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杭区第十五届教育科研优秀研究成果(论文)评审结果 |
| 成果类(115项) |
| 一等奖(1)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1 | 中职教研组织新探索 | 丁卫东、凌静、施国洪 | 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
| 2 | 教师使用《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情况的区域调查与分析 | 赵百令 |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
| 3 | 让特殊需要儿童享受“优质教育” | 张国富、倪碧宏(执笔) | 余杭区特殊教育中心 |
| 4 | 审美的序演,生命的对话——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师语言有效性探究 | 邵晓丽 | 乔司镇中学 |
| 5 | 农村隔代教养利弊分析与优化对策 | 周月芳 | 良渚镇云华幼儿园 |
| 6 |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幸福课堂”建设研究 | 郭忠楠、吴然宏 | 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
| 7 |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幼儿生态种植活动设计与实践》 | 周黎静 | 中泰乡中心幼儿园 |
| 8 | 乡镇幼儿园协同教研舫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叶蓉、章儒忠 | 仁和镇中心幼儿园 |
| 9 | 学校教师研修俱乐部--教育生态观下的校本培训模式实践研究 | 田立华、骆洪明 | 良渚镇勾庄中心小学 |
| 10 | 规避“扁鹊误区”,向教学管理要质量 | 于慧强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11 | 让青年教师在协作互助中成长 | 唐国忠 | 瓶窑中心学校(辅导站) |
| 12 |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到科学概念的案例研究 | 陈曦 | 临平第一小学 |
| 13 | 突出表现业绩 注重诊断改进 | 洪春幸 | 余杭区实验小学 |
| 14 | 学区“园际联动”课题研究模式的探究 | 郭建英 | 塘栖镇第一幼儿园 |
| 15 | 幼儿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 郎静、吴梅春 | 瓶窑镇中心幼儿园 |
| 16 |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校际走班研训模式的研究 | 何云荣、谷珍娣、唐文浩、凌建生 | 塘栖镇塘南中心小学 |
| 17 | 普通高中优化学生生存状态处理机制的实践研究 | 项水林 | 塘栖中学 |
| 18 | 基于校际联盟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 | 魏国梁 | 余杭镇一中 |
| | | |
| 二等奖(27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19 | 以故事画为支点、探究美术与语言的融合教学 | 钮丽芳 | 仁和镇中心幼儿园 |
| 20 | 幼儿园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卜如娟 | 良渚镇云华幼儿园 |
| 21 | 以优秀和经典绘本为载体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 | 徐小红 | 运河二幼博陆园区 |
| 22 | 构建助长平台,促进专业发展——幼儿园80后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 | 洪玲、吕晓春 | 运河镇第一幼儿园 |
| 23 | 职业高中数控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 沈琪、冯国民 | 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
| 24 | 小学美术“欣赏与评述”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 朱国锋 | 塘栖镇第一小学 |
| 25 | 中职课改实施中的教师准备:问题、归因及对策 | 陶婵婵 | 临平职业高级中学 |
| 26 |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系统的实践与研究 | 管国新 | 余杭高级中学 |
| 27 | 小班化教育模式下有效习作评改的探究与实践 | 刘丽华 | 瓶窑镇第一小学 |
| 28 | 乐学、易学、爱学——打击乐创新音乐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 王丰珍、王丽萍、李燕 | 良渚镇勾庄中心幼儿园 |
| 29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性研究 | 汪宏英、陶越 | 瓶窑镇长命中心小学 |
| 30 | 幼儿园陶艺特色活动创建与深化的研究 | 程瑾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31 | “问题”驱动下小学数学有效操作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 俞水英 戴光吕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 |
| 32 | 灵动在指尖 | 高沙沙 | 绿城育华亲亲幼儿园 |
| 33 | 让学生在小课题探究中自主发展 | 郑国良 | 瓶窑镇第一小学 |
| 34 | 基于“随班—辅读”特教模式的资源教室运作实践与研究 | 张国清、倪碧宏(执笔) | 南苑中心小学 |
| 35 | 基于培养科学思维品质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 汪国良 | 崇贤镇第一小学 |
