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编制依据
1、xxx管道工程(国内段)隧道工程初步设计。
2、xxxx管道工程(国内段)隧道工程EPC总承包招标补疑、澄清五。
3、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我单位现场察勘资料。
5、 我单位可投入本工程的人力、机械设备、测试仪器等各种资源状况。
6、 我单位在相似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经验。
7、 我单位综合管理体系相关要求。
二、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制订的方针、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积极响应和遵守招投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的规定。
2、突出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统筹组织,合理安排,确保节点工期及总工期。
3、发挥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的优势,科学安排各项施工顺序,运用网络技术,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地施工。
4、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机械及施工工艺。
5、文明施工,重视环保,珍惜土地,合理利用。确保水土保持、保护地下管线和既有构筑物,减少扰民,切实维护建设单位及地方群众的利益。
6、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关心职工健康安全。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xxx隧道进口段整修伴行路8.41km,出口段新修伴行路6.28km,隧道设计工期为16.3月,入口伴行路工期为2.1月,出口伴行路工期为3.1月,其总工期不能满足业主建设总工期19月的工期要求,需采用对进出口伴行路按施工便道标准进行修建达到快速进入隧道正洞施工的方法压缩修建伴行路施工工期,从而缩短工程施工总工期。
1.1工程地貌、地质特征
xxx隧道周边地形起伏较大,山体较陡,植被茂密,沟谷一般呈现“V”形,属低中山区地貌。隧道进口处山坡坡度25°~40°,植被覆盖率40~50%;出口处山坡坡度30°~45°,植被覆盖率50~60%。
1.2工期要求
1.2.1总体工期
xxx隧道施工计划2011年06月15日进场,于2012年10月7日交付管道安装,计划总工期16.1月,并根据建设总工期要求制定以下节点目标:
(1)2011年06月5日-2011年06月15日完成及施工便道、伴行路征地协调;
(2)2011年06月15日-2011年07月31日完成进、出口段施工便道、伴行路修建工作;
(3)2011年07月31日-2012年10月7日,完成灰竹林隧道伴行路修整。
1.2.1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加强计划管理、合理调配施工力量,按施工程序作业、保质保量、保工期,按计划顺利实施。
(2)施工部置
伴行路施工主要工序施工为平整场地、挖填土方、原土夯实、砂砾料的夯填等。计划2011年6月5日开工至2011年07月31道路引至洞口达到施工便道使用条件2011年07月31日-2012年10月7日期间进行伴行路标准整修。
2.施工准备工作
为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我们将切实在开工前做好下列施工准备工作:
2.1技术准备
2.1.1要求参建员工,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意图,提出各工序施工可能性的优化方案,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供施工计划编制和施工程序协调安排提供依据。
2.1.2对进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2资源准备
除上述技术准备外,大部分准备工作是劳动力资源、材料、机械设备。
2.2.1劳动力资源准备
根据本工程内容与工程结构的特点,作业层劳动力选用长期与公司合作,经历过类似工程施工,专业性较强的人员,确保各个工序劳动力相对稳定。
2.2.2 主要施工机械的准备
本工程所用大型机械不多,主要由公司配备,不足部分地方上租赁。
2.2.3 临设准备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量、工程地址,结合文明施工,利用施工现有场地,租用民房或搭建帐篷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搭建的临时帐篷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搬迁。
2.2.4人员配备
| 序号 | 岗位名称 | 人员数量 | 备注 |
| 1 | 领工员 | 2 | 进出口各1人 |
| 2 | 技术员 | 2 | 进出口各1人 |
| 3 | 电工 | 2 | 进出口各1人 |
| 4 | 测量工 | 4 | 进出口各2人 |
| 5 | 作业人员 | 20 | 进出口各10人 |
| 合计 | 30人 |
| 机具名称 | 单位 | 规格 | 数量 | 备注 |
| 装载机 | ZL50 | 台 | 4 | |
| 压路机 | YZ8 | 台 | 2 | |
| 自卸汽车 | 10T | 辆 | 10 | |
| 挖掘机 | 230 | 台 | 4 |
根据总工期要求制定以下总体施工方案:
道路选线、控制网布设 征地、拆迁外协 施工便道修建 隧道正洞施工、伴行路整修 竣工交付
3.1道路选线、控制网布设
测量控制是施工的根本,EPC项目中标后将立即派遣测量队伍进驻现场,进行施工便道、伴行路选线以及控制网布设工作。
3.2施工测量
伴行路修建过程中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提供的各种数据以及相关的几何尺寸进行复核,认真学习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测量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步的测量工作一定要严肃认真,做到依据正确、计算精确、一丝不苟,步步校对,杜绝偏差,减少损失,确保工程测量万无一失。
3.3土方工程施工
3.3.1 表层土的处理
用推土机先将原始地貌推平整,使路基基本处于平整状态,路基填筑前,如果不清除结合面上的草木残株等有害于路基稳定的杂物,路基成形后一但杂物腐烂变质,地基将发生松软和不均匀沉陷等现象,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在填土之前做好伐树、除根和清除表层耕作土的工作。
路基处于耕作地段时,填筑施工之前,必须先清除表面耕作土及草皮植被。
3.4路基土方
3.4.1 施工要求
对原原始路面推平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93%。达到设计高程路基后在回填砂砾料。
3.4.2 挖方
(1)土方开挖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乱挖、超挖。
(2)挖方地段的路床顶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因此需留一定高度,压实度系数≥95%。
(3) 当挖出的土质材料无法按照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作为弃土处理。
(4) 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路基排水畅通。
3.4.3 填方
(1) 填方路段施工前,按有关要求对原地面进行清理及压实,达到规定的密实度后才能填筑。
(2)在填土作业时,一定要控制好填土的含水量,使其接近最佳含水量,以便压实。
(3)填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结构物和其它设施产生损坏及干扰。
