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含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56:44
文档

人教版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含解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部分)(每题5分,共100分)1、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
推荐度:
导读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部分)(每题5分,共100分)1、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部分)

(每题5 分,共100 分)

1、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瑜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当孔明笑说“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时,周瑜为何“闻之失色”?(2分)

  

                                                        

26、从“隆中决策”到“星落秋风五丈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葛亮早已成为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结合选文具体情节,说说诸葛亮留给你怎样的印象。(2分)

                                                

2、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关公横刀前进,行至初更以后,约走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金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到,为首大将朱然,骤马挺叫曰:“云长休走!趁早投降,免得一死!”公大怒,拍马轮刀来战。朱然便走,公乘势追杀。一棒鼓响,四下伏兵皆起。公不敢战,望临沮小路而走,朱然率兵掩杀。关公所随之兵,渐渐稀少。走不得四五里,前面喊声又震,火光大起,潘璋骤马舞刀杀来。公大怒,轮刀相迎,只三合,潘璋败走。公不敢恋战,急望山路而走。背后关平赶来,报说赵累已死于乱军中。关公不胜悲惶,遂令关平断后,公自在前开路,随行止剩得十余人。行至决石,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时已五更将尽。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少时,马忠簇拥关公至前。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之好,何相弃耶?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将军今日还服孙权否?”关公厉声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耶!我今误中奸计,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关羽被俘后,孙权曰:“孤久慕将军盛德,欲结之好,何相弃耶?”这里提到的“欲结之好”是指什么?(2分)

  

                                                        

26、关羽以其“过五关、斩六将”等驰骋疆场之勇气,拼得了“五虎将”第一位。最后,却落得败走麦城身手异处的命运从其败走麦城可以看出关羽性格中的那些弱点?(2分)

                                                

3、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张飞杀到巴郡城下,后军已自入城。张飞叫休杀百姓,出榜安民。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后人有诗赞严颜曰:“白发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气卷长江。宁可断头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将,天下更无双。”又有赞张飞诗曰:“生获严颜勇绝伦,惟凭义气服军民。至今庙貌留巴蜀,社酒鸡豚日日春。”张飞请问入川之计。严颜曰:“败军之将,荷蒙厚恩,无可以报,愿施犬马之劳,不须张弓只箭,径取成都。”正是:只因一将倾心后,致使连城唾手降。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朝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阅读选文说说张飞对严颜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26、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几乎成了性格暴躁的代名词。然而在选文中,我们却看到了张飞的另一面。请结合张飞对严颜态度的变化及顺利入川的结果,分析其性格特点(2分)

4、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说道:‘若有妖魔捉住,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怎么却不说我?”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 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要无礼,莫害我!我还有个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他来时教你死无葬身之地!’ 那怪闻言,越加忿怒,骂道:‘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碎着油烹!’”行者闻言,就气得抓耳挠腮,暴躁乱跳道:“是那个敢这等骂我!”八戒道:“哥哥息怒,是那黄袍怪这等骂来,我故学与你听也。”行者道:“贤弟,你起来。不是我去不成,既是妖精敢骂我,我就不能不降他,我和你去。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普天的神将看见我,一个个控背躬身,称呼大圣。这妖怪无礼,他敢背前面后骂我!我这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报毕,我即回来。”八戒道:“哥哥,正是,你只去拿了妖精,报了你仇,那时来与不来,任从尊意。”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被偏听偏信的无端赶走的孙悟空,本是满肚子怨气,无从发泄。为什么八戒几句话就让他决定去救?谈谈你的理解。(2分)

  

                                                        

26、猪八戒在这部小说中一向给人一种憨厚单纯、好吃懒做、人妖不分的印象。本选文中猪八戒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面,请结合选文分析一下选文中猪八戒的形象。(2分)

5、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 

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 

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止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 

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 

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 

者笑道:“我是个做 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 

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 

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 

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 

子打杀他,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 

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 

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 

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 

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本文中的“老倌”是什么妖精变化而成的?他口中的“小女”和“老妻”是怎么死的?(2分)

  

                                                        

26、文中说“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做个等闲的。”妖精没有认清孙悟空,招来杀身之祸。结合本选文的内容分析孙悟空的形象。(2分)

6、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初见林黛玉,王熙凤少不了对林黛玉的一番夸奖,她在赞誉黛玉长得“标致”之后为什么说黛玉“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2分)

  

                                                        

26、作者笔墨高超,书中人物林林总总,在他的描绘下皆栩栩如生,以上选段就是个典型实例。这一情节中,作者刻画王熙凤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王熙凤怎样的特点?(2分)

7、名著阅读(3分)

    A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B曰:“谁能当之?”A以手指B,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B与A耳!”B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B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A笑曰:“丈夫亦畏雷乎?”B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A遂不疑B。

(1)  此语段节选自《三国演义》。A指的是   ,B指的是    。

(2)  A邀请B“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意图是什么?

