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琢磨(zuó) 贮藏(chǔ) 妄自菲薄 (fěi)
B.琐屑(xiè) 相处(chǔ) 自给自足(jǐ)
C.星宿(xiù) 应和(yīng) 谆谆教诲 (dūn)
D.迂腐(yú) 自诩(xǔ) 载歌载舞(zǎ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知新 无缘无故
B.异曲同工 异想天开
C.怡然自乐 心旷神怡
D.栩栩如生 油然而生
3.加点词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说话言简意赅,把该说的内容,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掰开揉碎地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B.出国多年的他学会了很多西方的生活方式,回到家乡因为爱干净常常被不讲卫生的乡亲们贻笑大方。
C.李刚同学懂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按照老师教的方法顺利做出了难题。
D.人们都知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为了保证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4.选择词语依次填空最佳的一项是( )
花开无声, ,是一种境界。花开花落,不过须臾的昙花一现,刹那芳华。虽然春去秋来, ,红衰翠减,但不该心存遗憾,因为毕竟享受过花开。
A.落花无息 花枯叶零
B. 花落无息 花枯叶零
C.落花无息 枯花零叶
D.花落无息 枯花零叶
5.用词语依次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相传,古人唱歌的时候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古人 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 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便产生了“字正腔圆”这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 ”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
A.不但 而且 相辅相成
B.因为 所以 异曲同工
C.不但 而且 声情并茂
D.因为 所以 相得益彰
6.对下面文段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烟雨蒙蒙,弥漫成一种情调。喜欢在细雨蒙蒙的日子听着抒情的音乐,欣赏美丽的文字。音乐能带给我一种纯净,文字是我的另一种生命。思绪轻轻掠过如水文字,倘佯在散文的清新隽永中,倘佯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享受着自己的宁静。 “青鸟不识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读到这样的诗句总是有一种幽婉情思,淡淡的忧伤轻掠心湖。
A.文段主要运用对偶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音乐和文字的喜爱。
B.文段主要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雨天容易使人产生忧愁。
C.文段主要运用比喻、拟人、引用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作者雨天读书的幸福感。
D.文段主要运用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从雨中的丁香感受到的忧愁。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2) ,白露未晞。(《诗经 蒹葭》)(1分)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4)宋朝词人晏殊在《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借自然界中的花鸟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青春易老叹惋之情的句子是: , 。(2分)
8.名著阅读(3分)
《水浒传》塑造了梁山 ① 个英雄形象,其中只有三个女性英雄,一丈青扈三娘的丈夫是个子不高的梁山好汉,名叫(姓名或绰号) ② ,母大虫顾大嫂和母夜叉孙二娘都是用(职业) ③ 身份为掩护,给梁山打探情报。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学校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委托学生会对图书馆藏书和学生借阅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和学生进行了座谈。老师让你把学生会调查和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进行整理,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9.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藏书和借阅的现状。(3分)
【材料一】图书馆藏书情况
建校30多年,学校图书馆经过不断积累,再加上社会各界的捐赠,共有各类图书三万余册,生均占有量超过50本,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
【材料二】学生借阅图书情况统计
答:
10.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概括出学校图书馆存在的四个问题。(每个问题不超5个字。4分)
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书看。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一排排的书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找。
学生乙:在学校图书馆里即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要借出来,必须填好几张表。
学生丙:中午时间短,我本想放学后还可以到图书馆再看看,结果发现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学生丁:相比较而言,我现在更喜欢去社区的图书馆,那里的书大部分都是新近流行的畅销书。
问题 :
11.调查中也发现了借阅者乱涂乱画、损毁书页的情况。请你帮图书管理员写两句像对联那样有劝诫作用的警示语。(3分)
答:
四、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12——15题。(10分)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加点词语(2分)
录毕,走送之 走: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不敢稍逾约 ②未尝稍降辞色
B.①主人日再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①手指不可屈伸 ②首屈一指
D.①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②心平气和
14.翻译句子(4分)
