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1:10:50
文档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时代划分的原因:①社会阶级关系改变②生产力改变)170多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春秋末年)1、最早的教育机构——庠2、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内则》3、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4、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奴隶社会时学前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场所②出现胎教③有了阶级性④有了一定的计划性(最主要的)计划性表现在①有了记录《礼记·内则》②两种制度: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5、胎教始于西周嫘祖—人文女祖(发现蚕
推荐度:
导读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时代划分的原因:①社会阶级关系改变②生产力改变)170多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春秋末年)1、最早的教育机构——庠2、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内则》3、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4、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奴隶社会时学前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场所②出现胎教③有了阶级性④有了一定的计划性(最主要的)计划性表现在①有了记录《礼记·内则》②两种制度: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5、胎教始于西周嫘祖—人文女祖(发现蚕
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  (时代划分的原因:①社会阶级关系改变②生产力改变)

    170多万年前  公元前21世纪(春秋末年)

1、最早的教育机构——庠

2、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内则》

3、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

4、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

奴隶社会时学前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场所②出现胎教  ③有了阶级性④有了一定的计划性(最主要的)   计划性表现在①有了记录《礼记·内则》②两种制度: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5、胎教始于西周

              嫘祖—人文女祖(发现蚕)   妇好—女将军(商武王的妃子)   

              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

2、封建社会学前教育

   春秋末年-1840年

1、教育的目的、内容

   目的:①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②齐家治国的基础③光耀门楣

    内容:a、生活常规的教育 b、初步思想道德教育【1孝悌2崇俭3诚信4为善】c、(早期)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教材——“三百千”{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无名氏的《百家姓》、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文化知识教育的利与弊、利:①实施文化知识教育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其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德智的发展②古代的知识教育、知识传授比较系统,制定了相关的教材,促进了学前教材编写的科学化③方法上重视儿童识字、习字、读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儿童的认识特点。弊:①知识教育目标上,过于重视智力开发,忽视儿童情意品质的培养②知识教育内容上,过于重视德智,内容且难而枯燥,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过于成人化。③知识教育方法上重记忆、灌输、苦学,儿童难以承受,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儿童的天性

d、身体保健

2、有关胎教的著作:①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②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

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特点:①普及性、世俗性;②全面性;③功利性;④思想性

4、胎教的经验与局限

①胎教的内容:①注重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孕妇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注意控制情绪的波动是非常必要的③要十分重视孕妇饮食的调摄

②古代胎教经验①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注重母体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③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④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③胎教的总特点①太交易成为研究的科目②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养教一体化的现代胎教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③主要从医学角度论证胎教,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④重视“外象内感”,夹杂臆想成分【外象: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母体内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3、封建社会学前教育思想

——贾谊、颜之推、朱熹及王守仁的学前教育思想内容和特点

1、贾谊:①早谕教(地位)②选左右(原则)③重儒术

4、近代学前教育产生与发展  {(学前教育近代化的内涵:指学前教育开始摆脱封建传统模式逐步向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大众化、国际化、教育研究方法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一个过程。)  近代人的特点:初步萌发个性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自由意识。}

1、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背景:<1>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②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③西方学前思想的影响④民族危机的加重<2>政治:①民族国家代替宗教种族控制②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   经济:资本主义的工商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

三次: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科学牛顿力学电磁理论相对论建立1903量子论建立1926

技术蒸汽机电力应用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
教育班级授课、普及初等教育义务初等教育、建立理工学院、普及中等教育、发展师范教育提倡科普教育,强调专才教育,建立研究生教育制度,实行中等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

2、两个学制:<1>①癸卯学制(1904)---蒙养院制度②壬子癸丑学制(1912)-----蒙养园制度(壬戌学制1922--幼儿园制度、1949年新学制---幼儿园)<2>蒙养院制度的内容特点:内容:(一)招收对象:2--7岁,每日不得超过4点钟(二)设置形式:不单独开设,附设敬节堂和育婴堂(三)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形式(四)保姆的来源与培训:来自于敬节堂的节妇、育婴堂的乳媪、堂外妇人;培训:在两堂内选一识字妇女,若无,请一识字妇女入堂(五):官办(1903年端方在武昌创办武昌蒙养院--武昌模范小学蒙养院)与私办(六)保教内容:身体养护、封建伦理道德与行为习惯的训练特点:被动性、半殖民地半封建性p36①结束了学前教育完全由家庭负担的历史,在通向学前教育社会化的道路上,迈出第一步②被动性③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蒙养院办院的纲领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④严重抄袭日本

3、中国最早的公立幼儿园教育机构:1903年端方创办的湖北武昌蒙养院

4、①外国教会在中国创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叫“察物学堂”②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创办幼稚园【2】培植师资,兴办幼稚师范【3】任教于中国幼稚园,翻译教材,出版幼儿读物【4】兴办各种“慈幼机构”【5】收回教育权斗争

