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第36合同段
级配碎石试验段施工总结
中铁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西商高速公路第三十六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4月
级配碎石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第二通道)路线起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灞河大桥,设枢纽立交与绕城高速相接,路线经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蓝田县华胥、蓝关、玉山、灞源,商洛市商州区李庙、岔口铺、板桥、大赵峪,止于商洛市商州区生王村,与已建成通车的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相接,建设里程121公里,其中主线117公里,福(州)银(川)联络线4公里。
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第36合同段的起止里程为:K69+450~K97+381,路线长总计27.931公里。
级配碎石位于下面层边部,硬路肩部位,厚度12cm。我部于2011年4月1日在K87+060-K87+400左幅进行试验段铺设。
二、试验段总结
施工前对硬路肩部位工作面进行全面清扫,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附着物。洒水湿润,撒水泥浆。
1、材料
级配碎石材料表
| 材料名称 | 碎石 | 碎石 | 碎石 | 石屑 | 水泥 |
| 规格 | 19-37.5mm | 9.5-19mm | 4.75-9.5mm | 0-4.75mm | 尧柏(缓凝)P.O42.5 |
| 材料产地 | 商洛市卫东石料厂 | 商洛市卫东石料厂 | 商洛市卫东石料厂 | 商洛市卫东石料厂 | 西安蓝田 |
| 层次 | 硬路肩 | ||||
| 掺配比例 (%) | 27% | 27% | 15% | 31% | 2.0(外掺) |
2、机械设备
级配碎石施工机械配置表
| 工序 | 机械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性能 |
| 装料 | 装载机 | ZL50 | 4台 | 良好 |
| 运输 | 自卸汽车 | 各种型号 | 5台 | 良好 |
| 摊铺 | 摊铺机 | ABG423 | 1台 | 良好 |
| 碾压 | 单钢轮压路机 | 英格索兰 | 1台 | 良好 |
| 养生 | 洒水车 | 东风145 | 1台 | 良好 |
主要技术、生产管理人员及其岗位职责
| 序号 | 姓 名 | 职 务 | 岗位职责 |
| 1 | 谌 凯 | 项目经理 | 全盘决策、协调及管理工作 |
| 2 | 韩胜刚 | 项目 | 全盘决策、协调及管理工作 |
| 3 | 李 杰 | 项目总工 | 负责技术、质量指导及方案的优化与实施 |
| 4 | 王西昆 | 项目副经理兼械部 | 负责施工生产的整体计划与安排及机械设备的调度、维修及安全工作 |
| 5 | 李 强 | 项目副经理 | 负责后场施工组织、安全及与前场的协调 |
| 6 | 张宏瑞 | 试验室主任 | 负责试验室的人员和仪器设备管理、配合比控制、组织试验人员进行原材料检测、施工检测、现场指导施 |
| 7 | 王建宏 | 工程部 | 具体实施施工工艺、负责现场施工人员及技术管理工作 |
| 8 | 方吕伟 | 质检部 | 负责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资料搜集与整理 |
| 9 | 程洪玉 | 物资 | 负责材料及零配件采购、供应与管理 |
| 10 | 周 辉 | 测量队队长 | 负责控制桩的放样与检测负责松铺系数 |
| 11 | 王晓旭 | 拌和站站长 | 负责混合料拌和质量、拌和站的生产组织及安全 |
级配碎石配合比19~37.5mm:9.5~19mm:4.75~9.5mm:0~4.75mm=27:27:15:31,水泥剂量:2.0%(外惨),最佳含水量为4 %,最大干密度为2.476g/cm3。
四、施工工艺
1、混合料的拌和
1、采用1套WBC600型稳定粒料拌和设备,并安装了1台电子自动计量仪,每台拌和设备最大生产能力为600t/h。
2、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进行拌和,第一车的混合料拌合完毕后,经检测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符合要求才允许运到施工现场。
3、拌和机出料时不采取自由跌落式的落地成堆、装载机装料运输的方法,而是采用“品”字形装混合料,级配碎石运输车统一使用帆布覆盖。
2、混合料的运输
1、我部采用10台20T自卸汽车运输,拌和站出料时,运料车均前后移动,采用“品”字形装混合料,同时装载高度均匀一致,尽量避免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
2、运料车均用篷布加以覆盖,并用绳子扣牢在车厢板上,防止水份蒸发和篷布被掀开。
3、运料车至现场时,有专人指挥,并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挂空挡靠摊铺机推行,不得撞击摊铺机,影响级配碎石平整度。
3、混合料的摊铺
1、下承层准备:
1)在已验收的合格的上基层顶进行中线恢复,至边部,同时进行全面清扫至干净,并对下承层表面洒水湿润。
2)模板的架设:我部使用的是12cm高的钢模板,内侧是沥青碎石下面层,控制好接缝,外侧放置模板,且每个模板背侧都有固定支架,用钢钎固定牢固。
2、混合料采用1台ABG423型摊铺机,在接缝处采用纵向滑靴传感找平,找平基准选在已摊铺好的下面层上。根据拌和站生产能力、施工机械运转状况及施工生产要求,确定摊铺速度为2m/min。