| 36 | 合理利用错误资源,有效引导正确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研究 | 沈建国、沈菊香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37 | 立足差异 结对联动 均衡发展 | 莫永枝、虞国荣、沈卫锋(执笔) | 塘栖镇第二小学 |
| 38 | 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策略的研究 | 李美红、丁芳丽 | 塘栖镇第二小学 |
| 39 | 架起一座桥 扬起一片帆 | 冯建明、俞龙华 | 双林中心小学 |
| 40 | 校本教研的深化和教师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研究 | 章佳芳 | 临平第三中学 |
| 41 | 幼儿园外来务工者子女随班就读情况调查与融合教育管理策略的研究 | 俞红 | 运河镇第一幼儿园 |
| 42 | 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 陶天祥 | 星桥中学 |
| 43 | 搭建课例研究的平台 优化教师教学行为 | 谢琴琴、吴忠卫 | 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 |
| 44 | 分层培养 全面提高 形成梯队 | 高学广 | 瓶窑镇长命中心小学 |
| 45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午间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董国璋、姚芳华(执笔)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 | |
| 三等奖(31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46 | 构建“学习型”教研团队,提升园本教研有效性 | 俞建娣 | 良渚镇云华幼儿园 |
| 47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形成性评价的策略研究 | 徐一珠 | 余杭高级中学 |
| 48 | 基于立体式阅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高段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 黄华琴 | 中泰乡中心小学 |
| 49 | 交互、融合、突破----建构农村合并学校教师和谐团队的行动研究 | 钱军、鲍峥嵘、王红蕾(执笔) | 临平第五中学 |
| 50 | 说中有画,画中有话——在绘本阅读中实现双赢的实践研究 | 陈丽娟 | 良渚镇勾庄中心幼儿园 |
| 51 | 基于社区情境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任 磊 | 余杭镇第二小学 |
| 52 | 以“Do嘟城”模式创设幼儿园游戏性区域活动开展体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胡青春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53 | 整合乡土资源 活泼写作形式 提高作文素养——以乡土资源为载体的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 姚芳华、卫国海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54 | 公办小学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学习困难归因及对策研究 | 陈建军 | 余杭镇太炎小学 |
| 55 | 改进小学美术学业评价的实践研究 | 张香萍 | 余杭镇太炎小学 |
| 56 | 小学低段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 | 陈爱华、钟立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 |
| 57 | 中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 屈海东 | 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
| 58 | 网络词汇与语言教学 | 郭文燕、叶丽玲 | 余杭区成人教育中心 |
| 59 | 一位农村教师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历程与思考 | 时勇 | 余杭镇一中 |
| 60 | 田野实践,农艺树人 | 阮世联、钱志宏、周敏丽 | 仁和镇中心小学 |
| 61 | 农村体育特色幼儿园的后续研究与动态管理 | 杨小芳(执笔)课题组成员 | 运河二幼博陆园区 |
| 62 | 托班分离焦虑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 范风华 | 余杭区、新星早教中心 |
| 63 | “学具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徐利英、封文荣 | 临平第一小学 |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劳技学科活化教材内容的探索与实践 | 葛小林、李国成 | 仓前镇中心小学 |
| 65 | 基于农村小学推广绘本阅读的思考与实践 | 陶水凤 | 仁和镇云会中心小学 |
| 66 | 构建学习型组织 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农村小学组建学习系那个教师团队的实践与思考 | 吴国平 | 运河镇博陆中心小学 |
| 67 |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管理机制研究 | 沈香农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中部) |
| 68 | 亲近科学 热爱生活 | 骆洪明、田立华 | 良渚镇勾庄中心小学 |
| 69 | 探索作文教学序列,开发适合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课程 | 黄欣儿 | 运河镇博陆中学 |
