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类别 | 中小学体育 |
【摘要】跳绳运动起源于中国,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虽然是世界跳绳运动大国,但大众整体跳绳运动水平处于原始状态、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究其原因,一是我们对跳绳这项非奥运会、也非全运会项目重视不够,缺乏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也缺乏对大众跳绳运动的指导;二是缺少对跳绳运动的科学研究,也不了解国际跳绳运动发展的动态;三是对跳绳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以及科学的跳绳方法、技术等宣传不够。本文选取“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为题,以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为基础,调查了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中的发展状况,并提出进一步推广跳绳运动相关对策。
【关键词】跳绳运动;我市;中小学生
一、前言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主人,他们的健康关系到祖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体育运动则是增进他们健康最重要的手段。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让他们进行快乐的体育活动,培养起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其全面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跳绳是一项简单易学的大众民间体育运动。跳绳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以它独特的魅力发展至今,深受广大学生和群众的喜爱。跳绳运动器械简单,不受场地,是一项非常好的健体运动,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映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健美和协调性。跳绳运动对青少年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更是又很大的益处,首先,它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其次,跳绳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记忆能力,培养儿童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在跳绳运动中,更加可以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跳绳运动花样繁多,有单人的跳短绳,包括同步双脚跳,双手交叉跳绳等多种动作技巧;有多人参加的跳长绳运动,花样更是层出不穷。跳绳不仅可以用来娱乐,也可以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如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举行过7届世界跳绳锦标赛。
跳绳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游戏性跳绳,边跳边伴唱,以娱乐为主;一种是技巧性跳绳,有单脚跳、换脚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分跳、蹲跳、反手跳、侧卧式跳等多种花样动作;一种是快速性跳绳,有快跑跳绳比赛和原地正反快跳比赛之分。跳绳的方式有个人与集体之分,双人对跳、多人同跳、鱼贯顺序跳,都是集体跳绳的主要形式。绳亦有两种,一种长绳供多人跳,由两人摆绳,一种短绳由单人双手摆绳,自摆自跳。
二、我市各中小学跳绳运动开展现状
我市位于浙江省西南,素有“千年古道,入闽咽喉”之称。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极力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尤其像踢毽子,跳绳等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更是受到了各学校领导及教师的重视。一些学校通过定期创办跳绳比赛,并创办“跳绳特色学校”等方式推进跳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
当今中小学生因教育制度、生活条件、家庭背景等等因素而缺乏锻炼,导致学生总体健康素质下降,强调“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以外,还要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跳绳简单易行,花样繁多,不受场地时间,跳绳运动既有利于部分中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又简便易行,特别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具有较强的普及性和锻炼身体的价值,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通过用跳绳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意识与创新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跳绳运动在我市中小学开展的很普遍,但跳绳运动只是作为一项考试项目上,内容只停留在原始枯燥的跳速度方面,没有充分利用好跳绳项目应该具有的健身键心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系统的训练,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教练。
1、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开展现状,普及程度数据调查
近期我们对全市各中小学抽272位学生作样本进行了调查,各项数据直现我市在跳绳运动上开展的真实情况
2、跳绳运动在我市中小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
由图2可知我市中小学生中,非常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39人,比例为14.33%,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58人,比例为21.32%,因此,喜爱跳绳运动同学不到学生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不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41人,其余学生对跳绳运动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因此,为进一步推广跳绳运动,必须培养学生对跳绳的兴趣。
3、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开展现状
由图3可知,70名被调查者所在的学校经常在体育课上学习跳绳,比重25.73,161名学生所在学校偶尔在体育课上教授跳绳,比重59.19% 而41名被调查者表示从未在体育课上学习跳绳,比重15.73.。以上数据说明,跳绳在体育课上会开展,但并不多。相关部门因探讨其原因,提高体育教师跳绳方面的技能,认识到跳绳运动的重要性,逐步增加跳绳在体育课程当中的比重。
表3跳绳比赛在我市各中小学开展情况
| 每学期举行一次 每年举行一次 从未举行 |
| 人数 65 184 23 百分比 23.% 67.% 8.45% |
表4学生掌握跳绳技能情况
| 会多种跳法,水平高 会一种跳法,水平一般 一种也不会,水平差 |
| 人数 53 192 27 百分比 19.48% 70.59% 9.93% |
4、各学校领导及教师对跳绳运动在学校开展的重视程度
通过对我市各中小学相关领导和教师的访谈,得出了他们对跳绳运动在学校开展的一些看法,几乎所有被访谈者都认为,跳绳运动的开展应该受到重视,跳绳运动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普及。跳绳运动相比于其他运动,在中小学中开展比其他运动具有更多的优势。推广跳绳运动是促进阳光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手段。
通过了解和调查,被调查的五所学校中,江山实验中小学跳绳运动开展的是最好的,这项运动受重视程度较高,学校领导不仅把跳绳列为特色项目,并把它和篮球一起作为“体艺2+2”的两个体育项目,如今,该学校正朝着“跳绳特色学校“这一方向而努力。