3、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调整到最佳状态,调好螺旋布料器两端的自动料位器,并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配。螺旋布料器内混合料表面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的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以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4、试铺中松铺系数暂定为1.25,摊铺过程中现场技术员随时检查宽度、松铺厚度等是否满足要求,并要每隔10米记录检测数据,达不到要求时,立刻进行调整。
4、混合料的碾压
1、由于硬路肩宽度有限,试验段施工中,我部采取了以下碾压方案:
| 压路机型号 | 1台英格索兰175 | ||||
| 碾压方案 | 前静后振1遍 | 强振1遍 | 强振1遍 | 弱振1遍 | 静压1遍 |
| 速度(Km/h) | 1.5~1.7 | 1.5~1.7 | 2~2.5 | 2~2.5 | 2~2.5 |
3、压路机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急刹车或“调头”, 压路机应遵循“先起步,后起振,先停振,后停机的原则,禁止“刨坑”。
4、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延迟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若因机械故障导致停工超过2小时,应停止施工,设置横缝。
八、 接缝处理
设置横缝时,应将横缝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在碾压完成后,人工将以碾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心线垂直的并垂直向下的断面,以便下次连接。
九、试铺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
2011年4月1日,我部进行了级配碎石的试铺工作,试铺段各项技术指标检查结果如下:
1、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碾压后的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无坑洼、软弹现象。 施工接缝平整、稳定、无轮迹。
2、在摊铺现场,我部测量队定点检测了摊铺前下承层标高、碾压前高程及碾压后高程,每10米为一个断面检测2点,共计15个断面30个测点,计算得出松铺系数总平均值为1.24。
3、纵断面高程每20米一个断面检测两个点,共计17个断面34个测点,其中有4个点不合格,合格率为88%。
4、设计宽度为2.68m,共检测9处,实测值均大于设计值,满足规范规定不小于设计值的要求,合格率为100%。
5、横坡度每40米检测一个断面,共检测9个断面,均符合规范允许差值±0.3%的要求,合格率为100%。
6、现场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共12点,压实度最大值为99.1%,最小值为98.4%,平均值为98.8%,均大于规定值98.0%,合格率为100%。
十、结论意见
1、我标段试铺段中级配碎石混合料中采用的级配:19~37.5mm:9.5~19mm:4.75~9.5mm:0~4.75mm=27:27:15:31,从拌和情况来看,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从现场施工情况来看,碾压后的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无坑洼、软弹现象,施工接缝平整、稳定、无轮迹。从压实度检测结果来看,检测值均大于98%,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我部认为试铺段中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可以在大面积施工中使用。
2、试验段施工中,我部发现预先设定的松铺系数1.25,碾压后,检测松铺厚度基本能满足要求,计算得出级配碎石大面积施工时松铺系数为1.26。
3、试验段施工中采取两种碾压方案
方案一
| 桩号 | K87+060~K87+220 | |||||
| 碾压次序 | 摊铺后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 碾压遍数 | 前静后振1遍 | 强振1遍 | 强振1遍 | 弱振1遍 | 静压1遍 | |
| 压实度(%) | 70 | 91.3 | 96.4 | 98.5 | 98.6 | 98.7 |
方案二
| 桩号 | K87+220~K87+400 | |||||
| 碾压次序 | 摊铺后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英格索兰175 |
| 碾压遍数 | 静压1遍 | 弱振1遍 | 强振1遍 | 强振1遍 | 静压1遍 | |
| 压实度(%) | 70 | 90.9 | 95.5 | 98.3 | 98.5 | 98.6 |
根据两种碾压方案的压实度检测值与碾压变数的关系图,可以看到两种方案的压实效果基本上是一样的,在两遍强振之后,都能达到98%以上的压实度,已经满足了规范要求,但在试验段中我们发现,强振之后若直接静压收面,有时会留下较明显的轮迹,而第一种方案没有此种现象,所以我部决定选取第一种碾压方案,即先前静后振1遍,再用强振2遍,然后弱振1遍,最后用静压收面,直至满足规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