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08:59
文档

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10:D69.3)二、定义:是一组因外周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三、诊断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病史;2、体格检查: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脾不大或轻度肿大;3、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4、骨穿检查。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1)对症
推荐度:
导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10:D69.3)二、定义:是一组因外周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三、诊断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病史;2、体格检查: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脾不大或轻度肿大;3、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4、骨穿检查。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1)对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CD10:D69.3)

二、定义:是一组因外周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

三、诊断依据:

根据 《内科学第七版》主编 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3、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4、骨穿检查。

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 《内科学第七版》主编 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1、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

(1)对症治疗,包括止血(止血敏2.0/天、去氨加压素12ug/天),必要时输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

(2)一般情况下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30—60mg/天分次或顿服,根据病情可选用甲泼尼松80mg~500mg/天滴注);

(3)有条件者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d 连用5天);

2、难治性ITP治疗药物选择:

(1)免疫抑制治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脾切除疗效不佳者,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或脾切除禁忌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主要药物:

①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除具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

作用;每次1mg,每周一次,静脉注射,4~6周为一疗程;

②环磷酰胺:50~100mg/天,口服,3~6周为一疗程,出现疗效后渐减量,维持4~

6周,或400~600mg/天静脉注射,每3~4周一次;

③硫唑嘌呤:100~200mg/天,口服,3~6周为一疗程,随后以25~50mg/天维持8~12

周,可致粒细胞缺乏,宜注意;

④环孢素: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250~500mg/天,口服 ,维持量50~100mg/

天,可持续半年以上;

⑤霉酚酸酯(MMF):难治性ITP可试用,0.5~1.0/天,口服,要注意粒细胞减少的

副作用;

⑥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抗CD20的人鼠嵌合抗体,375mg/m2静注,可有效清除体内B淋巴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生成,有人认为可替代脾切除;

⑦其他:达那唑,为合成的雄性激素,300~600mg/天,口服,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2)如上述治疗欠隹,有条件可血浆交换,连续3次以上,每次置换3000ml血浆,也有一定疗效。

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  9  天

六、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CD:D69.3) 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

3、性别年龄不限。

七、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凝血四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

2、住院生化;

3、免疫常规;

4、血型鉴定;

5、3P试验、免疫功能、D-2聚体、ANA、ENA、ds-DNA、PB-Ig;

6、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胰);

7、骨髓检查。

八、选择用药:

根据经验性治疗选择适当的糖皮质激素。

九、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血细胞分析。

十、出院标准:

1、血小板>50×109/L,无其他并发症;

2、个别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年龄大等等不能大量应用激素的情况下血小板>30×109/L。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可能出现严重内脏出血或者合并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2、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需要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3、脾切除:部分既往已诊断ITP,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病程迁延3~6个月,糖皮质激素维持量大于30mg/天,有糖皮质激素禁忌症。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CD10:D69.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为 9天

日 期

住    院    第    1-2   天

□ 病人入院后,抽血,开具常规化验、检查单

□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和首次病程记录

□ 2天内确认化验检查结果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MDS、白血病、SLE、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 签署“骨穿等知情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

□ 准备骨髓检查

长期医嘱:

□ 普通一级护理

□ 普食

□ 对症治疗,包括止血,必要时输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

□ 根据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3p试验、D-2聚体、结果及临床表现考虑ITP可能性大的情况下,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经验性治疗

□ 支持对症处理

临时医嘱:

□血常规+凝血四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大便常规+OB

□住院生化、免疫常规、血型鉴定

□3P试验、免疫功能、D-2聚体、ANA、ENA、ds-DNA、PB-Ig

□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B超(肝胆脾胰)

□骨髓检查

护    理    与    健    康    教    育

1、入院接待

□ 护士自我介绍,认识病人,致以问候

□ 核对姓名、诊断,及所佩带住院标识

□ 确认入院手续是否完备

□ 安排床位   

□ 填写一览表、床头卡

□ 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护长

2、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 询问病情,采集简单病史

□ 检测生命体征、体重

□ 完成护理病历

□ 做入院病历并填写相关内容

□ 插病例牌

3、签署知情同意书

□ 廉洁行医协议书

□ 病情委托书     

□ 耗材使用意向书

□ 诊疗及药物使用意向书

4、健康教育

□ 介绍环境设施

□ 介绍常规诊疗程序

□ 住院相关制度宣教:生活、卫生、外出

□ 提醒禅城区社保病人入院3天内办理登记手续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牙龈出血、躯干、四肢皮肤散在出血点,严重的有鼻出血、内脏出血,其病因尚末明了

□ 简单介绍防出血知识:勿使用牙签,用软牙刷刷牙,血小板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暂不刷牙,用冷开水漱口;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大便,勿自行洗头,防止剧烈运动;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绝对卧床休息;评估后,必要时挂防跌伤标识牌

□ 骨髓穿刺检查配合方法,嘱术后平卧3小时,24小时勿淋浴避免弄湿穿刺部位等

5、通知主管医师或留守医师

接诊护士签名                          

6、执行部分医嘱

□ 按血液内科常规护理

□ 一级护理    

□ 普通饮食:勿进食干硬刺激性的食物:如硬饼干、骨头、油炸食物,吃鱼注意鱼刺勿损伤口腔、食道防出血

□ 已开具的治疗医嘱

□ 打印检验条码,放病历内首页

□ 采集血液标本,送检

□ 预约检查(B超等)

