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墩柱直径为φ130cm,用C30混凝土,钢筋。
1 3.3.1 荷载计算
1) 恒载计算
① 上部构造恒载,一孔重:4987.07 kN
② 盖梁自重(半根盖梁):292.14 kN
③ C25横系梁重:
④ 墩柱自重:
作用墩柱顶面的恒载垂直力为:
单孔:
双孔:
2) 汽车荷载计算
由《桥规》规定:对于1~2车道桥梁,制动力按布置在荷载长度内的一行汽车车列总重量的10%计算,但不得小于一辆重车重量的30%。其方向为行车方向,着力点在汽车重心位置,一般为桥墩以上1.2m处。
公路-Ⅱ级荷载布置及行驶情况见前述详图所示,由盖梁计算得知:
① 单孔荷载单列车时:
,相应的制动力:,按《桥规》4.3.6公路-Ⅱ级汽车荷载的制动力标准值不得小于,故取制动力为。
② 双孔荷载单列车时:
,相应的制动力:。
汽车荷载中双孔荷载非对称布置产生支点处最大反力值,即产生最大墩柱垂直力;汽车荷载中单孔荷载对称布置产生最大偏心弯矩,即产生最大墩柱底弯矩。其中冲击系数为:
图3-10 双柱反力分布
3) 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图3-10)
公路-Ⅱ级:
单列车时:
双列车时:
三列车时:
1)荷载组合
①最大最小垂直反力时,计算见表3-11。
②最大弯矩时,计算见表3-12。
表3-11 可变荷载组合垂直反力
| 荷载状况 | 最大垂直反力/kN | 最小垂直反力/kN | |||
| 横向分布 | 横向分布 | ||||
| 单列车 | 441.79 | 1.05 | 578.60 | -0.05 | -27.55 |
| 双列车 | 883.58 | 0.80 | 881.67 | 0.20 | 220.42 |
| 三列车 | 1325.37 | 0.54 | 1058.01 | 0.46 | 595.13 |
| 荷载情况 | 垂直力B / kN | 水平力H / kN | 对柱顶中心弯距/ kN· | ||
| 0.25(B1-B2) | 1.47H | ||||
| 上部构造(一跨)与盖梁恒载 | 2785.68 | / | 0 | 0 | |
| 公路-Ⅱ | 单列车 | 327.99 | 65.60 | 82 | 96.43 |
| 双列车 | 655.98 | 65.60 | 1 | 96.43 | |
| 三列车 | 983.97 | 65.60 | 246 | 96.4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