                                                                                      

8、名著阅读。(8分) 

    (1)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的三太子,因          (A.失手打碎琉璃盏 B.纵火烧毁殿上明珠C.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而触犯天条,后因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C.观音菩萨) 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下凡,在 (A.鹰愁涧 B.流沙河 C.云栈洞)等待唐僧取经,被菩萨点化后变身为白龙马。

    (2)请从”祥子、阿廖沙、尼摩船长”中挑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写读书心得。(5 分) 

    示例一:杨志,一个梁山泊的英雄,挥着一把朴刀在刀光剑影中搏杀,我从种读出了一个豪迈英雄的赤子之心。

    示例二:孔乙己,一个旧社会的读书人,摇晃着脑袋在酒馆里数着茴香豆喝酒,我从中读出了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迂腐与自命清高。

                                                                          

                                                                           

9、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横线上填空。(5分)

(1)《西游记》中唐僧骑的马叫           ;《水浒传》中“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指的人物是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的原名舒庆春,字            。

(2)请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含义。

10、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裤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代小说家          (人名)。(1分)

25、黛玉虽然对宝玉早有耳闻,但此回却是两个人第一次见面,为何初次见面黛玉就“吃一大惊”?(2分)

  

26、作者借《西江月》一词为宝玉做了注解,词中以世俗人的眼光,把宝玉批判的一无是处,然而细细斟酌,倒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请结合文中的语句分析宝玉的形象。(2分)

11、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著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已在此间一年了。”宋江道:“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柴进道:“偶然豪杰相聚,实是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柴进便邀武松坐地。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那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柴进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过了数日,宋江取出些银两来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缎疋紬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身衣裳。说话的,柴进因何不喜武松?原来武松初来投奔柴进时,也一般接纳管待;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管顾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众人只是嫌他,都去柴进面前,告诉他许多不是处。柴进虽然不赶他,只是相待得他慢了。却得宋江每日带挈他一处,饮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相伴宋江住了十数日,武松思乡,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同是对待江湖好汉,柴进和宋江对武松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两人态度有何不同?结合原文内容回答。(2分)

  

                                                        

26、宋江和武松都为梁山好汉,且宋江日后在梁山上视武松为知己,与此次相识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从选文中,你读出了怎样一个宋江?(2分)

12、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众人道:“我们有福,今日得在这里,与我等众人做主。”智深大喜。吃到半酣里,也有唱的,也有说的,也有拍手的,也有笑的。正在那里喧哄,只听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们做甚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直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智深也乘著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著;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器械。”众泼皮当晚各自散了。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人名)。(1分)

25、金圣叹评鲁智深为一百单八将中上上人物,又道:“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透过这段文字,你读出了鲁智深怎样的特点?(2分)

  

                                                        

26、文学作品需要运用必要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本段文字中 ,对众泼皮的描写属于怎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名著阅读。(6分)

(1)元末明初的      (人名)所著的《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三打祝家庄”就是其中之一。宋江第三次攻打祝家庄,采用了吴用的      计,此计中关键人物是       ,他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

(2)《五猖会》是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少年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请说说作者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3分)

                                                                         

                                                                            

14、综合性学习。(4分)

某班级举行了“跃马人间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题目。

(1)《西游记》中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原是__________的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2)《三国演义》叙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英雄事迹,英雄豪杰们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少不了宝马良驹相伴,英雄与宝马形影相随,相得益彰。刘备曾跨骑______________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关羽的坐骑______________马,忠心报主,在关羽死后,绝食而亡。 

15、名著阅读考查。(5)

   三人来到潘家酒楼上,拣个齐楚阁儿里坐下。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

文段选自《      A   》(书名),第   B     回。文中的主人公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三拳打在镇关西身上的位置是:第一拳打在    C     。第二拳打在     D    。 第三拳打在    E       。

1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4分) 

(1)《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                  ,他经历了三次买车的经历,先后买了           辆车,可他的梦想最终还是落空。(2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                  ,书中的主人公是            。(2分) 

17、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那大王扒出房门,奔到门前,摸着空马,树上折枝柳条,托地跳在马背上,把柳条便打那马,却跑不去。大王道:“苦也!畜生也来欺负我。”再看时,原来心慌不曾解得缰绳,连忙扯断了,骑着马飞走,出得庄门,大骂刘太公:“老驴休慌!不怕你飞了!”把马打上两柳条,不喇喇地驮了大王上山去。刘太公扯住鲁智深道:“和尚,你苦了老汉一家儿了。”鲁智深说道:“休怪无礼。且取衣服和直裰来,洒家穿了说话。”庄家去房里取来,智深穿了。太公道:“我当初只指望你说因缘,劝他回心转意,谁想你便下拳打他这一顿。定是去报山寨里大队强人来杀我家。”智深道:“太公休慌。俺说与你,洒家不是别人,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休道这两个鸟人,便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不怕他。你们众人不信时,提俺禅杖看。”庄客们那里提得动。智深接过来手里,一似捻灯草一般使起来。 

