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油品检验技术
一、填空题
1.GB/T265运动粘度测定法要求,试样含有水或机械杂质时,在试验前必须经过______处理,用______除去机械杂质。吸油过程中不许有_____或______。
脱水;滤纸过滤;气泡;裂隙
2.测定运动粘度时浴温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接近______的水平面,使测温刻度值位于恒温浴的液面上______处。
毛细管点;10mm
3.测定油品运动粘度时,粘度计在油浴中恒温时间为:100℃试验不少于______min,40℃试验不少于______min ,20℃试验不少于______min,-20℃试验不少于______min。
20;15;10;15
4.测定油品粘度时流动时间一般不少于______,用0.4mm粘度计时不少于______。
200秒;350秒
5.粘度指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油粘度指数最高,______基础油粘度指数最低。
油品粘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程度 ;石蜡基;环烷基
6.粘度指数是表示润滑油粘温性能的重要指标,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______。较小
7.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要求,正确安装定量水分测定器,冷凝管与接受器的轴心线______,下端的斜口切面与接受器的支管口______,各连接处______,冷凝管上端用______塞住。
互相重合 ;相对; 涂抹火棉胶; 棉花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规定,试样的水分少于______认为痕迹。
0.03%
8.做水分试验时,回流速度要控制从冷凝管的斜口每秒钟滴下冷凝液______滴,加热回流时间不应超过______小时。
2~4滴;1
9.GB/T261规定,测闭口闪点时试样的水分超过______必须脱水。
0.05%
10.GB/T 261测闭口闪点时,应在预期闪点前______开始点火,GB/T 3536测开口闪点时,在预期闪点前______开始点火。
10℃;28℃
11.进行闭口闪点测定时,将点火器的灯芯或煤气引火点燃,要将火焰调整到接近______,其直径为______mm。
球形; 3~4
12.测闭口闪点时,点火时搅拌器应当____________。
停止搅拌
13.按GB/T3536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不适用测定______和开口闪点低于 ℃的石油产品。
燃料油; 79
14.对于同一油品,若不作大气压修正,则在高原比平原测量的开口闪点要______。
偏低
15.GB/T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规定,试样的加热温度要控制在______℃,摇动分液漏斗中试验溶液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______。
50~60;乳化
16.水溶性酸碱的抽提液加酚酞指示剂显红色,表示试油中含有____________,加甲基橙指示剂显红色,表示试油中含有____________。
水溶性碱;水溶性酸
17.GB/T258测定试样酸度所用的指示剂为 或 或 ,GB/T2测定试样酸值所用的指示剂为 ,GB/T4945测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时所用的指示剂为 。
碱性蓝溶液;甲酚红溶液;酚酞溶液;碱性蓝溶液或甲酚红溶液;对-萘酚苯指示剂溶液
18.《GB/T508-85 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不适用于 的石油产品,也不适用于 和 。
含有生灰添加剂(包括某些含磷化合物的添加剂);含铅的润滑油;用过的发动机曲轴箱油
19.石油产品的灰分测定时,坩埚恒重,要直至连续称量间的差数不大于_________为止。
0.0005g
20.硫酸盐灰分可以用来表明新润滑油中已知的 。
含金属添加剂的浓度
21.石油产品机械杂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所用的溶剂中,用已恒重的滤器过滤,被留在滤器上的杂质
22.GB/T511-88机械杂质试验中样品称取前应将不超过容器四分之三的试液摇动______min,使混合均匀,石蜡和粘稠产品应预先加热到______,润滑油的添加剂加热至______,然后用玻璃棒搅拌______min。
5;40~80℃;70~80℃;5
23.按GB/T511测石油产品机械杂质时,定量滤纸须放在敞盖的称量瓶中,在______℃的烘箱中干燥不少干1h。
105~110℃
24.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馏份燃料中的硫醇硫所采用的参比电极是______,指示电极是______。
玻璃电极;银-硫化银电极
25.GB/T1792硫醇硫测定方法中,0.01mol/L银醇标准溶液有效期不超过 ,若出现 ,必须另配,硫醇硫结果报至小数点后 。
3天;浑浊沉淀;五位
26.GB/T1792用来测定无硫化氢的喷气燃料、汽油、煤油和轻柴油中的硫醇硫,其测量含量围是 ,元素硫含量大于 时有干扰。
0.0003~0.01%(m/m);0.0005%(m/m)
27.GB/T1792测定汽油中的硫醇时,在 滴定溶剂中易损失,应采用 滴定溶剂。
酸性;碱性
28.新用或长期未用的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将 部分浸在 里,活化 。 勿长期浸泡在水中。
球泡;蒸馏水;48小时;甘汞电极
29.博士试验加入的硫为升华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生成硫化铅
30.测定石油产品的密度时,环境温度变化应不大于______℃。
2
31.测密度时,放入密度计后,应保证液面以上的干管浸湿不超过______个最小分度值。
2
32.蒸馏车用汽油时,从加热开始到初馏点滴出时所需时间为______分钟。
5~10
33.在测定馏程时将温度计和蒸馏烧瓶安装好,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至少要______,但不能低于______刻度线。
25mm;100mL
34.石油产品的蒸馏测定中,蒸发百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回收百分数与损失百分数之和
35.烟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试样在一个标准灯具,在规定条件下燃烧时的无烟火焰最大高度,以毫米表示。
36.烟点表示煤油的______性能,煤油的无烟火焰高度取决于煤油的______。
燃烧;组成
37.报告试样腐蚀试验结果时,要同时报告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温度和试验时间
38.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以判断试样中是否含有腐蚀金属的____________。
活性硫化物
39.进行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时,从油罐车或油罐中取样时,试样容器所装的试样体积不少于容器容量的 ,但不多于 。
70%;80%
40.进行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时,未发现测定器漏气或漏油,则把测定器浸在浴中,使水浴的液面高出 顶部至少 。
空气室;25毫米
41.GB/T8017雷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试验温度应严格控制在______℃。
37.8±0.1
42.对车用汽油进行全项检测,测试的第一项应该是 。
饱和蒸气压
43.在诱导期试验中,氧弹充入氧气排空空气以后,再次充入氧气。如果在以后的
压力降不超过 ,就假定为无泄漏,可进行试验而不必重新升压。
10分钟;6.千帕(1磅力/英寸2)
44.用GB/T8019测定汽油实际胶质时,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应控制在______℃和不大于______kPa,浴温为______℃。
155±5;35;160~165
45.在油渍试验中,蒸馏后的残留液用3~4cm滤纸过滤,3滴滤液应滴在______位置上。
同一
46.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所使用到的三合剂由
组成,其体积比为 。
丙酮、甲醇、甲苯;1:1:1
47.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试样应装在
或 中,容器预先用 洗涤,再用 冲洗。
金属桶;棕色玻璃瓶;三合剂;试样
48.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将已过滤的体积为
试样装入氧化管中,通入 ,速率为 , ℃下老化 小时,老化结束经冷却后,测定试样形成的总不溶物含量,以mg/100mL表示。
350±5mL;氧气;50±5mL/min;95±0.2;16±0.25
49.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收到样品后应尽快分析,当试验在一天之不能进行时,应用 气体覆盖保护,样品储存温度不应高于
℃,但不能低于样品的 。
惰性;10;浊点
50.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应在 ℃烘箱中干燥已过滤完的两滤膜 ,冷却 ,分别称重计算可滤出不溶物的量。
80℃±2℃;30min;30min
51.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氧化管及其附件的准备:用含有 的水装满氧化管,装上通氧管及冷滤器,浸泡至少 。
清洗剂;2h
52.SH/T0248冷滤点试验方法试样的准备规定,试样在室温下 (温度不能低于______℃),将______mL试样用无绒滤纸过滤;当试杯中的试样温度达到__ ___℃时,将准备好的试杯 放入置于已冷却到预定温度冷浴中的套管。
15;50;30±5;垂直
53.进行凝点测定时,试样要加热到______℃,冷却到______℃。
50±1;35±5;
54.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规定,40℃运动粘度为28.8~90mm2/s的油品,试验温度为______℃,40℃运动粘度大于90mm2/s的油品,试验温度为______℃。
54±1;82±1
55.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要求,在读取各相体积时油层最大体积不超过 ,超过3分钟,每隔5分钟进行读数。
43mL
56.测定橡胶密封适应性指数时,试样应称 mL,试验温度应控制在_℃,试样应浸泡_h。
50;100±2;24
57.车辆齿轮油成沟点测定法适用于测定__________________。
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流动性
58.GB/T11143-方法判断锈蚀程度的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轻微锈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等锈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严重锈蚀。
锈点不超过6个,每个锈点的直径不大于1mm;锈蚀超过6个点但锈蚀面积小于试验钢棒表面的5%;锈蚀面积超过试验钢棒表面积的5%
59.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适用于在规定条件下测定_________ _______ __。
润滑油的泡沫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
60.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规定,所用试验浴其尺寸必须使量筒的浸入深度至少达______的刻线处,并使浴温能分别保持在______和______以,空气流量应保持在______。
900mL;24±0.5℃;93.5±0.5℃;94±5mL/min
61.在GB/T12579润滑油泡沫特性测定法中,泡沫性以mL/mL表示,是指 。
泡沫倾向性/泡沫稳定性
62.GB/T12579润滑油泡沫测定法规定,量筒依次用 、 和
仔细清洗量筒,然后用 和 冲洗,最后用清洁、干燥的空气流将量筒吹干,量筒的壁要排水干净,不能留水滴。
甲苯;正庚烷;清洗剂;水;丙酮
63.GB/T12579润滑油泡沫测定法规定,测前24℃泡沫体积时,将试样倒入量筒 刻线处,测93℃泡沫体积时,将试样倒入量筒 刻线处。
190 mL; mL
.滴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条件下,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一定流动性的最低温度。
65.测定滴点时,向脂杯装试样应注意不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泡和空隙
66.GB/T4929润滑脂滴点测定法中精密度规定重复性为 ℃ ;再现性为
℃ 。
7℃;13℃
67.按GB/T4929测润滑脂滴点装填脂杯时,不应____________,升温速度过快,会使滴点偏______。
混有气泡;低
68.按GB/T4929测润滑脂滴点时,试管固定在油浴中,使油面距试管边缘不超过_________mm。
6
69.进行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时,要将______试样装入工作器脂杯,使之填满(其中心部分堆起高约______mm),装入工作器脂杯的试样不得有______存在,试样要恒温在25±0.5℃,从恒温浴中取出工作器,使试样在约______分钟______次往复工作。锥体下落的时间要控制在______秒钟。
