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13:09
文档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教学课题《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统一批注过程中的符号,了解批注常见的方法和途径。2.通过让学生试水批读发现问题和困惑,提供可操作的批读范例。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书中相关语段认识批注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批读时能有的放矢。教学难点: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二、教学方法指导法、演示法三、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教学活动一:导入孩子们,拿到一本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名著后,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开
推荐度:
导读《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教学课题《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统一批注过程中的符号,了解批注常见的方法和途径。2.通过让学生试水批读发现问题和困惑,提供可操作的批读范例。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书中相关语段认识批注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批读时能有的放矢。教学难点: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二、教学方法指导法、演示法三、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教学活动一:导入孩子们,拿到一本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名著后,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开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教学课题《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统一批注过程中的符号,了解批注常见的方法和途径。

2.通过让学生试水批读发现问题和困惑,提供可操作的批读范例。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书中相关语段认识批注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批读时能有的放矢。

教学难点: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方法
     指导法、演示法

三、教学过程
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
教学活动一:导入

孩子们,拿到一本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名著后,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开展阅读呢?常见的有批读和研读,今天首先学习第一种——批读。

激发学生阅读愿望1分钟
教学活动二:了解批读

1.首先认识什么是批读。

(PPT展示)

批注式阅读是指读者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简单说,批读就是记录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切知识、情感的变化和疑惑的发生的读书方法。

    师:所以,要想读清楚读明白读深入文章,批读是读书很好的方法之一。徐特立老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学家陈垣也说过:“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脑勤、手勤、笔勤,遇见有心得就写下来,要动笔多写、多记,积累下知识,可以左右逢源”。

让学生明确批读的作用和意义5分钟

2.批读的符号设计

○:圈出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

( ):标出课文需要掌握的新词。(包括:生字组成的词;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自己很欣赏或不了解的词等。)

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标在每一段(或层)末尾。

~~(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

△△(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

===(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末尾。

★★★:表示应熟记和背诵的

○○○ :表示需要摘选的词语

2.文字批读前的准备

师:从批读的定义可以看出,批读的对象是文章中呈现(包括隐藏)的一切内容和形式。但具体《朝花夕拾》这本书,我们就必须具体文本具体分析,这本书我们要批读一些什么呢?

问:经过粗略地浏览和对前言的阅读,你觉得《朝花夕拾》是一本什么样文体特点的书?

生:散文集,记人、记事、记话题(杂文色彩),回忆性质

师:基于此,第一、注意分类批读,记人如《阿长与<山海经>》、《无常》(鬼也是异化的人)、《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记事如《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记话题如《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批读时每一种类型选择一篇进行,触类旁通;第二、注意散文的特点,就是素材看似松散实则思想情感高度统一,《朝》的内容以回忆往事为主,批读过程中要注意分析作者的素材选择和情感倾向。

让学生认识批读符号,做好批读准备5分钟
教学活动三:试水批读

师:批注式阅读,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方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文章中圈点勾画。

预设学生活动:请任意选择书中的一处内容进行批注(5分钟课堂活动)

学生批读成果一掠:

 (预设学生批读情况——)  

(1)某某同学批注了标题 《无常》

(批读:“活无常和死无常体现概括性,还有双关性”)

让学生分析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概括内容、表达中心、线索、点明时间地点感情; 

你存在的疑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某某同学批注了词语 “绝望”

“绝望”选自《二十四孝图》中的“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批读:“孝”本是天性,但传统伦理走向极端的教化之后,“孝”演变成了一种行为“秀”,并且往往违背基本的正常的人性,正常人做不到,只能望“孝”绝望。)

(3)某某同学批注了文章的构思 

 (批读:《阿长与<山海经>》中先写阿长的种种劣迹,再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书等等,扭转对

阿长的印象,凸显对阿长的深厚情感。提示:还有哪些文章有类似的构思?)