①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15.选文有两个段落,请用原文概括两段的内容。(2分)
第1段: 第2段: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完成16——18题(15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哇”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 “我原本打算,【A】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B】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就是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年4期,有删改)
16.文章写乔丹少年时卖旧衣服的故事,填齐下面表格。(4分)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 父亲的目标 | 价值1美元卖到2美元 | ① | 价值2美元卖200美元 |
| 他的做法 | 洗净、刷平、阴干 | 画米老鼠和唐老鸭 | ② |
| 事情的结果 | ③ | ④ | 超额6倍完成目标 |
【A】处:父亲想那样做的理由? 答:
【B】处:“灿烂的太阳”指什么? 答:
18.请结合文章并联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150字左右。7分)
答:
(二)阅读《被妖魔化的沙尘暴》,完成第19—20题。(7分)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致使人们谈沙尘暴而色变。
②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
③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气候条件,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④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也并非有害无利。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它使诸如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等荒芜死寂的海岛身披沃土。其次,沙尘暴从撒哈拉沙漠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还有,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能有效地中和降水中的酸性物质。再有,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
⑥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⑦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⑧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19.第④段中“没有能力”和“没有必要”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3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解释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4分)
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的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十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
1966—199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达60多次。中科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
答:
(三)阅读《学会转身》,完成第21—22小题。(8分)
学会转身
①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
②事实上,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手表;就像在遇到困难走投无路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天空。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④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个思路,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
⑤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
⑥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你离成功其实也并不远。
(选自《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21.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思路,补全表格。(4分)
| 提出观点 | A | |
| 分析论述 | B |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
| 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 | 论证方法:C | |
| 得出结论 | D | |
答:
六、作文(50分)
23.北京精神概括为四个关键词: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但不得写诗歌;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延庆县2011——2012学年毕业试卷评分标准
初三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12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 答案 | B | C | D | B | C | C |
2. C项两个“怡”的意思相同,都是快乐的意思。
3. A项“言简意赅”指言语不多,但意思包括无遗。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B项“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C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指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4. 一空与前文语句相照应,又词性与结构判断。“花开无声”应该对应“花落无息”。二空同理,“春去秋来”应该对应“花枯叶零”。
5. “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与“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应该排除BD项,根据语段“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是指声和情并重,因此应该选择“声情并茂”,所以应该选择C项。