足够量;13;气泡;1;60;5.0±0.1
70.进行润滑脂锥入度测定时,圆锥体尖端与试样表面要刚好接触,如果相差1mm,锥入度则相差_________个单位。
10
二、选择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通常用( )表示。
(A)m2/s (B)厘伯 (C)厘斯 (D)mm2/s
A ;D
2.某油的粘度估计为25mm2/s,所选毛细管粘度计的系数应小于( )。
(A)0.21 (B)0.125 (C)0.50 (D)0.25
B
3.用酸度计测定油品水溶性酸或碱,PH为( )即可认为油品中无水溶性酸或水溶性碱。
(A)7.0 (B)6.5至7.5 (C)6.0至8.0 (D)5.0至9.0
D
4.测定水溶性酸碱时,若产生乳化应( )。
(A)洗净仪器重试验
(B)用95%乙醇代替蒸馏水重新试验
(C)加入与蒸馏水的量一样多的95%的酒清重新试验
(D)用1:1 95%乙醇水溶液代替蒸馏水重新试验
D
5.测定闭口闪点时,点火应从预计闪点到达前( )℃开始。
(A)5 (B)10 (C)18 (D)28
B
6.测定水分试验之前,摇动试样瓶中的试样,时间应为( )。
(A) 5分钟 (B) 3分钟 (C)2分钟 (D)不得摇动
A
7.测定水溶性酸或碱试验之前,摇动试样瓶中的试样,时间应为( )。
(A)5分钟 (B).3分钟 (C).2分钟 (D).不得摇动
A
8.测定柴油酸度要用浓度为( )的乙醇作抽提液。
(A) 60% (B) 80% (C) 85% (D)95%
D
9.酸度的单位是( )。
(A) mg KOH/g (B) mgKOH/100mL (C) mg NaOH/g (D) mgNaOH/100mL
B
10.测定油料酸度,滴定应在( )分钟完成。
(A) 5 (B) 3 (C) 1 (D) 0. 5
B
11.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GB/T268)中规定,根据预计残炭生成量5~15%的样品,应称取试样量( )克。
(A)15±0.5 (B)10±0.5 (C)5±0.5 (D)3±0.1
C
12.在GB/T380燃灯法硫含量中使用的指示剂用( )混合而成。
(A) 3份体积的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1份体积的0.2%甲基红乙醇溶液
(B) 5份体积的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1份体积的0.2%甲基红乙醇溶液
(C) 5份体积的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3份体积的0.2%甲基红乙醇溶液
(D) 1份体积的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5份体积的0.2%甲基红乙醇溶液
B
13.GB/T18351-2004规定测定硫含量的仲裁以( )方法测定结果为准。
(A) GB/T11140 (B) SH/T0253 (C) GB/T380 (D) GB/T17040
C
14.燃灯法测定石油产品的硫含量,灯及灯芯应用( )洗涤并干燥。
(A)蒸馏水 (B)汽油 (C)石油醚 (D)溶剂油
C
15.用燃灯法测定石油产品硫含量时,仪器安装前应将吸收器,液滴收集器及烟道仔细用( )洗净。
(A)蒸馏水 (B)汽油 (C)石油醚 (D)溶剂汽油
A
16.用燃灯法测定石油产品硫含量时,每个灯的火焰高度须调整为( )mm。
(A)3~5 (B)4~6 (C)5~7 (D)6~8
D
17.GB/T6536蒸馏测定法,按油品馏分类型、初馏点、终馏点和( )将油品分为五组,每组试验条件有所差别。
(A)辛烷值 (B)表面力 (C)饱和蒸汽压 (D)密度
C
18.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一组﹑二组样品终馏点应为( )℃。
(A) ≥250 (B) ≤250 (C) >250 (D) <250
B
19.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三组﹑四组样品终馏点应为( )℃。
(A) ≥250 (B)≤250 (C)>250 (D)<250
C
20.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三组样品初馏点应为( )℃。
(A)≥100 (B) ≤100 (C) >100 (D) <100
B
21.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四组样品初馏点应为( )℃。
(A)≥100 (B)≤100 (C)>100 (D) <100
C
22.根据GB/T6536方法规定,轻柴油的初馏点馏出时间为( )。
(A)5-10分钟 (B)2-5分钟 (C)5-15分钟 (D)10-15分钟
C
23.车用乙醇汽油中乙醇馏分应在全部蒸馏馏分的( )。
(A) 初馏点~10% (B) 10%~50% (C) 50%~95% (D)95%以后
B
24.按GB/T6536方法进行油品蒸馏试验,干点是指( )时的温度。
(A)蒸馏烧瓶中液体全部汽化 (B)蒸馏烧瓶最低点液体全部汽化
(C)温度计水银柱升至最高点 (D)温度计水银柱静止
B
25.GB/T6536蒸馏法测汽油馏程时,要求量筒的冷浴温度为( )℃。
(A)0~5 (B)0~1 (C)0~4 (D)13~18
D
26.在GB/T6536蒸馏测定方法中,涉及到三种孔径的支板,以下四种孔径的支板中( )不是方法中涉及到的。
(A)30mm (B)32mm (C)38mm (D)50mm
A
27. GB/T6536测定馏程,应选用最小分度值为( )的蒸馏用温度计。
(A)0.1 (B)0.2 (C)0.5 (D)1.0
D
28.在720mmHg大气压下测定馏程,则修正后馏出温度较修正前( )。
(A)大 (B)小 (C)一样 (D)不一定
A
29.用GB/T8019测定车用汽油的实际胶质时,蒸发浴温度控制在( )℃。
(A)100~105 (B)120~125 (C)160~165 (D)~185
C
30.雷德饱和蒸气压可用于评定发动机燃料的( )。
(A)加速性能 (B)减速性能 (C)燃烧性能 (D)启动性能
D
31.测量油品密度时,读数要精确到( )克/厘米3。
(A)0.01 (B)0.001 (C)0.002 (D)0.0001
D
32.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时,量筒径应至少比所用的石油密度计的外径大( )。
(A)15mm (B)20mm (C)25mm (D)35mm
C
33.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时,量筒高度应能使石油密度计漂浮在试样中,石油密度计底部距离量筒至少( )。
(A)15mm (B)20mm (C)25mm (D)35mm
C
34.在以下四个指标中,( )与柴油实际使用温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A)凝点 (B)冷滤点 (C)浊点 (D)倾点
B
35.下列指标中具有一定可加性的指标是( )。
(A)实际胶质 (B)闪点 (C)残炭 (D)灰分
ACD
36.以下哪一个试验需要预先对试样(含水0.6%)进行脱水。( )
(A) 机械杂质 (B)运动粘度 (C)凝点 (D)闭口闪点
BCD
37.测凝点时,冷却剂的温度要比预计凝点低( )℃。
(A) 5~10 (B)10~15 (C)4~5 (D)7~8
D
38.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上部样是指石油液体的顶表面下其深度的( )液面处所取得的样品。
(A)六分之一 (B)五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三分之一
A
39.恒重坩埚时,灼烧坩埚所用的温度( )。
(A)可以不控制 (B)应高于灼烧沉淀所用的温度
(C)应低于灼烧沉淀所用温度 (D)应与灼烧沉淀所用温度相同
D
40.配制0.01mol/L银醇标准溶液的有效期为( )。
(A)15天 (B)1个月 (C)3天 (D) 二个月
C
41. 玻璃电极在连续使用一周后,若电极球表面污染,可将电极球部放在重铬酸钾-硫酸洗液中浸泡( ) ,取出用水冲洗干净,浸入蒸馏水中备用。
(A)30秒 (B)1分钟 (C)5分钟 (D)20分钟
A
42. 使用后的玻璃电极应洗干净,浸泡在( )中备用 。
(A)稀盐酸 (B)稀碱液 (C)稀醋酸 (D)蒸馏水
D
43. 测量pH值时甘汞电极的( )饱和水溶液面要保持一定高度,不用时将两个橡皮套套上。
(A)氯化银 (B)氯化钾 (C)氯化钙 (D)氯化镁
B
44. GB/T3142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规定,四球试验机主轴转速为( )r/min
(A)1400 (B)1500 (C) 1600 (D)1450±50
D
45. 通过PD(公斤)可以看出润滑油的( )性。
(A)油膜 (B)极压 C 最低负荷 (D)强度
B
46. 石油倾点测定仪在使用中突然停机后,如再让压缩机启动应等( )分钟后再开机。
(A)3 (B)2 (C)15 (D)10
C
47. 倾点测定仪搬动和安装过程中,严禁倾斜超过( )度角和撞击。
(A)30 (B)45 (C)60 (D)90
B
48. 测定克利夫兰开口闪点时,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 )秒。
(A)1 (B)2 (C)2~3 (D)1~3
A
49. 测定克利夫兰开口闪点时,点火应从预计闪点前( )开始。
(A)10℃ (B)20℃ (C)28℃ (D)56℃
C
50. 油品的水分离时间越长说明油品的抗乳化性能越( )。
(A)好 (B)差 (C)视油品而定 (D)视测试条件而定
B
51. 测定钢网分油量时,恒温时间到达后钢网上的油滴应( )。
(A)移入烧杯 (B)不移入烧杯 (C)视油品而定 (D)视试验条件而定
A
52. 测定油浴式滴点时,脂杯外的两支温度计的( )高度一致。
(A)水银球 (B)预计滴点温度刻线 (C)76mm刻线 (D)200℃刻线
A
53. 测定润滑脂的锥入度时,润滑脂的恒温规定是( )。
(A)室温 (B)20±0.5℃ (C)25±0.5℃ (D)20±1℃
C
54. 测定润滑脂工作锥入度时,一般应工作( )次。
(A)30 (B)60 (C)120 (D)100
B
55. 测定锥入度时,锥体下落的时间为5±( )秒。
(A)1 (B)0.5 (C)0.2 (D)0.1
D
56. 测定工作锥入度,锥尖应( )。
(A)与试样刚好接触 (B)离试样1mm (C)插入试样1mm (D)无要求
A
三、判断题
1.某一油品的运动粘度估计为150mm2/s,所选毛细管粘度计的系数应大于0.75mm2/s2。
×
正确答案:某一油品的运动粘度估计为150mm2/s,所选毛细管粘度计的系数应小于0.75 mm2/s2。
2.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GB/T268)中规定,在燃烧阶段,如果火焰高度和燃烧时间两者不可能同时符合要求时,则控制火焰高度符合要求更为重要。
×
正确答案: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GB/T268)中规定,在燃烧阶段,如果火焰高度和燃烧时间两者不可能同时符合要求时,则控制燃烧时间符合要求更为重要。
3.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高温度为闪点。
×
正确答案: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为闪点。
4.在通风橱中检测油品的闭口闪点或者开口闪点的时候,可以打开通风橱排除油气。
×
正确答案:在通风橱中检测油品的闭口闪点或者开口闪点的时候,不可以打开通风橱排除油气。
5.在同一个通风橱可以同时做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
×
正确答案:在同一个通风橱不可以同时做开口闪点和闭口闪点。
6.绝不允许在无冷却水的情况下开启半导体致冷的凝点测定器。
√
7.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基本原理是:石油中的硫化物在测定器的灯中完全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
正确答案: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基本原理是:石油中的硫化物在测定器的灯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8.燃灯法测定硫含量时,碳酸钠水溶液主要作为吸收SO3之用。
×
正确答案:燃灯法测定硫含量时,碳酸钠水溶液主要作为吸收SO2之用。
9.测定石油产品水分所用的冷凝管是球形冷凝管。
×
正确答案:测定石油产品水分所用的冷凝管是直管式冷凝管。
10.测定石油产品酸值时,加热锥形瓶可用电炉。
×
正确答案:测定石油产品酸值时,加热锥形瓶可用电热板或水浴。
11.测密度时,当记完密度计读数后,应立刻测定试样的温度。
√
12.测定不透明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时,密度计读数为液体上弯月面与密度计刻度相切的那一点。
√
13.密度是物质在温度20℃时单位体积的重量,以g/cm3, kg/m3单位表示。
×
正确答案:标准密度是物质在温度20℃时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g/cm3、kg/m3。
14.测定雷德饱和蒸气压时,测定器的摇动应尽可能迅速以避免测定器及其中的试验温度改变。
√
15.饱和蒸气压是指在气、液两相达到动态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
√
16.测定发动机燃料的饱和蒸气压可以判断燃料蒸发性的大小。
√
17.雷德饱和蒸气压越小,运输保管时轻组分的损失越小。
√
18.如果试验温度高(低)于100℃,则实测诱导期高(低)于实际诱导期。
×
正确答案:如果试验温度高(低)于100℃,则实测诱导期低(高)于实际诱导期。
19.车用汽油馏程测定(GB/T6536)所用的温度计的规格是0~℃标式温度计。
×
正确答案:测定汽油馏程所用的温度计的规格是-2~300℃棒式温度计。
