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55:47
文档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洁净室(区)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检测。3.职责3.1专职检验员负责洁净室浮游菌的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出具检测记录报告。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4.内容4.1仪器设备及培养基4.1.1培养皿:玻璃培养皿或一次用无菌培养皿。4.1.2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4.1.3仪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恒温培养箱、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4.2检测用培养基平皿的制备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应先灭菌,制备培养基平
推荐度:
导读1.目的建立洁净室(区)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检测。3.职责3.1专职检验员负责洁净室浮游菌的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出具检测记录报告。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4.内容4.1仪器设备及培养基4.1.1培养皿:玻璃培养皿或一次用无菌培养皿。4.1.2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4.1.3仪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恒温培养箱、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4.2检测用培养基平皿的制备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应先灭菌,制备培养基平
1. 目的

    建立洁净室(区)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

2. 范围

    适用于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检测。

3. 职责

3.1 专职检验员负责洁净室浮游菌的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出具检测记录报告。

3.2 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 内容

4.1 仪器设备及培养基

4.1.1 培养皿:玻璃培养皿或一次用无菌培养皿。

4.1.2 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

4.1.3 仪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恒温培养箱、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

4.2 检测用培养基平皿的制备

    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应先灭菌,制备培养基平皿时注意无菌操作,每批次应设置对照平皿。制备好的培养基平皿在2~8℃的环境中存放。

4.3 采样

    空态或静态测试时,采样点的布置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按照洁净区的面积大小,而制定最少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最少采样点数目。动态测试时,悬浮粒子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及关键工艺操作区设置。

表1  最少采样点数                           表2  最小采样量

面积(m2)

洁净度级别
10010 000100 000
<102~3

22
≥10~<20

422
≥20~<40

822
≥40~<100

1642
≥100~<200

40103
≥200~<400

80206
洁净度级别采样量(L/次)

100级

1000
10 000级

500
100 000级

100
300 000级

100
注:表中的面积,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送风面积,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指的是房间面积。

4.3.1 采样点位置

    工作区采样点的位置离地0.8米~1.5米左右(略高于工作面)。送风口测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可在关键设备或关键工作活动范围处增加采样点。

图1 采样点位置参考图

4.3.2 采样次数

    每个采样点一般采样一次。

4.4 采样注意事项

4.4.1 采样前应仔细检验每个培养基平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4.4.2 测试用具要做无菌处理,以确保测试的可靠性,正确性。

4.4.3 布置采样点时,应尽量避开尘粒较集中的回风口。

4.4.4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区)或送风口,采样器的采样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区),采样口向上。

4.5 测试状态

    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均可进行测试。静态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确保静态测试时洁净室净化空调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动态测试时洁净室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测试状态的选择必须符合生产的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和室内测试人数。浮游菌测试前,被测试洁净室(区)的温湿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内。

4.6 测试时间

    对单向流,如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分钟后开始;对非单向流,如10 000级、100 000级以上的净化室,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分钟后开始。动态测试时,须记录生产开始的时间及测试时间。

4.7 测试步骤 

4.7.1 测试前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采样头使用前必须高温灭菌。如用消毒剂对采样头的外壁及内壁进行消毒时应将残留液倒掉并晾干。

4.7.2 采样器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剂灭菌,并用消毒剂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4.7.3 采样前先用消毒剂消毒采样器的顶盖、转盘以及罩子的内外面,采样结束,再用消毒剂消毒罩子的内壁和转盘。在转盘上放入或调换培养皿前双手用消毒剂消毒。

4.7.4 采样仪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空气尘菌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消毒剂蒸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并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

4.7.5 按照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的操作规程,设置采样速度、采样量进行采样。

4.8 培养计数

4.8.1 培养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0℃~35℃培养,时间不少于48h。

4.8.2 计数

    用肉眼直接计数、标记或在菌落计数器上点计,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计数。

4.9 结果计算

4.9.1 用计数方法得出各个培养皿的菌落数。

4.9.2 每个测点的浮游菌平均浓度的计算 见式(1)。

                        平均浓度(个/m3)=菌落数/采样量……………………………(1)

    例1:某测试点采样量为400L,菌落数为1,则:

                    平均浓度=菌落数/采样量==2.5个/m3

      例2:某测试点采样量为2m3,菌落数为3,则:

                    平均浓度=菌落数/采样量==1.5个/m3

4.10 结果评判

    平均菌落数要低于标准,若出现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具体技术要求见表3。

表3  洁净室浮游菌技术要求

洁净度级别浮游菌

(cfu/m3)

测定频次
100级

≤51次/季

10 000级

≤1001次/月

100 000级

≤5001次/月

4.11 结果记录

    专职检验员负责培养平皿的菌落数统计工作,并及时填写《浮游菌检测记录》。

5. 支持文件

5.1 《洁净区环境监测管理规程》

6. 相关记录

6.1 《浮游菌检测记录》

7. 文件修改记录

序号修改条款修改方式

(补充或删减)

修改原因修改前内容修改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1

文档

洁净室浮游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洁净室(区)浮游菌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用以规范检测人员的检测操作。2.范围适用于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检测。3.职责3.1专职检验员负责洁净室浮游菌的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出具检测记录报告。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4.内容4.1仪器设备及培养基4.1.1培养皿:玻璃培养皿或一次用无菌培养皿。4.1.2培养基: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4.1.3仪器:浮游空气尘菌采样器、恒温培养箱、立式高压蒸汽灭菌锅。4.2检测用培养基平皿的制备玻璃培养皿使用前应先灭菌,制备培养基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