□ 胸部正、侧位X-Ray摄片检查

□ 心电图检查

病 情

变 异

记 录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护 士

签 名

白 班

小 夜 班

大 夜 班

医 师

签 名

日 期

住   院   第   3-4   天

□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查房,作疗效评估,明确是否诊断ITP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 继续对症治疗,包括止血,必要时输血

□ 如骨穿结果回报后向家属交代病情及经济上的花费 

□ 交前医师查看病人情况并记录

长期医嘱:

口 普通血液内科Ⅰ级护理

口 对症治疗,包括止血(止血敏2.0/天、去氨加压素12ug/天、注射用凝血酶1~3ku/天),必要时输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

口 一般情况下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30—60mg/天分次或顿服,根据病情可选用甲泼尼松80mg~500mg/天滴注)

口 有条件者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d 连用5天)

口 免疫抑制治疗(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脾切除疗效不佳者,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或脾切除禁忌证,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口 其他:达那唑,为合成的雄性激素,300~600mg/天,口服,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口 如上述治疗欠隹,有条件可血浆交换,连续3次以上,每次置换3000ml血浆,也有一定疗效

临时医嘱:

口 血细胞分析

护    理    与    健    康    教    育

1、检查落实常规检查

□ 尿液留置、送检

□ 大便留置、送检

□ 新增血液送检

□ 胸部X光检查

□ 心电图

□ 腹部B超

□ 新增检查预约

2、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 再次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提供治疗信息,纠正错误认识

□ 倾听病人和家属的表述,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情感和期望场所机会

□ 告知糖皮质激素治疗、化疗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或情况及应对方法:如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目的,保护血管的方法;免疫抑制治疗(长春新碱、环磷酰胺)期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保证足够尿量

□ 告知血小板的正常值,必要时遵医嘱输血小板(血小板<20×109/L或有内脏出血)告知输注血小板的目的

□ 再次介绍防出血知识:勿使用牙签,用软牙刷刷牙,血小板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暂不刷牙,用冷开水漱口;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大便,勿自行洗头,防止剧烈运动;检查病人和家属掌握和落实情况,随时纠正

□ 指导休息,减少活动,指导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猪肉、牛奶、蛋类,时鲜蔬菜水果,少食多餐,勿过饱;水果彻底洗干净,并用冷开水浸泡清洗后去皮食用

3、观察生命体征

□ 注意皮肤粘膜出血、口腔粘膜与齿龈出血、鼻衄□ 注意消化道出血表现:呕吐物颜色量的变化,大   

便颜色量的变化,尿颜色的变化,注意留取标本送检,及时报告医生

□ 警惕脑出血、脏器出血

□ 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处理  

□ 医护沟通(与主管床位医生沟通)

□ 常规检查未执行或延迟的原因及建议

□ 患者异常行为及心理活动

□ 患者特殊社会关系及特殊需求

病 情

变 异

记 录

□无  □有,具体原因:

1、

2、

护 士

签 名

白班小夜班大夜班
医 师

签 名

日 期

住 院 第 5-7 天

(血小板>30×109/L)

住院第8-9天(出院日)

(血小板>30-100×109/L)

□住院医师查房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完成日常病程记录

□继续原方案药物治疗

□ 上级医师查房:判断疗效,如血小板>50-100×109/L,年龄大于60岁,个别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溃疡病及年龄大等等不能大量应用激素的情况下血小板>30×109/L,确定患者可以出院

□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出院小结、门诊病历的填写,开具出院证明和带药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及复查时间

□ 通知出院

长期医嘱:

□ 内科一级护理

□ 普食

□ 继续原方案药物治疗

临时医嘱:

□ 血细胞分析

临时医嘱:

□ 今天出院

   

1、医护沟通

□ 通报病人恢复情况

□ 通报病人处于可出院的良好状态

2、健康教育

□ 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等)免疫抑制治疗(环孢素)相关知识,嘱勿空腹服用,要准时、准量服药,勿自行停服

□ 保持大便通畅,多进易消化、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多喝水;积极预防感冒咳嗽,少到公共场所

□ 了解病人对预防出血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巩固知识

1、医护沟通

□ 通报病人恢复情况

□ 通报病人处于可出院的良好状态

2、健康教育

□ 了解病人对预防出血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巩固知识

□ 出院一周血液门诊随诊

执行护士签名                   

3、协助办理出院

□ 告知出院程序:持押金单和结算单到1楼出入院处办理结帐手续并打印住院费用清单;到护士站取回门诊病历、出院证明、假单;如有需要到五楼病案室复印检查结果;告知专家、专科开诊时间

4、送出院至电梯口  

病 情变 异

记 录

□ 无  □ 有,具体原因:

1、

2、   

□ 无  □ 有,具体原因:

1、

2、  

护 士签 名

白班小夜班大夜班白班大夜班大夜班
医 师

签 名

文档

血液内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路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CD10:D69.3)二、定义:是一组因外周中血小板减少而导致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的疾病。三、诊断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病史;2、体格检查: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脾不大或轻度肿大;3、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4、骨穿检查。四、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内科学第七版》主编陆再英、钟南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初始经验性治疗药物选择:(1)对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