20.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温度计在指示温度371℃以上使用后,可以再次使用。
×
正确答案: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中,温度计在指示温度371℃以上使用后,不经零位校正,就不应再次使用。
21.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烧瓶底部最后一滴液体汽化一瞬间所观察到的温度为终馏点。
×
正确答案: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烧瓶底部最后一滴液体汽化一瞬间所观察到的温度为干点。
22.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SH/T0175-2004)中所使用到的三合剂如果其中有纯度不高的试剂,将会造成粘附性不溶物的量增加。
√
23.一般来说,油品中芳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低。
×
正确答案:一般来说,油品中芳烃含量越低,苯胺点就越高。
24.在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随待测离子活度不同而变化的电极称参比电极。
×
正确答案:在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随待测离子活度不同而变化的电极称指示电极。
25.在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值恒定的电极称指示电极。
×
正确答案:在电位分析中,电极电位值恒定的电极称称为参比电极。
26.电位滴定法适于浑浊、深色溶液或找不到合适指示剂的容量分析法。
√
27.玻璃电极连续使用一周后,若电极球表面污染,可将电极浸泡在浓度为0.1moL/L HCL水溶液中约10~20min后用水洗净,浸在蒸馏水中备用。
√
28.玻璃电极玻璃膜易破碎,安装电极时,甘汞电极的位置应装得比玻璃电极略低些,以保护玻璃电极。
√
29.玻璃电极不能在强酸、强碱溶液中使用。
√
30.在电位分析中,Ag-AgCl电极只能作为参比电极。
×
正确答案:在电位分析中,Ag-AgCl电极常作为参比电极,也可用作指示电极。
31.GB/T7305方法测定合成液水分离性时,合成液在量筒的上面,水层在下面。
×
正确答案:GB/T7305方法测定合成液水分离性时,如果合成液相对密度比水大时,合成液在量筒的下面,水层在上面。
32.试样经预热后,在规定速度下冷却,每间隔2℃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到试样能流动的最高温度作为倾点。
×
正确答案:试样经预热后,在规定的速度下冷却,每间隔3℃检查一次试样的流动性,记录观察到试样能流动的最低温度作为倾点。
33.倾点测定仪的致冷效果与环境温度、通风条件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
34.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269-91清洗锥体时不要转动锥体,防止造成释放机构磨损。
√
35.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269-91)规定石油脂试料可以装在柔性的容器中。
×
正确答案: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269-91)规定石油脂试料可以装在金属制造的容器中,不能使用柔性的容器,因为手拿柔性的容器时,使石油有可能轻微工作,影响后面测试的结果。
36.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269-91)规定全尺寸润滑脂工作器应带有一支在25℃校正过的合适温度计,通过排气阀插入。
√
四、综合分析题
1. 什么叫馏程?请写出车用汽油10%、50%、90%蒸发温度及终馏点与使用性能的关系?
答:馏程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围。
1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中所含轻质馏分的多少。它对汽油机启动的难易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与产生气阻的倾向有密切关系。10%蒸发温度低,说明轻质馏分多,汽油机易于起动,但也易产生气阻。
50%蒸发温度表示汽油的平均蒸发性,它与汽油机起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以及加速是否及时有关。
90%蒸发温度及终馏点表示汽油中所含重质馏分的多少。若90%蒸发温度和终馏点高,说明汽油中含重质馏分多。当使用这种汽油时,由于气化温度低,燃烧不安全,不但增加汽缸积炭,耗油量增大,而且未气化的油粒附着在汽缸壁上破坏润滑油膜,并有可能通过活塞环缝隙流到曲轴箱中稀释润滑油,增大机械的磨损和润滑油的消耗。
2.测定汽油馏程时,量筒口部用棉花塞住的目的什么?
答: 量筒口部用棉花塞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冷凝管上凝结的水分落入量筒和减少馏出物的挥发。
3.按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要求,蒸馏汽、煤、柴油其冷凝器冷浴的温度各是多少?为何不同?
答:蒸馏汽油其冷浴的温度应是0~4℃,煤油和柴油应是0~60℃。冷浴温度之所以根据不同油品调整不同温度,主要是因为汽、煤、柴油的馏程围不同,汽油中含轻质馏份较多,所以冷浴的温度较低。冷浴温度的确定只要能使试样沸腾后的蒸气在冷凝管冷凝为液体,并使其在管能正常流动即可。
4.采用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测定车用汽油的馏程时,温度计与蒸馏烧瓶应如何安装?
答:温度计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温度读数,安装时应注意将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颈部的,毛细管的底端及蒸馏支管壁底部的最高点齐平。蒸馏瓶的安装:用一个打孔良好的软木塞或硅酮橡胶塞,将蒸馏瓶的支管紧密地装在冷凝管上,将蒸馏烧瓶调整在垂直位置,并使蒸馏支管伸入冷凝管25—50mm。升高和调整烧瓶支板,使其对准并接触蒸馏烧瓶底部。
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时,为什么要对测定结果进行修正?
答:由于油品沸程受大气压影响很大,同一试样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测定馏程,将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当大气压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时,测得的结果都应该进行修正。
6.简述蒸馏(GB/T6536)测定时的注意事项。
答:(1) 冷却器中的水温要根据不同试样,调整不同温度,以达到使试样沸腾后的蒸汽在冷凝管冷凝为液体,并使其在管正常流动。
(2) 量筒口要用棉花或滤纸盖好,以防止水分落入量筒和减少馏出物的挥发。
(3) 正确掌握加热速度是试验结果正确的关键。
(4) 蒸馏不同的石油产品要选用不同口径的石棉垫。
(5) 试样含有水分时应按不同组别要求另取油样或脱水,否则不但影响测定结果,有时会发生冲油或爆炸。
(6) 仪器的安装、操作要按试验方法要求严格进行。
(7) 温度计要按规定正确安装。
(8) 大气压力会影响测定结果,所以当大气压高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时,对测得的结果要进行大气压力修正。
7. 简述GB/T 38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操作注意事项。
答:(1)试样称取准确无误;
(2)碳酸钠溶液必须使用移液管移取;
(3)严禁使用火柴点燃试样灯;
(4)灯芯的粗细影响火焰的调整,试验前确定合适的灯芯(尤其对汽油),保证试样燃烧过程中不冒黑烟;
(5)严格控制空白和每个灯的火焰高度一致,否则影响试验结果;
(6)注意低硫含量试样的取样量,量少会影响试验结果;
(7)注意检查空气中硫含量。
8.GB/T380-77(88)燃灯法测定硫含量试验中的碳酸钠能用量筒量取吗?
答:不能,由于该标准采用对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进行回滴的方法,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量要准确,而一般量筒达不到要求的精度,故不能使用量筒。
9.简述博士试验(SH/T0174-92)的方法概要。
答:摇动加有亚铅酸钠溶液的试样,观察混合溶液外观的变化,判断混合溶液是否存在硫醇、硫化氢、过氧化物或元素硫。再通过添加硫磺粉,摇动并观察溶液的最后外观变化,进一步确认硫醇的存在。
10.写出博士试验的测定原理和主要反应。
答:博士试验可定性地检查燃料等轻质石油产品中的硫醇,测定原理是根据亚铅酸钠与硫醇反应,生成铅的有机硫化物,再与元素硫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铅。
主要反应: (CH3COO)2Pb+2NaOH=Na2PbO2+2CH3COOH
Na2PbO2+2RSH=(RS)2Pb+2NaOH
(RS)2Pb+S=RSSR+PbS↓
11.用SH/T0174-92(博士试验法)方法对试样进行硫醇硫定性试验时如果发现试样中含硫化氢或过氧化物,是否可以继续进行试验?
答:不可以,有硫化氢存在应按方法要求除去硫化氢后再进行试验,有过氧化物存在,若含量已达到干扰测定结果的程度,该试验无效,应终止。
12.在博士试验(SH/T0174-92)中,如何证实试样中含有过氧化物?
答:取一份试样,加入占试样体积20%的碘化钾溶液、几滴乙酸溶液和几滴淀粉溶液,用力摇动,如果在水层中出现蓝色,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13.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油中硫醇硫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答:用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油中的硫醇硫是基于硫醇的官能团-SH与银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醇银沉淀,其反应为RSH+AgNO3=RSAg↓+HNO3,此法的滴定终点不是依靠指示剂来确定,而是用玻璃参比电极和银—硫化银指示电极之间的电位突跃指示滴定终点。
14.电位滴定法如何确定滴定终点?
答:在电位滴定操作中,随着标准滴定溶液的滴加,被滴定的离子浓度不断降低,指示电极的电位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到达化学计量点附近时,被测离子的浓度发生突跃,引起指示电极的电位发生突跃,使整个电池的电动势发生突跃,找到这个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的确定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E—V曲线法、△E/△V—曲线法 、二次微商法。
15.电位滴定分析,对参比电极有何要求?
答:参比电极是测量电池电动势,计算电极电位的基准,因此要求它的电极电位已知而且恒定,在测量过程中,即使有微小电流通过,仍能保持不变, 它与不同的测试溶液间的液体接界电位差异应很小,数值很低,可忽略不计,并且容易制作,使用寿命长。
16.GB17930-2006标准中,实际胶质要求不大于5,如果测定结果为5.1,应怎样报出测定结果?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答:应报出结果为5(+),判定为该项指标不合格。依据是GB 1250“极限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17.何谓汽油的未洗胶质、实际胶质?对加剂汽油实际胶质为什么必须用GB/T8019测定?
答:未洗胶质——车用汽油的蒸发残渣,包括实际胶质和不挥发的添加剂组分。实际胶质——航空汽油、航空涡轮燃料的蒸发残渣或车用汽油的蒸发残渣中正庚烷不溶部分,以mg/100mL表示。加剂汽油之所以要用GB/T8019测定实际胶质,因为汽油中加入的汽油清净剂,它是一种在试验条件下不挥发的高分子无灰添加剂,可以溶于正庚烷中,所以必须用GB/T8019来测。
18.欲测饱和蒸气压的试样取回后应如何操作,以防止轻质组分的损失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答:取回试样后,应立即用塞子封闭试样容器口,放在阴凉的地方,打开试样容器前,试样的容器和容器中的试样均应冷却到0~1℃,汽油室和连接装置也应达到0~1℃。
19.GB/T8017蒸气压测定法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 (1)严格按标准取样,试样容器需附有倒油装置,防止倒油时油蒸气挥发;
(2)试验前试样管理很重要,应小心避免蒸发损失和轻微的组成变化,试样容器及在容器中的试样应冷却到0~1℃;
(3)为防止轻质油料挥发,渗漏容器中的试样不能用于试验,这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一个关键;
(4)蒸气压的测定应是被分析试样的第一个试验;
(5)试验水浴的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7.8±0.1℃;
(6)压力表中不能有残存液体,否则影响读数准确性,压力表读数应用水银压差计较准;
(7)一定要用力剧烈摇动测定器,以保证气液平衡状态。
20.比较直馏汽油和热裂化汽油诱导期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答:直馏汽油和热裂化汽油相比,热裂化汽油由于含不饱和烃较多,如二烯烃等,所以氧化安定性差,诱导期短,而直馏汽油含有的不饱和烃较少,诱导期较长。
21.进行诱导期试验时,为什么第一次在氧弹中灌入的氧气达到一定的压力后要慢慢放出,再第二次灌入氧气?