三、进一步在我市各中小学推广跳绳运动的可行性分析
1、跳绳运动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优势
表5跳绳运动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优势
| 减肥 促进生长发育 拓展思维 培养集体观念 培养协调节奏感 |
| 人数 23 75 42 83 39 百分比 8.46% 27.57% 15.44% 30.51% 14.34% |
2、促进学生生长发育。由表3显示,有27.57%的被调查者意识到跳绳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跳绳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已成为共识。相关科学依据说明,跳绳运动作为一项纯粹的纵向运动,对人体的骨骼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使骨骼的循环得以改善,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对增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拓展思维能力
如表3显示,有15.44%的被调查者认为,跳绳对拓展思维有很大作用。科学研究证明跳绳时的全身运动及手握绳对拇指穴位的刺激,会大大增强脑细胞的活力,提高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大脑的思维灵敏度和判断力,有助于中中小学生体力、智力和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跳绳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中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4、培养集体观念
如今中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已成为教师,社会所重视的一个问题。如表3所示,30.51%的被调查者认为,跳绳运动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跳绳运动丰富多彩,花样繁多,既可单人跳,又可2位同学配合跳,跳长绳运动更能让全班同学一其参加,有利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观念,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5、培养协调性和节奏感
如表3所示,在被调查人群中,有14.34的人认为跳绳具有培养协调性和节奏感的功能。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中中小学生跳绳时自跳自数,能培养中中小学生的平衡感和节奏感,跳绳时的动作可谓左右开弓,上下齐动,有助于中中小学生左脑和右脑平衡、协调地发展,还可以培养中中小学生的节奏感。
四、学校开展跳绳运动的优势
1、场地优势 开展跳绳运动具有场地优势。现我市许多中小学面临着学生多,体育场地小,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更是不足。而跳绳这项运动几乎不受场地条件,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十分方便。能提高中小学生的锻炼效率。
2、器材投入 我市许多学校学生多,体育设施不足,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锻炼需求。而跳绳运动仅需一根跳绳,无需其他器材设备,投入较少,能够被大部分学校和学生所接受。
3、安全性优势 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标准时,安全问题一定是摆在首位的。为减少承担责任的风险,学校很少开展对抗性激烈的体育运动,而跳绳运动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激烈程度小,安全系数高,是学校体育运动良好的选择。
4、学生积极性 学生积极性因素相对其他几个因素,所占比重较小。其原因在于学校传授和学生掌握的跳绳技巧比较单一。其实跳绳花样繁多,可单人也可集体,若增加种类,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我市各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较好,绝大部分中小学每天都能拥有1小时以上锻炼时间,学生能得到较为充裕的锻炼时间。但仍有部分学生未能达到,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2、我市各中小学中小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一般。通过调查,我市绝大部分中小学生平时最多的体育锻炼方式为球类运动,在对跳绳的喜爱程度调查中非常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39人,比例为14.33%,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58人,比例为21.32%,因此,喜爱跳绳运动同学不到学生只有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不喜爱跳绳运动的人数有41人,其余学生对跳绳运动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因此,为进一步推广跳绳运动,必须培养学生对跳绳的兴趣。
3、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都有开展,但比重不足,学生水平不高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者所在学校都在体育课上教授跳绳,并定期开展跳绳比赛。学生水平不高,绝大部分学生只能掌握最简单的一种跳法。
4、跳绳运动在我市各中小学进一步推广具有较大的优势
调查显示,许多被调查者认识到了开展跳绳运动的优势所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优势;二是学校开展跳绳运动的优势,包括场地优势,投入优势,安全性优势等。
5、建议 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应对跳绳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起指引作用。 鉴于跳绳运动的诸多优势,相关部门应大力在我市各中小学推广跳绳运动。定期举办市级的跳绳比赛或跳绳表演活动,对各学校发展和推广跳绳运动给予知道和帮助。通过创办“跳绳特色学校”等措施引导跳绳运动的发展。
6、各中小学应重视跳绳运动在本校的发展 学习应逐步增加跳绳运动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课上的比重,组织体育老师进行跳绳运动专业的培训,增加跳绳运动的花样和技巧,培养学生对跳绳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定期举办校级跳绳比赛,发掘优秀的跳绳人才,让学生在跳绳比赛中增强自信心和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另外,学校应该大力支持组建自己学校的跳绳队伍,聘请专业的教练,推动跳绳运动从单纯的娱乐性运动向竞技性运动发展。
7、家长应支持跳绳运动的进一步推广 跳绳运动安全性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拓展,协调性的培养具有极佳的作用。鉴于跳绳的诸多功能,家长应大力支持跳绳运动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卫峰.神奇的跳绳[J].中国学校体育,2005,(1):74-76
[2] 《中国群众体育项目研究》[Z] 2000年
[3] 郑贺,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走向.体育文化导刊[J].2004.(1):20-21
[4] 赵振平.从小爱跳绳.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韩丁.关于创建“青少儿康体俱乐部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7)
[6] 江波.国外跳绳运动发展动态.体育学院学报. [J]2005(2).74-75
[7] 朱应明.民族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8] 朱应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尝试[J],体育学刊,200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