| 70 | 关于合并学校如何缩短“磨合期”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 唐桂英 | 瓶窑镇第一小学 |
| 71 | 解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改 | 孙英俊 | 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
| 72 | 基于人教版教材的习作教学序列研究 | 胡小丽 | 临平第一小学 |
| 73 | 职高学生消费现状与引导策略的探究 | 叶榕 | 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
| 74 | 民办学校名优、骨干教师后续发展促进机制的中期报告 | 张建明 | 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 |
| 75 | 用“心育”提升德育的“温度”—— 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邹爱萍 | 余杭镇一中 |
| 76 | 乐在棋中,健康成长—小学阶段开展三棋兴趣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 沈卫峰、沈鹏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 | |
| 合格(39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77 | 和节日一起成长——家园互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 俞健美 | 良渚镇云华幼儿园 |
| 78 | “任务引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 诸奎松 | 良渚职业高级中学 |
| 79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沙龙式作文教学”探索与实践的结题报告 | 周凤乔、庞仿英 | 塘栖二中 |
| 80 | 构建“和谐”班级文化的实践研究 | 俞小英 | 运河镇五杭中心小学 |
| 81 |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 邵永建、祝贤平 | 良渚镇第一小学 |
| 82 |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编排特点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沈建伟、谌晓军 | 乔司镇中心小学 |
| 83 | 农村小学中段数学学困生学习诊断与指导研究 | 朱国云 | 中泰乡中心小学 |
| 84 | 回归课堂本真 促学生和谐发展——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体验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 黄健身 | 中泰乡中学 |
| 85 | 《初中科学教师多元教学风格的个案研究》 | 何学巧 | 临平第三中学 |
| 86 | 关于农村初中音乐课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 董爱伟 | 良渚镇勾庄中学 |
| 87 | 通过校本培训促进课堂管理的实践研究 | 沈仁法、余海龙、蓝旭明、颜玉斌等 | 星桥中学 |
| 88 | 农村中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改进的策略研究 | 王跃奇 | 余杭镇一中 |
| 创设 捕捉 解读 构筑----问题解决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有效策略研究 | 胡万祥 | 径山镇长乐中心小学 |
| 90 | 民间体艺术进校园 学艺健身促发展 | 钱晓红、张顺贤 | 仁和镇中心小学 |
| 91 | 爱如汪洋将她包围 | 王贵春、莫永枝、王新霞(执笔) | 塘栖镇第二小学 |
| 92 |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再开发 | 金利平 | 临平第一小学 |
| 93 | 中职校数控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李蒙恩 | 乔司职业高级中学 |
| 94 | 引导学生做一个有教养的人——农村城镇初中学生道德规范学习有效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 沈建荣 | 余杭镇一中 |
| 95 | 阅 读 童 心,彰 显 智 慧————以分享阅读为载体,优化教师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 郑群、汪卉(执笔) | 崇贤镇中心幼儿园 |
| 96 | 《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农村幼儿在园心理落差调查及调适策略》 | 俞水萍 | 中泰乡中心幼儿园 |
| 97 | 全纳教育理念下,大班幼儿同伴互助学习模式的研究 | 朱伟芬 | 良渚镇勾庄中心幼儿园 |
| 98 | 不能碰的孩子—对一名触觉防御儿童综合干预的个案研究 | 俞犁鲲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99 | 立足课堂 合作共生——构建基于课例研究平台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 丰彩虹 | 余杭镇一中 |
| 100 | 在创建校园文化理念下拓展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 范艾芳 赵生粉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 |
| 101 |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剖析个案研究 | 王玲 | 中泰乡中学 |
| 102 |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 | 沈春华 | 余杭实验中学 |
