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11:44
文档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1.1土基问题在施工中,保证道路工程质量首先必须确保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土路基的横坡处理相当草率,如此会造成以下后果:由于土路基没有及时碾压而使雨水进入土基层,含水量过高,造成“橡皮土”的现象,不适宜碾压,从而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土路基的平整不达标,标高不准,高的地方会使结构层受到影响,低的地方又致使材料浪费。高填、桥头引道高填土、深填、半填半挖等填方大多都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路面变形、下沉、开裂、错缝等情况。分析有
推荐度:
导读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1.1土基问题在施工中,保证道路工程质量首先必须确保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土路基的横坡处理相当草率,如此会造成以下后果:由于土路基没有及时碾压而使雨水进入土基层,含水量过高,造成“橡皮土”的现象,不适宜碾压,从而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土路基的平整不达标,标高不准,高的地方会使结构层受到影响,低的地方又致使材料浪费。高填、桥头引道高填土、深填、半填半挖等填方大多都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路面变形、下沉、开裂、错缝等情况。分析有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

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1.1土基问题

在施工中,保证道路工程质量首先必须确保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土路基的横坡处理相当草率,如此会造成以下后果:由于土路基没有及时碾压而使雨水进入土基层,含水量过高,造成“橡皮土”的现象,不适宜碾压,从而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土路基的平整不达标,标高不准,高的地方会使结构层受到影响,低的地方又致使材料浪费。高填、桥头引道高填土、深填、半填半挖等填方大多都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路面变形、下沉、开裂、错缝等情况。分析有以下原因:首先,如果回填土土质不符合要求,填料的压缩系数太大,就会造成下沉问题。其次,由于冬季温度过低,未采取覆盖或保温措施的土层表皮会出现冻胀,回填后也会造成下沉。再比如压实不好,分层太厚等也使得高填土下沉。

1.2道路基层问题

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常采用粉煤灰加石灰再掺入碎石及适量的水,然后拌和均匀,将这样的“三渣”料作为道路的基层。但在運用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混合料摊铺时出现离析现象,使用机械摊铺时两侧骨料明显偏多,压实后即有带状露骨的问题,而人工摊铺又导致粗细料离析分家的现象。

1.3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问题

有些路面在竣工后不久会出现部分或多处破损裂缝等现象,其原因如下:首先,施工单位片面追求路面平整而没有将路面达到压实标准;材料到场时温度偏低或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对路面进行过度碾压;材料配比不当,标号太低,基质沥青不达标;路面基层、路床甚至基底承载力不够造成早期破损。再者,长期的雨雪水渗入基层和土层而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造成早期的裂缝,逐渐演变成网状裂缝。同时,最初路面的小缝隙固然不影响道路通车,但后期由于阳光的长期照射和水分的长期侵蚀会导致表层的沥青混凝土的慢慢开裂,缩短其路面寿命。

1.4排水系统系列问题

城市道路除了在地质环境、交通、材料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外,同时由于其具有大量的地下设施和管线,从而增加了其施工难度。

1.4.1管道渗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造成道路施工中的管道深邃与闭水试验不合格的现象。另外,由于管道属于主要地下施工系统,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因此其发生问题后不易发觉,发现问题后又不易排查。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在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把关,将隐患降低到最少。

1.4.2 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陷

行车道上除了设置了大部分的雨水井外,同时还有大量的排水干管及其检查井。当雨水井与检查井井背宽度较小时,在进行回填夯实时便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而压实度检查也难以进行。雨水井及其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处上火车质量通病常发的敏感地带,其中以接缝处出现塌落缺陷、检查井变形与下沉最为常见,而这些问题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于施工中时常发生的疏忽与监控不严所造成的。检查井的变形与下沉,容易造成行车过程中出现跳车现象,影响行车的平稳度和安全性。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应对对策

2.1土基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要向工程人员作技术交底,使沟槽回填土及路基填方的虚铺厚度按机型不超过有关规定;在路基总宽度以内,要采取水平分层方法进行填筑;路基地面的纵坡或横坡陡于5:1时应做成台阶状;回填沟槽进行分段填土的时候,要分层倒退并留出台阶,使台阶高度等于压实的厚度,台阶宽等于或大于1米时,填土中的大石块需要取出,对大于10cm的硬土块要取出或打碎。避免出现高填土下沉需要:1)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土质进行回填,按照填土的类别差异进行相应土工实验,取其相应土质的数值。2)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来核实填土厚度。3)在新土和旧土的衔接处,要严格控制其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防止夯实不足或漏夯,严禁填土超厚。冬季施工时应该在土层没有受到冻结的情况下进行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不均匀而出现土体下沉的情况。

2.2解决道路基层问题的对策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三渣材料,配料要准确,拌和时间和质量要精确把握;其次,要在摊铺前测量放线,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摊铺的松铺系数;最后,在摊铺时要将机械和人工操作相结合,采取挖掘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同时辅以人工合作。如出现蜂窝现象,可用少许较干二灰嵌入再次碾压,严禁在已经碾压成形的基础上补上薄层。

2.3针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的防治措施

a、在高温、潮湿、寒冷等特殊地区要使用新型的沥青混合材料。b、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向和横向的缝隙对接。c、不能片面的对个别指标有太高的要求,要全面的对基层和面层的综合强度、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进行考虑。d、要对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其弯沉值和压实度合格。e、要控制所用沥青混合料中所用沥青的延度,也可以采用改性沥青。在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过程中,要防止加热超标,以防止“烧焦”沥青混合料。f、在摊铺碾压沥青混合料时,要严格把控沥青混合料摊铺进场的质量,严格把控摊铺、初压及终压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严格按照碾压操作章程施工,防止横向裂缝的产生。

2.4解决排水系统问题的对策

对于雨水井、检查井与路面接缝处出现塌陷等现象,其防治措施主要有:a) 严格按照施工规格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与垫层,以防止井体下沉现场的产生;b) 应严格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的位置及其高度,从而保证检查井砌筑质量,防止井体变形;c) 施工时除了检查井井盖与座应配套外,在安装时确保了坐浆饱满后,其轻重型号和面底也要配套。d) 在铁爬梯的安装上尤其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防止偏差太大,平面位置错位等。

3、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3.1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都要不断加强责任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抓好工程建设的质量。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会全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单位才会全力抓好质量监控,业主单位才会全力做好管理,从而形成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合力。

3.2严格工程质量检查程序,各单位、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要编写好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的难点和重要环节要重点加以说明,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的合理性要进行把关。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技术规范,按照编写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按技术规范执行情况,还要对关键部位和重点工序进行旁站,每个分项工程完工后,要按照工程质量检验办法进行验收,这样层层把关。才能不留质量隐患。

4、结束语:

根据上述情况,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并消除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我们的市政道路工程做得更好、更完美,我们应该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从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统筹考虑,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红磊.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

[2]陈子君.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现代企业文化, 2010(24)

文档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通病及解决对策1、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通病1.1土基问题在施工中,保证道路工程质量首先必须确保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很多施工单位对于土路基的横坡处理相当草率,如此会造成以下后果:由于土路基没有及时碾压而使雨水进入土基层,含水量过高,造成“橡皮土”的现象,不适宜碾压,从而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年限;土路基的平整不达标,标高不准,高的地方会使结构层受到影响,低的地方又致使材料浪费。高填、桥头引道高填土、深填、半填半挖等填方大多都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出现路面变形、下沉、开裂、错缝等情况。分析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