重的别愁离恨;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抒发的是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而杜甫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抒发的则是诗人还乡的喜悦之情。
小题5: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呐喊,是志趣的表达。“春蚕到死丝方尽,”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英雄气概;于谦的“,不辞辛苦出山林”表达了诗人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的丹心。
19、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小题1:,长河落日圆。
小题2:几处早莺争暖树。
小题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小题4:,鬓微霜,又何妨!
小题5:长风破浪会有时。
小题6:,一览众山小。
小题7: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怀念故乡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小题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战斗场面的激烈的诗句是:。
20、
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小题1:,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小题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题3:蒹葭苍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小题4: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二章》)
小题6: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以“,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小题7: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
”使人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苏轼的“,西北望,射天狼”激励着人们立志报效国家。
21、
古诗文名句默写。(⑴—⑶题必做,⑷⑸两题选做一题)(6分)
小题1: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2:人有悲欢离合。(苏轼《水调歌头》)
小题3:《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小题4: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小题5: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22、
请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小题1:,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小题2:五岭逶迤腾细浪。(《七律长征》)
小题3: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小题4:远远的街灯明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小题5: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事为己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怀激烈的诗篇。不论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
”的呐喊,还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喟叹,都让我们久久难以平静。
23、
默写。(6分)
小题1:,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题2: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小题3:。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小题4: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5:以天下之所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小题6:,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24、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小题1:,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题2: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3:,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小题4: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5:____________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小题6:,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小题7: 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8:,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9:生,亦我所欲也;。(《孟子》)
小题10: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5、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7分)
小题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沁园春·雪》)
小题2:,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小题3: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
小题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
小题5:燕子是画家笔下的爱物,也是诗人心中的宠物,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有关“燕子”的两句,写在横线上:。
26、
默写填空。
小题1:毅魄归来日。(夏完淳《别云间》)
小题2:,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
小题3:角声满天秋色里。(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4: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小题5:将军金甲夜不脱,。(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小题6:《关雎》一诗中写男子相思之苦,已到长夜不眠的程度的诗句是,;《蒹葭》一诗中的“,”从物象和色彩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