答:(1)慢慢放出主要是防止油样在突然降压时从玻璃样品瓶中溢出,影响测定结果。(2)为冲走弹原有的气体,保证氧气浓度。
22.做诱导期试验的水浴温度是多少,若在高原地区进行诱导期试验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温度为98℃~102℃,若在高原地区,因大气压较低,允许往水里加较高沸点的液体,如乙二醇,使水浴温度维持在98℃~102℃。
23.做铜片腐蚀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答:(1)通过铜片试验,可以判断试样中是否有能腐蚀金属的游离硫、活性的硫化物;
(2)可以预知油料在使用过程中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
所以各种油脂都要求腐蚀试验必须合格。
24.测定水溶性酸碱的意义是什么?
答:(1)油品中检出有水溶性酸碱,说明油品在酸碱精制处理时,酸没有完全中和或碱洗后用水冲洗的不完全。水溶性酸几乎对所有金属都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碱对铝有腐蚀。
(2)油品中存在有水溶性酸碱会促使油品老化。水溶性酸碱在大气中的水分、氧气及热的作用下,会引起油品氧化、胺化和分解,加速油品变质。
(3)轻质燃料油、未加添加剂的润滑油中,都不允许有水溶性酸碱。
25.测定水溶性酸碱一般用什么指示剂?什么颜色说明油料中含水溶性酸或碱?
答:测定水溶性酸碱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采用甲基橙指示剂时,抽提液呈红色说明试样含水溶性酸;采用酚酞指示剂,若呈现玫瑰红色或红色,说明试样中含水溶性碱。
26. 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硅胶为什么要活化?
答:主要是去除硅胶中的水分和易挥发物,增加硅胶的表面积,从而提高硅胶的吸附活性。硅胶活化后存放在干燥器中,随时间延长,将使各烃类在柱中的显色变弱,为了保持硅胶的活性,应及时活化。
27. 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硅胶活化的条件是什么?
答:在175℃的烘箱里将硅胶铺成薄层活化3小时,趁热装瓶。
28. 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往吸附柱填加硅胶时应注意什么?
答:在加硅胶时边振动边加,少量多次加,不要一次加满,以防硅胶在柱中分配不均匀。振动吸附柱时,用湿布擦拭整个吸附柱,消除静电,有助于更好地填装硅胶,填装结束后再振动吸附柱4分钟。
29.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时,加入样品前样品及注射器如何处理?装样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调节压力变化?
答:将样品及注射器冷却到2℃~4℃。
装样:取样品0.75 mL±0.03mL,迅速插入吸附柱硅胶面下30mm深处,并匀速推出,从顶部加入异丙醇至进料段球型磨口接头处。
压力调节:开始慢慢调节压力至14kPa,并保持2.5min,再调节压力至34kPa,再保持2.5min,最后一次调节压力至一个适当值,以便使分析时间控制在1h左右。
30. 有一个试样用GB/T 11132测得饱和烃区域长度为231mm,烯烃区域长度为167mm,芳烃区域长度为121mm,用SH/T 0663测得该样中MTBE占4.85%(体积分数),乙醇占3.4%(体积分数),计算该试样修正后每种烃类的体积分数。
解: 各烃的长度总和=231+167+121
=519mm
芳烃体积分数=(121/519)×100×(100-4.85-3.4)/100
=21.4%
烯烃体积分数=(167/519)×100×(100-4.85-3.4)/100
=29.5%
饱和烃体积分数=(231/519) ×100×(100-4.85-3.4)/100
=40.8%
答:芳烃含量为 21.4%(体积分数),烯烃含量为 29.5%(体积分数),饱和烃含量为 40.8%(体积分数)。
31. 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时,如何测量各族组分段的长度?
答:饱和烃:试样前沿至黄色荧光最先达到最强烈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烯烃:黄色荧光最先达到最强烈位置至出现明显蓝色荧光最下端的位置之间距离。
芳烃:明显蓝色荧光最下端至第一个红或棕色环的上端之间的距离。
32. GB/T 11132荧光指示剂吸附法测定族组成,如何判断醇类洗脱烃类比较完全?
答:醇类洗脱烃类不完全将会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洗脱烃类完全程度可从吸附柱烃类区域总长来判断,烃类区域总长不小于500mm表明醇类洗脱烃类完全。
33.简述测定车用汽油辛烷值的意义。
答:(1)车用汽油的牌号按照研究法辛烷值区分。
(2)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发动机燃料抗爆性能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可提高发动机功率。增加行车里程,节约燃料。
(3)汽油的辛烷值和汽油的化学组成有关。测辛烷值可大略判断汽油的主要成分。直馏汽 油辛烷值低,而裂化汽油因有较多异构烃或烯烃,辛烷值较高。铂重整汽油有较多芳烃,辛烷值很高。
(4)加有抗爆剂的汽油辛烷值,可估量抗爆剂的效果,找出适宜的抗爆剂加入量。
34.用密度计测定石油产品密度时如何读数?
答:当石油密度计静止并离开量筒壁自由地漂浮时,读取密度计刻度值,读到最接近刻度间隔的1/5。使用SY—02、SY—05、SY—10型密度计,对于测定透明液体,读数为液体主液面与密度计刻度相切的那一点,对于测定不透明液体,读数为液体弯月面上缘与密度计刻度相切的那一点;使用SY—Ⅰ型和SY—Ⅱ型密度计,读取试样的弯月面上缘与石油密度计干管相切处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试样的弯月面上缘成一水平面。
读密度值时,同时要读取试样试验温度。
35.测密度时对所用的温度计有何要求?
答:温度计应是检定合格的,-1℃~38℃围的温度计,分度值应为0.1℃全浸式水银温度计。-20℃~102℃围的温度计,分度值应为0.2℃全浸式水银温度计。
36. GB/T1884密度测定法中对环境温度和试样温度如何规定?
答:环境温度规定:若试验前后环境温度变化大于2℃,应使用恒温浴,以免温度变化太大。
试样温度规定:试验前对混合均匀试样进行测量,取出温度计;读取密度后,用温度计搅拌试样均匀后再次读数,密度测量前后温度之差不能大于0.5℃,否则重新进行试验,直到温度变化稳定在±0.5℃以。
37.某一油品,用石油密度计测得当温度为24.7℃,视密度为803.5kg/m3,问20℃的密度为多少?视密度换算表如下(部分表):
解:查表得24.50℃视密度为803.0及805.0时20℃密度分别为806.2及808.2,计算密度尾数修正值为:
(808.2-806.2)×(803.5-803.0)/(805.0-803.0) =0.5
又查表得24.50℃及24.75℃视密度803.0时20℃密度分别为806.2及806.4,计算温度尾数修正值为:
(806.4-806.2)×(24.70-24.50)/( 24.75-24.50)=0.16
因此,24.70℃视密度为803.5kg/m3,20℃的密度为:
806.2+0.5+0.16=806.9 (kg/m3)
或者根据标准要求
去掉温度尾数修正值的计算,直接采用24.75℃对应的20℃密度806.4进行计算,即“806.4+密度尾数修正值”,也即“806.4+0.5=806.9”
答:20℃的密度为806.9 kg/m3
38.测闭口闪点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答:方法原理是:在密闭容器加热石油产品,当石油蒸气与周围空气的混合气达到一定浓度后,遇火焰即可闪火。
39.测定闭口闪点时升温速度和点火间隔应如何控制?
答:测定闪点低于50℃的试样,从试验开始到结束,在不断搅拌下,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闪点高于50℃的试样,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到预期闪点前40℃,调整加热速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
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每经1℃进行点火试验,闪点高于104℃的试样,每经2℃进行点火试验。
40.测定石油产品凝点,在试管外再套一玻璃管的作用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是控制冷却速度,保证试管中的试油缓和、均匀地冷却,保证测定结果准确。
41.测定石油产品凝点时,为什么看完一次液面是否移动,试油都要重新预热到50±1℃?
答:主要目的是将油品中石蜡晶体溶解,破坏其结晶网络。
42.测定石油产品凝点前,对试样加热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答:测凝点前,要将试管预热至试样达50±1℃。因为存在于油中的蜡在低温下析出,逐渐形成结晶网,加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破坏结晶网,使其成流动状态。
43.外浴温度的高低,对冷滤点的测定有什么影响?
答:外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油品的制冷速率。制冷速度过快,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反之,测定结果会偏低。
44.柴油低温性能的项目有凝点、冷滤点,写出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凝点是指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冷滤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20mL试油开始不能流过过滤器或试样流过过滤器的时间大于60s或试样不能完全流回试杯的最高温度,二者均是评价柴油低温性能的指标,对同一油品,一般其冷滤点高于凝点。两者相比,冷滤点与柴油的实际使用性能有更好的适用性,尤其是加有流动改进剂的柴油凝点与实际使用结果偏差很大,所以测定冷滤点很重要。
45.为什么控制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油的预期凝点低7-8℃?
答: 冷却速度对凝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控制冷却浴的温度比试样的温度低7~8℃,如果冷浴温度过低,会造成试样冷却速度过快,当试样被迅速冷却时,随着油品粘度的增大,晶体增长的很慢,在晶体尚未形成坚固的“石蜡结晶网络”前,温度已经降低了很多,对有些油品会造成凝点测定结果偏低;但是冷却速度过慢,有些油品石蜡结晶体迅速形成,阻止油品的流动,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46.有一套测定粘度的常用温度计,修正值分别为:
1#(20℃):-0.04℃, 2#(40℃):+0.15℃, 3#(100℃):-0.13℃
试确定测20℃、40℃、100℃运动粘度时,温度计应控制温度围的示值是多少?
解: 由于测定粘度时的温度围为控制点±0.1℃,所以示值围应为:
1#:(20.00+0.04)±0.1=20.04±0.1(℃)
2#:(40.00-0.15)±0.1=39.85±0.1(℃)
3#:(100.00+0.13)±0.1=100.13±0.1(℃)
47.测运动粘度时,流动时间为什么不能太短?
答:流动时间太短,流动速度则太快,在毛细管中易形成紊流,使运动粘度计算公式不再适用,而且,流动时间太短,较小的绝对误差也会引起较大的相对误差。
48.为什么装入粘度计中的试样不许有气泡?
