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寄语 缺乏意志的人,一切都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
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复习目标: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3.通过具体题目进一步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换元思想、整体思想等重要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
难点:通过配凑、裂项、转化、分离常数等变形手段,创设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情境.
一、基础回顾
如果a,b是正实数,那么,当且仅当 a=b 时取“=”号.
二、公式运用:和定积最大, 积定和最小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问题时要抓住“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要求a,b都为正数;“二定”就是要求和a+b或积ab必须是定值;“三相等”就是看等号能否成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三、例题精讲
例1.已知函数
(1)当时,求函数的最小值;
(2)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
(3)求函数的值域.
解 (1)时,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所以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12.
(2)时,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所以时,函数的最大值为-12.
(3)由(1)(2)知函数的值域为.
另解: 当且仅当时,“=”成立.
要点归纳: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各项必须为正数,若为负数,则添负号变正.
变式练习1.求函数(且)的最值.
解:当时,,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当时,,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综上可得函数的值域为
另解: .
例2.已知求的最小值以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
解:由于
当且仅当时“=”成立,于是或(舍去).
所以的最小值为3,取得最小值时的值为2.
要点归纳:通过加减项的方法配凑成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变式练习2.已知求的最大值.
解:由于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所以当时,y取得最大值1.
例3.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求的最小值.
错解:所以y的最小值为.
正解:,
.
要点归纳:由此看来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是否成立很关键!
变式练习3.求函数的最小值.
解:
易知在上为增函数,即时取得最小值.
例4.已知,且,求的最小值.
错解:的最小值为12.
解法1(整体代换法):
当且仅当时“=”成立,又,所以时取得最小值16.
解法2(变量代换函数法):由,得又
.
当且仅当,即x=4时“=”号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为16.
解法3(三角换元法):由题意,设(),即,所以
=10+
当且仅当时“=”成立,即,时取得最小值16.
要点归纳:当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每次是否能使等号成立,并且要保证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
变式练习4.已知且求的最小值.
解:,当且仅当时“=”成立,又,所以当且仅时,t取得最小值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4的是( C )
2.若,则的最小值是( B )
3.函数的最小值是 10 .
4.已知且则的最大值是 18 .
5.已知求的最大值.(提示:由联想)
解
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
另解:由1得又
6.(探究题)已知且(联想到常见不等式)
(1)求的最大值;
(2)求的最小值.
(1)解法1: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解法2:,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2)错解:原式=(等号不成立)
正解:原式
,
又由,得,从而当时,原式取得最小值为此时
五、课堂小结
(1)公式的条件:正、定、等;
(2)构造“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求最值;
(3)通过配凑、裂项、转化、分离常数等变形手段,创设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情境.
六、课后作业
1.已知求的最小值;
2.求函数的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