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信息
| 姓名 | 电话 |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二年级 |
| 邮件 | |||
| 单位 | |||
| 教学主题 | 找春天教学设计 | |||
| 一、教材分析 | ||||
| 《找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结合时节,把孩子们引领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春天里,感受美好的春光,发现春天的特点,培养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
| 二、学生分析 | ||||
| 本班学生54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5人。活泼、聪明、懂事是整个班级孩子给我的良好印象 。总体来说思维活跃,、比较喜欢动脑筋,回答问题比较积极,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较有成效的学习方法。班上半数的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方向,但也有五六个同学学习方法不当,对新知识的接受较慢,而且容易把新旧知识混淆,学习习惯较差,积年累月,致使学习基础薄弱。 | ||||
| 三、教学目标 | ||||
|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 ||||
| 四、教学环境 | ||||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 ||||
|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 ||||
| 在本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学习资料和教师帮助主动获取知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手段取代了粉笔在黑板上涂抹,变成了好看的图片、影视资料在荧屏上展示,学生们在直观的感受中创设了情境,体会语言就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物进入思维中,参与到学生的理解、欣赏、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发生碰撞、产生共鸣、情感交流得到实现。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而这一切,都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结果,更加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 ||||
|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 ||||
|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 |
| 导入一、图片导入,积累词语 1、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她的到来吧! 2、师: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让我们一块去找春天吧!(板书:找) 3.板书课题,齐读。(板书:找春天) | 出示图片 | 欣赏图片 | 课件 | |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指导:“遮、触”是翘舌音。 “遮”读一声。 “嫩”韵母是en不un。 (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 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 (3)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4)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5)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 出示自学提示: | 读 、交流 | 课件 | |
| 三、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快速读课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1)抓住“脱掉、冲出、奔向”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 (2)读好带“!”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3.学习4—7自然段 (1)自由读四至七自然段,思考:我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A.指名读句子。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那是春天的眼睛吧?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2)再读四个句子,有什么疑问? 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 例:问: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多像春天的眉毛啊! (3)多种形式的朗读,积累背诵。 4.学习第8自然段 (1)我们继续去找春天,她还会在哪里呢? (2)朗读第3句。“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A.由这几句话,老师想到一些古诗: 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B.你们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几句春天的诗出来吗? C.感受了诗情画意,再来读读第8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 分小组 | 讨论 | 小组合作 | |
| 五、复习课堂训练 1.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她在__________上荡秋千,在__________上摇啊摇,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 | 作业纸 | 动手 | 完成 | |
| 六、课外拓展,迁移运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还眨呀眨的。 | 课件 | 学习 | 课件 | |
| 七、同桌互评, | 两人一组 | 交流 | 两人合作 | |
| 八、实践活动 “我眼中的春天”擂台赛: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任选其一。 读春天: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读出春天的美。 说春天:结合生活实践描绘自己看到的春天。 写春天:写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 画春天:把看到的、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演春天:唱唱春天的歌、跳跳春天的舞。 | 作业 | 任选 | 完成 | |
《找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优美,整篇课文读起来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活力。课文中通过写几个孩子寻找春天的过程以及找到春天的结果,让学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
|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欣赏春天的美景,接着掌握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最后讲授这篇课文时,虽然抓住了重点,对教学目标也进行了落实,但在课堂中缺乏了“多读”。这么美的课文应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发现美。本课教学中有不足,在生字书写的教学中,效果不是很好,由于过年和假期未练字的原因,多数学生连笔都不会用了,以后多加强写字训练和要求. | ||||
|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 ||||
| 在课堂上通过观看PPT课件和小组讨论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关于这节课的准备分为三个时间段,一是搜集了有关这节课的有关资料,初步设计了教案和课件。二是理顺思路,准备好教学用具,三是与学校的老师们分享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执教后,我对我自己的评价:还行。更让我感动的是几位老师对我的评课。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我想我要做好以下几点: 1、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精心、高质量地备课。 2、锻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语言丰富、生动、有趣,去掉口头语。 3、进一步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