答:试油中存有气泡会影响装油体积,而且进入毛细管后可能形成气塞,增大了液体流动的阻力,使流动时间拖长,测定结果偏高。
49. 粘度计常数为0.4780mm2/s2,试样在50℃时的流动时间为:318.0 s、322.4s、322.6s和321.0s,求此试样50℃的运动粘度。
解: 流动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为:τ50=(318.0 s+322.4+322.6+321.0)/4 =321.0s
各次流动时间与平均流动时间的允许差数为 =1.6s
因为318.0s与平均流动时间之差已超过1.6s,所以这个读数应弃去,计算平均时间时,只采用322.4s,322.6s和321.0s三个读数,它们与算术平均值之差,都没超过1.6s。
平均流动时间为:τ50= =322.0s,三个读数与该平均值之差均未超出允差,故试样运动粘度测定结果为:
υ50=C·τ50=0.4780×322.0=153.9mm2/s
答:此试样在50℃时的运动粘度为153.9mm2/s。
50.做酸值使用的乙醇为什么要煮沸?
答: 煮沸乙醇是为了排除溶于乙醇中的二氧化碳和有利于将油品中酸性物质充分抽出。
51.测酸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所用乙醇必须提纯,以避免其中的醛、酸等干扰物的影响。
②尽量缩短滴定时间,以减少CO2的影响。
③指示剂不能过多或过少,滴定时应逐滴加入,控制用量。
④量取试样的温度应在20℃±3℃;
⑤正确判断终点。
52.测定酸度时加入指示剂的量为什么不能过多或过少?
答: 因为指示剂大多显弱酸性,在滴定时本身会消耗一定量的碱;指示剂过多会使变色缓慢,不易察觉终点;指示剂过少会使变色不明显,同样会影响测定结果。
53.在进行滴定试验过程中,指示剂法确定滴定终点有什么优、缺点?
答: 优点: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应用比较广泛;
缺点:(1)每人对颜色的判断不同,造成测定误差;(2)深色或者有色溶液不能应用,有些滴定特别是弱酸弱碱滴定变色不敏锐,终点难判断。
54.精制乙醇的方法是什么?
答:取1.5g银溶解在10mL的水中,把它注入1L被处理的乙醇,摇动几分钟;另取3.0g氢氧化钾溶解在10mL的蒸馏水中(必要时,可稍加热),也注入上面的乙醇中。猛烈地摇动这混合液,将其混合均匀,则有黑色沉淀生成,静置10~15分钟,使沉淀物积聚在瓶底,然后将上层清液滤入蒸馏瓶,进行蒸馏,弃去最初蒸出和最后蒸出的100mL,收集78℃时的馏分,即为精制的乙醇。
55.做水分试验时,如何防止突沸?
答:为防止突沸,做水分试验时,试样与溶剂要搅拌均匀,并向烧瓶加进几片碎瓷片或沸石。
56.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中加入溶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1)降低试样的粘度,免除含水油品沸腾时所引起的冲击和起泡现象,便于将水蒸发;
(2)溶剂蒸馏后不断冷凝回流到烧瓶,可使水、溶剂、油品混合物的沸点不升高,防止过热现象,便于将水全部携带出来。
57. 机械杂质对油品的使用有什么影响?
答:油品中含有机械杂质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堵塞输、油嘴、滤清器,并增大机械磨损,变压器油中有杂质会降低耐电压,影响绝缘强度。
58. GB/T511-88机杂试验中为什么规定对使用的滤纸必须进行溶剂的空白试验补正?
答: 各种溶剂冲洗滤纸后对滤纸重量的增减情况不完全相同,用苯、蒸馏水冲洗滤纸后滤纸的重量减少;用乙醇、溶剂油冲洗后滤纸的重量增大,特别是乙醇对滤纸重量的增大更为明显,因此必须按规定对滤纸进行溶剂空白试验补正。
59. 按GB/T511机械杂质测定法要求,测L—AN10、L—CKC320两种油的杂质,各选用什么溶剂稀释试样和冲洗残渣?
答:测定L—AN10试样的机械杂质用温热的溶剂油稀释试样和冲洗残渣,测定
L—CKC320试样的机械杂质用温热的苯稀释试样和冲洗残渣。
60.做机械杂质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答:(1)试样要摇动均匀,称样时要迅速准确。
(2)试样要按规定量称取,试样少将增大误差率。
(3)所用的溶剂必须过滤,保持纯净,所用溶剂应根据试样不同来选用。同一试样,使用不同的溶剂,会得出不同的测定结果。
(4)测定同一种试样,所用的滤纸或滤器,容积的种类,稀释、洗涤用的溶剂数量都必须一致。
(5)过滤、洗涤时要避免试样损失,滤纸要洗涤干净。全部操作要遵照重量分析的有关规定进行。倾倒滤液要沿玻璃棒流下,滤液不超过滤纸高度3/4。
(6)恒重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含有杂质的滤纸恒重时,冷却时间要与干净滤纸恒重时的冷却时间一致,并必须使用同一台天平,同一盒砝码。
61. 测定机械杂质时用用溶剂油作溶剂和用苯作溶剂,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答: 因为机杂种类不同,在溶剂油和苯中的溶解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试验结果也会不同,因此在方法中对于不同品种的试样规定了不同的溶剂。
62.做灰分试验时,高温炉的温度应控制在多少度?煅烧多少时间?
答: 做灰分试验时,高温炉的温度应控制在775℃±25℃。先煅烧1.5~2小时,然后冷却称量重复煅烧至恒重。
63. GB/T508方法中,做灰分试验时,如果试样中有水,应如何操作?
答:如果试样中有水,应将装有试样和引火芯的坩埚放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使其不溅出,让水慢慢蒸发,直到浸透试样的滤纸可以燃着为止。
. 采用GB/T508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试油应充分摇动均匀。
(2)滤纸折成圆锥体,放入坩埚中要紧贴坩埚壁,并让油浸透滤纸,以防止油没烧完而滤纸则早已烧完,起不到“灯芯”的作用。
(3)严格控制加热速度,维持火焰高度在100mm左右,以防试油飞溅以及过高的火焰带走灰分微粒。试油中含水时,开始加热要缓慢,让水分慢慢蒸发,直到浸透滤纸可以燃着为止。
(4)试油燃烧后放入高温炉煅烧时,要防止突然燃起的火焰将坩埚中灰分微粒带走。
(5)煅烧、冷却、称重应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
65.采用GB/T508方法测定油品灰分时,为什么要控制加热强度?
答:为防止试油飞溅溢出以及过高的火焰带走灰分微粒影响试验结果。
66.灰分和硫酸盐灰分有什么不同?
答:灰分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灼烧试油所剩下的不燃物质,硫酸盐灰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炭化后,经硫酸处理后再灼烧所剩下的不燃物质。
67. GB/T268康氏残炭测定中如何控制好预热期、燃烧期、强热期三个阶段的加热强度和时间?
答:在预热期要根据试油馏分的轻重情况,调整好喷灯的火焰,使加热始终保持均匀,预点火阶段时间控制在10±1.5min;在燃烧期,勿使火焰超过火桥,油蒸汽燃烧阶段时间应控制在13±1min;强热期应增强煤气喷灯的火焰,使外铁坩锅的底部和下部成樱桃红色,并准确保持7min。
68. GB/T268康氏残炭测定法规定喷灯移开后,需待仪器冷却到不见烟才能打开坩埚盖,为什么必须严格遵守?
答:方法规定冷却时间约15分钟,期间试样温度从600-700℃降至200℃左右,若一停止加热就揭开外铁坩埚盖,空气进入后残炭在高温下与氧气作用立即烧掉,使结果偏小,如超过时间未取出,因温度降至很低,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增加坩埚的重量影响测定结果,因此应严格遵守试验规定。
69. GB/T268康氏残炭测定法中加热强度控制不好会有哪些影响?
答:康氏残炭测定法中,加热强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是测定操作中的关键,因为加热强度与生成残炭的组成和数量有密切关系。在预热期时,如加热强度过大,试油会飞溅出坩埚外,使燃烧时的火焰超过火桥,造成燃烧期提前结束,使测定结果偏低,如加热强度小,使燃烧期时间延长,延长的时间越长,测出的残炭结果越大。燃烧期应控制好加热强度,使火焰不超过火桥,如果掌握不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小;强热7分钟时,如果加热强度不够,会影响到残炭的形成,使其变成没有光泽和不呈鱼鳞片状,造成结果偏大。
70. 简述测定残炭的意义
(1)残炭是油品中胶状物质和不稳定化合物的间接指标,残炭越大,油品中不稳定的烃类和胶状物质就越多。
(2)轻柴油以10%蒸余物的残炭作为指标,柴油的残炭值是其馏程和精制程度的函数,柴油的馏分越轻和精制的越好,其残炭值就越小。所以测定柴油10%蒸余物的残炭,对于保证生产质量良好的柴油有重要意义。
(3)用含胶状物质较多的重油制成的润滑油有较高的残炭值,残炭值可以用来间接查明润滑油的精制程度。
(4)测定焦化原料油的残炭,能间接查明可得到的焦炭产量。残炭值越大,焦炭产量越高。
(5)燃烧器燃料的残炭值可用来粗略的估计燃料在蒸发式的釜型和套管型燃烧器中形成沉积物的倾向。同样,不含十六烷值改进剂的柴油,残炭值大体上与燃烧室的沉积物有对应关系。
71.现有1000kg的90号车用汽油,实际胶质为7mg/100mL,现要将它调整至实际胶质为4mg/100mL的90号车用汽油再发出去,需要用多少实际胶质为1mg/100mL的90号车用汽油?
解 :已知X=1000kg A=7mg/100mL B=1mg/100mL C=4mg/100mL
设 需要Ykg实际胶质为1mg/100mL的90号车用汽油
AX+BY=C(X+Y)
Y=X(A-C)/(C-B)
Y=1000×(7-4)/(4-1)=1000kg
答:需要用1000kg实际胶质为1mg/100mL的90号车用汽油。
72.下列指标报告结果时应取几位数,单位是什么?
馏程、闪点、运动粘度、十六烷值、实际胶质、密度、粘度指数、倾点、PB值
答:
项 目 取位数 单位
馏程 取小数点后一位
(自动0.1或手动0.5) ℃
闪点 整数 ℃
运动粘度 4位有效数字 mm2/s
十六烷值 取小数点后一位 无
实际胶质 整数 mg/100mL
密度 小数点后一位 kg/m3
或 小数点后四位 g/cm3
粘度指数 整数 无
倾点 整数 ℃
PB值 整数 N
73.某一试样倾点预计为-30℃,需用几个冷腔?各冷腔控制温度是多少?
答:需四个冷腔。各冷腔控制温度分别为0℃,-18℃,-33℃,-51℃。
74.实验室中如需使用-50℃的冷浴,可选用什么致冷剂?
答:可选用 “干冰+乙醇”作冷浴,浴温可达-72℃以下,也可以选用“干冰+冷却液”作冷浴。
75.什么是泡沫倾向和泡沫稳定性?