(4)某某同学批注作者的情感

(批读:“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无常》

(分析为什么人们喜欢看活无常,因为阳间的正义遥遥茫茫,只能对阴间的裁判寄予期望。这是对现实社会颠倒是非黑白、正义不得伸张的强烈批判和揭露。来自阴间的无常是真实的朋友,那么现实中的人呢?可见作者心中的不平和满腔愤懑之气。)

老师强调:

①准确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例如:愤怒、憎恶、怨恨、热爱、敬佩等。 

②从全文或作品局部揣摩作者突出人物情感所用的方法和技巧。 

(5)某某同学批注了文章的艺术写法

(如对《无常》中“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

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象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有一种本子上,却写的是‘你也来了’。”的批读:简笔勾勒无常的肖像,形象简洁,用语准确) 

老师强调:

①认识常见的写作手法。(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肖像神态描写以及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②准确判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效果。 

③发现文章的线索、标志性语句、反复出现的语句、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等。 

(6)某某同学批注了一些重要的句子 

如:学生示例略

老师强调:

学会判断和挑选文中的重要句子。 

A.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对比等)

例:“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那态度往往比“名人名教授”还轩昂。”《狗·猫·鼠》【作者为什么把“名人名教授”比作老鼠?运用拟人手法把老鼠们肆无忌惮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充满对“名人名教授”的讽刺、挖苦。】 

B.哲理句。(内涵深刻的句子,或作者有独特见地的句子)

例:“活的‘正人君子’们只能骗鸟,若问愚民,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无常》【为何这么说?强烈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突出反映了当时人们处于水深

火热之中,社会不存在公正,好人得不到好报,恶人得不到惩处。】

C.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例:“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五猖会》【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赛会历史和当时的盛况,有何作用?写出了儿时鲁迅对迎赛会的热情和渴望,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为下文作好铺垫。】

D.描写句。(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 

例:“这些鬼物们,大概都是由粗人和乡下人扮演的。鬼卒和鬼王是红红绿绿的衣裳,赤着脚;蓝脸,上面又画些鱼鳞,也许是龙鳞或别的什么鳞罢,我不大清楚。鬼卒拿着钢叉,叉环振得琅琅地响,鬼王拿的是一块小小的虎头牌。”《无常》【描写鬼卒鬼王,不铺陈,不修饰,而其“形”“神”跃然纸上,运用了白描手法。】

E.特色句。(长短句、对应句、连续的四字短语等) 

例1:“好。那么,走罢!”《琐记》【五个字、三个标点,展示出鲁迅此刻复杂的内心世界,请细细揣摩。把作者对当时环境的厌倦和无奈以及对新生活的渴望心理准确地表现了出来。】

例2:“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出他之前。”《琐记》【笔触甚是犀利!短短几句话,将头二班学生的趾高气扬、目中无人、横行霸道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通过初步的批读实践理解学习批读的知识和方法15分钟
教学活动四:学习几种经典的批注阅读

(1)基础性批注: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把

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例1:“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藤野先生》(相片或照片)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

【句中混用了一些文言句式,文白夹杂也是这一时期文章的一大特点。大家找一找文中是否还有这样的词句。】

例2:“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无常》

【钱理群先生认为,“这其实表达了普通老百姓的死亡观的:人一辈子活得太苦太累,人一死,两眼一闭,一切苦难都结束了,因此,死亡不是悲剧,而是喜事”。俗称“红白喜事”由此可理解】。

(2)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

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

例:“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

的呢?”《五猖会》

【这种想法可笑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生活体验?通过儿时的心理描写,刻画了儿时的天真和

无知,也表现了儿时对赛会的喜爱。为了逃避或是别的目的而耍一些小聪明。】

例:“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父亲的病》

【最真实也最真切的情感纠结:有尊重生命的理智思考,也有深爱父亲的眷恋不舍。】

(3)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例1:“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阿长与<山海经>》

【神力就是神奇之力,文中两处说“伟大的神力”,都是儿时的感觉,这样写此处有調侃的意味,后一处则有称颂的意味。】

例2:“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五猖会》

【“伸着颈子等候多时”“于是,完了”语言干净有力:热切地期盼,草草地结束;极度的失落,鲜明的对比!】

例3:“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1]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藤野先生》