| 103 | 农村特殊家庭幼儿行为养成教育的探索性研究 | 沈惠芬 | 运河二幼博陆园区 |
| 104 | 我们在反思中成长 | 闲林职高体育课题组丁晓(执笔) | 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
| 105 | 以《背影》课例研究为载体,提高语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 应林芳 | 崇贤镇中学 |
| 106 | 提升农村初中学校教育品质的内控管理机制研究 | 喻来金、张显耀 | 黄湖镇中学 |
| 107 | 以“教师再成长工作室”为载体促进骨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 | 郑梅玲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108 | 依托互助共同体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 朱文婕 | 瓶窑镇第一小学 |
| 109 | 农村初中实施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周慧峰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初中部) |
| 110 | 《农村幼儿园传统民俗节日教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 马娟 | 中泰乡中心幼儿园 |
| 111 | 反思,在追根溯源中推荐教学效能 | 杨建浩 | 五常中学 |
| 112 | 立足语文本体 让作业有滋有味——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 | 季晓花 | 临平第二小学 |
| 113 | 小班化背景下特殊需要儿童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 | 郦旭琴 | 余杭镇第二小学 |
| 114 | 初中数学课外活动课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张爱玲 | 良渚镇勾庄中学 |
| 115 |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 戴忠建 | 瓶窑镇长命中心小学 |
| | | |
| 论文类(99篇) |
| 一等奖(5篇)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1 | 小学低段语文绘画日记的设计与指导研究 | 莫凤毅、卫国海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2 | 协商式规划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 刘伟慧 | 余杭区实验小学 |
| 3 | 初中音乐学生学业评价实施方案的构建与实践 | 张聃 | 乔司镇中学 |
| 4 | 高中生文言文学习指导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 方晖 | 塘栖中学 |
| 5 | 初中科学开放性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 谢曙东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 | |
| 二等奖(13篇)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6 | 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行为有效反思的研究 | 余雪芳 | 塘栖中学 |
| 7 | 农村幼儿园园本教研策略优化研究 | 孙建婷 |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
| 8 |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质量的实践研究 | 陶彦敏 | 中泰乡中心小学 |
| 9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 雷笑艳 | 余杭区实验小学 |
| 10 | 初中课堂行为管理的实践研究——基于劳动与技术课视角 | 颜玉斌 | 星桥中学 |
| 11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唐振亚 | 五常中心小学 |
| 12 | 小学数学习题设计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 | 仰建强、蒋丽华 | 良渚镇第一小学 |
| 13 | 对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的策略思考 | 马 | 余杭区成人教育中心 |
| 14 | 解析命题技术 引领中考作文——09年市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理答指导策略研究 | 陶福周、张春生、张国强 | 乔司镇中学 |
| 15 | 论课改视野下的教学铺垫 | 钟立、肖建娣 | 运河镇亭趾实验学校(小学部) |
| 16 | 如何在初中英语学科中设计有效地学习报告单 | 吕勇民 |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
| 17 | 构建“80后”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李其英 | 星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
| 18 | 基于知识共享的集体备课制度重建 | 周建锋 | 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 |
| | | |
| 三等奖(33篇)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19 | 开拓知识 丰富智慧 滋润生命——基于同伴互助的科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 胡晴霞 | 余杭镇一中 |