答: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润滑油泡沫测定时,充气5分钟关闭气源后立刻记录的量筒中的泡沫体积,称为泡沫倾向;静置10分钟后,再记录的泡沫体积,称为泡沫稳定性。
76.为什么说抗泡沫性是液压油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
答:在液压油循环系统中如混有泡沫,会使润滑条件恶化,更严重的是造成液压不稳,影响自动控制和操作的精密度。对机床用液压油会造成加工精密度下降,特别对高压液压系统会失去动力传递的可靠性,产生异常的噪音、振动等,严重时会损伤机器,所以抗泡沫性是液压油的重要质量指标。
77.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规定,试验用钢棒磨光和抛光后放入试样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要注意不能用手指接触,以防手上的汗渍造成影响,要用干净且干燥的棉织物轻轻擦拭后装到塑料柄上,然后立即浸入试样中,减少空气中的潮气等对钢棒的影响。
78.进行空气释放值试验过程中,密度计为什么应放在烘箱?烘箱应保持在什么温度?
答: 由于试样中雾沫空气体积的减少是通过试样密度值的变化来测定的,而石油产品的密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因此通入空气前试样的密度测定必须在试样恒温30min以后进行,为保持试油和密度计温度一致,在试验过程中密度计应放在保持试验温度的烘箱,使得通入空气后,取出密度计放回试管中的试样时,温度仍能保持恒定。烘箱控温与试验温度保持一致。
79.测定煤油烟点前,怎样处理灯芯?
答:测定煤油烟点前,要将灯芯用石油醚洗涤,在100℃~105℃温度下干燥30min。安装时,灯芯头必须剪平。并使灯芯在灯芯管中突出3mm。
80.测定煤油烟点时,什么情况下必须进行仪器校正系数的测定?
答:每个操作者应定期用标准燃料对仪器的校正系数进行测定。如仪器或操作者改变或者大气压力读数变化大于706.66Pa(5.3毫米汞柱),则必须进行仪器校正系数的测定。
81.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要求如何量取试样和蒸馏水?
答:如果初始体积是在室温下测量的,则要考虑试样和水随着试验温度的提高而产生的体积膨胀,一种方法是在试验前确定试验温度下的水、试样体积读数,以便使量取的试样和水的总体积读数不超过80mL;另一种方法是在试验温度下量取水、试样的初始体积。
82.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对于搅拌叶片的安装、叶片搅拌速度和时间有什么规定?
答:应把搅拌叶片垂直安装在量筒中心处距量筒底6mm, 在1500±15r/min的转速下搅拌5min。
83.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时,搅拌5分钟提起搅拌叶片后,叶片上的油应如何处理?
答:应用包有耐油橡胶的玻璃棒把叶片上的油刮落到量筒。
84.简述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的适用围
答: 测定40℃时运动粘度为28.8mm2/s~90mm2/s的油品,试验温度为54℃±1℃,也可用于测定40℃时运动粘度为90mm2/s以上的油品,但试验温度为82℃±1℃。
85.为什么汽轮机油要测定破乳化时间?
答:破乳化时间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在蒸气汽轮机运行中,系统在不正常情况下可能会进入水或水蒸气,使油品发生乳化,为了抵抗水对油引起的乳化作用,就要求汽轮机油具有一定的破乳化能力,以保证油品在设备中能正常使用。
86.GB/T3536方法测定克利夫兰闪点时如何控制加热强度?
答:加热控制要:开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14~17℃,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6℃时,减慢加热速度,控制升温速度,使在闪点前约28℃时,为每分钟5~6℃。
87.做润滑油脂腐蚀试验的意义是什么?
答:通过润滑油脂的腐蚀试验,可以测定润滑脂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的氧化情况。
88.什么叫锥入度?其单位用什么表示?什么叫工作锥入度?
答:锥入度是指在规定的负荷、时间和温度的条件下,锥体刺入试样的深度。其单位用0.1mm表示。试样在润滑脂工作器中经60次往复工作后测定的锥入度叫工作锥入度。
.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测定工作锥入度时,工作后的润滑脂受到搅动会有何影响?
答:任何搅动会使试样受到增加工作次数而超过规定的60次的作用,从而影响测定结果。
90.SH/T0248-2006《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与SH/T0248-1992相比主要变化是哪些?
答:新标准与SH/T0248-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新标准名改为《柴油和民用取暖油冷滤点测定法》;
2)新标准增加了有关自动仪器的操作步骤及精密度等容;
3)新标准滤网的网孔尺寸为45μm(330目),SH/T0248-1992的滤网的网孔尺寸为363目;
4)新标准增加取样章节;
5)新标准仪器清洗溶剂为正庚烷和丙酮,SH/T0248-1992的清洗溶剂为溶剂油;
6)新标准增加了应使用校正标准物对仪器进行定期校正的规定;
7)新标准取消了SH/T0248-92中对于试样冷滤点为-3℃以上样品应放置在-17℃冷浴中进行冷却的规定,改为试样的起始冷浴温度为-34℃±0.5℃;
8)新标准增加试杯插入套管后可以立刻开始试验;
9)SH/T0248-1992要求必须测定出试样的冷滤点,而本标准要求:“当试样降到-51℃,如果未达到试样的冷滤点,则停止试验并报告结果为-51℃时未堵塞”;
10)新标准精密度与SH/T0248-1992的精密度不同;
91.GB/T3535-2006《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与GB/T3535-83(1991)的主要技术差异是哪些?
答:新标准与GB/T3535-83(1991)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1)新标准名称由《石油倾点测定法》改为《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
2)新标准围一章的注中增加了“一般步骤可用于原油倾点的测定,但精密度不适用”的规定;
3)新标准增加了“试剂和材料”一章,并补充了制备-18℃、-33℃、-51和-69℃冷浴的常用冷却剂;
4)新标准规定倾点测定仪中的套管只能使用金属套管,取消了GB/T3535-83(1991)中玻璃套管;
5)新标准的试验步骤是按倾点高于-33℃和倾点低于或等于-33℃两种情况分别叙述的,GB/T3535-83(1991)的试验步骤是按倾点33℃~-33℃、高于33℃和低于-33℃三种情况分别叙述的;
6)新标准规定对于倾点规格值不是3℃倍数的油品,可按6.9条进行试验,结果报告试样通过或不通过规格值;
7)新标准增加了自动仪器的使用,但精密度不适用;
8)新标准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均适用于燃料油、残渣燃料油等油品下倾点的测定,而GB/T3535-83(1991)的再现性不适用于燃料油、残渣燃料油等油品下倾点的测定;
9)新标准增加了熔点用温度计及相应的技术条件。
第二章 常用设备及计量安全知识
一、填空题
1.取样所采用的标准:液体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B/T4756-98《石油和液体石油取样法(手工法)》;SH/T0229-92《固体和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2.一般玻璃液体温度计按其所填充的液体可分为水银和酒精温度计两种,水银温度计的测温围是______,酒精温度计的测温围是______,温度计按结构可分为______式和______式。
-30~400℃;-70~75℃;棒式;标式
3.实验室常用滤纸按性质有______和______两种,按孔径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定性;定量;快速;中速;慢速
4.请写出实验室常用三种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
无水氯化钙;硅胶;无水硫酸钠
5.万分之一全自动加码电光天平的感量是______。
0.1mg
6.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7.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窒息法;冷却法;隔离法;抑制法
8. 有毒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
皮肤;消化道;呼吸道
9. 实验室中地面被汞污染,可采用______、______等方法清除。
碘加酒精点燃熏蒸;撒硫磺粉
10. 按油品闪点不同,石油产品可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三种。其中甲类为闪点______的易燃液体;乙类为闪点在______的易燃、可燃液体;丙类为闪点______的可燃液体。
<28℃;28℃~60℃;>60℃
11. 爆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爆炸,另一类是______爆炸。
物理性;化学性
12. 当油品蒸汽达到爆炸极限时,与火种接触,则先______后______。当油品蒸汽在空气中超过了爆炸极限时,再不继续供给油品蒸汽,与火种接触则先______后______。
爆炸;燃烧;燃烧;爆炸
13.化学试剂的规格一般分为 个等级,分别为 、 、 、
。此外,还有 , , 。
四;保证试剂;分析试剂;化学试剂;实验试剂;光谱试剂;基准试剂;色谱试剂
14.石英玻璃的化学成分是____ __,其含量一般在____ __。
二氧化硅;99.95%以上
15.从天平的构造原理来分类,天平分为 和 两大类。
机械式天平(杠杆天平);电子天平
16.滴定管是能准确测量放出液体体积的仪器,为 式计量玻璃仪器,按其容积不同分为 、 、 滴定管。
量出;常量;半微量;微量
17.容量瓶是 式计量玻璃仪器,按精度的高低分为 和 。
量入;A级;B级
二、选择题
1.温度计存放时不能( )。
(A) 垂直放置 (B)水平放置 (C) 倒置 (D) 水银球向下斜放
C
2.拿取温度计正确的方法是( )。
(A)手拿干管刻度以下部位 (B)垂直取放
(C)横拿干管最高刻线以上部位 (D)手拿躯体部位
B
3.使用滴定管,注入溶液和放出溶液后,需( )读数。
(A)立即 (B)等待4~5 秒后 (C)等待30秒~1分钟 (D)等待4~5 分钟后
C
4.下列玻璃仪器哪一种不能放在烘箱烘干( )。
(A)容量瓶 (B)细口瓶 (C)烧杯 (D)烧瓶
A
5.比色皿等光学玻璃面严禁用( )。
(A)自来水冲洗 (B)合成洗涤剂洗涤 (C)去污粉擦 (D)三级水冲洗
C
6.蒸馏水器操作时,应使回水管中流出的水量( )蒸馏水的馏出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控制
A
7. 用玻璃漏斗过滤时,应将液体( )流下。
(A)直接 (B)沿漏斗壁 (C)沿玻璃棒 (D)沿下端触到滤纸的玻璃棒
D
8. 用于化验分析的国产试剂一般分为四级,( )又称保证试剂。
(A)一级品 (B)二级品 (C)三级品 (D)四级品
A
9. 用于化验分析的国产三级品试剂是( )。
(A)保证试剂 (B)分析纯 (C)化学纯 (D)实验试剂
C
10. 分析天平的悬挂系统包括( )。
(A)支点刀和承重刀 (B)两个吊耳 (C)吊耳和称盘 (D)立柱和制动器
C
11. 假若称取试样5g,称取时准确到0.001g,应选用( )天平称取。
(A)工业天平 (B)1/100g (C)1/1000g (D)1/10000g
C
12. 当未将天平关闭时, 不可在秤盘上增减砝码或称物质,以免( )。
(A)称量不准 (B)天平刀口损坏 (C)天平失去平衡 (D)损坏砝码
B
13. 天平上可称量( )的物件。
(A)室温下 (B)过冷 (C)过热 (D)超出称量围
A
14. 能沾污和损伤称盘的物品不能( )称量。
(A)置于表面皿上 (B)置于烧杯中 (C)用称量瓶盛装 (D)直接置于盘上
D
15. 称量完毕后,不应( )。
(A)关闭天平 (B)扫除称盘上洒落的物品
(C)玻璃窗门未关,罩好天平罩 (D)将加码字盘转回零位
C
16. 在蒸馏测定过程中,由于蒸馏烧瓶破裂,引起着火,最适当的处理方法是( )。
(A)赶快拨打119火警 (B)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C)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石棉布将火源盖住 (D)往着火处喷水
C
17. 水银温度计破碎水银用下列哪种物质紧急处理 ( )。
(A) 沙土 (B) 硫酸 (C) 硫磺粉 (D) 氯化钙
C
18. 测定润滑油机械杂质的苯废液应( )。
(A)倒入水池中 (B)倒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回收
(C)倒入废液罐中 (D)倒入废油中
B
19. 酸值测定后废乙醇溶液应( )。
(A)倒入水池中 (B)倒入废液罐中
(C)倒入封闭容器中,进行回收 (D)倒入废油中
C
20. ( )属于工业“三废”。
(A)粪便 (B)废气 (C)垃圾 (D)污水
B
21. 泡沫灭火剂适用于( )灭火。
(A)溶于水的易燃液体 (B)油类 (C)未切断电源的电器 (D)钠粉
B
22.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 )灭火。
(A)钠粉 (B)镁粉 (C)钾粉 (D)氧化剂
