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业分析
单晶硅的应用
单晶硅产品不仅是光电子及信息产业的基础材料也是太阳能板及光伏电池的核心材料,被广泛的应用于计算机芯片(IC)、能源、航天、电子、微电子等各个领域,因此有着非常广泛的产业前景。随着开发新能源,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太阳能板的需求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由此导致了其上游作为原材料的单晶硅棒市场一路看涨。
单晶硅太阳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纯度要求99.99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地面应用的太阳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标有所放宽。有的也可使用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和废次单晶硅材料,经过复拉制成太阳电池专用的单晶硅棒。
单晶硅生产概况
单晶硅的生产原料为多晶硅,主要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多晶硅原材料紧缺和涨价影响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很多企业开工不足;技术比较成熟,产品质量不逊于国外;发展迅速,近几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70%;单晶硅材料的生产占主导,世界2005年单晶硅与多晶硅的比例是1:1.8,而我国2005年的比例是6.7:1。主要原因是国内单晶硅拉制技术比较成熟,设备已经国产化,价格低廉(数十万人民币一台)。而多晶体硅浇铸炉依赖进口,价格昂贵。
目前,全世界单晶硅的产能为1万吨/年,年消耗量约为6000吨~7000吨。“十一五”期间,单晶硅的产量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目前中国单晶硅的产量达到5300吨,其中太阳能级单晶硅产量4720吨,占总产量的90%,半导体级直拉单晶硅产量近600吨。我国硅单晶产量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偏低的太阳能用单晶硅上,IC用硅单晶尤其是8英寸以上硅晶片基本依赖进口,远不能满足国内IC市场的需求。在抛光片方面,我国半导体用硅抛光片平均增长超过19%,总用量达到2.2亿平方英寸。
单晶硅市场产品需求
硅片的直径越大,技术要求越高,越有市场前景,价值也就越高。目前,市场中小直径的硅片尤其是6英寸以下硅征逐步减少,预计4英寸以下硅征可能占19%,5英寸占10.6%,6英寸占35.1%,8英寸的占32.8%,12英寸的占2.4%。现在,硅片直径正从5英寸迅速升级,12英寸硅片技术正日益成熟,正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
(2)行业壁垒
单晶硅片的生产对生产环境、生产精细化程度要求较高,需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其主要流程中括铸锭(或单晶生长)、切方滚磨、用多线切割机切片、化学腐蚀抛光。目前国内在单晶生长、单晶硅拉制技术方面已比较成熟,设备已经国产化,价格低廉(数十万人民币一台)。而多晶体硅浇铸炉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其中铸锭(或单晶生长)环节属于高能耗,生产中能耗费用较大。
从以上情况分析,单晶硅和单晶硅片的生产中,一些如切割机等关键进口设备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生产中能耗费用也较大,因此单晶硅和单晶硅片的制造企业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和资金两方面。
(3)行业
2005年2月28日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发电提供了明确法律支持,为此后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用国内各地在新能源产业上纷纷加大投入,快迅的形成国内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
2005年12月2日国家第40号令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其中公布了对太阳能电池等未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名单。对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上的指导。
以上法律、的实施促进了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太阳能的上游生产环节,单晶硅产品的国内发展。
(4)上业分析
多晶硅是单晶硅的主要生产原料,多晶体硅原材料的生产原先基本为国外生产商垄断。后在国家支持下,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发展较快,2008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超过4500吨,产能超过1万吨。其中太阳能电池需要的多晶硅占主要部分。2009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大约在3万吨,产量超过1万吨。如果在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2009年~2010年将形成6万~10万吨多晶硅生产规模。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国内多晶硅产能有过剩的危险。
从价格方面分析,2008年9月,多晶硅价格最高时曾接近每公斤500美元,后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世界新能源产业泡沫破碎,多晶硅价格一路下跌。2009年国际多晶硅远期合同加权平均价格下跌至107美元/公斤,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美元/公斤以下。而国内的多晶硅成本普遍在每公斤50美元至70美元,而成本高达每公斤100美元,出现亏损经营的状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际巨头如日本德山、美国Hemlock挪威REC等七大厂商生产成本最低可以控制在15美元 -20美元。
然而,2010年下半年,随着欧洲市场需求突然大增,光伏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光伏组件原料的多晶硅的价格也由此自低谷急速反弹飙涨。进入2010年9月,多晶硅现货报价突破每公斤90美元,国庆之后,国外的现货价格更是已达到每公斤100美元-110美元,半年间涨幅近一倍,随着多晶硅市场供需矛盾的突出,预计后期多晶硅现货价格仍将不断攀升。
(5)下业分析
公司生产的单晶硅片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应用。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技术进步却不明显,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很少,产品的总体质量不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生产方面,据统计,2009年我国已有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62家,组件封装企业330家。目前世界太阳电池产量1818MW,需多晶体硅约2.18万吨。中国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133兆瓦,需硅材料1596吨。
进入2009年之后,国家的一系列光伏相继发布,在此鼓励下一些传统企业开始纷纷进入太阳能发电领域。据了解,中国目前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大概在4元/度左右,相比不到0.4元/度的火电上网电价,高出十余倍。 据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