5、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①公养公育观点②论胎教③论婴幼儿教育①工作人员任用要求:拟定分工和奖惩制度②院址的选定和院舍的布置作了规定③对教育目标(“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内容(语言、歌谣、常识、手工等,特别重视手工制作和对日后谋生或从事管理工作的作用)作了明确规定④重视婴幼儿的保键工作④贡献首次提出了一整套儿童公育思想,设想了从胎教到幼教的完整的学前公共教育体系

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发展的两条路线 【国统区】【区】

                      【国统区】

5、中华时期的学前教育【现代学前教育总特点:①教育价值趋向尊重儿童个性,培养幼儿的现代素质②深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③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方法④学前教育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平民化】  

①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与蒙养园制度

②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与幼儿园制度的形成

③1932年(1927年承认国民)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颁布(1、总目标①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②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快乐和幸福③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④协助家庭教育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2、课程范围、教育方法)

④有影响的几大私立幼稚园(①陈嘉庚——厦门集美幼稚园(办园思想)②熊希龄——北京香山慈幼园③陈鹤琴——南京鼓楼幼稚园: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④陶行知——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⑤董健吾负责的——上海大同幼稚园)

⑤自办师范教育的有效经验:①专业意识凸显②初步表现出从法制角度管理幼稚教师的思想③重视师范生的来源选拔与毕业质量④对教师资格有严格规定

⑥抗战时期幼稚教育的发展:<1>1939年颁布《幼稚园规程》<2>陆秀的四川省立成都实验幼稚园<3>公立幼稚师范学校的诞生--1940年江西泰和县文江村的省立幼稚师范学校

     【1904年蒙养院、1912年蒙养园、1922年(五四运动)幼稚园(壬戌学制)】

蒙养院蒙养园
时间19041912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平等博爱个性
形式不单独开设,附设敬节堂和育婴堂有开设,附设女子师范学院,女子高等师范学院
特点被动性、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局部有了科学性、民主性、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目的救济保育为主教育为主
规模小范围(大中城市)大范围
               【区】

6、党领导下老区的学前教育

①教育方针、:为劳苦大众服务、为战争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②教育内容与形式(内容:(婴幼儿)保育【①提供必要的合理的营养②坚持合理的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③积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和教育【①思想品德教育<1>目标1-6(p76)<2>内容(培养良好的习惯,训练基本的技能,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3>基本方法五种p76-77②知识技能的培养<1>标准p77<2>原则(计划教育与兴趣教育配合进行;实行单元教育)<3>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2)比较教学法3)三化教学法---故事化、游戏化、歌曲化】③各种机构的建立:寄宿制托幼机构;单位日间托儿所;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小学附设幼稚班;化整为零型托儿所④老区的保教队伍建设①提高保教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②提高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③提高保教人员的文化水平⑤老区的经验与启示(找不着)

7、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陶行知①学前教育的重要性②学前教育的方向:为劳苦大众服务;提倡普及幼儿教育,创办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学前教育。③儿童创造教育(我国创造教育的首创者)【1创造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手脑并用、手脑双全2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教育在于启发人的创造力。3以生活为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4六大思想(儿童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时间、眼睛)5三个需要:充分的营养;建立良好的习惯;因材施教6、一大条件:民主】④幼稚师范教育的改革①把旧的师范教育改造成新的幼稚师范教育。②师资培养:正式的师范教育和非正式的艺友制⑤生活教育思想①生活即教育②社会即学校③教学做合一⑥乡村教育思想①用科学方法去建设农村,建设一个省钱的、平民的、适合国情的乡村幼稚园。②中国幼教史上唯一的一个研究农村幼儿教育的群众性组织:晓庄幼教研究会

陶行知:称其 人民的教育家  名言: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教育是立国之本。4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5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6教育能创造文化,则能创造人;能创造人,则能创造国家。

——南陈北张【南方陈鹤琴 北方张雪门】

①张雪门的行为课程及见习、实习思想:②活教育思想p90-91  1、活教育的目的观2、活教育课程论3、活教育方4、活教育教学原则5、训育原则③家庭教育(重要性:p87内容:3个方面p88原则:1以身作则2教养态度一致)④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①健康活动②社会活动③科学活动④艺术活动⑤语文活动)p90”为基本成分

陈鹤琴:①1923年办鼓楼幼稚园——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②1940年创办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 ③用实验法写成了《儿童心理学》《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④名言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2)一切为了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⑤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陈鹤琴对学前教育的贡献1、提出了儿童发展理论、家庭教育理论、幼稚园教育理论及活教育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学前教育思想。2、开创了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中国化。3、开创了我国儿童心理研究工作。

——张宗麟:我国幼儿教育史上第一个男性幼儿园教师①主要学前教育思想:1、社会化课程思想2、师范教育思想

八、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概述:纲要纸上

文档

学前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1、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时代划分的原因:①社会阶级关系改变②生产力改变)170多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春秋末年)1、最早的教育机构——庠2、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礼记·内则》3、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中国胎教第一人——太任)4、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特点及对当代的启示奴隶社会时学前教育的特点:①有了专门的场所②出现胎教③有了阶级性④有了一定的计划性(最主要的)计划性表现在①有了记录《礼记·内则》②两种制度: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5、胎教始于西周嫘祖—人文女祖(发现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