6. A、B、D项的修辞判断不完整。从选段第二句可知,作者喜欢雨天听音乐、读书;再结合后几句可知,作者重点叙述了读书的美好感受。
二、填空与简答8分
7.(5分)入则无法家拂士 蒹葭萋萋 天涯若比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1)-(3)小题为直接性默写,(4)小题为理解性默写,易错字“拂”“蒹葭”“萋”“涯”“奈”“燕”。
8.(3分)①108 ②矮脚虎王英(只写绰号或姓名均可) ③开酒店
解析:①是关于《水浒传》的基本常识,必须记住。②可根据提示“一丈青扈三娘的丈夫”和“个子不高”得出这是“矮脚虎王英”。③可根据“顾大嫂和孙二娘”得出“开酒店”的职业。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9.(3分)示例: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年级越高借阅量越大(说趋势),最受喜爱前三名图书依次是文学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由高到低顺序)。
解析:9.根据材料一可以概括出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大,材料二的表格有两大分类,要分别进行概括。
10.(4分)找书不方便 借书手续多 开馆时间短 畅销图书少(意思对即可)
解析:10.分别根据四个采访记录进行概括,找出主要问题,并根据题干要求概括字数不超过五个字。
11.(3分)示例:乱涂乱画不文明,损毁书页应纠正。
解析:11.内容要扣住“乱涂乱画”“损毁书页”,形式像对联(字数相等),语气有劝诫作用(得体不生硬)。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12. (2分)跑 通披,穿
解析:12.“走”是古今异义词,“被”是通假字同“披”,结合前后文内容进行分析。
13. (4分)D
解析:13.D项①中的“和”是暖和的意思,②中的“和”是温和的意思,因此意义不同。14. (4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四肢僵硬不能活动,服务(服侍)人员拿热水浇洗。
解析:14.翻译是注意落实实词含义,“援疑质理”的意思是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媵人”是服务的人,“汤”热水。
15.(2分)余幼时即嗜学。 余之勤且艰(字数可宽松)
解析:15.第一段的概括句在首句,第二段的概括句在尾句,原文抄写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记叙文(15分)
16. (4分)①价值2美元卖到20美元 ②让名演员签名 ③完成目标(卖2美元) ④超额完成目标(卖25美元)
解析:16.首先将文章内容划分层次,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填写即可。第一层是第一次买衣服,③空可以根据第②段进行概括,第二层是第二次买衣服,①④空可以根据第③段进行概括,第三层是第三次买衣服,②空可以根据第⑤段内容概括。
17.(4分)要点:【A】父亲要保护(鼓励)儿子的自信心。【B】自信(乐观 向上)的人生态度。
解析:17.两句话的含义可以结合前后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两个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即可。
18.(7分)要点:从父亲和儿子的角度谈启示都可以。要求有正确的观点(1分),结合文章(2分),联系生活实际(2分),通顺有文采(2分)。
解析:18.结合文章内容以及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注意概括文章主旨,在根据文章主旨引申。
(二)说明文(7分)
19. (3分)示例:不能。因为第④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能力”照应前三段,“没有必要”领起后四段。(思路要对)
解析:19.首先明确不能调换位置,再从结构上分析不能调换的原因,“没有能力”照应前三段,“没有必要”领起后四段。
20. (4分)示例:千百万年以来,西风把中亚和我国西北部地区干旱和荒漠区的沙土吹起来,形成沙尘暴;频繁的沙尘暴降下的黄土堆积成黄土高原。(四要点:风带沙土、降土堆积、频率高发、时间长久)
解析:20.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四个要点风带沙土、降土堆积、频率高发、时间长久,根据要点进行分析即可。
(三)议论文(7分)
21.(4分)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B引用卡耐基的话C举例论证 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解析:21.可以转化为论证过程题,首先根据题干要求将第③段划分层级,分别概括层次内容,再根据题干要求填写即可。
22.(4分)示例:不能。第④段承上启下,第⑥段总结全文。(思路要对)
解析:22.首先明确两段不能调换位置,然后从结构上分析两段作用即可。
六、作文(50分)
解析: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但前提是要自选题目。题目能容是北京精神,因此应该突出北京精神要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特征。“包容”和“创新”相对容易,在平时的习作中很多内容可以进行修改以适应题目,“爱国”相对宽泛,内容不容易把握,“厚德”相对难以理解,比较难入手。
范文:
包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真切的说出了包容的力量。
包容的力量是伟大是,它能够使两个水火不熔的人重归于好,能够使志趣不同的人走在一起,能够使冰冷的世界融化。
包容是什么呢?它是对别人错误的一种融合;包容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境界。要具有它,就要有谅解他人的品德,原来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融合。有了包容的心,我们可以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更加的融洽。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包容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开拓人际关系的一把金钥匙,一个人一生中必然会犯错误,在犯错误之后,最需要的就是别人对他的理解,关怀与帮助,换句话就是需要别人的包容。当你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别人犯错误时,别人也会同样需要你对他的包容。彼此互相包容,友好的人际关系也就建立了。你包容了他人,别人也会包容你。
即使一个人十分有才能,但古语说的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终究会与别人交融中犯这样那样的过失,如果对方不能队他包容,那么,一个良才就与之绝缘了!
人与人之间如此,在国际社会中更是如此。如果没有包容,人们生活在一个战乱的世界中,这种生活谁会愿意过?只要有了包容,世界才会安宁,才会发展,人们才会过上平稳的生活。
然而,包容并不是绝对的,在社会中必然会存在一些违法的犯罪分子。对这些人,是不可能采取包容态度的,只有严厉的打击犯罪,社会才会安宁,人们才会熙熙而乐的生活,犯罪才会日益萎缩。
在未来世界中,会有更多的复杂的关系,只要有了包容,人们才会生活的更美好!包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