D
23. 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用于( )灭火。
(A)电器精密仪器 (B)易燃液体 (C)氧化剂 (D)钠粉
D
24. 四氯化碳灭火器使用于( )着火。
(A)有碱金属存在的物质 (B)有碱土金属存在的物质
(C)电器 (D)钠粉
C
25. 化验室常用( )灭火器作为主要灭火工具。
(A)泡沫 (B)二氧化碳 (C)四氯化碳 (D)干粉
B
26. 化验分析和各种原始记录及台帐一律用( )填写。
(A)铅笔 (B)圆珠笔 (C)钢笔 (D)彩色笔
C
27. 化验分析的各种记录写错后可以( )。
(A)杠改 (B)刮改 (C)涂改 (D)用白纸粘贴错误处再改
A
28. 用于精密仪器灭火,可采用以下方法中的( )。
(A) 水 (B) 1211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B
29. 氧气属于( )。
(A)剧毒气体 (B)易燃气体 (C)助燃气体 (D)不燃气体
CD
30. 下列哪种气体属于不燃气体( )。
(A)氧气 (B)乙炔气 (C)氯气 (D)氢气
A
31. 下列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检定合格后直接使用的是( )。
(A)天平 (B)秒表 (C)大气压力计 (D)温度计
A B
32. 下列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应用检定数据计算试验结果的是( )。
(A)天平 (B)秒表 (C)毛细管粘度计 (D)砝码
C
33. 下列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需要用修正值进行数值修正的器具是( )。
(A)天平 (B)温度计 (C)砝码 (D)滴定管
B C D
34. 分析天平的检定周期是( )。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一次性
C
35. 滴定管的检定周期是( )。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三年
D
36. 移液管的检定周期是( )。
(A)一次性 (B)三个月 (C)半年 (D)三年
D
37. 毛细管粘度计的检定周期是( )。
(A)半年 (B)二年 (C)三年 (D)一次性
B
38. 0~360℃的水银温度计的检定周期是( )。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三年
C
39. 工作用密度计的检定周期是( )。
(A)半年 (B)一年 (C)五年 (D)二年
D
40. 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英文缩写( )。
(A)API (B)ASTM (C)ISO (D)ANSI
B
41.下列玻璃仪器属于量入式In计量玻璃仪器的是( ),属于量出式计量玻璃仪器的是( )。
(A)容量瓶 (B)滴定管 (C)移液管 (D)酸度试验用25mL量筒
A;B C D
三、判断题
1.按SH/T0079《石油产品试验用试剂溶液配制方法》规定,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标定浓度时,如有争议,应以标定法为准。
√
2.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只写上浓度和配制日期。
×
正确答案:配制的标准滴定溶液应写上溶液名称、配制人、浓度、标定日期。
3.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方面的容。
√
4.企业生产产品没有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已有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则不能制定企业标准。
×
正确答案: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已有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部使用。
5.企业标准可以引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草案。
×
正确答案:企业标准不可以引用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草案。
6.离子交换法制取纯水,水纯度低,操作技术不易掌握,比蒸馏法成本高,不适合一般化验室使用。
×
正确答案:离子交换法制取纯水,水纯度高,操作技术易掌握,比蒸馏法成本低,适合各种规模的化验室使用 。
7.分析报告填写错了可以撕掉。
×
正确答案:分析报告填写错了可注作废。
8.容量瓶上标有“E20℃250mL”字样,表示容量瓶中液体充满至标线,20℃时恰好容纳250mL。
√
9.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
×
正确答案:定量滤纸按孔隙大小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
10.制取蒸馏水时,应先接通蒸馏水器的电源,再通水。
×
正确答案:制取蒸馏水时,必须先通水后通电。
11.制取蒸馏水,蒸馏结束时,一定先将电源断开,再停水。
√
12.水银温度计按凸液面最高点读数。
√
13.酒精温度计按凸液面最高点读数。
×
正确答案:酒精温度计按凹液面最低点读数。
14.测量密度读数时,密度计不能与容器壁、底以及搅拌器接触。
√
15.使用滴定管注入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30秒~1分钟后才能读数。
√
16.移液管洗净的标志是壁不挂水珠。
√
17.使用有机溶剂苯时要注意其毒性及可燃性。
√
18.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塞上。
×
正确答案: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用纸垫上,塞好。
19.移液管洗净后,用干净滤纸包住两端。
√
20.比色皿不可放入烘箱烘干,可加热干燥。
×
正确答案:比色皿不可放入烘箱烘干,也不可加热干燥。
21.比色皿洗净凉干后可收于洁净的干燥器中。
√
22.为了节约,可以将取出后多余的试剂倒回原瓶。
×
正确答案:取出的试剂不能倒回原瓶。
23.天平应置有干燥剂,通常用CaCl2,应经常更换。
×
正确答案:天平应置有干燥剂,通常用变色硅胶,应经常更换。
24.用分析天平称重时,应将玻璃窗关闭,以免气流干扰。
√
25.用天平称重时,砝码不够用,可借用其他天平上的砝码。
×
正确答案:用天平称重时,每一台分析天平的砝码必须专用。
26.汽油是二级易燃液体。
×
正确答案:汽油是一级易燃液体。
27.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 ~ 45℃(包括45℃)。
×
正确答案: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包括28℃)以下。
28.苯酚有腐蚀性,但没有毒性。
×
正确答案:苯酚有腐蚀性还有毒性。
29.地面粘有污油时,可用汽油及易挥发溶剂擦洗。
×
正确答案:地面粘有污油时,严禁用汽油及挥发溶剂擦洗。
30.可以将易腐蚀性液体倒入下水道。
×
正确答案:不得将易腐蚀性液体倒入下水道。
31.闪点测定完毕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
×
正确答案:闪点测定完毕后将废液倒入废油缸中进行回收。
32.化验室分析用水可经下水道直接排放。
×
正确答案:化验室分析用水必须经处理后排放。
33.隔绝空气的来源是防火的条件之一。
√
3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酒精。
×
正确答案:泡沫灭火器不适用于扑灭酒精。
35.四氯化碳灭火器最适于在封闭的狭小房间使用。
×
正确答案:四氯化碳灭火器不能在封闭的狭小房间使用。
36.干粉灭火器可以用于扑灭电器设备的火灾。
√
37.带磨口塞的玻璃仪器不要用去污粉擦洗磨口部位。
√
3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后,应在烘箱中烘干;但容量瓶不得放入烘箱中。
√
39.天平及其它精密仪器,应放在防震,防晒,防潮,防腐蚀的房间。
√
40.对易挥发的液体试剂必须密封,低温贮存。
√
41.受光易发生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白色玻璃瓶中,药品柜要避免照射。
×
正确答案:受光易发生分解的试剂,应保存在暗色玻璃瓶中,药品柜要避免照射。
四、综合分析题
1.请写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代号和瓶签颜色。
答:
| 等级 | 代号 | 标签颜色 |
| 优级纯(一级品) | G.R | 绿色 |
| 分析纯(二级品) | A.R | 红色 |
| 化学纯(三级品) | C.P | 蓝色 |
答:称取50g重铬酸钾溶于100mL水中(可加热溶解),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900mL,混匀。
3.将水的质量换算成容积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答:必须考虑三个因素:温度改变,水的密度也随之改变;物体由于空气的浮力致使重量改变;温度改变时,由于玻璃器具的热胀冷缩而引起容积的改变
4.使用干燥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盖和口之间涂凡士林密闭,高温物品应稍冷却后放入,并注意开盖放气,不能加热。
5.简述何为天平的灵敏度?实际应用中用什么来表示?
答: 天平的灵敏度是指天平称盘上增加1mg时,所引起指针偏斜的程度,指针偏斜程度愈大,则天平的灵敏度愈高,在实际应用中用“感量”来表示灵敏度,即 感量=1/灵敏度 单位为mg/格
6.天平应具有那几种特性?
答:天平应具有四大特性:
A、稳定性:即天平的平衡状态扰动后,若干次摆动,仍能自动恢复其原来位置的性能;
B、正确性:是指横梁两臂具有正确的比例关系;
C、灵敏性:是指两盘的载重有微小差别时指针位移大小的性能,用天平的灵敏度或感量来表示;
D、示值不变性,是指天平对同一个物体连续重复称量时各次所得结果完全符合的性能
7.用全自动加码天平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天平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天平箱要放入干燥剂,并注意及时更换。
(2)每次称量前都应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检查并调整天平的零点。
(3)决不可使天平载重超过其最大负载。
(4)在同一次试验中,应使用同一台天平。
(5)不得用天平称量过热的和过冷的物品,被称物品的温度应与室温接近。
(6)被称物品应尽量放在天平盘的,不要将潮湿的或脏的物品放在天平盘上,样品或试剂应放在表面皿、称量瓶、坩埚再放在天平盘上称量;吸湿性或能放出腐蚀性气体的物质只能放在密闭的容器称量。
(7)转动天平的升降旋钮要缓慢,取放物品和加减砝码前,必须转动升降旋钮使天平梁和天平盘托起,以免损坏玛瑙刀口。
(8)称量时应将天平的门关好。
(9)称量结束后,应将天平梁及天平盘托起,将砝码指数盘回零,关好天平门,切断电源,罩上天平罩。
8.写出下列五种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
天平、砝码、秒表、温度计、粘度计
答:天平、砝码、秒表、温度计检定周期均为一年,粘度计为两年。
9.什么是物理性爆炸?
答:物理性爆炸是指气体、液体或蒸汽压力大大超过机械器具或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爆炸。
10.什么是化学性爆炸?
答:是指空气中有一定浓度燃烧液体的蒸汽或爆炸性粉尘所发生的爆炸。
11.倒取易挥发和易燃试剂时应注意什么?
答: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盖时不可把瓶口对准本人和他人,取完试剂后,应立即盖紧瓶塞。倒取易燃的试剂应远离火源。
12.易燃易爆试剂应如何保管?
答:易燃易爆物品不可放在靠近火源或高温处,应放在通风阴凉处,存放温度最好在-4~4℃,不可超过30℃,并且要同其他可燃物和易产生火花的物品隔离放置。
13.易燃油品和可燃油品是如何区分的?
答:闪点在45℃以下的油品为易燃品,45℃以上的油品为可燃品。
14.灭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1)用隔离法把可燃物与助燃物隔离,燃烧就会因缺少助燃物而停止;
(2)用窒息法设法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燃烧就会熄灭;
(3)用冷却法降低燃烧物温度至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4)用抑制法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
15.遇到哪些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答:遇到以下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1)没有切断电源的电器着火,因水能导电易造成触电事故。
(2)凡遇水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热量的物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造成更大的火灾。
(3)比水轻且不与水混溶的易燃体着火时,不许用水灭火。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起不到灭火作用。
16.化验室以哪种灭火器为主要灭火工具,为什么?