25.以上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分)

26.这部小说的人物描写非常生动,说说他是怎么突出那“山大王”的惊慌失措的?(2分)

27.庄客们提他的禅杖提不动,“智深接过来手里,一似捻灯草一般使起来”,这是什么写法?为什么鲁智深要他们提他的禅杖试一试?(2分)

18、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24.以上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清朝的小说家          。(1分)

25.本书是一个细节的海洋,可谓俯拾即是,作者也不愧为细节描写的能工巨擘,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情态淋漓尽致再现出来了,请结合文中关于黛玉的描写,分析一下她哭的原因,从中表现了她什么感情?(2分) 

26.你不能不佩服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大家手笔:一桩极为普通的探望事件,居然立刻使得小说人物的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本选文表现了宝玉见到黛玉时怎样的心理变化?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2分)

19、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宋江道了一个喏,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的慌速?”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说。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  

24:选文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人名)。(1分)

25.请写出选文中晃盖所说的“大恩”是什么?(2分)

26.选文能体现出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内容加以简要说明。(2分)

评卷人得分
二、语言表达

(每空? 分,共? 分)

20、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列选文,回答问题。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林冲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一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24.上面的选文中提到的“高衙内”是谁?说说他因为什么要林冲的性命?(1分)

25.在以上选文的对话中,有一个人说“这条计好么”,请问这条计是什么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6.小说这一部分为什么用了详尽的对话描写,写他们害林冲的所作所为?(2分)

一、填空题

1、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分,每空0.5 分)

25.周瑜因无东风助阵而心情郁闷,并非真正有病,而是得了心病。这早已被孔明看

透,因此当他说了“不测风云”时,正好点明了周瑜心病之因,于是“闻之失色”。(意

思对即可)(共2 分)

26.从孔明提出治病“须理气”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对周瑜的心病早已熟知;从孔明两

处“笑曰”体现出他胸有成竹、富有智谋、豁达乐观。(围绕一个方面答即可)(共2分)

2、24.三国演义罗贯中(共1分,每空0.5 分)

25.孙权为与蜀汉结盟,向关羽提亲,想让儿子娶关羽之女,遭到关羽大骂拒绝。(意

思对即可)(共2 分)

26.充分说明了他狂傲轻敌、逞强好胜、刚愎自用、轻视属下的性格特点。(共2 分)

3、24.元末明初,罗贯中(共1 分,每空0.5 分)

25.在选文中,张飞的态度从愤怒到喜悦,从叱责到尊敬。变化的原因是严颜的刚毅

不屈。(共2分,态度原因各1 分)

26.张飞对严颜态度的变化,说明他赏识英雄,他因义释严颜而顺利入川足见其有勇

有谋,粗中有细。(共2分,态度变化方面分析1分,顺利入川方面分析1 分)

4、24.西游记吴承恩(共1 分,每空0.5 分)

25.①孙悟空对忠心耿耿,虽身在花果山,但心系取经人,始终惦念着唐僧;②孙

悟空脾气急躁,哪受得别人的辱骂,怒气代替了怨气。(共2 分)

26.猪八戒没有一味地劝说孙悟空回去救,而是抓住他冲动易怒的特点,用激将

法激怒孙悟空,使他决定一起去救。从中可以看出猪八戒聪明机智、能言善

道的特点。(共2 分)

5、24.西游记吴承恩(共1 分,每空0.5 分)

25.那老倌儿是白骨精变化而成的,他口中的“小女”和“老妻”皆为白骨精变化,白骨

精先变成女儿,假装为夫送饭,戏弄唐僧,被孙悟空识破打死。后又变成老妇模样,

假意寻女,又被悟空识破打死。(共2 分)

26.①从孙悟空轻易识破妖精变化,打死妖精,可以看出他火眼金睛、法力高强;②从

他一心打死妖精,可以看出他对师傅忠心耿耿和除恶务尽的精神;③从他让土地

和山神帮忙,不让妖精跑掉,可以看出他虑事周全,机智聪明。(共2 分)

6、24.红楼梦曹雪芹(共1 分,每空0.5 分)

25.她这既是夸奖了林黛玉,也夸奖了贾母、王夫人、和贾氏姐妹。“嫡亲”说明黛玉的

美貌得益于贾家的血脉,那岂不是贾母、王夫人等都有份儿。(共2 分)