| 20 | 游戏与图谱相结合的小班歌唱教学的综合改革初探 | 柳春燕 | 星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
| 21 | 基于教学案例分析的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培训研究 | 张敏 | 余杭区教师进修学校 |
| 22 |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小学中高段数学“自学诱导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宋琴、何苗丹 | 黄湖镇中心小学 |
| 23 | 方程法与算术法解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比较与实践研究 | 杨敏 | 育才实验小学 |
| 24 | 促进学生“无障碍”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盛桂芝 | 径山镇长乐中心小学 |
| 25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时间管理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 孙洪波 | 塘栖中学 |
| 26 | 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 王红琴 | 临平第二小学 |
| 27 | 秉承数学本质 致力文化育人 | 沈国良 | 双林中心小学 |
| 28 | 如何整合英语活动任务与评价任务为一体:设想与实践 | 周明 | 临平第一中学 |
| 29 | 关于新高考背景下提高《〈论语〉选读》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 孙德升 | 塘栖中学 |
| 30 | 由高三毕业班情况分析谈高一班主任工作 | 方秀红 | 塘栖中学 |
| 31 | 基于古镇文化开展学校团队活动的探究与实践 | 金枭钦 | 余杭镇一中 |
| 32 | 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研究 | 陆淑萍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33 | 高中数学课堂习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丁伟勇 | 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
| 34 | 运用美术地方课程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 骆剑强 | 瓶窑镇一中 |
| 35 | 指导教师制订专业成长规划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金丽萍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36 | 农村幼儿生活体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陈燕飞 | 鸬鸟镇中心幼儿园 |
| 37 | 拓展视野,让思想长上翅膀飞翔 | 盛忠琴 | 仁和镇云会中心小学 |
| 38 | 挖掘民间艺术 丰富幼儿园美术课程 | 金飞 | 黄湖镇中心幼儿园 |
| 39 | 新课程背景下展现化学实验魅力的思考与实践 | 林丽琴 | 塘栖中学 |
| 40 | 为何我的眼里只有你? ——幼儿园集体教学师幼互动咏叹调 | 姚丽霞 | 临平第一幼儿园 |
| 41 | 当五角星的魅力淡去后…… | 胡群 | 运河镇五杭中心小学 |
| 42 | 亲近自然体验亲情——农村环境下亲子活动指导及实施策略的研究 | 姜旭红 | 星桥街道中心幼儿园 |
| 43 | 对三年级数学“周长”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 俞建仁 | 临平第一小学 |
| 44 | 追寻小学数学“学具操作”活动的价值 | 何靖芳、封文荣 | 临平第一小学 |
| 45 | 城市化进程中新勾庄人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探究 | 沈国英 | 良渚镇勾庄中心幼儿园 |
| 46 |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选题指导策略探微 | 蓝升新 | 余杭实验中学 |
| 47 | 外来民工子女学习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陈瑛 | 良渚镇勾庄中心小学 |
| 48 | 对话大师—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的教学研究 | 腾晓芳 | 余杭区实验小学 |
| 49 | 家园合作,为幼儿科技教育插上腾飞的双翼----幼儿科技教育融入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韩建华 | 临平第一幼儿园 |
| 50 | 说课——英语教研活动的一扇窗 | 粟周均、林海花 | 仁和镇云会中学 |
| 51 | 预设·超越 让课堂更有效 | 钟丽 | 运河镇五杭中心小学 |
| | | |
| 合格论文(48篇)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作者姓名 | 作者单位 |
| 52 | 创建“学区学习型校长队伍”的实践与思考 | 胡会云 | 余杭中心学校(辅导站) |
| 53 | 基于大语文课程理念下习作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 张燕芬 | 余杭镇太炎小学 |
| 54 | 追求 激励 渗透 引导——基于幼儿生命意识的同情心的培养的实践研究 | 梁宁宁 | 运河镇第一幼儿园 |
| 55 | 让学生的作业更精彩 | 冯萍 | 仓前镇中心小学 |
| 56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小班音乐欣赏教学为载体,开展课例研究提高课堂实效 | 余淑菲 | 良渚镇勾庄中心幼儿园 |