(4)填土必须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
(5)路基回填应采用透水性及稳定较好的土质,禁止用种植土、沼泽土、淤泥、有树根和腐朽物质的土。
(6)施工中要做好临时排水,一旦遇雨时,能迅速排水,避免积水。
3.4.4 弃方的处理
弃土堆堆置整齐、稳定,排水畅通,避免对土堆周围的建筑物、排水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 , 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确保工程按期完成,采取以下措施:
4.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
4.1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及时到位,立即投入施工。
4.2抓好施工人员技术质量,安全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各施工环节的技术规范要求,尽快适应工程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对施工机具全面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机具完好。
4.3抓好关键工序、重点工序的控制把关工作,根据进度安排逐项实施,对各单体工作要进一步细化,以每一个工序的按期完成来确保总工期的实现。
4.4抓好质量、促进度,避免返工,质量、进度与投资问题自然解决了。返工不仅影响进度,而且会造成浪费。
4.5认真做好各项计划,每周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调整。各职能部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要予以高度重视,把进度计划分解到工程队、施工班组,形成人人肩扛指标,责任落实到人,充分发挥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4.5.1现场控制:工程开工后,各级管理技术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位,认真做好个工程前准备工作,保证开工后各项工序紧密衔接,正常施工。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开展两班作业制,争时间、抢速度提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在各作业班组之间,开展创优赶工竞赛活动,以奖优罚劣促进度,奖惩办法事先确定并严格执行。
4.6施工调度控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日碰头,周例会制度,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确保工程能正常顺利进行。
4.7信息管理:全期施工采用到计时法,工程任务以天为单位分解计划,精心组织。各个作业班组,施工队都要以日保周,周保月的办法,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如遇特殊情况下不能保证路段进度时,在一定时间内需积极有效措施想办法将进度赶上。
5.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
5.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1.1要加强对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工艺是直接加工或改造劳动对象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特别要预先向作业者进行工艺工程的技术交代,交代清楚有关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规程,同时要求作业者认真按照要求进行作业,使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5.1.2要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选择施工工序所要检查和控制的部位及工序控制点:确定各个工序控制点应该达到的质量目标,按规定对工序控制点的质量现状进行检测,进而对工序控制点的质量现状和质量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质量差距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消除这一质量差距,防止其发生质量问题。
6.工程施工重点的工程安全措施:
6.1放线测量
6.1.1测量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1.2施工人员要按照要求穿戴好劳动用品。防止施工中意外扎伤,并备齐必备药品。
6.2挖土方
6.2.1挖土方前,必须做好探坑,明确地下设施的确实位置,做好防护措施。对参加施工的人员应交待清楚,并加强保护。
6.2.2在超过1.5米侧坑作业时,抛土时要特别注意,防止土石回落坑内。
6.3土方碾压
6.3.1碾压时,后轮重叠1/2轮宽,并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6.3.2后轮压过路面全宽时,即为1遍,碾压一直进行到没有明显的轮迹为止。
7.施工场地环境保护
7.1保持施工场地内清洁,不准乱扔废弃物。
7.2所有垃圾及生活垃圾都应进行集中处理。
7.3可能造成严密烟雾和有刺激味的材料不应燃烧。
8.雨季紧急预案
需要作好以下措施:
(1)现场施工排水。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雨季保管。
(3)机电设备的防雨措施。
(4)要加强气象预报的收听,作好防雨、防风、防雷措施。
9.火灾紧急预案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可能是由电气火灾和人为火灾
电气火灾: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使用合适的灭火器材灭火,充油的电气设备灭火时,应采用干燥的黄沙覆盖住火焰,使火熄灭,扑灭电气火灾时,应使用绝缘性好的灭火剂。
人为火灾:
及时使用预备的灭火器材灭火,及时进行人员疏散,隔离火源与可燃物。
在此次水工保护工程中,项目部参加施工的全体员工要共同努力,在质量保证措施、施工进度安排和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等方面按照QHSE体系运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创建一流的工程。
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工程量大小,结合实际情况,对整个工程进度、劳动生产率、成本指标、工程质量、材料消耗指标等进行策划。
10.1工期: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将道路提前引至洞口,达到压缩总工期的目的。
10.2质量合格及优良率:进入隧道正洞施工后对伴行路段修整,严格按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10.3安全生产:在工程施工中安全生产达到“三无”无人员伤亡、无财产损失、无环境破坏; “六零” 安全生产事故为零、人员伤亡事故为零、生态环境污染为零、社会投诉事件为零、火灾事故为零、车辆事故为零。
11.施工平面布置
11.1施工驻地: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一定距离,具有安全措施。
11.2施工人员、设备机具及材料堆放远离河道,施工现场进行周密布置避免发生人员机械事故、材料损失或丢失现象。
11.3现场平面布置根据施工进度,临时搭设的帐篷根据施工进度搬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