26.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至少写出两个)。写出了王熙凤善于察言

观色、权变逢迎的性格特点,阿谀、奉迎、讨好贾母的心理状态。(共2 分)

7、(1)答案:曹操  刘备 ,1分。(2)示例: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2分。

8、(8分)

(1)(3分)B C A

(2)(5分)示例一: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1分),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2分),我从中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2分)。

示例二:阿廖沙,一个寄居外祖父家的苦孩子(1分),在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和外祖母相依为命顽强求生(2分),我从中读出了无私的爱能使人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2分)。

示例三:尼摩船长,一位学富五车的博物学家(1分),驾驶着他亲自设计并建造的诺地留斯号(鹦鹉轮号)潜水艇在大海下漫游(2分),我从中读出了科幻小说在科学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的神奇魅力(2分)。

(言之有理即可)

9、(共5分) (1)白龙马  戴宗  舍予(每空1分)   

(2)小说主人公保尔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他的成长经历如同钢铁在熔炉里锻炼成钢。 (2分,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释,语句通顺)

10、24.红楼梦曹雪芹(共1 分,每空0.5 分)

25.因为黛玉感到奇怪,她第一次和宝玉见面,竟然觉得特别眼熟。(共2 分)

26.从“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可以看出宝玉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从“行为偏僻

性乖张”可以看出宝玉行为遭到世俗的批判,《西江月》一词表现了宝玉是一个叛

逆性格极强的人。(共2 分)

11、24.水浒传施耐庵(每空0.5分,共1 分)

25.柴进让武松坐地,宋江邀武松与自己同坐上座;柴进只是收留武松,宋江拿出银两

给武松做衣服。(2 分,意思对即可)

26.围绕“愿结交英雄好汉;待人平等、真诚;仗义疏财”回答。(2 分,答出两点,意思对

即可)

12、24.水浒传施耐庵(共1 分,每空0.5 分)

25.性情豪爽、行事洒脱;喜欢炫耀自己的武艺身手;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共2 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26.侧面描写;从侧面突出了鲁智深武艺高强、力大无比的特点。(共2分,侧面描写1

分,特点1 分,意思对即可)

13、(2)作者一大早就起来,要去东关看向往已久的五猖会,很兴奋;可父亲提出背熟蒙学《鉴略》的条件,否则不许看;太阳升得老高了,终于过了背书的关;这时作者对沿途的风景、五猖会的热闹等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了,情绪很低落。(突出关键词语,意思对即可)

14、答案: (1)西海龙王  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2)的卢  赤兔

15、A水浒传B 第三回 C鼻子 D眉梢 E太阳穴

16、(1)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两(各1分) 

(2)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柯察金(各1分) 

17、25.水浒传    施耐庵

26.通过动作描写,“山大王”由于惊慌失措连马缰绳也没有来得及解开,就要打马儿跑。突出了他们惊慌的程度。

27.这是采用了对比的写法。鲁智深让他们提禅杖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他的武艺,有如此大的膂力的人武艺焉能不强?!

18、24.红楼梦    曹雪芹

25.当宝玉没醒的时候,黛玉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是因为心痛宝玉,当宝玉醒来,反而首先担心黛玉,怕黛玉担心,骗她说不碍事,黛玉因感动而哭。这哭中有对宝玉的深深关心和挚爱,也有宝玉不顾自己安危体贴自己的感动,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流露出无力抗争的无奈,也流露出她对宝玉的知己之情。

26.当宝玉认出此人是黛玉,心中先是惊喜,看到黛玉,心中满是担心和关怀,面对黛玉的劝解,心中更多的是无奈。使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19、24.水浒传   施耐庵

  25.黄泥冈事发、济州府差领人捉拿晃盖,宋江借故住缉捕,先来通知晃盖逃走。

  26.有智谋  仗义  济州府差来捉拿晃盖时,宋江先是推说知县睡着,让何观察在对门茶坊等着,以此赢得时间,然后冒着生命危险赶去通知晃盖。

二、语言表达

20、24.高衙内是高太尉高俅的干儿子。他看上了林冲的妻子,欲霸占为妻,所以要置林冲于死地。

25.火烧草料场,或者烧死林冲,或者给林冲扣上烧草料场的罪名,亦是死罪。总之是要之林冲于死地。

26.正是为了突出这些恶人得罪行,这也正是林冲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原因。为下文林冲愤而杀敌做了铺垫。

文档

人教版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含解答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检测题(中国文学部分)(每题5分,共100分)1、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瑜以被蒙头而卧。肃曰:“都督病势若何?”周瑜曰:“心腹搅痛,时复昏迷。”肃曰:“曾服何药饵?”瑜曰:“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肃曰:“适来去望孔明,言能医都督之病。现在帐外,烦来医治,何如?”瑜命请入,教左右扶起,坐于床上。孔明曰:“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