| 57 | 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改革与保障体系 | 陆元庆、吴关心(执笔) | 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
| 58 |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撑起整个课堂 | 莫英 | 临平第一中学 |
| 59 | 一例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辅导及启示 | 徐萍 | 南苑中心小学 |
| 60 | 让流动的花朵更鲜艳 | 李建军 | 余杭镇太炎小学 |
| 61 | 小学毕业班数学复习课几种基本课型的实践与反思 | 鲍华锋 | 中泰乡中心小学 |
| 62 | 营造用心倾听的课堂 | 丁芳娣 | 塘栖镇第一小学 |
| 63 | 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 马红、颜艳冰(执笔) | 南苑街道中心幼儿园 |
| 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 | 郑杭琴 | 余杭镇一中 |
| 65 | 语文(7—9年级)比较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 岑苏红 | 余杭镇一中 |
| 66 | 优化二小时户外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 章晓春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67 |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健康发展策略的研究 | 胡春玲、胡志兰 | 黄湖镇中心小学 |
| 68 | 流动儿童的社会性背景对其学习成绩 | 连振平、杜志华 | 黄湖镇中心小学 |
| 69 | 小学高段儿童家庭教育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 蒋静、马杰 | 黄湖镇中心小学 |
| 70 | “信息员”模式在学校危机管理中的运用与探索 | 韩金根 | 运河镇五杭中学 |
| 71 | 中职教育中冲突型师生关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 | 范春芳 | 余杭区成人教育中心 |
| 72 | 科学学科“点、线、面”三维教学模式之初探 | 杨国蓬 | 塘栖镇第三中学 |
| 73 | 隔代带养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现状调查与指导探索 | 凌中英 | 运河二幼博陆园区 |
| 74 | 挖掘美术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 陈玲娟 | 良渚镇第一小学 |
| 75 | 违纪学生在纠错状态下的心理调查和应对策略研究 | 吴伟东 | 临平第一中学 |
| 76 | 疏理 沟通 应用——谈例题教学 | 刘昌国 | 乔司镇中学 |
| 77 | 适性教学理念下幼儿民间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 高建芬 | 临平街道中心幼儿园 |
| 78 | 让课例研究走向真实、有效 | 王晓东 | 崇贤镇第一小学 |
| 79 | 英语课堂的互动与能力培养 | 赵姝慧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80 | 引发质疑做好实验探究 | 王四海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81 | QQ群,沟通从新开始——利用QQ群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策略研究 | 余远景 | 运河镇第一幼儿园 |
| 82 | 流动儿童孤独感的调查与分析 | 汪菁、朱晓燕 | 小林中心小学 |
| 83 | 让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 | 曹彩芳 | 塘栖镇第二小学 |
| 84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戴菁、费建苗 | 塘栖镇第二小学 |
| 85 | 农村幼儿园“家长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 | 胡小琴 | 运河二幼博陆园区 |
| 86 | 春风化雨润无声 滋润心灵共护航 | 张丽 | 运河二幼五杭园区 |
| 87 | 让沉默的花朵也能绽放 | 黄玉敏 | 运河二幼五杭园区 |
| 88 | 基于课例《荷叶》开展“优化语文阅读课‘教师提问用语’”的实践研究 | 肖立武 | 塘栖二中 |
| 由“芊”引发的思考 | 施叶娟 | 临平第一中学 |
| 90 | 受欢迎幼儿的个案研究 | 沈蕾 | 塘栖镇第二幼儿园 |
| 91 | 论学生之玩 | 张茂英、唐国芳、张茂兴 | 塘栖镇超山中心小学 |
| 92 | 巧妙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心灵去旅行 | 曹洪霞 | 杭二中树兰实验学校 |
| 93 | 在活动中学习,在参与中发展 | 宣美霞 | 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 |
| 94 |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研究 | 王一军 | 径山镇潘板中心小学 |
| 95 | 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建构数学概念的实践与研究 | 吴芬花 | 临平第二小学 |
| 96 | 幼儿园水粉画教学活动课程的研究 | 郑红燕 | 临平第二幼儿园 |
| 97 | 小学特色班级评比:经验与问题 | 余娟文 | 临平第一小学 |
| 98 | 孙子兵法与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意外的应对策略 | 卫国海、姚芳华 | 塘栖镇第三小学 |
| 99 | 给学困生注入心灵的鸡汤——试谈数学学习障碍学生的个案分析与辅导对策研究 | 沈菊香、沈建国 | 塘栖镇第三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