【为什么要写先生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这件事呢?藤野先生作为一位教授解剖学的老师,详细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并想亲自看一看,表现出他的治学严谨、求真求实。】

(4)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阅读者能

够由此及彼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例:1:“其实这方法,中国的官兵就常在实做的,他们总不肯扫清土匪或扑灭敌人,因为这么一来,就要不被重视,甚至于因失其用处而被裁汰。”《狗·猫·鼠》

【写中国的官兵有何用意?联系现实,针砭时弊,辛辣讽刺当时官兵无心保卫国家的事实。】

例2: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1]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2],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二十四孝图》

【此处描写会让你想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哪个情节?背着老师在座位上描绣像。】

(5)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

例1:“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二十四孝图》)

【幸而还没有,庆幸自己没有和某些教授为伍,“竟表意外,“即刻”表要马上逃离,显示出对进入“象牙之塔”一事惟恐避之不及,当时作者正处于流寓途中?“然而”、“还”显出作者斗争精神的顽强,即便自己“跌下”,在坚决提倡白话文一事上,也绝不放弃!阅读时要留意这样一些很具个性色彩的词语。】

例2: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狗·猫·鼠》

【“充填”一词有何妙用?将虚无缥缈的情感以实物化的角度描绘了出来,形象可感;饱含对猫的痛恨之情。】

(6)疑问式批注:即写下自己在阅读时的疑问,疑问应该围绕读懂文章展开,不必旁逸斜出。

例:“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介绍阿长名字的来历?阿长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可见出身之低,是一个不幸的人。】

(7)补充式批注:

例1:“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

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钱店掌柜是军械……。这军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范爱农》

【此处揭示了的虚无软弱和不彻底性,轰轰烈烈的辛亥演变成了一场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的政治闹剧。不上十天就换上皮袍子,成为继续鱼肉百姓的阶级。为了更加充分地理解文意,有必要对具体的时代背景进行补充,了解王金发等人。】

例2:“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范爱农》

【此段细节描写有何作用?通过穿衣的细节暗讽所谓的光复,其实是换汤不换药,不改封建社会的本质。辛亥这场全国范围的大变革的成败得失从这样一处小细节可见一斑。建议大家课外阅读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小说《故乡》,看一看辛亥十年后中国社会的面貌是否有变化。】

例3:“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二十四孝图》

【 1925 年11 月,北洋决定,小学生要读经,自初小四年级起,每周一小时,直至高小毕业。北洋竭力提倡“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读物,这让自小饱受童真压抑的鲁迅出奇愤怒。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认为当时中国最要紧事之一便是生存,而反对白话文就是对新文学、新思想、新生命的一种扼杀。所以鲁迅先生在此用毫不隐晦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极度痛恨。】

(8)仿写式批注:

例:“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

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藤野先生》)

【能够短句表达清楚的绝不用长句,出于表达的需要,长句往往不吝笔墨,这样长短句灵活切

换又表述简练准确的句子可以尝试模仿。】

学习几种经典的批读方法,规范学生接下来的批读15分钟
教学活动五:小结

批注式阅读,是一个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知的烙印,表达自己的实现感情,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简而言之,批注式阅读可以使你的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是一种有思考,有深度的阅读,更是一种有个性的阅读,一种快乐的阅读!

3分钟
四、参考资料
[1]钱理群《中学讲鲁迅》  2011年三联书店出版;

[2]刘泽泉《名师教你读名著》 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

[3]郁达夫《回忆鲁迅》  2006年7月1日版  上海文化出版社;

[4]魏福惠《鲁迅研究》 2001年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档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

《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教学课题《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批读指导课课时1课时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统一批注过程中的符号,了解批注常见的方法和途径。2.通过让学生试水批读发现问题和困惑,提供可操作的批读范例。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书中相关语段认识批注的常见方法,让学生在批读时能有的放矢。教学难点: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二、教学方法指导法、演示法三、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教学活动一:导入孩子们,拿到一本有一定难度的经典名著后,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科学的方法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