答:化验室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作为主要灭火工具。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灭火围广,无污染,无导电等特点,虽然不能远距离灭火,但用于化验室的灭火是可以的。
17.“三懂”、“三会”的容是什么?
答: “三懂”即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火灾扑救的方法。“三会”即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事故,会报火警。
18.什么是标准?简写是什么?
答: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在全国围统一的标准。简写GB。
19.什么是行业标准?石化行业标准简写是什么?
答:由有关行政部门批准,报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在全国某行业围统一的标准。石化行业标准简写是SH。
名词解释:
1.馏程——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馏点表示其蒸发特性的温度围。
2.初馏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当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的末端落下的一瞬间所记录的温度,以℃表示。
3.终馏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中,其最后阶段所记录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4.冷滤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当试样不能流过过滤器或20mL试样流过过滤器的时间大于60s或试样不能完全流回试杯时的最高温度,以“℃”(按1℃的整数)表示。
5.水分——存在于石油产品中的水含量。
6.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加热油品所逸出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7.闭口闪点——用规定的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8.开口闪点——用规定的开口杯闪点测定器测得的闪点,以℃表示。
9.实际胶质——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发动机燃料的蒸发残留物,以mg/100mL表示。
10.酸度——中和100毫升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以mgKOH/100mL油表示。
11.酸值——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要的KOH毫克数,以mgKOH/g油表示。
12.水溶性酸或碱——存在于油品中可溶于水的酸性或碱性物质。
13.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4.视密度——用密度计测密度时,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5.标准密度——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我国规定为20℃)下的密度。以g/cm3、kg/m3或g/mL表示。
16.燃灯法硫含量——通过油品在灯中燃烧并用碳酸钠水溶液吸收其燃烧生成气的办法测得的油中硫含量。
17.烟点——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标准灯中燃烧时,不冒烟火焰的最大高度,以mm表示。
18.粘度——油品流动时摩擦力的量度。
19.运动粘度——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通常以mm2/s表示。
20.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粘度指数高,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21.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被炭化后的残留物经煅烧所得的无机物,以质量分数表示。
22.硫酸盐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炭化残留物经硫酸处理,转化为硫酸盐后的灼烧恒重物,以质量分数表示。
23.凝点——试样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24.机械杂质——存在于油品中所有不溶于规定溶剂的杂质。
25.苯胺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和等体积的苯胺完全混溶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26.色度——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颜色最接近于某一号标准色板(色液)的颜色时所测的结果。
27.润滑脂锥入度——在规定的时间、温度条件下,规定重量的标准锥体穿入润滑脂试样的深度,以1/10mm表示。
28.工作锥入度——在标准润滑脂工作器中,将试样恒温到25℃并给予往返工作60次后所测得的润滑脂锥入度。
29.滴点——在规定条件下的固体或半固体石油产品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0.倾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时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31.诱导期——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以min表示。
32.饱和蒸气压——在规定的条件下,油品在适当的试验仪器中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面蒸气所显示的最大压力,以Pa表示。
33.雷德蒸气压——在规定的条件下,油品在雷德式饱和蒸气压测定器中所显示的压力,以Pa表示。
34.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35.马达法辛烷值——是指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室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36.研究法辛烷值——是指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在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室标准发动机测得的辛烷值。
37.抗爆指数——指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的平均值。
38.十六烷值——代表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约定量值,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发火滞后期的标准燃料中十六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39.十六烷指数——表示柴油在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一个计算值。该值从柴油的标准密度和50%馏出温度计算而得。
40.残炭——在规定条件下,油品在裂解中所形成的残留物,以质量分数表示。
41.柴油10%蒸余物残炭——把测定柴油馏程中馏出90%以后的残留物作为试样所测得的残炭。
42.未洗胶质——车用汽油的蒸发残渣,包括实际胶质和不挥发的添加剂组分。
43.总碱值——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1克试样中全部碱组分所需要的酸量,以相当的KOH mg数表示。
44.蒸发损失——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其损失量所占的质量分数。
45.硫含量——存在于油品中的硫及其衍生物(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46.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以Pa·s表示。
47.低温动力粘度——在规定条件下,采用毛细管粘度计或旋转式粘度计在低温下所测得的动力粘度的习惯用语。
48.表观粘度——表示非牛顿液体流动时的摩擦特征所采用的术语。
49.恩氏粘度——在规定条件下,一定体积的试样从恩格勒粘度计中流出20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秒)与该粘度计水值之比,以Et表示。
50.恩氏粘度计水值——一定体积的蒸馏水在20℃恒温条件下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200毫升所需要的时间,以s表示。
51.粘度比——油品在两个规定温度下所测得较低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与较高温度下的运动粘度之比。粘度比越小,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较小。
52.最大无卡咬负荷——用四球法测定润滑剂极压性能时,在规定条件下,不发生卡咬的最高负荷,以牛(N)表示。
53.烧结负荷——用四球法测定润滑剂极压性能时,在规定条件下使钢球发生烧结的最低负荷,以牛(N)表示。
54.标准滴定溶液—— 在油品分析中,进行滴定时所用的已经准确的知道其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滴定溶液。标准滴定溶液是用一定纯度,一定容量的试剂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制成的。
第四部分 实际应用分析
1.在SH/T0248冷滤点试验中,分析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的影响因素?
答:
(1)温度计未经校准,或虽经校准但未使用修正值;
(2)试验前试样未升温到30±5℃;
(3)试样未过滤;
(4)抽滤压力不符合标准要求;
(5)冷浴温度设置不合理或实际温度与设置温度不符、套管的使用不合理;
(6)滤网孔径不标准。
2.用封口不严的白色玻璃瓶装汽油将主要可能对哪些指标产生影响?并说明原因。
答:汽油试样应装于棕色磨口玻璃瓶,用封口不严的白色玻璃瓶装汽油将可能对分析结果产生以下影响:
(1)封口不严可导致轻组分挥发,造成饱和蒸汽压下降,馏程中初馏点和10%蒸发温度升高,同时由于轻组分辛烷值相对较高,轻组分挥发会导致辛烷值的降低;
(2)封口不严和光照可加速油品氧化,使油品氧化安定性下降,影响诱导期和实际胶质;
(3)光照会使加有MMT汽油中的MMT分解,使汽油辛烷值和抗爆指数下降,在容器中形成棕红色沉淀。
3.某汽油有臭味,车辆使用后造成火花塞烧蚀堵塞,分析可能原因?
答:硫醇是具有一定臭味的物质,硫醇含量过高会造成汽油具有臭味,因此汽油有臭味可能是硫醇硫含量过高或者超标;铁、锰含量超标会造成火花塞烧蚀堵塞。
4.下列情况可能和汽柴油的哪些指标有关?
汽油:
(1)臭味较大。
(2)发动机火花塞烧蚀并有红褐色沉淀。
(3)发动机产生震动,并发出尖锐的金属敲缸声。
柴油:
(1)气温骤降时,车辆不能启动。
(2)油品颜色较深。
(3)油品储存过程中颜色变化较快。
(4)有刺激性气味或汽油味。
答:汽油:( 1)硫醇硫;(2)金属含量;(3)抗爆性
柴油:(1)冷滤点、凝点;(2)色度;(3)氧化安定性、酸度、色度(4)闭口闪点
5.根据以下蒸馏曲线判断各油品分别属于那种类型:普通汽油、含大量甲醇的汽油、乙醇汽油。
答:1号油为普通汽油;2号油为含大量甲醇的汽油;3号油为乙醇汽油。
6.硫醇硫指标超标的汽油如何进行技术处理?。
答:硫醇硫是具有一定可加性的参数,因此可以通过与较低硫醇硫含量油品调和的方式进行处理。
(1)首先确定可调配油品的质量数 ;
(2)选择适当较低硫醇硫含量油品与之调和,确定调配目标,通过计算确定调配比例,实验室小样调配;
(3)调配小样分析检测;
(4)放大试验调和;
(5)放大试验取样分析。
例如 原不合格汽油 硫醇硫含量 0.00160% 质量 1000吨
现有较低硫醇硫含量汽油 硫醇硫含量 0.00022%
汽油产品标准 硫醇硫含量 0.001%
所以调和后汽油硫醇硫含量最大值为0.001%,设需要硫醇硫含量 0.00022%汽油至少X吨,按硫醇硫具有一定可加和性计算:
(1000*0.0016+X*0.00022)/(1000+X)=0.001
解得:X=770吨
即汽油调和比例至少为0.77:1。
7.铁、锰、甲醇、硫、烯烃、芳烃含量等指标超标的汽油如何进行技术处理?
答:铁、锰、甲醇、硫、烯烃、芳烃含量是具有一定可加性的参数,因此可以通过相应与较低铁、锰、甲醇、硫、烯烃、芳烃含量油品调和的方式进行处理。
(1)首先确定可调配油品的质量 ;
(2)选择适当较低含量油品与之调和,确定调配目标,通过计算确定调配比例,实验室小样调配;
(3)调配小样分析检测,同时要特别注意抗爆性指标的变化;
(4)放大试验调和;
(5)放大试验取样分析。
8.管道油品汽柴油混输时,为保证回掺油品质量合格,应主要监控哪些指标?
答:将富汽油混油掺入汽油时,主要监测终馏点;
将富柴油混油掺入柴油时,主要监测闭口闪点。
9.某汽油终馏点为1℃,计算最多可能掺入柴油的浓度?
答:根据经验公式
Kc=(tα-tσ)/16.7
其中:Kc—柴油掺入汽油中的允许浓度,%;
tα—规定汽油的允许终馏点,℃;
tσ—汽油实际终馏点,℃。
所以 Kc =(205-1)/16.7
=0.96%
实际掺混比例必须经过试验确定并留有一定余量。
10.简述我国汽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答:由于进口原油硫含量高,而我国炼油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车用汽油中催化裂化组分含量较高,约占70%,高辛烷值组分含量少,烯烃和硫含量高,而且,车用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在使用中还存在辛烷值分布差、饱和蒸气压较高、汽油中缺乏有效的清净剂等问题。
针对汽油质量现状,应进一步控制烯烃含量、苯含量和硫含量,加大烷基化和重整组分以提高辛烷值,提高高标号汽油的产量,进一步强化有效清净剂的推广使用。
11.简述我国柴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答:我国轻柴油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虽然我国原油硫含量并不高,但约40%的国外进口原油硫含量都较高,而且国炼油技术不足,加氢精制不足,硫含量普遍较高;
(2)进口中间基和环烷基原油比例增加,催化裂化组分仍是柴油的主要调合组分,总体十六烷值偏低;
(3)氧化安定性差,表现为实际胶质高、颜色深、易生成氧化沉渣等;
(4)多环芳烃含量偏高,主要是因为催化裂化柴油组分较多,精制深度不够或其馏程偏重。
针对柴油质量现状与先进的差距,以下几个方面是改进的方向:
(1)进一步实现柴油低硫化,同时要保证柴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2) 降低芳烃含量,以减少NOx排放,减少固体颗粒和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排放;
(3) 因为较高的十六烷值可以降低燃烧噪音,减少排放污染,因此应调整调合组分,达到提高十六烷值的目的;
(4)随着电喷柴油车的推广应用,由于其对柴油密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柴油密度围应相对较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